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纳米崛起-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对于材料的要求有些高,毕竟这种模式,需要另外两条缆绳足够细和轻。
毕竟缆绳太过于沉重,电机拉起来,需要将很大一部分动力浪费在缆绳的死重上,这样反而有些得不偿失,还不如继续用现在的方案。
根据计算,要实现这种方案,要求缆绳的直径不能大于0。2毫米,可以承受几万吨的拉力。
这个要求,需要现有材料的强度再提升13倍左右。
不过,倒不是不能压低,可以通过分段方案,将电梯缆绳的运送路程,分为若干段。
这样一来,电梯舱和升降缆绳的总重量,就可以控制在几千吨左右,对于缆绳材料强度的要求,只需要达到当前的2。3~2。8倍即可。
而且这种方案,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实现路程的分段,可以在中途设置停靠站,比如近地轨道空间站、中层轨道空间站之类。
现在只能等待材料达到要求,才能对太空电梯进行升级改造。
时间一晃而过。
三个半小时后,电梯舱抵达位于蓝星同步轨道的建木空间站。
电梯舱一抵达,就被专门的卸载系统,拉到一旁的装卸区域之中,工作人员第一个解开自己的安全带,查看了一番乘客的身体状况。
确认所有乘客的身体没有问题后,其中一个工作人员笑着说道:“欢迎大家来到建木空间站。”
一众游客也是兴奋的交谈起来。
很快他们被带下电梯舱,由于购买的旅游套餐是半月游,一行人可以在建木空间站停了一两天,然后再搭乘飞船,前往月球的广寒宫市。
建木空间站由于要承担配重的原因,比起其他空间站,显得紧凑结实一些,内部空间也都用在辅助太空电梯运行上。
目前建木空间站的常驻员工,大概在220~240人左右。
对于游客的到来,这方面的工作,并不是他们负责的,而是由于太空旅游局负责的。
在建木空间站的附属模块中,就有一个专门给游客准备的太空主题酒店,可以容纳500~60名游客同时入住。
酒店内,有太空旅游局安排的15名员工,他们主要从事酒店的服务工作,比如清洁、餐饮、应急医疗、管理之类。
四名跟团的导游,也带着各自的小队,在酒店办理入住。
实际上,由于太空旅游过程中,各种用品的限制,游客基本不会携带私人物品,他们的衣服和日常用品,都是太空旅游局配备的。
他们计划在建木停了一天半,明天下午才会搭乘飞船,前往三十四万公里之外的月球。
来自长安的王少清,在酒店洗漱后,便被几个朋友来到酒店的观星台。
其实太空旅游相对会无聊一些,一般只有设施参观、通过天文望远镜观看星空、体验失重状态。
然后就是一些太空趣味实验,比如金属冷焊现象、泡沫物品的制造、超圆球体之类。
去月球的广寒宫,就是博物馆、太空农场、户外开车、购买纪念品之类。
现在广寒宫专门勘探了一些宝石矿,就一些安全的宝石,加工成为纪念品,出售给游客们。
价格也不高,通常都是十几个信用点一件。
当然,说太空旅游无聊,那其实是联邦内部很多人在凡尔赛,专门在网络上吐槽。
实际上,对于没有去过外太空的人而言,第一次进入外太空,那种震撼和眼界的升华,其实是非常巨大的。
至少王少清等人,就是第一次参与太空旅游,站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下,他们看着显示器页面上合成的星空,会有一种感到自己非常渺小的感受。
过来两个多小时,他们又看到了日出,在外太空看太阳,就是一个红彤彤的光球。
加上一旁的蓝星,那种空旷幽深,会让人不由自主的难以言喻。
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层探索
联邦是月球、金星的一系列大工程,并没有影响其他太空探索工作。
比如火星,在去年年底(2021),航天部就在火星的火卫一上,建设了火星前哨基地,也派遣了5名宇航员,长期值守在火星前哨基地。
而这个火星前哨基地,除了负责研究火星的生物之外,也肩负着通信中继、监控太阳系外层之类的任务。
今年,这个前哨基地又陆续扩大。
目前已经拥有362个太空舱,以及一系列物资储备,加上建设起来的通信站、维修站之类。
2022年的11月2日。
祝融级012号飞船,经过173天的飞行,运输了3400吨物资,以及8名宇航员来到了火星前哨基地。
在基地内值守了一年零三个月的第一批宇航员,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可以搭乘飞船返回蓝星休整了。
比起金星那边,火星这边更加麻烦一些,主要是因为火星地表不太安全,存在各种致命的微生物,因此暂时不能在火星地表建立基地。
如此一来,基地只能设置在火卫一、火卫二,或者火星近地轨道上。
这些区域建设的基地,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低重力环境,低重力环境对于宇航员的身体会产生各种不良影响。
尽管航天部已经为所有的宇航员,都配备了内压服,以及内置纳米内甲、纳米机器人,还有各种缓解太空综合征的药物。
但这些手段,也仅仅是延缓,不可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而金星则与火星不一样,不仅仅可以设立地面基地,其星球重力也与蓝星非常接近。
在金星地表,和在火星轨道上,两者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单单就宇航员在两地的正常工作时间,就大概有2~3倍的差距。
第一批值守火星前哨基地的宇航员,仅仅是在这里工作了15个月,加上来回的10个月左右,总时长也就25个月左右。
倒不是不可能延长,而是没有那个必要,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宇航员身体可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会直线上升。
万一宇航员在中途出问题,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现在又不是航天运输力紧张到需要一克一克计算的时代,大不了多安排几趟宇宙飞船。
第二批宇航员的队长苏晓宇,和第一批值守宇航员交接完成工作后,便亲自送他们进入冬眠舱,开启祝融飞船的自动驾驶系统。
祝融飞船喷吐着淡红色火焰,逐渐消失在苏晓宇等人的视线中。
“好了,大家各就各位吧!”苏晓宇转过头来向所有人说道。
“明白。”一众宇航员笑着回道。
虽然只有八个人,但他们的负责的各项任务,却非常繁杂。
其中三人负责火星地表的工作;俩人负责与蓝星总部的通信,以及后勤和管理工作;剩下的三人,则负责小行星带、木星和土星的探测任务。
尽管知道在太阳系内,金星和火星是目前最适合人类的类地行星,但联邦对于小行星带,以及其他外层行星,并没有放弃。
此时正在小行星带、木星和土星服役的探测器,一共有136颗。
其中在小行星带的探测器,有55颗;在木星轨道有42颗;在土星轨道有39颗。
之所以发射如此多的探测器。
一方面,是因为距离太过于遥远,导致探测器不能太过于庞大,这限制了探测器的功能,因此需要更多的探测器,来携带各种仪器设备。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行星带、木星和土星,拥有的天体太多了。
小行星带上,那数量庞大的小行星,而木星和土星,则是因为它们的天然卫星太多了。
这么多探测器,其实还是不够的。
比如木星的木卫二,以及拥有大气层的土卫六,就是灭霸的老家——泰坦星。
这两个星球,是联邦重点关注的星球。
现在布置木卫二的探测器,分别是“杜鹃号”、“牡丹号”、“风信子号”;而布置在土卫六的探测器,分别是“花岗岩号”、“和田玉号”。
航天部还感觉不够,就是因为这两个星球的奇特。
木卫二有庞大的冰盖层,这个冰盖厚度,可能达到100公里,而冰盖下面,可能存在液体海洋。
而土卫六,则拥有浓密的大气层,其气压强度是蓝星的1。5倍,这同样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星球。
从星球具备的条件来看,木卫二、土卫六甚至比火星,更加适合诞生生命。
既然火星都存在生物,那木卫二、土卫六,也可能存在生物。
虽然这些奇特环境下,诞生的特殊生物,可能伴随着未知的风险,但这其中也蕴含着一些研究价值。
比如火星的荧惑真菌、噬热真菌,就具备很多科研价值,可以研究出各种各样的技术,甚至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能否真正适应各种宇宙环境。
生命存在的意义,有时候不仅仅是生态本身的一环,而是一种环境下的造化。
这种经过自然环境,亿万年的变化,而诞生出来的生命,其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奇迹。
在火星的生态圈中,目前一共发现了723种物种,而这些物种中,有一部分蕴含着蓝星生命没有的特殊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中,有不少已经被研究出相应的功能,其中有几种有机物,对人类的机体有效果。
比如“细胞休眠液”的核心成分,就是借鉴了一种火星生物的特殊有机物,这种特殊有机物,可以减少细胞在冬眠过程中,出现记忆丢失的现象。
又比如当下非常火热的“脂肪控制剂”,也是从火星生物的特殊有机物成分借鉴过来的,这种药物可以让人体的脂肪,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现在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新药,有不少就是从火星生物身上研究出来的。
很多生物科学家,已经将目光从火星生物上,转移到其他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上。
显然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全新的有机物。
毕竟比起人类的人工合成,自然界也蕴含着非常多未知材料,特别是生物材料上,这可是大自然亿万年来的结晶。
或许人类的未来,就在那不起眼的外星生物身上。
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细观粒子,两者都是宇宙规则的组成部分,也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这一次火星前哨基地的运输物资中,就包含了50台探测器,以及一批小型运载火箭。
苏晓宇他们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探测器,送到小行星带、木星和土星上。
为联邦的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全面清晰的探测数据。
火星前哨基地的储备燃料并不多,本身也没有什么工业能力,这方面需要在下一阶段完善。
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
2023年,5月17日。
一颗重到18。6吨的探测器,之前从火星前哨基地出发,现如今抵达了木星的轨道中。
具体是处于木星的木卫二轨道中。
该探测器的名字叫“石楠花号”,这是一颗象征着生命的探测器,目的就是为了探测木卫二是否存在生命。
探测器进入木卫二的轨道后,环绕在木卫二的275公里轨道附近,并没有发射投放着陆器。
这是因为木星的磁场强度非常强,同时还拥有79天然卫星,以及大量附属小行星、冰结晶物。
面对如此复杂的天文环境,哪怕是航天部拥有各种应对方案,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联邦损失得起探测器,但如果可以避免损失,又何尝不是更好。
目前航天部布置在木星轨道上的通信中继卫星,一共有7颗,其中3颗在木星的同步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