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核聚变话题上。
  [全球气候突变,可能会大规模使用核聚变技术有关,我们应该阻止联邦使用这个技术。]——加百利
  [@加百利,愚昧无知,你知道现在全球哪个地方最安全吗?用你那进水的大脑思考一下吧!]——慕尼黑啤酒
  [@慕尼黑啤酒,就是因为联邦拥有核聚变技术,他们将灾难转嫁给了其他地区,联邦要为补偿其他地区。]——北海绅士
  [我觉得联邦应该免费为我们提供电力和食物。]——专吃布尔人
  [@专吃布尔人,最好让联邦给你们每一个人,准备一个自动喂食机器人,不然我怕你们会懒得吃,最后被饿死!┑( ̄Д ̄)┍]——农场主
  [哈哈,我现在明白联邦不表态大联盟的事情了,有些人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言?╬)]——小日子过得不错
  [曾经我以为人类之间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现在我知道,人类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可能比人和黑猩猩的差距还大。]——灵长类研究所
  [联邦有足够几十亿人口使用的粮食,为什么不免费供应给需要的人?]——小天使
  [联邦又不是他们的父母,为什么要养这些米虫?我在工地搬砖的时候,也不见你们送钱送粮食给我?]——最后一个搬砖人
  [我现在在五大湖做清洁工,一个月的工资,还是足够一家人生活的,努力下去,困难只是暂时的。]——吉姆
  [据我所知,一部分热带地区,虽然因为极端天气影响,但是农作物还是可以种植的,至少比高纬度地区好太多。]——在漠河的北极熊
  [懂得都懂,反正地是差不多的,那问题出在哪里?]——旦总
  [雀食!我去过很多落后地区,有些问题是天然的,有些问题是人为的,也是我无法理解的。]——雷探长
  全球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言论都有。
  很多人都习惯就问题归结于别人,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从来不反思自己的行为。
  比如,支援某些地区的粮食种子,直接被他们当粮食吃掉了。
  土地再贫瘠,难道还差过甘省疆区?恐怕不见得。
  至少很多地区的土地,无论是降水、光照、气温和土壤肥力,确实都要好上很多,甚至要优良上一个量级。
  人只能自救,靠天靠地靠别人,还不如靠自己的双手。
  那些懒到,要人喂饼的家伙,真的想不出要如何挽救?
  联邦在本土和新控制的区域,迅速进行全面的舆论引导,同时建立“临时区”、“基本区”。
  这种分区策略,说白了就是一种隔离。
  完成改造、又复合标准的人,晋升到基本区(相当于本土);不符合的人,就永远生活在临时区。
  通过这种筛选,隔绝那些劣币的进入。
  甚至联邦已经决定,生活在临时区的人,将不具备孩子的抚养权,所有的孩子,统一送学园都市生活教育。
  等这些人老去,临时区就可以撤销。
  目前美洲各地,根据临时民事管理中心的规划,预计将设立15个临时区,用于安置所谓的“临时公民”。
  联邦会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提供再教育、提供一些工作、一些技能培训。
  如果还是不能改变,仍然死性不改,那就真的只能放弃了。
  对于外界的质疑和舆论,联邦内部却风轻云淡,因为现在优势在联邦,不趁现在改变,以后会更加麻烦。
  比如在俾斯麦城向北大约60公里左右,就被划出一片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临时安置区。
  不到一个月时间里面,超过173万人,被安置在该区域,这些人的工作非常简单,北美洲生态环境修复。
  北风临时安置区。
  C13城,这里以前的名字叫“布瓦瑟万”,曾经这里到处都是枫树林、松树林和林间草地。
  只是被火山灰、极端低温的轮番摧残后,很多动植物都死亡了。
  一只50人的生态修复小队,正在忙碌着。
  只是这些工作起来,有些不情不愿,甚至一边翻土,一边用粗俗不堪的言语抱怨着。
  但是考虑到,一旦没有信用点,就买不到东西,可能被直接饿死,他们却不得不选择屈服。
  毕竟临时区内,可没有救济站之类,联邦已经提供了大把工作,又有技能培训、再就业之类,还找不到工作,那就真的没有必要抢救了。
  说不会技能之类,那扫大街、清洁工作,和一些重复性的简单工作,总不能不会吧?
  就比如这些生态修复小队,偷懒和磨洋工都可以,但是上面的监控机器人,会记录这一切,反正到时候是按劳发信用点的。
  临时区的管理人员不会强迫工作,反正一切全凭自愿,饿不饿死也全凭自愿、愿不愿意学习同样如此。
  一切的配套设施,这里和基本区没有太多区别,关键是愿不愿意去改变自己。
  初期被安置过来的人,正在迅速分化着,一部分醒悟过来,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学习新知识;一部分得过且过,工资只要够生活即可,他们通常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各自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未来。
  随着被筛选出来的人员,不断填充到各个临时区内,整个美洲的社会彻底变成两个世界。
  另一边。
  被晾了几个月的露西亚,终于选择了屈服,只要求保留一块1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寡头们的自留地。
  同时供应他们相应的物资、电力,期限是50年。
  然后其他地方和人口,全部被露西亚寡头们抛弃了。
  相当于他们将这些土地和人口,卖给了联邦,换来50年的富贵生活,以及一片自留地。
  显然他们不想和诺亚会高层那样,直接被联邦软禁在孤岛之中。
  联邦也不在意,15万平方公里又如何,还不是一个大一点牢房,就让这帮人在里面自生自灭吧!
  至此,联邦再次吞并露西亚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成为蓝星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实体。
  只剩下最后的西洲联盟,还在装鸵鸟。
  联邦也不急。
第七百二十八章 乐不思蜀
  月球,广寒宫市。
  四月初的时候,巴鲁和菲利普斯俩人,就完成隔离工作,然后被送回了蓝星。
  但是杰克和尼普顿俩人,却没有返回蓝星,一方面是因为俩人上月球的时间,才过去不到五个月;另一方面是俩人自愿留下来。
  广寒宫市的规模,此时已经非常广大了,各种配套设施非常完善,玉兔级飞船又生产了8艘。
  这还不是月球专区的最大生产力,玉兔级飞船只要材料和零配件充足,平均24天左右,可以生产一艘。
  如果进入紧急状态,这个建造时间,还可以再次压缩到10~12天一艘。
  只是现在月球专区面临一个尴尬问题,那就是人手不足,飞船可以下饺子一样生产,但是宇航员却没有办法大规模增加。
  现在月球专区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4372人,在食物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月球人口越多,对于后勤压力就越大。
  此时在广寒宫的丙21区中,杰克和尼普顿正在忙碌着“种田”。
  或许是因为荧惑真菌带来的心理阴影,俩人到了广寒宫市后,拒绝了继续从事荧惑真菌的研究,而是选择加入月球农科所。
  丙21区就是月球农科所的区域,里面加上杰克和尼普顿,有大约13~15名常驻研究员。
  因此丙21区,又叫农科区。
  一个个模拟蓝星环境的生态种植房内,种植了黄瓜、番茄、白菜、南瓜、卷心菜、宝塔花菜、虹豆、胡萝卜和土豆。
  由于低重力的影响,不少蔬菜都变得特别膨大,这并不是因为被辐射后,产生了基因突变。
  月球农科所的种植区,上面都覆盖了两层厚厚的铅板,加上1米厚度的月壤,宇宙辐射很难穿透防护层。
  杰克拿起一把剪刀,穿着全面防护服,进入番茄种植室,将一颗比拳头略大的红色番茄剪下来。
  联邦的研究所,各种各样的安全条例,都是采用智能系统辅助的,如果不按照调理执行,系统会直接锁死研究员的权限。
  这是吸取了各种经验教训后,准备的最严格管理方案。
  如果仅仅是依靠研究员的自觉性,短时间内倒是没有太多问题,可一旦时间久了,人总是会产生惰性的。
  各种生化实验中,为什么会有泄露的可能,一方面是防护技术不全面,另一方面是管理不完善。
  番茄种植室内,存在危险性微生物的可能非常小,但是杰克进入其中,还是要做全面的防护。
  摘了一些番茄果实样本后,他又采集了一下枝叶、土壤样本。
  离开番茄种植室,他进入全面消毒区域,进行了一次全面消毒,然后就出现在化验室之中。
  负责研究太空种植的李炳文博士,看到杰克返回,转过头来问道:“怎样?实验田中的蔬菜,有没有出现异常?”
  “部分蔬菜很容易出现空心化,这应该是低重力的影响。”杰克一边说一边切开一个大番茄,里面确实出现在很多空洞。
  将番茄放在电子秤上,重量并没有比蓝星种植的大番茄重多少。
  李炳文博士摇了摇头:“蔬菜水果还好,如果人类在月球长期生活几代人,估计会出现巨人化、肌肉和骨骼退化之类。”
  “确实,不过这好像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杰克继续仔细的解剖着番茄。
  对此李炳文也没有反驳,他们是月球农科所,而不是月球人类研究所,负责的科研任务,是研究安全的实现月球农业。
  他将一些黄瓜,切成定量的小份,然后投喂给笼子里面的小白鼠,进行动物测试。
  现在月球农科所种植的蔬菜水果,都被这些小白鼠吃了,暂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异常。
  甚至小白鼠比人类的适应力还强,繁殖了十几代的小白鼠,出现在利用适应月球重力的月球小白鼠。
  这些月球小白鼠的身体,比蓝星小白鼠大一圈,骨骼和肌肉也出现变化,它们变成了以跳跃运动为主,不再是以前的爬行为主。
  运动方式因为重力而改变,而运动方式,又促进身体的骨骼肌肉,向新的方向分化。
  对于小白鼠这种繁殖速度非常快的生物而言,确实可以快速适应环境的突变。
  而人类就不太行了,因为人类的寿命太长,发育生长期同样漫长。
  对比可以一年繁殖十几代的小白鼠,甚至那些昆虫,人类在适应性进化方面,很难和这些生物比较。
  这或许就是有得有失吧!
  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选择了漫长的生命和智慧,自然要失去一些东西。
  自然选择出来的物种,往往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存在,这就是自然的残缺之美。
  人类所追求的完美,本身就是一种逆反自然规律的东西。
  当然,如果人类真的可以做到完美,自然其实并不在乎,世界的运行,不会因此而终结,也不会因此而改变。
  因为这一切,都在宇宙的规则之内。
  所谓的智慧生物获得永生,便会破坏宇宙的平衡之类,其实宇宙根本不在乎。
  就如同曾经的人类那样,傲慢的以为自己可以毁灭蓝星,将所谓的环保,冠以“保护世界生态”的名头。
  这是何等可笑的想法。
  蓝星需要人类拯救吗?
  不需要,因为主不在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