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天一道-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短暂的寒暄之后。

    叶千秋将楚南公和公孙玲珑带到一旁的偏屋坐下。

    红莲来到幽林小筑之中,给众人沏了茶水,然后悄然退去。

    “老夫早就听闻太玄先生的大名,今日一见,先生果然是没让老夫失望。”

    “老夫冒昧来拜访,还望太玄先生不要见怪。”

    楚南公坐在桌前,饮了一口清茶,朝着叶千秋说道。

    叶千秋笑了笑,道:“先生能到太乙山来,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会见怪。”

    一旁的公孙玲珑拿着手里的面具扇子掩着半扇脸庞,娇笑道:“奴家早就听祖父说过,道家掌门人太玄子乃是当世大贤,今日一见,先生果然是气度不凡。”

    “看先生这等风度,奴家便知,先生是这世上少有的智者呢。”

    叶千秋淡淡一笑,道:“不知姑娘的祖父是?”

    公孙玲珑掩嘴笑道:“奴家的祖父,复姓公孙,单名一个龙字。”

    “原来是公孙龙,当年我游历桑海城之时,曾在小圣贤庄荀子近前,听闻过公孙龙子的大名。”

    “当时,若非我有急事,要先离开桑海,不然定然能与公孙龙子相见。”

    叶千秋在一旁睁着眼说着客套话。

    他素来对名家诡辩之术没什么太多的好感,当年在桑海城,荀子曾经留他,让他留下观看荀子和公孙龙的论战。

    但被他拒绝了。

    公孙龙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号称名家第一辩士,其诡辩之法,在天下间都是有名的。

    什么白马非马之类的诡辩论题,皆是出自此人之手。

    曾经和孔子后人孔穿诡辩,将孔穿给辩的哑口无言,差点没气死。

    不过,他这一生,唯独是输在了荀子的手上。

    和荀子论战几场,皆以失败而告终。

    荀子还专门整理了一篇《正名》篇,详细记载了荀子对名家的全面批驳。

    让公孙龙不得不对荀子叹服。

    当然,叶千秋并不是对名家之人有偏见,只是对名家的诡辩之术,单纯的不喜欢而已。

    他的道是堂皇大道,与这种诡辩之道,格格不入。

    当然,在道家的先贤之中,也有对名家有颇有研究之人,此人便是庄子。

    在名家的经典命题之中,一共有二十一个,又被称为“二十一事”。

    这“二十一事”是由名家四位大师惠施、宋銒、尹文、公孙龙先后提出的二十一个论战命题,件件与常识背道而驰。

    什么白狗可以是黑狗,什么一匹黄马与一头黑牛是三件事物,什么狗不是犬,什么鸟在天上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诸如此类的诡辩命题。

    总之就是和常识格格不入,你说东,他非要说西。

    自从这“二十一事”出世,便遭到了法儒墨道四大显学的轻蔑嘲讽,任名家如何寻衅,四家大师却几乎是无一例外地不屑与之论战。

    然而,无论显学大家们如何蔑视名家,名家“二十一事”却以新颖奇特乃至为常人喜闻乐道的方式,在天下士林与庶民国人中蓬蓬勃勃地成了势头。

    但凡坊间酒肆聚会,游学士子们便会不期然选择一个命题,相互驳论以为乐事。

    市井间的人,也会在亲朋相聚之时津津乐道的辩驳卵究竟有没有毛,鸡究竟是两脚还是三脚。

    不管结论如何,人们都会快乐的捧腹大笑。

    庄子对名家的研究最为深入,他在《天下篇》中破例记载了名家的“二十一事”并做了评判。

    天下间有人觉得庄子与名家大师惠施是论学之友,很熟悉惠施,也很赞赏惠施的学问,故而关注名家。

    也有人说,庄子淡泊宽容,对天下学问皆无敌意,是故与名家能和而不同。

    其实,庄子并不赞同惠施的学说。

    用庄子的话说便是,惠施学问广博,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在记录了名家“二十一事”之后,庄子又批驳了追随名家的辩者。

    称名家的追随者为“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

    但庄子也实事求是的承认,名家的二十一事是天下辩者的一大乐事。

    如今在这天下即将一统之时,名家的没落已经显而易见。

    公孙龙好像已经过世有几年了。

    却是不知道公孙龙的孙女公孙玲珑怎么就和楚南公混迹在了一起,还来到了太乙山。

    叶千秋和楚南公、公孙玲珑又客套了一番。

    楚南公终于道明了来意。

    只听得他朝着叶千秋悄然说道:“太玄先生身为大秦国师,与大秦国运息息相关。”

    “今日,老夫前来太乙山,其实是为了加入道家。”

    楚南公这话一出,顿时让一旁的北冥子都有些发愣。

    楚南公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作为楚国的第一贤者,他的身份和地位在天下间可都是一等一的。

    如此人物,居然是为了投奔道家而来。

    这在从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北冥子坐镇太乙山多年,还从来没见过这等层次的人物来投奔。

    坐在一旁的叶千秋脸上倒是依旧平静。

    楚南公,这位楚国的贤者,可是掌握着《黄石天书》的男人。

    天书二字,对于叶千秋来说可不陌生。

    但凡能被冠以天书的,绝对不是一般的典籍。

    当年在天龙世界,叶千秋在长生不老谷之中,观看天书而参悟出了修炼之道,一举奠定了他修行之根基。

    来到此世之后,叶千秋倒是有些下意识的遗忘了《黄石天书》。

    这《黄石天书》的拥有者可都不是简单人物。

    曾经的轩辕黄帝乃是《黄石天书》的第一个所有者。

    轩辕黄帝就是通过参悟这本黄石天书中的秘密,而得到了神奇的力量,打败了蚩尤。

    而辅佐周武王灭商的姜子牙便是《黄石天书》的第二个拥有者,据传闻,他在岐山得道,就是与这部黄石天书有关。

    若非楚南公的突然出现,他还真的一时间记不起来这档子事。

    不过,楚南公突然来投道家,其目的值得推敲。

    叶千秋心中盘算着,脑海之中思绪异常。

    他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笑意,朝着楚南公说道:“南公此言,当真?”

    楚南公老神在在的说道:“自然当真。”

    叶千秋不急不躁的朝着楚南公问道:“敢问南公为何来投道家。”

    楚南公坐在那里,犹如一尊石像,他笑了笑,道:“因为道家有了太玄先生。”

    “所以,值得老夫追随。”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南公若是加入道家,着实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

    “不过,南公真的只是因为我才要加入道家的吗?”

    “据我所知,南公似乎与阴阳家还有些联系。”

    “阴阳家已经从道家分裂出去了五百年。”

    “如果南公加入道家,那会不会对阴阳家产生积极的影响呢?”

    叶千秋的话一说出来。

    对面的楚南公笑意更深,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物,放在桌前。

    那是一卷被黄绸包裹起来的物件,从外面看,倒像是一卷书简。

    “南公这是何意?”

    叶千秋不动声色,悠悠朝着楚南公问道。

    楚南公笑道:“此物名为《黄石天书》。”

    “老夫对阴阳家的影响力有限,阴阳家一事,老夫无法对先生做出什么承诺。”

    “但先生若是准许老夫加入道家,老夫可以将此卷《黄石天书》交给道家保存。”

    一旁的北冥子闻言,眼中满是惊讶。

    楚南公这手笔可不小,一出手便是《黄石天书》。

    这可是《黄石天书》啊,可以从中悟得强大力量。

    叶千秋此时更加怀疑楚南公的动机。

    楚南公送出如此大礼,想要加入道家,到底是为什么呢?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特别是像楚南公这样的人物,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做一件事。

    叶千秋不动声色的看着楚南公,淡淡一笑,道:“南公最好还是说清楚,为何要加入道家为好。”

    楚南公见叶千秋视《黄石天书》为无物,心中更为笃定叶千秋便是那个可以改变天地命运的人。

    他此来太乙山,其实是因为,他看到了一角未来。

    “太玄先生果然谨慎,实不相瞒。”

    “老夫之所以诚心来投道家,是因为老夫看到了一角未来。”

    “老夫这一生,见证了太多的历史。”

    “很多历史,都是老夫曾经似曾相识的模样。”

    “直到太玄先生横空出世之后,老夫便发现本应该明朗的历史长河,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老夫这一生之中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在老夫曾经看到的未来之中,道家天人二宗从来没有一统过,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最后湮没在权利焦灼之中。”

    “但太玄先生让老夫曾经看到的未来发生了彻底的逆转。”

    “老夫想加入道家,追随太玄先生,是因为老夫惜命,所以,便要顺应天命。”

    “在迷茫不清的未来面前,唯有站在强者的身后,才能存活下去。”

    “这就是老夫的理由,不知道太玄先生觉得如何?”

    楚南公这番话说的很直白。

    叶千秋却依旧摇了摇头,道:“凭借南公的神通,如果仅仅如此,好像还不够。”

    “南公从楚地而来,楚国刚灭,不知南公对未来的楚地有什么样的看法?”

    楚南公悠悠一笑,道:“太玄先生这是不把老夫掏空,决不罢休啊。”

    叶千秋笑道:“若是南公不想说,我也不勉强。”

    楚南公闻言,却是缓缓说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敢问太玄先生觉得如何?”

    叶千秋笑着点了点头,道:“此言倒也不为过。”

    这时,叶千秋面色一肃,淡淡说道:“从今日起,南公便是我道家第三位太上长老。”

    “南公不介意我为南公再起个道号吧。”

    楚南公闻言,面容也是一肃,朝着叶千秋恭敬的抬起双臂,双手一交叉,沉声道:“请掌门赐号。”

    叶千秋道:“南公离开故乡,千里迢迢来投奔道家,诚心可见。”

    “我观南公五行缺火,属阴,命中带水,既如此,从今往后,南公之道号,便为紫阳吧。”

    “希望南公此入道家,能为我道家带来紫气三千里。”

    楚南公闻言,朝着叶千秋恭敬施礼,道:“紫阳,多谢掌门赐号。”

    一旁的公孙玲珑都发愣了好久。

    楚南公身为楚地的贤者,在楚国隐居了许多年,是名望很高的前辈人物。

    但是,现在楚南公居然甘愿加入道家,以太玄子为首。

    这是她来太乙山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太玄子虽然名震天下,一副道风仙骨的模样,但楚南公也不一般啊。

    怎么这就成一家人了?

    公孙玲珑的脑子有点乱。

    这时,一旁的北冥子抚须笑了起来,朝着楚南公道:“这当真是喜事。”

    “有紫阳师弟加入道家,从今往后我道家的实力便更上一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