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一道-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千秋耳中忽然听得那山间峭壁上,有很轻很轻的呼吸声出现。
他也不回头,嘴角挂着笑意,依旧负手看着那崖壁上的丧乱帖,朗声道:“可是武当派掌门冲虚道长到了。”
不多时,只听得那峭壁上有人落地。
“先生果然真乃高人也。”
“贫道佩服,佩服。”
只听得一道声音从叶千秋的身后传来。
叶千秋闻言,笑了笑,依旧没有回头,只是看着那崖壁上的丧乱帖,朗声说道:“冲虚道长,可知这丧乱帖十八字是由谁人刻下?”
这时,只见先前在山下和叶千秋相遇过的那骑驴老者出现在了叶千秋的身旁。
骑驴老者自然便是如今的武当派掌门人冲虚道长。
冲虚道长看着那崖壁上的丧乱帖十八字,追忆道:“这丧乱帖十八字,乃是我武当派创教祖师三丰真人所刻下。”
叶千秋道:“那冲虚道长,可知晓张真人为何要刻下这十八字?”
冲虚道长闻言,摇头道:“这个,我却是不知晓了。”
“不过,想来,他老人家定然是遇到了什么伤心事,才会在伤心痛苦之时,刻下这丧乱帖十八字吧。”
叶千秋道:“这话说的倒是在理。”
冲虚道长又道:“先生上天柱峰来,便仅仅是为了观摩我创派祖师当年所留下的遗刻吗?”
叶千秋道:“那倒也不是。”
“贫道上武当山来,其实也不是专程来天柱峰一观。”
“武当山的其他地界,贫道也是会去看一看的。”
“毕竟,武当山乃是道家圣地,从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便一直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
“贫道也是道家修行子弟,寻访这名山大川,也只是随心而至。”
冲虚道长闻言,侧目打量叶千秋一番,方才说道:“原来先生也是修道之人。”
“先生是如何认得我的?”
叶千秋笑道:“贫道虽然和冲虚道长从来没有见过,但,冲虚道长可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武当山虽然是高道隐士汇聚之地,但能有冲虚道长这般武学造诣的,恐怕也没有几个。”
“所以,贫道便随口猜了猜。”
冲虚道长在旁听了,脸上泛起笑意,眼中却是闪过惊愕。
他先前藏身之地极为隐秘,本想是在暗中先观察一番。
但是,没想到他刚刚落脚,便已经被眼前这人发现了踪迹。
此人的耳力非凡,已经到了十分恐怖的境地。
这等实力,恐怕已经和少林寺的那位宿老、还有魔教的那位老不死不相上下了。
冲虚之所以敢如此肯定,那是因为他当年曾经拜访过少林寺的那位宿老。
彼时,他是和刚刚接任少林方丈的方证大师一起去拜谒那位老前辈。
二人尚离那位宿老所在的闭关之所有很长一段距离。
但那位宿老与他们相隔数里,依旧能察觉他们二人的踪迹。
那件事到现在算起来,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这二十年间,他的功力更甚从前。
但眼前这人,居然还能如此轻易的发现自己的踪迹。
所以,他才由此推断,眼前之人的功力不在那少林宿老、魔教老怪之下。
只是,这样的人物,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冲虚道长满肚子疑惑,而且更是担心。
如此人物,到了武当山。
若说他只是路过来看看风景的,他冲虚是一点都不信的。
不过,他也不好急切的表现出什么来。
这时,只听得叶千秋指着那崖壁下的山洞说道:“听闻张真人年轻的时候在天柱峰上悟道,渴饮山泉,饥餐野果。”
“在一山洞中苦思七日七夜,方才将一身所学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功中以柔克刚的至理,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
“这山洞莫非就是他当年的悟道之地?”
冲虚道长闻言,面带奇色,从旁说道:“先生是从何处听来的这关于我派创派祖师得事迹?”
叶千秋听了,笑道:“道听途说罢了,怎么?”
“是不是传闻有误?”
冲虚道长闻言,只说道:“那倒也不是,这山洞的确是三丰真人曾经的悟道之地,只不过,先生所说的七日七夜之事,倒是连我也未曾听过。”
叶千秋听,淡淡一笑,道:“冲虚道长不介意贫道进去一观吧。”
冲虚道:“那自然是不介意的,先生请自便。”
叶千秋闻言,早已经朝着山洞之中迈步而去。
冲虚在后看着,心中一动,也急忙跟了进去。
第10章 游历武当华山传功(第二更)
叶千秋进得洞中,其中也没什么神异之处。
只见洞中深处放着块光溜溜的大石头。
这山洞纵深,也就只有洞口还有从外面照进来的余光。
越往里面走,便越是黑暗,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半点灯光。
但这光溜溜的大石头,却是散发着淡淡的青色光泽,让这洞中深处有了些许光亮。
叶千秋见状,便上前去瞧了瞧。
石头的质地构造却是和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但其中似乎暗暗隐藏着一股微弱的能量。
叶千秋不禁暗道:“看来当年张三丰飞升之时,在这洞中的大石上最起码也端坐了三载以上。”
叶千秋在不止一次破碎虚空过,自然知道,但凡有人能破碎虚空,飞升而去。
或多或少的都会留下一些奇异之地。
在天龙世界时,长春不老谷之所以是长春不老谷,就是因为当年赵升祖师在长春不老谷飞升,所留下的余泽,让谷中泉水成为了不老泉。
张三丰是此方天地的土著,既然他能破碎虚空而去,飞升得道,那遗留下这一点神异之石,倒也不为过。
此时,跟在叶千秋身后的冲虚道长看到叶千秋在端详那块光溜溜的大石,便从旁说道:“这块大石,据说是三丰真人昔年所坐的悟道之石。”
“石头虽然有些奇异之处,但其实对内功修行并无什么益处。”
叶千秋听到冲虚道长的话,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
这老小子冲虚似乎对自己有些疑虑。
他这话说出来,难不成是觉得自己会把这大石头给搬走不成?
叶千秋心底暗笑,又在洞中瞅了瞅。
但见那左侧的石壁上刻着“愚茶”两个大字,是以利器所刻,笔划苍劲,深有半寸。
但比起外面崖壁之上的十六字石刻,便要差了许多韵味。
显然,这愚茶二字,并非和外面的十六字石刻一般,是由张三丰所刻。
叶千秋见状,朝着一旁的冲虚道长问道:“冲虚道长,这愚茶二字何解?”
冲虚闻言,倒也不藏私,从旁笑道:“这二字,是我武当派的一位前代掌门所刻。”
“这位前代掌门,道号愚茶。”
“他年轻时,在此洞中悟道,苦修多年,自觉不得武当功法要义,后来因为遇到了些许奇遇,从武当山一走便是三十余年。”
“待他再归山时,又来到这洞中悟道多年,这二字应该是他当年归山之后刻下的。”
叶千秋闻言,心中一动,又问道:“这愚茶道长可还尚在人间?”
“这三字刻得这么劲力非凡,他武功一定十分了得。”
冲虚道长笑道:“愚茶师祖在世时,武功的确厉害,算是我武当第一人,但他早已经故去八十年之久了。”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不再多问。
洞中其他地方也没什么好看的。
叶千秋便和冲虚道长一前一后,出了山洞。
待出了山洞,复见光明。
叶千秋道:“还真是人杰地灵的一派好山水。”
冲虚笑道:“先生既然是到武当山来游览,不如前往真武观一坐。”
叶千秋看着冲虚,笑道:“冲虚道长连我的名姓也不知晓,便邀请我到真武观去一坐。”
“不怕我这个外客扰了贵派弟子的清修?”
冲虚闻言,只说道:“相逢何必曾相识,先生乃是世外高人,能到真武观做客,老道我不胜荣幸。”
叶千秋听了,淡淡一笑,道:“那贫道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冲虚道:“先生,请。”
只见冲虚一抬手,二人一前一后下了天柱峰。
叶千秋不知道冲虚邀请他到真武观做什么。
但既然他邀请了,那且去转一转也无妨。
武当派在武当山创立了二百多年。
武当派也在武当山经营了二百多年。
不过,如今武当派已经和全盛时期的武当派有了很大区别。
全盛之时的武当派,大大小小的宫殿数十座。
有张三丰坐镇武当,便是再大的风浪,武当派也屹立不倒。
但自从张三丰飞升之后,武当派的声势便下降了不少。
特别是大概七十多年前,日月神教率众攻上武当,将武当派的宫殿给焚毁不少。
还将武当派的太极拳经和张三丰青年时佩戴的佩剑给抢夺了去。
武当派的声威便更是大打折扣。
从那之后,武当派的日常事务便到了真武观中处理。
而大多数弟子,也都在真武观中修行。
真武观,并非一个小小的道观。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真武观,其实是由真武大殿,和几座大大小小的宫殿组成。
虽然无法和当年全盛之时的武当派相比,但也算是大气磅礴之地。
冲虚道长带着叶千秋在真武观中一番游览。
又亲自带着叶千秋在武当山各处欣赏了一番风景。
二人攀谈之中,冲虚道长也知道了叶千秋姓叶。
冲虚道长虽然心眼多了点,但人还是不错的。
叶千秋在武当山上一连停留数日,欣赏美景。
也和冲虚道长顺便探讨一番道学易理。
冲虚道长被叶千秋渊博的知识给深深折服。
数日来的相处,他倒也不再怀疑叶千秋上武当山来,是为了谋取当年三丰真人飞升之后留下的那件秘宝。
叶千秋在武当山叨扰数日。
和冲虚道长相谈甚欢。
半个多月后,叶千秋方才离了武当山,继续向北而行。
叶千秋离开武当山之后。
武当派在山下的弟子给冲虚道长带回了衡山城的消息。
当冲虚道长听到其中关于华山师祖叶道人之事时,方才明白,原来他所见的叶道人便是华山派的师祖。
冲虚自然不知道华山派有这样一位师祖。
冲虚道长暗自心惊的同时,又深深感觉到了江湖上的格局可能会因为这位华山派师祖的出现,发生很大的变化。
和其相谈数日,冲虚道长也自觉这位叶道人并非险恶之辈,但有这样一位绝世人物坐镇,只需十几二十年,华山派在江湖上便不会再是二流门派了。
叶千秋离了武当山,一路向北,出了湖北,便进了河南境内。
进了河南,却是再往西行,一路慢慢悠悠的,打算回华山。
这一路上,碰到客店、酒馆、茶舍,叶千秋都会停步驻足,一来是打听一下江湖上的有没有千秋宫出现的消息。
二来也是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