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天一道-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水解不了近渴。”

    “太玄子若是在咸阳,我自然不会这么做。”

    “但太玄子乘坐蜃楼出海,给嬴政求取长生不老药。”

    “他能不能归来,还是两说。”

    李斯一听,当即问道:“哦?为何这么说?”

    赵高森然说道:“有人盯着太玄子很久了……”

    李斯好奇道:“这个人是谁?”

    赵高缓缓说道:“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

    “你知道他去哪儿了?”

    李斯诧异的看着赵高,他突然发现,他根本不了解这个阉人,这个阉人背后的能量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不仅能和农家的人勾连在一起,还和阴阳家最神秘的教主东皇太一有联系。

    赵高悄然说道:“东皇太一已经解开了苍龙七宿的秘密。”

    “他已经前往神界大门,继承神冥的力量。”

    “太玄子不出海倒也算了,但他一出海,有很大的可能碰到东皇太一。”

    “太玄子灭了阴阳家的很多人,你说东皇太一会饶了他吗?”

    李斯闻言,长舒一口气,缓缓说道:“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

    “始皇帝尚且要死,太玄子也是人,为什么不能死……”

    “扶苏的确不能继承大位。”

    赵高闻言,微微一笑,道:“丞相明断。”

    ……

    咸阳宫。

    叶千秋听着逍遥子的叙述,脸上渐渐泛起了寒霜。

    “人心不足蛇吞象,李斯真是找死啊。”

 第65章 大丧之日万象天罗(万更求订阅)

    年关将近。

    始皇帝嬴政突然病逝,终究还是没有撑过这个新年去。

    新年就在这样一片肃穆之中开始了。

    本来想要过一个好年的老秦人,听闻嬴政过世的消息,尽数自发穿戴起了白衣。

    全城的老秦人自发的替嬴政守灵。

    二十七天,辗转之间,便已经过了去一大半。

    朝野之上,以李斯为首的一班大臣还在为始皇帝的葬礼和新君的登基大典而忙碌着。

    这个年,注定是不可能过的太顺利的。

    一切波云诡谲,都暗藏在了这冬日的咸阳城下。

    这几日,咸阳又开始下起了大雪,那鹅毛般的大雪落在地上,天地之间变得一片混沌。

    好似连上天,都在为一代雄主的逝去而悲戚。

    寒风乍起,车马穿梭,叶千秋正在前往甘泉宫中,准备见一见如今的后宫之主。

    嬴政的一众夫人聚集在一起,一众夫人隐隐以楚国夫人为首。

    嬴政一统天下之后,不立太子,不设皇后。

    以至于后宫的秩序一直都是在暗潮涌动之中。

    然而,自从扶苏承继太子之位后,后宫错乱复杂的关系,就渐渐变得明朗起来。

    如今,皇帝驾崩,太子扶苏自然便是大秦帝国的下一任皇帝。

    虽然,登基大典尚未举办。

    但是,扶苏已经在代理皇帝的职权,这些日子发号施令,皆是由扶苏进行。

    而扶苏的母亲楚国夫人,自然也是母凭子贵,已经稳稳居于后宫之首。

    楚国夫人是昔日华阳太后亲自给嬴政挑选的夫人。

    昌平君芈启是这位楚国夫人的堂兄。

    当年芈启暗中扶持农家,想要启动青龙计划,阻止李信大军灭楚,被叶千秋察觉之后,叶千秋派逍遥子将其取而代之。

    为了不让扶苏牵扯到其中。

    芈启虽然死了,但却是以大秦功臣的身份殉国的。

    这其中内情,便是嬴政也不知道。

    故而,这些年来,嬴政的母亲楚国夫人也一直过的颇为顺当。

    如今,扶苏已经是板上定钉的皇帝。

    楚国夫人自然便为后宫之主。

    扶苏虽然尚未登基,但是已经开始着手处理宫内宫外的事情。

    这后宫之中,便是扶苏首要要整治的地方。

    嬴政可以不立皇后,但是扶苏却不能承继嬴政的这后宫之策。

    叶千秋早已经将胡亥和赵高、李斯勾结一事,尽数告诉了扶苏。

    虽然还不清楚他们到底要在什么时候行事。

    但是,叶千秋早已经让木虚子也回到了咸阳。

    还有昔日的随他下山的那四名弟子,也尽数作为暗探,潜入了胡亥宫中,李斯府上,到处打探消息。

    虽然李斯和赵高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

    但是,表面上李斯可是一点都没有显露出其他意思来。

    扶苏这十几天守孝期期间,朝野上下,俨然有序。

    一副平静无比的模样。

    扶苏也知道想要将反对他的人全部揪出来,必须要让他们先动手,他才能后发制人。

    这才能占住大义。

    所以,扶苏也是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并没有对李斯还有胡亥采取任何行动。

    甚至,还让胡亥一起到嬴政的棺椁停放的大殿之中,一起守灵。

    二人俨然一副兄恭弟敬的模样。

    任谁也想不到,胡亥早已经暗地里盘算着要刺杀扶苏。

    车马缓缓驶入了甘泉宫中。

    叶千秋下车之时已经改投换面,扮作了蒙毅的模样。

    蒙毅常在宫中行走,不会引人怀疑。

    叶千秋以蒙毅的身份去拜访了扶苏的母亲楚国夫人。

    当然,也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主要是商议登基大典的细节,这是要给后宫之中的某些人传递一些信号。

    表示扶苏对胡亥和赵高的行动丝毫没有发觉。

    还在专心致志的让人准备着登基大典的一切事宜。

    和扶苏的母亲相谈一番过后,叶千秋便离开了甘泉宫。

    随即,蒙毅出入甘泉宫面见楚国夫人的消息,便被传到了胡亥的耳朵里。

    ……

    傍晚。

    叶千秋坐在白云斋中。

    正在听着逍遥子汇报,李斯这一天的行踪。

    当听到了李斯最近晚上外出频频,频繁前往朝中各方重臣家中走动之时。

    叶千秋已经明白,李斯定然是在为行刺扶苏之后的事情在做着准备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李斯或许不会在这个时候,透漏出他真实的意图,但做一些准备还是可以的。

    ……

    丞相府,大书房之中。

    今夜,李斯要邀请一个朝中重量级的人物。

    此人便是姚贾。

    姚贾是秦国上卿,曾经多次出使山东六国,通过各种方式使六国合纵抗秦土崩瓦解,为秦国消灭六国做出重要贡献。

    如今,姚贾出任秦国廷尉一职,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此时,李斯的心中充满了要一展宏图的心思。

    在李斯看来,赵高再能耐,不过一介阉人而已。

    将来,胡亥登位。

    他依旧是大秦帝国的丞相大人。

    胡亥和扶苏不同,扶苏在朝野之中素有声望,在军中还有蒙恬相助,还有太玄子这样的世外高人为师。

    扶苏继承皇位,要面临的难度,很小。

    他之所以要反扶苏,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扶苏与他的政见不合。

    扶苏虽然认同法家,但是绝对不会以法家治国。

    扶苏若为皇帝,那他这个丞相也就做到头了。

    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自从数十年前他来到咸阳开始,他通过自己的苦心经营,一步一步才做到了大秦帝国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位上。

    但他满打满算才做了了几年大秦丞相,他还有很多抱负没有实现,岂能就此卸任?

    这绝对是他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选择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胡亥此子秉性如何,他自然是清楚的,胡亥身边没有通晓政务的肱股心腹大臣。

    而他一旦扶持胡亥上位,胡亥必将授予他李斯更大的权力。

    因为,纵观大秦朝堂上下,没有任何人可以和他一般,掌控庞大复杂的文明新政,没有任何人可以掌控汪洋恣肆的天下大局。

    只有他李斯坐镇的丞相府,能通盘运筹天下政令,让各项政务要令畅通顺行。

    若没有他李斯撑持,十个赵高也稳定不了天下大局。

    到时候,他可以放开手脚,大整天下民生,再创文明新政。

    想到这里,李斯心中的最后一丝郁闷也消失不见了。

    赵高自以为能逼迫他,算计他,但他李斯是何人?

    他是助始皇帝一统天下的第一功臣!

    没有他李斯,六国如何能在短短的十年间平定!

    他李斯要做名垂千古的一代名相,要比文信侯吕不韦的功绩还要大!

    就在这时,书房之中,一道黑影浮现出来,朝着李斯躬身道:“大人,姚贾大人已经到了府上,马上就要过来了。”

    李斯闻言,当即一整思绪。

    果不其然,不多时,书房外传来了脚步声。

    不多时,一名侍者带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走了进来。

    李斯早已经起身相迎,朝着那老者拱手道:“这么晚了,还让廷尉大人到李斯府上走一趟。”

    “李斯实在是过意不去。”

    “还望廷尉大人见谅。”

    姚贾闻言,亦是朝着李斯拱拱手,笑道:“丞相大人盛情相邀,姚贾岂能不赴约?”

    李斯抬手道:“廷尉大人请坐!”

    姚贾也不客套,直接坐在了一旁。

    李斯让侍者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热茶给端了过来。

    他坐在了姚贾的对面,一边亲自给姚贾倒着热茶,一边说道:“廷尉大人。”

    “你我相交多年。”

    “今日这茶水,你可要好生多饮几杯才是。”

    姚贾笑道:“丞相大人客气了。”

    “不知丞相大人深夜邀老夫前来,所为何事?”

    李斯本来还想卖个关子,打打感情牌,追忆一下往昔的峥嵘岁月什么的。

    但姚贾这么问,他也不好多做推辞。

    “廷尉为九卿之首,兄长与李斯多年交情,兄长可信得过李斯!”

    李斯朝着姚贾说道。

    姚贾笑道:“丞相何出此言?”

    李斯悠然说道:“自从灭掉六国之后,我等竭尽心力创制文明新政,毕生心血尽在此矣!”

    “然则,终因种种纠缠,有所为,亦有所不能为。”

    “譬如,秉持法治而以铁腕应对复辟暗潮事,若没有一班人无端干预,岂能使焚书令有名无实!”

    “儒家小圣贤庄三当家张良已经是板上定钉的叛逆份子,但是因为太玄子的一句话,陛下就选择放弃了本已经准备下发的焚书令,撤销了对儒家的制裁。”

    “大秦一统天下已经十载,小圣贤庄的藏书楼之中,居然还保存着大量的六国典籍。”

    “而且,即便是抄录的典籍,也不是皆用秦篆。”

    “这已然是触犯了帝国新政,触犯了帝国之法度。”

    “始皇帝陛下在天下间推行书同文之举,就是为了天下间的典籍能顺畅通行。”

    “但是,儒家公然违抗帝国新政,张良更是暗中与农、墨叛逆勾结。”

    “即便如此,儒家还是没有受到惩治。”

    “陛下在时,尚且要受到如此掣肘。”

    “而今陛下已去,扶苏一旦登位,定然会以《吕氏春秋》为本,大行宽政缓法之王道。”

    “太玄子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