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天一道-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信学宫是吕不韦一手承建起来的,吕氏春秋就诞生在这文信学宫之中。

    据逍遥子观察的情报来看。

    每日清晨,丞相府的谒者传车便会满载一车文书,驶进学宫池边的文信侯庭院,午后再来将吕不韦批示过的文书再运回丞相府。

    再由丞相府长史依据批示分发各官署施行,到了晚间收回所有文书,再一并送王城供嬴政披阅。

    周而复始,吕不韦虽则不在丞相府坐镇,一应公事却井井有条地运转着。

    然则,国府各官署与关中郡县不见了经常巡视政务的丞相,却是纷纷惊诧议论,偏远郡县便派出吏员来咸阳探听究竟。

    直到明白了真相,上下官署这才渐渐的习以为常。

    毕竟,秦国政令畅通,谁能非得要丞相隔三岔五的巡视?

    然而无论如何,秦国上下的官员间终究还是弥漫开了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

    一向勤政谋国的文信侯忽然如此大甩手的处置国务,究竟是要发生什么事了?

    即便王上年后要亲政,文信侯也依旧是相邦,不至于如此才是。

    从叶千秋进入咸阳,这短短几个月过去,朝野议论渐渐变化。

    一切依然转动在历史的车轮之间。

    吕不韦还是埋首学宫,于是开府理政多年的丞相府,便渐渐的门可罗雀了。

    这一日,叶千秋突然接到了嬴政的口信。

    信是由盖聂传来的。

    嬴政邀请叶千秋一同前往文信学宫,去看一看。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叶千秋便在城外和嬴政会合,一同乘车直出栎阳门奔文信学宫所在的兰池而去。

    与嬴政一同出现的除了盖聂之外,还有两人,其中一人唤作王绾,是长史,还有一人,自然便是赵高了。

    嬴政见了叶千秋,也是十分高兴,和叶千秋道:“先生,寡人听闻先生这些日子可是做了不少事情。”

    “仲父能有退却之心,还全赖先生从中斡旋。”

    “寡人亲政,先生当为首功。”

    叶千秋摆了摆手,道:“王上不必多言,这都是我该做的事情。”

    马车上,不时传来嬴政的笑声,他即将亲政,心情很高兴。

    而且,还有一件高兴的事情,就是他前几日,刚刚有了儿子。

    “先生,你是不知道,那小子长的只有那么一点大,模样却是像极了寡人。”

    “待从兰池回城之后,先生定要与寡人进宫去看看。”

    “寡人还等着先生给这小子相面,再取个名字呢。”

    前几日,叶千秋便已经知晓了嬴政的一位夫人,已经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嬴政从一个孤家寡人,也已经娶妻生子。

    世事变化之快,确实是出人意料。

    听到嬴政要自己给他的第一个儿子取名,叶千秋微微一笑,也没有拒绝。

    嬴政能将这种事交给自己,说明他还有人味儿。

    这样保持下去,未尝不可。

    马车一路前行,来到兰池,三人下了车。

    进得学宫,只见各色士子手捧卷宗匆匆来往于一座座庭院之间,偌大的学宫显然弥漫着一种肃穆的气息,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辆显赫的王车。

    王绾打量一阵低声道:“君上,是否由我先通禀文信侯一声?”

    “不用。”

    嬴政笑着说道:“小高子,车便停在池畔等候,不用跟来。”

    说罢,转身大袖一甩,和叶千秋笑道:“先生,走,咱们去找文信侯书房,也顺便看看这学宫。”

    叶千秋微微一笑,与嬴政、王绾沿着兰池畔的柳林一路行去。

    摇曳的柳林,碧蓝的湖水,将这座绕着兰池的学宫分成了五个区间,沿路过去依次是:明法馆、六论馆、八览馆、十二季馆、天斟堂。

    每个区间都是一大片庭院,碧池依着小山柳林回旋其中,赏心悦目中处处清幽。

    嬴政一边走一边赞道:“真是好去处啊,竟是比咸阳王城还要令人惬意。”

    “召贤治学便得如此,文信侯不愧大手笔也!”

    “只是如此命名,倒是闻所未闻。”

    王绾在一旁笑道:“看这名目,前四馆大约是文信侯所编大书之类别,天斟堂大约是最终审定处了。”

    一路行来,各馆庭院一片幽静,与前院的人来人往竟是两重天地。

    嬴政颇觉奇怪。

    王绾道:“据我所知,文信学宫每旬一聚论,今日巧遇亦未可知。”

    嬴政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当真巧遇最好,正欲一睹文信侯门客之风采!”

    “先生,咱们一起去瞧瞧。”

 第28章 欲擒故纵山有扶苏(为星辰天玄加更)

    嬴政朝着叶千秋看来,叶千秋笑着点头。

    三人说话间的工夫便已经来到兰池最南岸的一片庭院,三丈石坊前迎面一座白玉大碑,中央镶嵌着三个斗大的铜字天斟堂。

    进得石坊之中,遥遥便听闻喧哗之声从柳林深处的庭院传来,三人加快脚步循声寻去。

    在一座木楼前的天然谷地中看见了五色斑斓的人群。

    王绾要往前走,嬴政一拉王绾,三人便走到了边缘山坡的一片柳林下。

    王绾遥指谷地笑道:“两百余人,各馆名士都到了。”

    嬴政和叶千秋望去,但见林下士子们人各一方草席,中央的吕不韦与蔡泽面前也只有两张石案而已。

    叶千秋不禁点头赞叹:“学宫宏大而行止简朴,信侯的确是理财有道!”

    嬴政笑道:“仲父的确是理财的一把好手。”

    王绾立即接道:“这宏大学宫其实是巴蜀的琴清夫人助金,否则信侯如何造得起?”

    叶千秋闻言,却是微微蹙眉,道:“这琴清是何人?”

    只听得王绾笑道:“这位琴清可不是一般人,她昔年曾拜在阴阳家大师邹衍门下,其夫死后,她凭借高明的手腕,打下了一大片家业,在巴蜀一带,甚有薄名。”

    “哦?”

    “阴阳家邹衍?”

    叶千秋敏锐的察觉到了这琴清的背后定然有些什么东西,是和阴阳家有关系。

    这都又不少时间过去,阴阳家的那两个小姑娘还在白云斋呆着。

    东君、月神。

    那这琴清又是阴阳家的哪一位呢?

    “先生在说什么?”

    嬴政听到叶千秋的话声,开口问道。

    “哦,没什么”

    叶千秋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

    嬴政目光一闪,遥指谷地,笑道:“看,纲成君说话了!”

    叶千秋抬眼望去,只见纲成君蔡泽手中摇着一卷竹简,高声道:“诸位,已经修正的秦法早已发到各馆议论多日,为使未来之秦法臻于完美,在座学子可各抒己见,无需顾忌。”

    “若有见解被采纳为法令者,信侯如约重赏!”

    林中众人闻言,皆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时,只听得一人高声道:“我有一言,修正之秦法虽增补了赈灾、兴、重商、孝义诸节,并将所有刑罚一律宽缓三分,使商君开创的秦法成宏大完美之势。”

    “然则,商君之秦法已行百年有余,秦人似未觉不便,朝野亦无修法之呼声。”

    “我之所虑者,惟恐信侯新法无推行之根基,望信侯三思而行。”

    这人话音刚刚落下,便立马有人出声反驳。

    “畏首畏尾,成何大事也!”

    只见草地前排站起一位黑衣竹冠士子昂首高声道:“在下曾在廷尉府做执法郎,深知秦法之弊端!”

    “昔年秦法之威,正在应时顺势而生。”

    “百年以来,天下大势与庶民生计皆已大变,秦法若不及时修正,势必成秦国继续强盛之桎梏!”

    “信侯修正秦法,正为秦国统一天下预做铺垫,并未改变既往国策,何惧之有!”

    这时,又有一人起身高声道。

    “我有一问!”

    “春秋战国以来,但凡变法先得明其宗旨。”

    “譬如商君变法,宗旨便是富国强兵。”

    “今日修正秦法,开首却并未阐明宗旨,而只是做律条之增补。”

    “敢问信侯,修法宗旨究竟何在?为何不能公诸于秦法篇首?”

    此话一出,场间一时间没有了任何人出声。

    蔡泽巡视一周,见无人说话,便一挥手中卷宗朗声道:“修正秦法之宗旨,便是屏弃对内之严刑峻法,对外之锐士暴兵,使秦国以宽刑明法立天下,以富国义兵雄天下!”

    “此间分野,便是霸道与王道之别,便是商君法与信侯法之区别。”

    “其所以不在篇首彰明,便是不欲朝野徒然议论纷争。”

    “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这时,林中又一士子激昂开口道。

    “纲成君差矣!”

    “在下乃申不害传人,敢问纲成君!”

    “秦乃法家圣土,摒弃王道仁义、推行耕战国策、以实力雄视天下,其来有自也!”

    “信侯修法之宗旨,若果然是回复王道仁义之老路,缄口不言岂非欲盖弥彰?”

    “与其如此,怎能与商君一般强力变法相提并论!”

    这话一出,顿时又是一阵沉默。

    这时,忽然一人站起身来,朝着吕不韦蔡泽一拱手,又向林下士子们环礼一周,清脆的音色随风回荡起来。

    “在下李斯,以为诸公所论都未切中要害!”

    “据实而论,秦法当有所变。”

    “然则,昌明宗旨,强力变法,天下时势不容!”

    “孝公商君之时,列强并立,相互制约,妥善斡旋便能争得变法时日,即或对内使用强力,亦可避得他国干预。”

    “今日时势大非当时,秦国一强独大,已成为众矢之的!”

    “强力变法一旦生乱,苟延残喘之六国必然全力扑来,其时秦国百年富强便将毁于一旦!”

    “惟其如此,只有迂回渐变,从律条增补与修正入手,做长远变法之图谋。”

    “此等务实之艰难,非徒然高论所能理解。”

    “惟体察时势,方见信侯之苦心!”

    “虽则如此,据今日秦国之势,李斯敢请延缓修法之举,请信侯三思!”

    插播一个app: 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

    李斯这一番话说的朗朗有声,众人不反驳。

    但那边的纲成君蔡泽却是愤然拍案,怒:“李斯,修法乃是秦国第一等大事,怎能延缓!”

    听着那边的吵嚷,嬴政笑道:“纲成君人虽然老迈,但是这嗓门可真是不小啊。”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公众号抽红包!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纲成君倒是为秦国计。”

    嬴政却是看向还站在那里的李斯,朝着叶千秋问道:“先生可知,这李斯和韩非是师兄弟?”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有所耳闻。”

    “这两人皆是荀子高徒。”

    “不过,这二人的似乎都是法家的执行者。”

    嬴政笑道:“荀子外儒内法,教出两个法家的执行者来,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叶千秋微微颔首。

    嬴政却是在一旁问道:“先生以为,信侯此举如何?”

    叶千秋道:“此事,我倒是赞同李斯的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