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待的时间,是枯燥又漫长的。
  太空的生活,也没有科幻电影描述的那般惊险刺激,在很多硬性规定的束缚下,宇航员是不可能违规操作的。
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
  枯燥无味的太空生活。
  位于8637万公里之外的异星轨道上,唯有那轮灼热的大日,在时刻散发着光和热。
  一艘前锋级飞船,慢吞吞地飞行在空旷无垠的真空中。
  而控制着这艘前锋级飞船的程粼,此时正在太白号空间站内,他看着轨道检测卫星的监控数据。
  距离前锋级飞船大约86公里的位置,有一颗废弃的轨道环绕器。
  随着飞船一点点逼近,终于在95分钟后,两者只剩下大约3公里的距离,飞船和废弃轨道环绕器平行飞行。
  通过飞船上携带的监测设备,程粼看到了这颗轨道环绕器的外观。
  联邦航天部早已经接收了NASA、露西亚航天局的数据库,程粼在执行任务之前,已经了解过金星轨道上,之前废弃的航天器。
  眼前这个轨道环绕器,是NASA在1975年发射的金星9号,金星9号由轨道环绕器、着陆器组成,全部重量为4396千克。
  其中着陆器已经在几十年前,着陆了金星地表,现在只剩下轨道环绕器,重量大约是2836千克。
  当时设计的使用期限,仅仅是两个月左右。
  对于这种相对完整的废弃航天器,处理起来还相对简单一些。
  只见程粼设定好程序,前锋级飞船就自动启动了太空垃圾回收程序,展开飞船腹部的运输舱,然后缓缓的靠近金星9号轨道环绕器。
  不一会,前锋号飞船就将金星9号轨道环绕器收进运输舱内部,内部的机械臂将环绕器牢牢地固定住。
  为了避免废弃环绕器,在前锋级飞船飞行过程中,零件散落到运输舱内,提前准备好的刚性泡沫生成剂,被喷吐到运输舱内部。
  这种比空气还轻,却有着不下于钢铁强度的泡沫,迅速在运输舱内形成,然后填满整个运输舱—甲1。
  如此一来,废弃环绕器就会被刚性泡沫包裹住,确保上面的零件不会散落出来。
  另一边。
  蓝星的休斯敦航天城。
  经过联邦航天部的重新梳理后,这里又重新焕发出生机,不少前NASA雇员、前太空探索公司的员工,也在这里工作。
  不过比起本土的几个航天城,休斯敦航天城的相对尴尬一些,主要是因为员工年龄问题。
  本土的几个航天城,员工平均年龄是32~35岁左右,特别是大沙航天城,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8。3岁。
  而休斯敦航天城,平均年龄是47。2岁。
  这还是航天部从本土,调派了很多年轻员工过来补充的结果,如果只计算前NASA的员工,平均年龄更是高达56。5岁。
  虽然老人经验丰富,但这是探索宇宙,不是航天学院,需要的员工,是年轻活力的新生代。
  平均年龄56。5岁,都差不多可以集体退休了,这个年龄怎么可能当主力军。
  因此休斯敦航天城、佛罗里达航天城,现在只能承担一些小火箭的发射任务,然后就是当航天学院、航天博物馆。
  今年63岁的霍金斯教授,已经在NASA工作了31年,看着窗外的发射塔,尽管经过升级改造,但他明白休斯敦航天城的困境,这里太暮气沉沉了。
  “霍金斯,下班!要不要去喝一杯?”老同事马丁一边走,一边笑着问道。
  夕阳的阳光,斜映在霍金斯的脸庞上,他笑着摇摇头:“不了,我接到了一个任务,需要整理一份关于金星9号的资料。”
  “金星9号?那个老古董有什么问题?”马丁不解的问道。
  霍金斯脸色复杂的解释道:“联邦派去金星的飞船,最近正在清理金星轨道上的废弃航天器,航天部觉得这些废弃航天器,有一定的纪念价值,打算运回蓝星。”
  “原来如此!这倒是一个非常棒的主意。”马丁眼神一亮。
  “确实,毕竟前锋级回来蓝星,也是空载状态,顺路运几十吨的废弃航天器,那是绰绰有余的事情。”
  俩人一边说一边向员工餐厅走去。
  来到餐厅的时候,他们又遇到了不少老朋友,餐厅中人群,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群体。
  NASA的老员工,不是满头白发,就是秃头,或者老态龙钟。
  本土过来的员工,年轻活力又自信满满。
  还有从美洲区招聘的实习员工,要么嬉皮笑脸,或者脸色带着对本土员工的羡慕憧憬。
  三个群体,代表着三个不同时代,又体现了时代的变化。
  现在很多NASA的老员工,其实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从事的工作,也是带新人、把控质量、教书之类。
  真正的一线研发工作,都是年轻人在主导。
  将比如这一次,航天部打算在各地修建一批航天博物馆,将各种回收回来的废弃航天器,安置在这些博物馆之中。
  这项工作,就由这些老员工们负责。
  日后他们退休了,也可能会被返聘到航天博物馆工作,这算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了。
  休斯敦的航天博物馆,就由霍金斯负责,他吃了晚餐后,便来到历史数据库(前NASA航天数据中心)。
  将当年金星9号探测器的技术资料、发射背景、参与人员,都整理出来。
  看到这些资料,霍金斯不由自主的想起当年,自己刚刚大学毕业,那时候的自己,是那样的意气风发。
  同时那也是NASA最有活力的年代,可惜岁月不饶人,现在NASA都成为了历史,自己也满头白发了。
  “霍金斯教授,这么晚了你还在呀!”一个年轻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霍金斯被打断了回忆,转过头来,发现是一个实习员工,他笑着回道:“原来是曼特,你是过来找资料吗?”
  “是的,以前冷战时代的很多设想,在现在看来,还是有价值的。”曼特点了点头。
  霍金斯怀念的说道:“是呀!当初NASA的很多项目,就是因为太过于疯狂,或者条件限制,只能停留在书面上,你们遇到了一个好时代。”
  “教授也一样在这个时代,我们都是为了人类的未来。”曼特安慰道。
  霍金斯摇了摇头:“我老了,可能过几年,就要正式退休了,未来终究是你们的,加油吧!”
  一老一少,在数据库畅谈在过去与未来。
  不知不觉,明月爬上了夜空。
  今年北半球的气候,稍微正常了一些,十月份还没有太寒冷,这或许和休斯敦的纬度有关系。
  在遥远的金星轨道,程粼陆续回收了好几个废弃航天器,准备在未来半个月内,将金星轨道上,保存相对完整的废弃航天器,全部回收回来。
  然后择机,将这些老古董送回去蓝星。
  真空中,太阳的光芒,时刻照耀着前锋级飞船,在这个开拓星空的初期,无数忍受着孤寂的人,也在默默地耕耘着。
第七百六十章 陆续抵达
  当祝融级002号抵达金星时。
  时间已经到了2020年的1月5日。
  程粼小队知道,现在不能耽误时间了,因为他们在金星的工作时间,是24个月左右。
  从他们抵达金星,时间过去了将近5个月,留给他们的时间,只剩下19个月左右。
  而且在外星球工作,时间是不能卡得太紧的,必须为突发状况,预留一两个月的应急时间。
  祝融002抵达后,程粼、王云海开始通过远程操控,将制造好的功能模块,一个个投放到浮空城市之中。
  风力发电模块,组装上浮空城市后,便连接到之前的碳粉储能发电模块,然后是配电调控模块。
  由于金星大气层的风力太过于强劲,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款式,无论是哪个方向都可以发电的竖简式叶片。
  而蓝星上,常用的风车式叶片,在金星大气层中是不太适合的。
  在强劲的狂风中,一排排风力发电机不断的旋转着,而采用了无接触式的磁悬浮轴承,让风机不需要担心机械磨损问题。
  “队长,发电功率已经稳定下来了,目前最低功率是6万兆瓦,最高功率是13。6万兆瓦。”王云海看着数据说道。
  “果然金星的风能非常充沛,开始进行限定设置。”
  “收到。”
  限定设置,就是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对于发电设备的功率进行限制,可以减少功率不稳定,造成的生产问题。
  要知道,很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供电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果经常出现波动,可能会导致产品出问题。
  既然风力发电模块的发电功率,在6~13。6万兆瓦之间波动,那通常只能取低谷的6万兆瓦,甚至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只能取4~5万兆瓦的使用额度。
  当然,虽然采用了限定使用额度,但是这仅仅是对于风力发电模块而言。
  对于这种发电不稳定的垃圾电,联邦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处理方案,那就是碳粉储能发电技术。
  将不稳定的那一部分发电,截取下来,用于生产碳粉,然后再用碳粉进行二次发电。
  这个过程中,虽然会损失23%左右的电能,但总好过全部浪费掉。
  而且碳粉储能发电技术,对于调峰填谷非常有效。
  现在由5个浮空模块组成的浮空城市,悬浮在47公里的高度区,总浮力大概是3。2万吨左右。
  减去目前6700吨左右的自重和设备,还有大概2。53万吨的可利用浮力,另外如果下降高度,这个承重还可以继续提升。
  目前浮空城市的功能模块之中,只有一个N30制造模块,全力生产的用电功率是5000兆瓦,每天可以生产1200吨N30燃料。
  剩下的电能,只能用在碳粉生产上。
  不过好在,过几天,还有两艘前锋级飞船会抵达金星,到时候将运输过来一个处理碳粉的模块。
  现阶段,不是风力发电不够用,而是用不完的。
  而浮空城市的碳粉储存空间,是相对有限的,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碳粉,只能让发电白白浪费掉。
  因此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航天部的处理方案,是制造一种耐高温高压的球体,其实就是使用制造真空腔壳体差不多的材料,用于制造这种球体。
  这种球体,单个可以储存500吨碳粉。
  储存了碳粉的球体,将被扔到金星地表。
  没有错,储碳球会被扔到金星地表,而不是储存在浮空城市之中,浪费浮空城市宝贵的浮力。
  这种方案,就是为了快速实现金星的大气层改造,将大气层中的碳元素,固定在地面上。
  这是利用了金星大气层的能量,逐步减少金星大气层的浓度,只要金星大气层的浓度,下降到现在的20%左右,就可以开始地面站的建设。
  而金星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比重高达96。5%,因此分解二氧化碳,成为最理想的方案。
  至于二氧化碳分解出来的另一个产物——氧气,一部分会作为浮空城市的工业原材料,一部分释放回大气层。
  最后一部分会装入类似的球体中,利用固氧剂固化,然后扔到金星地表。
  这些扔到金星地表的储碳球、储氧球之类,保存周期大概在150年之前。
  只要联邦在此期间,成功在金星地面建立永久性基地,就可以利用这些储存球的储备,作为工业原材料。
  相当于一个个提炼后的半成品原材料仓库。
  航天部为此制定了一个为期30年的固化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