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天一道-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盖聂又不说话了。

    叶千秋道:“你这性子,还真只能做个剑客。”

    “可惜啊,鬼谷绝学终究只能在小庄的身上大放异彩了。”

    盖聂闻言,终于有了反应。

    “先生此言何意?”

    叶千秋笑道:“难道你上次去新郑的时候没有发现小庄手上戴着的戒指吗?”

    盖聂眉头微微一蹙。

    叶千秋笑道:“小庄已经是鬼谷子了,他现在是韩国大将军。”

    盖聂点了点头,却是不说话。

    叶千秋只觉无趣的很,好像对着木头说话似的。

    “行了,行了,三棒子打不出个屁来,你回去通知秦王,我一定赴约。”

    盖聂站起身来,朝着叶千秋拱拱手,然后悄然离去。

    叶千秋看着盖聂走了,不禁摇头,盖聂的剑道水平越来越高了,但人也越来越冷了。

    他选择的这条剑道,似乎有些冷。

    看来咸阳的王宫,龌龊太多了些。

    盖聂刚刚走了没多久。

    又有人来了。

    来人是昨日在咸阳南门碰到的那位纲成君蔡泽。

    叶千秋没想到这位纲成君会如此重视自己,居然又亲自上门来请他。

    “太玄先生,相邦听闻先生到了咸阳,十分高兴,一定要请先生到府上一叙。”

    “相邦知晓老夫与道家北冥子有些交情,这不,就托老夫前来相请太玄先生。”

    “还望先生勿要推辞!”

    纲成君蔡泽对叶千秋以礼相待,诚心相邀。

    叶千秋见状,倒也没有拒绝。

    他本就想要到相府去见一见吕不韦,现在蔡泽来请他,倒是正合他心意。

    于是,叶千秋让逍遥子等人在客栈等候,他直接坐上了纲成君蔡泽的车马,朝着相府行去。

    很快,车马便已经到了相府门前。

    有蔡泽带路,叶千秋被好生相迎进了这秦国相邦的府上。

    在府中行了没多久,跨过几道门之后。

    只见前方的庭院之中,一个身着锦衣之人,头发半白的中年男子正在用一把剪刀修剪着庭院之中的花草。

    此时,树上的知了鸣叫个不停。

    只听得那中年男子开口道:“寒蝉春天生而夏天死,但蝉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蝉的生命周而复始,永生不灭,四季轮转,生命不息。”

    “神木大椿,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与天地一比,纵然不过弹指一瞬,但天地造化,大椿亦在其中。”

    “太玄先生以为,吕氏春秋如何?”

 第24章 入世修行咸阳风云(万更求订阅)

    叶千秋看着那气势很足的中年男子,便知道此人乃是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邦吕不韦。

    听闻吕不韦之言,叶千秋微微一笑,朗声道:“若就《吕氏春秋》本身而言,确实算得上一部旷世奇书。”

    “其书备采六百余年为政之成败得失,以王道统合诸家治国学说,以义兵、宽政为两大中心。”

    “其宗旨在于缓和自商君以来之峻急秦法,使国法平和,民众富庶。”

    “以治学论之,《吕氏春秋》无疑煌煌自成一家。”

    吕不韦闻言,转过头来,看向叶千秋,目光之中还是泛起不少惊讶之色,他朝着叶千秋道:“先生所谓煌煌自成一家,却是何家?”

    叶千秋笑道:“非法,非墨,非儒,非道。”

    “亦法,亦墨,亦儒,亦道,可称一声杂家。”

    吕不韦闻言,微微蹙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片刻后,吕不韦笑道:“先生说不韦是杂家,倒也贴切。”

    “不过,不韦以为《吕氏春秋》便是《吕氏春秋》,无门无派。”

    “不在诸子百家之中。”

    叶千秋笑了笑,道:“秦相若是如此说,倒也无妨。”

    吕不韦略带好奇的看着叶千秋,身为一国之相邦,他年轻时为一介商贾,奔走天下,见过的人何其之多,但还从未见过像叶千秋这般人物。

    这太玄子面貌如此年轻,却能以一己之力,统合分裂近三百年的道家,这可是庄子也没有做到的事情。

    吕不韦问道:“敢问先生贵庚几何?”

    叶千秋没有正面回答,只说道:“我曾观百载春秋。”

    饶是吕不韦早有了心里准备,但看着面貌如此年轻,又极富气场的叶千秋,亦是忍不住惊讶无比。

    他打量着叶千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经春秋百载,依旧有如此锦绣不老容颜,难怪可以成为道家新任掌门人。

    吕不韦不禁长长一躬身,朝着叶千秋道:“先生真乃世外仙人也!”

    “不韦有怠慢之处,还请先生海涵。”

    叶千秋见吕不韦如此作态,也是淡然处之,笑道:“秦相并无怠慢之处。”

    吕不韦抬手道:“请先生到阁中一叙。”

    叶千秋微微颔首,大步流星的踏入了前方的暖阁之中。

    吕不韦朝着后边的纲成君蔡泽道:“纲成君,请。”

    蔡泽笑道:“相邦无须多礼。”

    片刻后,三人坐于暖阁之中,有侍者在一旁给三人添茶倒水。

    吕不韦已然知晓叶千秋就是当日在新郑城凭借一己之力,格杀罗网黑白玄翦、韩国大将军姬无夜之人。

    昔年道家庄子《齐物论》传习天下,其人更是神功盖世。

    如今,道家再出一位太玄子,且不说学问之高低,单单是功力之深厚,便远胜前人。

    此时,只听吕不韦笑道:“太玄先生此番入咸阳,不知有何打算?”

    叶千秋微微一笑,只答四个字:“入世修行。”

    吕不韦细细咀嚼这四个字,很快,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只听吕不韦朗声笑道:“道家自老子和庄子以来一向神秘、淡泊,不涉足世事。”

    “太玄先生出任道家掌门,是打算涉足这天下之争了吗?”

    叶千秋笑道:“庄子不入世,并非是不赞同入世,只是他个人缘由,不能入世而已。”

    “值此天下大争之世,诸子百家,又有哪一家可以独善其身。”

    “出世、入世,本就是因势而动,因势而为。”

    “我身为道家掌门,自然要为道家谋算。”

    吕不韦闻言,笑道:“先生所言,确实是深谙天人之道。”

    这时,只听得在一旁沉默许久的蔡泽道:“昔年,老夫入太乙山,拜访北冥子,对道家天人之道便有所领略。”

    “今日,得见太玄先生,老夫便知晓,为何分裂了近三百年的天人二宗可以重归于一了。”

    “太玄先生之胸怀气象,令老夫叹服。”

    “先生所著《道经》十二篇,老夫也已经拜读。”

    “当今之世,似乎唯有荀子可与太玄先生一论高低了。”

    吕不韦在旁道:“荀子学究天人,贯通古今,有儒家之根基,有法家之锐气,有墨家之爱心,有道家之超越。”

    “然又不同于诸子,卓然自成一家,堪称当今天下学派之巅峰!”

    “不过,荀子学问虽然厉害,但在楚国时,不过屈做一个小小县令,后来入了齐国,方才坐到了稷下学宫祭酒之位。”

    “古往今来,治学巨子皆难见容于仕途。”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孟子漂泊终生,老子西出函谷流沙,庄子隐迹山野。”

    “他们都曾做过官,老子做过周室史官,孔子做过鲁国司寇,孟子做过稷下客卿,庄子做过漆园小吏。”

    “无论大小,最终皆是辞官而去。”

    “不知,太玄先生此入秦国,想要在仕途之上有何作为?”

    叶千秋闻言,听着吕不韦这绵里藏针的文化,微微一笑,道:“仕途于我无关紧要。”

    “我欲做之事,乃是利在千秋之大事。”

    吕不韦一听,心中一动,利在千秋之大事,倒是好大的口气。

    吕不韦不在此事上面详谈,只见他站起身来,从那边的架子上取过棋盘来,放在桌前,和叶千秋道:“饭时将至,太玄先生今日晌午便留在不韦府上用饭吧。”

    “趁着还未开席,咱们不如手谈两局如何?”

    叶千秋笑道:“自无不可。”

    蔡泽在一旁笑道:“老夫可是有眼福了。”

    叶千秋和吕不韦坐立两旁,一旁的桌案上一尊煮茶的铜炉,正悠悠然蒸腾出一片异香。

    片刻后,二人落子。

    叶千秋执黑,吕不韦执白。

    下棋也是一种试探对方的方式,吕不韦请他下棋,未尝不是存了这样的心思。

    大半个时辰过去,二人落下数子之后。

    叶千秋开口道:“秦相,此局应该是我胜了。”

    只见吕不韦手中夹着白子,看着棋盘,悠然一笑:“此局确实是太玄先生胜了。”

    蔡泽在一旁却道:“秦相棋子未落,棋局尚未结束,如何太玄先生就胜了?”

    吕不韦却是摇头道:“不用落子了,我败势已定。”

    “妙!”

    蔡泽在一旁盯着棋盘上的黑白子,看了大半天,突然鼓掌大笑。

    “太玄先生落子实在是妙啊。”

    吕不韦端详盘面,笑道:“我输大半子,太玄先生果然圣手!”

    蔡泽在一旁细细数着那棋盘之子,啧啧称奇道:“太玄先生和相邦余子未落,最起码还有二十余子可以落下。”

    吕不韦笑道:“太玄先生谋算得当,不韦佩服。”

    叶千秋看着吕不韦道:“秦相也不差。”

    吕不韦道:“久在商旅,不韦粗通心算之术。”

    蔡泽在一旁闻言,不禁问道:“二位都是谋算方略之大才,我给二位出个题目如何?”

    吕不韦笑道:“纲成君请说。”

    蔡泽道:“见方三路,九子布棋,可演多少局数?”

    吕不韦和叶千秋对视一眼,二人分别手中蘸着水,在一旁的桌面上同时写下了一行数字。

    “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二局。”

    蔡泽看着桌面上二人同时写出一模一样的局数,更是啧啧称奇,于是又开口问道。

    “见方五路,二十五子布棋,可演化多少局数?”

    叶千秋和吕不韦又同时在桌上写下一大串字来。

    “八千四百七十二亿六千八百八十万九千四百三十局。”

    蔡泽见状,目光一闪,不禁笑道:“二位厉害,老夫服了。”

    叶千秋对吕不韦的心算能力还是颇为佩服,能做到一国之相邦,青史留名之人,果然不是泛泛之辈。

    吕不韦和他不一样,吕不韦只是一个普通人,并没有踏入修行道,单凭心力计算,便可以算的如此之快,着实是天赋异禀之人。

    而他元神有成,心力自然不是等闲人可以比得上的,谋算之术,自然常人难及。

    这时,有侍者端着饭食而来,酒菜摆置在三个桌子上,三个人各自坐在桌前,对饮起来。

    一番畅谈对饮,让叶千秋对吕不韦其人有了更加深厚的了解。

    观其言行,便可知其行事如履薄冰,但对于权利的执着亦是不曾退却半分。

    到了后半天,叶千秋方才从相府离去。

    自从一统道家天人二宗,决定要给道家找到一条光明未来之后,叶千秋便决定了要助嬴政一臂之力。

    当今之天下,不同于唐宋之后。

    七国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