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一道-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夜空之下,他的身形忽隐忽现,一众蒙古精骑舍命追赶,却始终末能追上叶千秋。
叶千秋和身后的追兵,都朝着那山上奔去。
叶千秋本来可以甩掉这些蒙古人,也可以在瞬间回头杀死这些蒙古人。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
他要将这些蒙古人的信念给打破!
他要在这些蒙古人的心中留下不可战胜的形象!
叶千秋的身形在夜空之中急奔,后面的蒙古人时不时看到叶千秋的身形,只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不真实,好像是在一场噩梦里。
山路渐阔,可容数骑并肩而进。
蒙古人的精骑们大喜无比,长鞭纷纷扬起,在空中打了个转,鞭在马臀。
数十匹骏马同时狂嘶,冲破夜空,直向叶千秋冲去,眼看要追上。
但见叶千秋整个人突然高高跃起,朝着那夜空之中跋射而去。
这一跃最少有两丈之高,横跨四丈多的空间。
叶千秋的整个人好似如同飞仙一般,朝着夜空之下的那轮圆月飞去。
最前的几骑蒙军,受到这个景象的刺激,一齐发喊,悍不畏死的奋抽马头,几匹千中选一的良驹,在以擅骑名震天下的蒙古人驾驭下,狂嘶声中,一齐向前冲去。
却见前方突然出现悬崖!
几个先头蒙古精骑控制不住马,连人带马直接栽了下去。
夜空之中,传来蒙古的骑士惨叫,还有那健马的嘶喊。
后来的数十骑士大惊勒马,健马纷纷人立而起,踢得山石激飞,堕下悬崖。
眼前景象,清晰可见。
只见在那山下,正是蒙古大军驻扎的大营。
而此刻,那蒙古大营之中到处都是火光冲天。
全部的蒙古骑士面色霎时间都发白不已,他们望着似乎离月宫越来越近的那道身影。
终于因惊骇而全身抖震,健马狂嘶人立而起。
这最后追击而来的一众蒙古精骑代表了蒙古人最为精锐的力量。
但是,就在此刻,他们的心神彻底崩溃。
只见他们纷纷下马,对着那夜空圆月,跪了下来。
这是叶千秋自从进入金丹之境后,经历的最为剧烈的一场战斗。
这一战,他以一人之力,歼灭蒙古七万大军!
此事传回蒙古国漠北龙庭之后,引得整个蒙古国上下震动无比。
无人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但是,蒙古七万大军的确是没了!
那从战场之上败退下来的三万余蒙古精锐,尽是心神失守,短时间内,没有再上战场的可能。
此战传扬出去。
一时间,天下皆惊。
有人不信,有人怀疑,有人惊诧。
而叶千秋,此时已经来到了襄阳城外。
这已经是他们从蒙古大营离开之后的第三天。
中途,他们接到丐帮弟子的消息,说是郭靖黄蓉夫妇在接到叶千秋的传信之后,已经动身,前往了襄阳城。
因为蒙古大军一旦南下,必定要去攻襄阳。
此时,正值正午。
郭靖正站在襄阳城头严阵以待,看到城下叶千秋和岳父黄药师、师父洪七公、还有大哥周伯通都到了。
心中大喜,忙开城相迎。
蒙古大营一战,周伯通背上中了三箭,须眉头发,被火烧得干干净净。
洪七公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冯默风情况最惨,他武功最低,即便是有黄老邪照护,也是身中了五箭,好在所伤不在要害,经过叶千秋的治理,已经没有大碍。
郭靖将众人迎回襄阳城,回到郭府之中。
叶千秋一进郭府,便让郭靖给自己找了一间僻静的屋子,嘱咐不要让人来扰,进入了闭关状态。
第17章 魂出窍穴岁月匆匆(万更求订阅)
襄阳城,郭府。
密室之中,叶千秋正在静坐修身,自观体内,外视天地。
人的身体也是一个小天地,当小天地和躯体之外的大天地发生了某种感应之时,并能稍微调动一些天地之势,这就是天人合一之境。
叶千秋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
蒙古大营之战,叶千秋耗费了将近七成的先天真气,可谓是在破碎虚空,天雷之下,他所经历的最耗费精力的一战。
从蒙古大营离去之后。
叶千秋很快便追上了黄老邪他们。
本来,从蒙古大营到襄阳城,以他们的脚力,一天便可抵达。
但一行五人却是用了三天。
三天里,除了给冯默风、洪七公、周伯通疗伤之外。
五人还顺带指引那些从蒙古大营之中逃亡出来的汉人百姓,朝着襄阳城跑。
这一来一去,便耗费了三日。
进了襄阳城,叶千秋便当即闭关。
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的道心在这一场杀戮之中,出现了一丝破绽。
这种破绽,是由厌世之感所导致。
在世俗间的长久修行,经历过一场血腥屠杀,让叶千秋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在排斥这些杀戮。
叶千秋修行近三百年。
道心之坚,远非常人想象。
然而,道心想要久固,尚得时时拂拭。
不然,终究会迷失在这天地山河之间。
叶千秋时常自省,问自己修长生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修行、修炼、养生就是为了长生,为了让自己活的更久。
但仔细想一想,这种为了活着而活着的长生,是否太过无趣。
漫长的生命,如果无所事事,其实是一种折磨。
就好比让你呆在一个封闭房间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能做,过上一万年,你肯定不愿意。
追求长生,是希望更长的寿命里,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事情,或者去享受生活。
所以长生不是目的,你想要做的事才是目的,长生只是更好的帮助自己达到目的。
道为方向,修炼即为修真,修真即为求真;为的是解答心中疑惑,探究宇宙奥秘,求得真我,弥补自己的不足,明晰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非成仙成佛、追求权力财富。
道家修炼,本意是为了探索生命的奥义,其最终极的目的是理解“道”。
可以把道看作是一种本质和规律,所有事物的背后都有其本质和规律,宇宙的规律,自然的规律,掌握并利用这些规律,谋求自身的发展。
蚍蜉不晓昼夜,蟪蛄不知春秋,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得“道”,需要有更长的生命来做支撑,养生、炼气都是延长生命的方式。
如果只有漫长生命而没有追求,活着其实是一种痛苦。
长生只是在追求“道”的过程中而产生的附属品,得道才是本质,为长生而修道,实则本末倒置,成仙成神更是妄谈。
人有信仰,无论你信仰什么,宗教也好,其他的思想也好,都一定要清楚它背后真正的本质是什么?
否则,舍本逐末,永远得不到。
而他叶千秋的“道”又在何方?
他又该如何去践行自己的“道”?
叶千秋心中不断对着自己发问。
一遍遍洗涤着自己的内心。
修行不修心,便成为了只追寻力量的莽夫,迟早要栽在路上。
叶千秋盘膝而坐,嘴中念道。
“清心治本,直道谋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
“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
叶千秋一遍遍默诵着道家经典,清净已心,梳通道理。
“杀戮不是目的,以武止戈,方是本心。”
“我非善人,亦非至人,只愿做一真人。”
良久之后,叶千秋的心中再无波澜,平静如斯。
此时,他的魂儿又蠢蠢欲动,想要挣脱躯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而今的叶千秋金丹已成,不再束缚自己的魂儿。
魂儿在刹那间,脱壳而出。
物极必反,道穷则变是道家无上法旨。
魂儿一脱壳而出,便好似是心神之中多了一道慧眼。
体内金丹,成为魂儿的灯塔。
处在神魂状态下的叶千秋看到了盘膝而坐,闭目打坐的自己。
他朝着外面飞去。
只见此刻的襄阳城中,美轮美奂。
夜空浩瀚,繁星点点,万家灯火与繁星相互映衬。
叶千秋的魂儿畅游在郭府大宅,只觉浑身上下没有一丝一毫的重量,心头空灵无比。
此时,已是深夜。
郭府之上,已然是万籁俱寂。
却是忽然听得前边院里,有婴孩的啼哭声传出。
叶千秋的魂儿飘了过去。
却见那屋内灯光摇曳。
半开的窗户,却是黄蓉和郭靖怀中各自抱着一个婴儿。
夫妇二人正在说着话。
“靖哥哥,你看破虏是不是比襄儿更老实些。”
“襄儿是一点都不怕生人,饿了就知道哭,长大了一定是个鬼灵精。”
身着紫衫的黄蓉一边摇晃着襁褓中的孩子,一边和一旁的郭靖说道。
郭靖的脸上露出笑意,道:“蓉儿,咱们这两个孩子生下来的还真是时候。”
“本来以为蒙古大军会长驱直入,兵临襄阳城下。”
“谁曾想,叶道长几乎以一人之力,便将鞑子的十万大军给打退。”
“以一人之力敌千军万马,若非是师父、岳父、周伯通他们三位老人家异口同声,我还真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想不到武学之道走到叶道长那种地步,竟然已经和仙神无疑。”
黄蓉微微一叹,道:“是啊,若非爹爹和咱们说叶道长其实是修行了近三百年的得道高人。”
“咱们又岂能相信这样的事情。”
“人间自有奇人在。”
“有叶道长相助,咱们守下襄阳城的把握便更大了。”
郭靖道:“是啊,真当是天佑大宋。”
“叶道长已经闭关半个多月了,也不知道叶道长何时能出关。”
黄蓉闻言,说道:“那可就说不准了,像叶道长这样的陆地神仙,咱们寻常人又岂能猜得透。”
郭靖点了点头,又说道:“此番蒙古人受了大挫,应该不会再短时间内继续南下。”
“襄阳城的百姓总算是有一段安稳日子可以过活了。”
黄蓉也没搭话。
郭靖又在一旁说道:“也不知道过儿和龙姑娘去了何处?”
“希望他不要走上歧途吧。”
黄蓉一听,只说道:“若是他真和那位龙姑娘做出了什么不该做的事,靖哥哥打算如何对他?”
郭靖听了,叹息道:“我也不知道过儿本性不坏,便是走上了歧途,也和我脱不了关系,都怪我没有管教好他。”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送他上重阳宫。”
黄蓉道:“靖哥哥,你就是责任心太重了。”
“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我瞧过儿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你就放心吧。”
郭靖听了娇妻的安慰,心里倒是好受了一些。
夫妻二人感情很好,新添了龙凤胎,话更是说不完。
叶千秋只听了一小会儿,便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