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天一道-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听闻帝国上将军王离将百战神机弩部署于大泽山外围,整顿兵马随时准备进攻大泽山,围剿农家。”

    “农家能否在帝国大军的围剿之中存活下来,尚未可知。”

    大铁锤道:“这么说,我们与农家联合刺秦一事,可能要泡汤了?”

    盗跖道:“农家的人虽然是多,但天天搞内讧,我看实在是不足以成事。”

    雪女道:“盗跖,你要相信张良先生和小高。”

    “如今,帝国势大,单单凭借我们这些人去行刺,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盗跖闻言,撇了撇嘴,不可置否。

    这时,班大师道:“小跖,你进城去一趟,严密监视将军府的动向。”

    “嬴政下榻将军府,将军府守卫森严,也只有你才能一窥其中内情。”

    盗跖站起身来,道:“我这就去!”

    ……

    桑海城内,将军府,内院之中。

    嬴政正在主厅大殿之中接见扶苏、蒙恬、李斯。

    叶千秋坐在一旁,不动声色。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在给嬴政调养身体,让嬴政看起来和正常状态没什么区别。

    嬴政大限将至的消息是绝密之事。

    他自然不会刚到桑海城,就将这事告诉其他人。

    李斯作为嬴政依仗多年的臂膀,此刻也并不知道嬴政的心思。

    殿中,蒙恬还在汇报着关于东郡落下荧惑之石的事情。

    “陛下,荧惑之石为农家叛逆所得。”

    “如今,王离的百战穿甲军已经将农家叛逆的总坛六贤冢给团团围住。”

    “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传来农家叛逆被剿灭的好消息。”

    嬴政闻言,微微颔首,道:“嗯,朕知道了。”

    一旁的李斯则在和嬴政汇报着前些日子刺客冒充他前往海月小筑与公子扶苏会面,行刺公子扶苏一事。

    此事,事关重大,由不得不小心。

    有人调慢了他府上的日冕,这说明了危机就潜藏在他的身边。

    “陛下,此事已经由章邯将军亲自查探,想必早晚可以水落石出。”

    李斯在将事情的原委和经过都说了一番之后,如此说道。

    嬴政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李斯,朕欲停止骊山陵与长城两大工程的远途徭役征发,骊山陵教内史郡老秦人修建,长城各段由附近郡县征发修建,中原与旧楚地不再征发徭役。”

    “你觉得如何?”

    李斯听到嬴政的话,微微一怔,他默然思忖良久,终于一拱手道:“陛下,此策虽好,有利于安定民心,然却难以实施。”

    嬴政蹙眉道:“为何难以实施?”

    “是有人阻挠?”

    “大秦律法严明,谁敢阻挠!”

    李斯摇头叹息了一声,道,“陛下多年执掌大政,可能忽视了关中人口的变化。据老臣所知民户数,目下之关中人口总共五百万上下。”

    “其中,老秦人只占两成左右,堪堪百万人而已,且大多为老弱妇幼;其余七八成多,都是近十年迁入的山东人口,共计四百万余。”

    “若以关中民力修建骊山陵,老秦人实则无可征发。”

    “所能征发者,依然是迁入关中的山东六国贵族与平民人口。”

    “然则如此一来,骊山陵工地则有可能成为骚乱动荡之根源。”

    嬴政道:“为何这么说?”

    李斯道:“灭六国之后,骊山陵开始大修,集中了十万余六国罪犯,人称刑徒十万。”

    “若再将迁入关中的六国贵族青壮征发于骊山,则骊山将聚集数十万山东精壮人口。”

    “若六国贵族趁机生乱,便是肘腋之患。”

    “此前,已经有英布作乱,便是前车之鉴!”

    嬴政默然良久,道:“关中老秦人如何便只剩下这些了……”

    李斯道:“陛下大刀阔斧,龙行虎步,无暇顾及细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陛下想想,以秦昭王后期领土计算,老秦人总共千万上下,其中陇西、河西、巴蜀、关外几郡人口,大约占秦人六成,有五百万上下。”

    “关中腹地人口,大约占秦人四成,有三百万余。”

    “关中腹地这一半人口,加上整个陇西数十万人口,是真正的嬴秦部族,也就是老秦人了。”

    “自灭六国大战开始,秦国主力大军连同咸阳及各要塞守军,再加皇室与各种官署护卫军士等,总数是将近百万。”

    “这一百万之中,真正的老秦人至少占去七成上下。”

    “如此,以全部秦人总数计,大体是十人一兵,而若以秦国成军人口基数计,则已经是两男一兵了,就已经到顶了。”

    “平定六国大战中,秦军将士战死三十余万,后续征发又如数补入,这就是一百三十余万了。”

    “平定六国之后,又征发三十余万民力进入南海,其中八成是秦人男女;再加几次征发老秦人赴北河守边,又有几次与山东人口互换迁徙。”

    “总体说,关中迁出的老秦人共计一百余万,入军带前后伤亡八十余万,总计两百余万……目下之关中老秦人,除了在军男子,八成都散布到边陲去了……”

    嬴政沉默了,脸色阴沉的可怕。

    良久之后,他摆了摆手。

    “朕赶了一天的路,有些乏了。”

    “你们都先下去吧,国师留下。”

    扶苏、蒙恬、李斯三人闻言,悄然退去。

    待殿中就剩下叶千秋和嬴政二人之时,嬴政才显露出一些疲态来,他斜靠在一旁的枕榻上,朝着叶千秋问道:“先生,朕这些年是否太过急躁了……”

    “大秦之立国之本,乃是关中老秦人,如今,竟然只剩下百万老弱妇幼了。”

    “这是何其之险象环生。”

    “今时今日,朕在大秦腹地之关中,竟然连十万兵力也拉不出来了。”

    “天下一旦有事,关中一旦有变,大难将至啊。”

    叶千秋早就知晓了这些事情,这些年,嬴政忙于运筹创制新的大一统文明,尽情的驱使着老秦人。

    老秦人被征发成军,被派往南海,被派往北河,被派往淮北淮南,被派往辽东,被派往一切应该镇抚的地方。

    大秦为何会在嬴政死后迅速崩溃,灭亡,除了六国贵族复辟之外,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关中老秦人被嬴政迁移的太多了。

    嬴政的步子迈的太大了。

    叶千秋终究是点了点头,道:“陛下雄心壮志,我理解,但这些年,陛下行国事,的确有些过于急躁。”

    “若是陛下肯放慢一些脚步,今时今日,不会是这般模样。”

    嬴政闻言,彻底愣住了。

    他木然的坐在那里,觉得有一丝凉意爬上了脊梁,渗入了心脾。

    秦人从马背部族鏖战到诸侯,再鏖战到战国,再鏖战到天下共主,靠的是以嬴秦部族为轴心的老秦人!

    数百年来,无论如何艰危局面,秦国都能挺过来,全部的根基都在于万众一心的老秦人,在于无可撼动的嬴秦部族。

    而今,嬴秦部族似乎已经消散了。

    嬴政心中有了懊悔之意,作为一统天下的始皇帝,他的雄心壮志在此刻,被现实给狠狠的打了一巴掌。

    嬴政亲政数十载,执掌帝国十年。

    他的皇帝之威严,已经深入人心。

    在朝臣面前,他永远是那副威严模样,仿佛天下大事都难不倒他,没有什么是能令他畏惧的。

    可是,如今的嬴政,却是有些颓丧了。

    良久之后,嬴政看向叶千秋,道:“先生以为,朕还有机会吗?”

    叶千秋笑道:“陛下何出此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陛下虽然是天下共主的皇帝,但也是凡人,一样会犯错。”

    “有错,改了便是。”

    “机会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听到叶千秋的这番话,嬴政受到挫折的心房之上,终于有了一丝暖意。

    是啊,有错,改了便是。

    嬴政的精气神渐渐恢复过来。

    他看向叶千秋,道:“以先生之见,此次清理帝国顽疾,该在何时下手?”

    “先生为何要派王离的百战穿甲军前往大泽山?”

    叶千秋悠悠说道:“此次,农家在炎帝六贤冢推举侠魁,王离的百战穿甲军去的正是时候。”

    嬴政道:“怎么说?”

    叶千秋道:“敲山震虎,打草惊蛇。”

    “陛下的时间不多,蜃楼要在一个月之内启程,想要在一个月之内,让农墨联合,会同潜藏暗中的六国贵族一起出手,就必须要有一整套的连环计策。”

    “只有一环接着一环,才能让这些人一步步走到深渊之中。”

    “王离的百战穿甲军败落,只是其中一环。”

    嬴政道:“先生,王离的百战穿甲军必须要败吗?难道就不能在大泽山直接将农家叛逆全部诛杀吗?”

    叶千秋道:“大泽山地势复杂,农家弟子又极为熟悉地形,即便百战穿甲军是帝国精锐,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农家叛逆剿灭。”

    “这样只会让农家之人更加谨慎。”

    “正所谓骄兵必败,只有让他们胜了,他们才会露出破绽。”

    “败是一定要败的。”

    “但怎么败,其中便大有学问。”

    “王离终究年少,虽然承继了他祖父、父亲的荣耀,但相比起蒙恬这样久经沙场的大将来,还差了不少火候。”

    “这一次,让王离去围剿农家叛逆。”

    “就是为了促成农家叛逆和墨家叛逆的尽快联合。”

    嬴政看向叶千秋,目光灼灼的问道:“这些日子以来,朕听闻先生将帝国内部的危机全部阐述了一遍。”

    “朕每每想来,都不觉有些遍体生寒。”

    “赵高……赵高……他辜负了朕的心意!”

    说到这里时,嬴政有些失落。

    叶千秋看着嬴政,微微一叹,这些日子以来,他和嬴政交代了不少他目前掌握的叛逆之事。

    罗网这个依附在帝国手中多年的凶器,一直被嬴政十分信任的赵高掌握在手中。

    但是,这些年来,赵高心中早已经生出了叛心。

    就在前些日子,他们来到桑海城之前,扶苏在海月小筑宴请李斯,却是遭到了刺杀。

    而刺杀扶苏的人,恰恰就是罗网之人,虽然他们极力掩饰,但还是被韩非识别了蛛丝马迹。

    若不是当时韩非在场,一举识破了假李斯,并当场将其控制,扶苏可能就要死在海月小筑了。

    这其中详情,在嬴政尚未到达桑海之前,韩非便已经将事情的全部经过和他调查得到的全部信息通过道家的秘密渠道传到了叶千秋的手中。

    而叶千秋也已经将刺杀的原委告诉了嬴政。

    自从嬴政亲政之后,皇族法度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嬴政废除了皇后制,实际上也自然而然的废除了嫡庶制。

    这一变化也必然带来了后宫秩序的变化,最是人际繁杂交错的后宫没有了主事的国母,即或是爵位最高的妻子,也无法具有王后皇后那样的权威。

    再加上嬴政一直不立太子,便是默许了他那二十几个儿子去争夺大位。

    这些事情,在他身体健康活着的时候,他可以将其视作是对未来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