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多小时的等待,黄修远再次登机,虹桥机场直达宝安机场的飞机,在跑道上缓缓起飞。
  全程两个半小时。
  一到鹏城,他用国内的手机卡,拨打了一个电话:“孝叔,新年快乐。”
  “小远,回来了?”电话对面的声音,带着一丝惊喜。
  黄修远长话短说:“刚刚到宝安,我前几天订购的东西,现在怎样了?”
  “放心,东西都到了,我还收拾了一个房间。”
  “麻烦你了,我今天就傍晚就到家。”
  “你爸去蜀省了,钥匙在我这里,记得过来拿。”
  “好,到家再聊。”
  “路上小心。”
  挂了电话,现在是快过年了,只能大巴车回去。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在下午快四点钟左右,他终于回到了老家。
  沈海高速的下汕美城区,他家并不在城区里面,而是在郊区的埔边镇,刚从大巴车下来,他就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小远!”
  一个中年大叔,向他边喊边走过来。
  那人穿着宽大老旧的牛仔上衣,被晒得黝黑的皮肤,暗红的嘴唇上,是寒风带来的干裂,以及那炯炯有神的眼睛。
  “孝叔,好久不见。”
  “走,回家去。”黄思孝拍了拍他肩膀,又接过行李箱,向不远处的三轮车拖过去。
  黄修远点了点头,一路上叔侄俩有说有笑。
  对于这个族叔,黄修远还是非常信任的,至少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对方一直照顾自己,又维持着回收厂的正常运转。
  不像其他几个员工,他爸一走,就立马拉走了好几个客户,又趁机自立门户去了。
  坐上收废品的三轮车,黄修远也没有嫌弃,三轮车喷吐着淡淡黑烟,向回收厂那边而去。
  他家厂子和住房,就在海汕公路一旁,紧挨着公路,背靠铜鼎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回收厂,占地面积差不多有两万平方。
第八章 重新配置
  喷吐着黑烟的三轮车,载着黄修远回到家门口。
  “小远,这是钥匙。”
  黄思孝递过来一把钥匙,又将车斗上的几个行李箱提下来。
  接过钥匙,他熟悉的打开不锈钢大门,放着一台老电视,以及必不可少的茶几,和三张红木椅子。
  将行李搬到自己的二楼房间,尽管长期没有回来,但是房间仍然干净整齐,显然有人定期打扫。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差不多到了傍晚五点钟。
  楼下响起了孝叔的声音。
  “小远,下来吃饭了。”
  他换了拖鞋和一件外套,便走下了一楼客厅,一个微胖又脸色白净的中年妇女,正在餐桌旁,从提篮里拿出一些卤味。
  “婶,新年大吉。”黄修远打了一个招呼。
  中年妇女抬起头来,笑呵呵放下盘子,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小远,新年利是。”
  “哈哈,恭喜发财。”黄修远没有拒绝,因为汕美习俗没有结婚之前,都可以收红包。
  当然这边的红包,也就是意思一下,特别是汕美农村这边,通常都是五块十块。
  送晚餐过来后,婶子便留下篮子回去了,只剩下黄修远、黄思孝叔侄俩。
  餐桌上,简简单单的三菜一汤。
  都是汕美的家常菜,分别是煎马鲛鱼丸、红烧猪蹄、虾仁炒青瓜、马鲛鱼皮苦瓜汤。
  “来,小远别客气,这可是米国吃不到的。”
  “孝叔,我可不会客气。”
  俩人提起筷子,麻利地夹菜扒饭,家乡的味道,就是让你平常觉得腻味,出门又无比怀念。
  一顿饭下来,外面已日落西山,只剩下一丝丝晚霞。
  抽了张纸巾,擦了擦嘴:“孝叔,我订购的东西放在哪里?”
  早就吃完饭的黄思孝,剔着牙回道:“在厂子的里面,跟我来。”
  俩人绕过一条小土路,来到回收厂的后门。
  厂里面还是灯火通明,三个工人正在分拣一些废品,或者将一些分好的废品,进行下一步处理,比如打包纸皮、压缩铝制品、铁制品。
  他家的回收厂,叫“富强回收厂”,这名字的来源,是黄修远他老爸的名字。
  厂子是一个长方形的分布,前面是露天平地,堆放刚刚收回来的废品,以及准备出货的料子;
  中间是一片钢结构的铁皮房,是设备粗加工区域,陈列着龙门剪切机、金属破碎机、鳄鱼剪、撕碎机、金属粉碎机、金属分离机,压块机、压饼机、铜米机、电机拆解机、散热器拆解机、废纸打包机等设备。
  这些家当,可是他老爸十几年来的积累,也让富强回收厂,成为汕美地区是数一数二的大回收厂。
  不过这门生意,也是有分门别类的,普通回收产业只是赚一些辛苦钱,想赚大钱挺难的。
  而一些特殊的回收产业,不仅仅需要门路,还要昧着良心。
  比如同属于粤东地区的特区鮀城,号称“世界电子垃圾之都”的贵屿。
  整个贵屿镇,从事电子垃圾处理行业的家庭作坊5500户,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年产值近1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上缴税收上千万元,电子垃圾成为了贵屿支柱产业。
  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是有得必有失。
  这些回收小作坊的回收工艺,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简单粗暴,他们将电路板中的贵金属提炼出来,而剩下的东西随意倾倒和堆放。
  造成大量有害物质泄漏,包括铅、镉、汞、六价铬、聚氯乙烯塑料、溴化阻燃剂在内,等大量有害物质,已经渗入到当地的土壤和地下水中。
  根据研究报告显示,贵屿6岁以下的乡村儿童中,有81。8%都患有铅中毒病症,而其源头很可能是电路板碎裂所产生的铅灰,或是熔化铅焊料以提取黄金、铜及其他贵金属和半贵金属所带来的污染。
  这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自从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感慨片刻,黄修远自嘲地摇了摇头,他来到了回收厂的后半部分。
  这里是建着一排三层楼的房子,是他老爸的办公室,还有员工休息室、值班室、厨房餐厅和卫生间。
  一楼还有几个房间,用于堆放铜线、铜料,以及一些老电器。
  俩人爬上楼梯,来到三楼的一个房间,黄思孝从一大串钥匙中,找到这个房间的钥匙,打开不锈钢门。
  开了灯后,房间里面非常简洁。
  灰白的四面墙,涂抹水泥的地板,然后两个储物柜子、一个电冰箱、两张木方桌和四张塑料一张。
  “按你的交代,两个包裹放在电冰箱,其他的19个包裹,在储物柜里面。”说完,黄思孝又将这个房间的两把钥匙,以及储物柜的四把钥匙,一起交给他。
  “谢了,孝叔。”黄修远非常满意。
  “那小远你先看看,如果要帮忙,我就在分料那边。”
  “没问题,叔你先忙。”
  识趣的黄思孝,尽管好奇这些东西要做什么,却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直接下楼去。
  只剩下黄修远一个人的房间里,反锁了门,将一个个包裹打开,里面是他订购的化学器皿和一些简易设备,然后就是那些化学试剂。
  先清洗一遍器皿,擦干净后,用奥克泰士喷雾,进行一次前面的消毒。
  根据之前的调配比例,花费了两个多小时,重新调配了二十支大脑抑制剂。
  贴上日期后,将这些大脑抑制剂放冰箱里面。
  看着简陋的实验室,以及一两天需要注射一次的大脑抑制剂,他陷入了思考之中。
  这种初代大脑抑制剂,其中的麻烦太多了,药效太短,导致必须药不能离身太久,这给他出远门,带来了困难。
  毕竟身上带着这种药物,过安检的时候,就难以解释。
  如果不带身上,总不能每到一个地方,就找一个实验室配置大脑抑制剂。
  这个情况,会增加大脑抑制剂泄密的概率。
  看来要尽快组建一个真正的化学实验室,那种半永久性的大脑抑制剂,才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在新大脑抑制剂没有出来之前,他只能尽量在岭南周边活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时候,黄修远才想起来,应该给自己老爸打一个电话。
  拿出手机,拨打了电话,父子谈了十几分,主要是回国的事情,以及外婆的病情。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两天前,外婆脱离了生命危险,从ICU转普通病房后,他父母一提转华西医院,小舅一家子就跳脚起来。
  最后还是老爸开口,揽下了去华西医院的费用,才让同意老人家去华西医院。
第九章 离岸公司
  听到老爸接下来的话,已经将外婆转到华西医院,黄修远高悬的心,终于松了一口气。
  父子又聊了几分钟,他就挂了电话。
  锁好三楼实验室的门,走下到一楼,二月份的岭南,夜晚凉嗖嗖,一阵寒风袭来,带来一丝铁锈味,那是废品生锈产生的味道。
  有一点洁癖的黄修远,其实不太喜欢回收厂的环境,不远处的分料区,几个员工正在忙碌着。
  估计这两天,就要放假了,所以在加班处理一些废品,黄思孝开着一辆叉车,将一个个打包好的纸皮,堆放在一旁的露天空地上。
  另一个员工拉着一张大帆布,盖在纸皮和压缩铁块上,避免下雨淋湿这些纸皮,或者让铁块生锈。
  黄修远打了一个招呼,便从后门离开回收厂,回家里面,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开始睡觉倒时差。
  清晨的阳光,透过米色窗帘,轻柔地映在他脸庞上。
  揉了揉睡眼朦胧,一觉醒来,才发现已经到了九点多,连忙刷牙洗脸,今天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叫上孝叔他儿子,一米八七的大个子,有点虎背熊腰的感觉,那古铜色皮肤,加上一双眯眯眼,如果再穿上一身黑西装,妥妥保镖一个。
  “大常哥,吃早饭没?”黄修远一边问,一边将一把车钥匙抛过去。
  眼疾手快的黄伟常,大手一张就擒住车钥匙:“吃过了,要去哪?”
  “城区,先到万盛对面的高文麻鱼汤。”
  “好。”
  房子一旁的铁皮棚子下,停着一辆老旧的日产皮卡,在部队学过开车的黄伟常,平时也没少开这辆车。
  皮卡车经过一个叫荷包岭的山坡,便进入了汕美城区,在腾飞路的高文麻鱼汤,吃了一份早餐。
  他才和黄伟常,俩人一起向汕美大道开去。
  过了三个红绿灯,停在一处写字楼前面,他拿出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这是他委托黄思孝找的人,是这栋写字楼的管理经理。
  “喂,哪位?”
  黄修远直接开门见山:“蔡经理,你好!我是黄思孝的侄子,前几天说好要过来看办公室的。”
  “哦,黄老板,你好!你在哪里?我过去。”
  “就在写字楼下,靠汕美大道一侧。”
  “请稍等,我马上到。”
  对方之所以这么热情,主要和汕美的营商环境有关系,在2012年之前,这里的营商环境并不好。
  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黑白灰交织在一起,外地投资商在这里投资,血本无归的可能性很大,除非是过江龙,可以压制地头蛇,不然还是等那位上来。
  导致汕美的写字楼,大多数处于空置状态。
  这些写字楼的楼房性质已经确定,一二楼或许可以出租,作为商场和店铺使用;三楼以上,除了作为公司办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