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纳米崛起-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前负责研究荧惑真菌基因序列的研究所内,李明宇团队由于研究项目的调整,进行了一次初步的人员调整。
大约40名研究员被调派到新研究项目那边,剩下的人员,则再次补充了60名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开始展开新的研究工作。
李明宇之前也参与过生物技术虚拟研讨会,他现在的工作,是调制可控的荧惑真菌。
研究出荧惑真菌的初步基因蓝图后,李明宇已经有改造荧惑真菌的一些思路,现在正好做一些尝试。
实验室内。
各种各样的器械,冰冷的陈列着。
白色的冷色调灯光下,穿戴了纳米防护服的研究员们,沉默的忙碌着。
10只小白鼠在笼子里面吱吱作响,它们那微小的大脑,似乎没有察觉到危险。
助手范森拿起一个注射器,里面是一股淡蓝色液体,这是被做了转基因改造的荧惑真菌孢子溶液。
将其中1只小白鼠,固定在小型的固定架上,随即他毫不犹豫将0。2毫升的溶液,注入小白鼠体内。
惊恐的小白鼠,吱吱急叫着。
随着溶液的注入,小白鼠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不一会又恢复了正常,黑漆漆的眼睛,不同的转动着。
而范森也没有理睬小白鼠的反应,而是继续操作,在其他9只小白鼠身上,一一注入溶液。
这样的实验,并不是他们一个实验室在做,整个研究所内,一共有三个实验室,在做差不多的实验。
当范森将实验报告,汇报给李明宇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
三个实验室的研究员,都集中在会议室内,李明宇一边听他们汇报,一边笔录着摘要内容。
范森拿着实验报告:“头,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小白鼠可以扛住基因突变,分别是……”
听到这里,李明宇抬起头来:“你对比过小白鼠的基因序列没有?”
“对比了,我们发现蕴含以下基因片段的小白鼠……会在突变过程中,产生一直明显的抗性。”范森一边说,一边调出10只小白鼠的基因序列。
看着投影幕布上的基因序列,以及被红色字体标注出来的特殊基因片段,李明宇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
其他俩个实验室的汇报,也是大同小异。
“果然如此。”
“果然如此?”范森不解的问道。
抬了抬眼镜的李明宇解释道:“这是一个非常机密的研究,当年我们获得荧惑真菌的样品后,黄院士曾提出过一个理论,那就是在远古时代,火星的微生物,极有可能已经入侵过蓝星的生态圈。”
“远古时代?这倒是有可能?只是如何证明?”另一个研究员疑惑的问道。
“这就是我做这一次实验的原因。”李明宇说完,调出一份密级非常高的调查报告,投影到幕布上:“你们看一下吧!”
众人目光紧盯着幕布上的内容,上面的内容非常多。
“这……”
“竟然是这样。”
“在远古时代,就有火星或者其他外星的微生物入侵过蓝星。”
“我们在火星的探测器,竟然发现了17种不同的微生物,还分析了它们的基因序列。”
一众研究员又惊又喜。
对于火星,以及太阳系内的其他星球,联邦自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陆续发射了大量探测飞船。
例如火星,联邦航天局这几年,陆续发射18艘探测飞船,其中有9艘飞船直接在火星上登陆。
比起运力不足的NASA,联邦航天局发射飞船,不仅仅数量更加多,单艘飞船的重量也非常大。
飞船重量足够大,那上面携带的科研设备,自然非常多。
虽然没有计划返回蓝星,但是利用飞船上的科研设备,采集火星地表的土壤,分析其中是否存在生物,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这一系列探索过程中,航天局通过登陆飞船携带的设备,发现了17种火星生物。
其中真菌3种、细菌8种、病毒6种,都是微生物。
三种真菌中,其中就有荧惑真菌的存在。
“这些火星发现的微生物,是航天局下属的外星生物研究所在负责的,而蓝星生物基因研究所那边,则是负责寻找蓝星生物基因,与火星生物基因的重叠部分。”
李明宇指着其中一部分,被用红色字体标注出来的段落。
这些内容,就是蓝星生物和火星生物,共有的基因片段。
根据相关研究的发现,目前已发现的17种火星微生物中,有6种微生物的基因片段,和蓝星一部分生物的基因片段,存在重叠现象。
这6种火星微生物,并不包括目前,让人惊恐的荧惑真菌。
虽然没有发现荧惑真菌,曾经造访过古蓝星,但其他火星微生物,却已经有6种,造访过古蓝星,并在蓝星生态圈留下了它们的祖传基因。
当然,这其实还有另一个可能。
那就是古蓝星,也有可能反向输出微生物,即火星上的微生物,可能是蓝星过去的。
不过考虑到蓝星的特殊结构,有浓密的大气层,加上月球这守门员存在,就算是有大型小行星撞击蓝星,溅射出来的碎片,也不太可能飞出去。
虽然存在一定的概率,但从火星、蓝星这两颗星球的结构、物理性质、天文位置来看,蓝星溅射出碎片的可能性,比火星低两个量级左右。
从这一点上,绝大多数的研究员,都比较认同火星本身诞生微生物,并被小行星撞击后,由碎片携带到蓝星。
看完这些内容后,范森恍然大悟:“头,那些迅速产生抗体的小白鼠,那一部分基因,竟然就是火星微生物的基因。”
“没有错,我们人类体内,也有火星微生物的基因片段。”李明宇继续说道:
“我的设想是正确的,火星微生物的基因片段中,蕴含着抵抗荧惑真菌的基因序列。当然,激活这些隐性基因,这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其他研究员思考了一会,又赞同不激活隐性基因。
人类基因序列中,确实隐藏着非常多微生物的基因,这其实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亿万年来积累下来的进化副产物。
现代基因学中,就发现人类基因序列中,隐藏着很多看似没有用,却一直被人类传承的基因。
比如最明显的一个例子,那就是艾滋病毒,这种RNA病毒,会通过逆转录,利用人类的基因进行自我复制。
但是逆转录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可能在逆转录过程中,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导致逆转录失败,但病毒基因已经嵌合进人类基因中。
或者自然抵抗病毒、细菌、真菌过程中,体内产生了抗体,这个过程中,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同样有可能嵌合进人类基因序列中。
第七百零三章 进化(五)
火星微生物在远古时代,就曾经搭乘撞击出来的碎片,造访过蓝星,并在蓝星生态圈中,留下自己的基因片段。
这是联邦学界早已弄清楚的事实,其中人类的基因序列中,同样有火星微生物的基因片段。
这些基因片段,就是人类祖先感染火星微生物后,身体产生抗体,留下来的基因证据。
之前的实验中,李明宇修改了荧惑真菌的一部分基因,然后添加了基因激活药剂。
小白鼠注射了混合溶液后,其身体在抵抗荧惑真菌的过程中,在基因激活药剂的帮助下,迅速激活了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基因片段。
为什么这些远古时代的基因片段,可以抵抗荧惑真菌?
之前不是说,没有在蓝星生物中发现荧惑真菌,入侵过的迹象?
这其实又关系到另一个概念,那就是生命起源的起点,无论是蓝星或者火星,它们生态圈中的生命起源,极有可能是简单有机物——复杂有机物——病毒——细菌——真菌——多细胞生物,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如果火星是一个孤立的生态圈,那它一开始进化出来的生物,极有可能是病毒,然后是细菌和真菌。
考虑到病毒,在一般情况下,无法独立生活,火星的生态圈中,病毒肯定是依附于细菌真菌的。
荧惑真菌在火星的分布范围非常广阔,目前四个有生物检查设备的探测器中,都发现了荧惑真菌的存在。
如此一来,就说明荧惑真菌肯定会和其他火星病毒有接触,甚至它们的起源,都是可能是同一个病毒。
由于目前的探测数据中,暂时没有在火星上,发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
这说明火星的微生物,可能还没有完成高度的差异分化,彼此之间还保留着一部分共同的起源基因片段。
李明宇正是利用了这一个情况,激活了起源基因,和一部分附属的基因片段。
加上荧惑真菌的入侵,促使小白鼠的基因,被迫启动抵抗,让隐藏在小白鼠基因序列中的火星起源基因,开始保护本身。
当然,这种激活的风险非常大,就算是侥幸活下来,身体畸形、寿命缩短、神志不清,都是普遍的状况。
从三个实验室,得出来的实验结果,李明宇等人就发现这种基因激活手段,会给机体带来巨大的副作用。
如果黄修远看到这份实验报告,估计就不会感到意外。
因为未来荧惑真菌在蓝星生态圈大爆发的时候,很多人就是因为隐性的起源基因被激活,虽然勉强活了下来,却带来难以恢复的副作用。
而李明宇团队在这一次实验中,还是改造了荧惑真菌,削弱了感染力和突变速度,才让30只小白鼠,成功活下了22只。
如果是原始的荧惑真菌,致死率高达60~70%,变异率更是达到99。9%以上。
放下手上的笔,李明宇露出一丝微笑:“虽然不能通过直接激活起源基因,让人类获得抵抗荧惑真菌的抗性,但这一次的实验,证明了我的一部分猜测。”
“头,你的想法是过渡体那边吧?”范森若有所思的问道。
李明宇点了点头:“是的,火星微生物的起源基因,存在于人类基因序列之中,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在人类身上激活,却可以在过渡体中激活,增强过渡体和荧惑真菌的突变控制。”
“这确实有可能。”
“过渡体现在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因为人类基因太过于脆弱,很难和荧惑真菌对抗。”
众人讨论的内容,就是当前荧惑真菌与过渡体本身的平衡问题。
虽然已经有了设计初稿,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仍然让各个研究所头疼不已。
如果无法提升人类基因本身的抗性,一味地削弱荧惑真菌的感染性和变异速度,可能会得不偿失。
毕竟过渡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频繁出现的外星微生物。
对于外星微生物的危险评估,联邦从来没有小看过,而是尽可能往高评估,以高危险性来制定各种应对方案。
宁可用牛刀杀鸡,也不能用匕首捅大象。
毕竟高标准下,制定的应对方案,有很大的缓冲余地,如果以蓝星生态圈作为参照物,来制定应对方案。
到时候万一出现超规格的生物,可能会瞬间击穿联邦的防御体系,出现这种情况,那损失绝对是难以想象的,甚至人类可能直接灭亡。
因此现在研发过渡体的各个研究所,一边在思考当前技术可以实现的部分,一边向更高要求的方向挺进。
在削弱荧惑真菌,将其压制到和过渡体平衡;或者提升过渡体的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