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修远这些年的动作,其实证明了就算是没有他,很多科研人员也可以研发出超时代的技术,他们仅仅缺少一个平台罢了。
  就好比方同风、卫国忠等人,在之前的研究所中,不过是普通的研究员,就算是有成果,还要被侵吞、“共享”,等熬到头了,也到四五十岁以上了。
  一个科研人员最宝贵的年龄段,一般是30~45岁之间,他们比年轻人更加沉稳,也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基础;比起45岁后的老年人,他们又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
  如果不能让30~45岁的科研人员成为核心,反而去指望45岁后的“大佬”,那估计吃枣药丸。
  毕竟科研人员在45岁后,创造力就大幅度下降,变得越发跟不上时代,去学校教书、指导后辈还马马虎虎,搞科研创造,基本很难有成就了。
  因此黄修远在整个大中华区的科研体系中,将一大批年龄超过五十岁的研究人员,全部转到教育系统去,提拔了一大批30~50岁之间的研究员,作为各个研究团队的核心。
  虽然一开始,受到的主力非常大,但是随着可控核聚变、航天系统、纳米材料、半导体、生物技术这些领域上,一大批新人脱颖而出。
  黄修远的革新越发通畅起来。
  其实对于老一辈的院士们,黄修远还是带有敬意的,但是时代在发展,老院士们确实应该退居二线,将主战场交给年轻人了。
  毕竟很多院士年龄不小了,高强度的科研工作,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他甚至亲自上门,说服了一部分老院士,让他们带头退休,这些共和国柱石们颐养天年,说不定可以看到中华文明成为真正的星际文明。
  ……
  黄修远和陆学东来到岭南材料研究所。
  所长张雪林已经在门口,低调地迎接一行人。
  “雪林,你们这大半年来的工作,我和上面都看在心里,继续保持下去,不要害怕失败,只要你们的钱花得清清白白,就没有人会找你们的麻烦。”
  “黄总的话,我一定铭记于心。”张雪林点了点头,其实他心里面还挺感激黄修远的。
  如果没有黄修远对于本土科研体系的大清洗,他也不会成为岭南材料研究所的负责人。
  而他也看开了,兢兢业业做好一切,反而比以前更加踏实了,至少他不用每天晚上担惊受怕,害怕突然被带走,进去捡肥皂之类。
  实验室内,依旧是单调的银灰色。
  空气异常的干净,气温被恒定在26摄氏度。
  更换了防护服后,众人进入了核心区,纳米实验室的非常危险的,某种程度上,纳米材料的危险性,堪比放射性物质。
  在实验室安全条例的第13章,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专门规定纳米材料实验室的安全防护规定。
  或许这样说,很多人可能很难直观的理解。
  纳米材料的危害,可以类比石棉,人类在开采石棉矿的初期,并不知道这种矿物的可怕,一旦人体长期吸入石棉纤维,后果就是肺部病变。
  而纳米材料,如果没有合理的防护措施,后果比石棉还可怕。
  因为纳米材料的直径更加小,更容易侵入身体的各个器官之中,引发癌症之类的疾病。
  以纳米技术起家的燧人系,在一开始,就是设定了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同时对于相关的纳米材料,也进行严格管控。
  现在市面上的纳米材料,要么是整体成型的,要么是可以短期降解的(例如金纳米颗粒),要么是长期固化的(例如硅纳米镀层)。
  单独的纳米粉末,除了科研机构,或者相关的生产企业,民间是严禁买卖的。
  毕竟在密闭空间内,一公斤纳米粉末,不仅仅可以引发粉尘爆炸,还可以让吸入者出现严重的肺部疾病。
  这种东西,是异常可怕的危险品。
  进入核心区后,黄修远看到了方同风等人,也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了制备好的通用纳米机器人。
  虽然这种纳米机器人,就算是他未来的记忆中,也没有出现过,但是未来却有相类似的纳米机器人,同时很多应用,也一一浮现在脑海中。
  “不错,同风你们这个成果,可以达到9。5左右的高度了。”
  方同风谦虚地回道:“黄院士太抬举我们了,我们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旁的陆学东摇了摇头笑道:“别谦虚了,这个成果非常大,有发展成为大产业的潜力。”
  “你们有思考过应用领域吗?”
  听到这个问题,卫国忠想了想回道:“想过一些,主要是医疗和纳米工业上的。”
  黄修远提点道:“可以思考一下人造器官。”
  人造器官?
  卫国忠有些不解。
  “你们都知道,现在克隆技术还不成熟,而且面临麻烦的伦理问题,因此机械式的人造器官,是当前最好解决方案。”
  “原来如此!”方同风眼前一亮。
  而一旁的陆学东,其实更加了解人造器官的发展,因为他母亲就因为尿毒症,目前只能通过透析维持。
  为了促进人造器官的发展,他甚至用自己的钱,投资了一个专门研究人造器官的公司。
  要知道陆学东在燧人系中的收入可不少,每年都可以达到几十亿华元,就算是现在替换成为信用点为主,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投资的第二器官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不小于15亿华元,这个公司已经正式运行了快三年了。
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拟
  虽然陆学东的第二器官公司研发投入巨大,但是成果却并没有太多。
  人造器官的难题,在于四个方面:人体排异反应、器官功能复杂、人造器官的使用寿命、人造器官与人体的协调。
  其中排异反应上,由于技术不断革新,目前已经有了非常多亲人体材料,排异反应基本可以克服。
  而人造器官的使用寿命,目前只解决了一个电池问题,即采用安全性极高的微型碳14核电池,如同纽扣大的电池,可以保证人造器官80年的电能供应。
  由于碳14的半衰期长达5730年左右,理论上碳14核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可以达到5730年。
  当然,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能拥有如此长的使用寿命的,这仅仅是碳14的半衰期可以达到5730年,但核电池中,又不仅仅只有碳14,还有其他材料,以及防护外壳、电源系统之类,这些东西可没有办法使用几千年。
  目前设计的核电池,使用寿命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一种,大概可以使用80年左右。
  其实80年也足够长了,人造器官的其他部件也不一定可以使用80年,毕竟一个人造器官的整体使用使用寿命,是由最短的那个零件决定的。
  当前人造器官的使用寿命问题,主要是难题是耗材的消耗速度。
  以人造肾脏为例子,第二器官公司的人造肾脏,除了耗材之外,其他零部件可以使用50年以上。
  而人造肾脏中的耗材,最长却只能维持86天,相当于每86天,就需要更换一次耗材。
  这个问题,成为了人工肾脏的死穴。
  哪怕是通过改造,在腰上留下一个更换耗材的管阀系统,这种麻烦的耗材更换,对于每一个患者而言,仍然是一个问题。
  一方面是尊严问题,毕竟安装了人工肾脏,很容易给人一种“这个人的身体不好”。
  另一方面,是更换耗材需要一两个小时,还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要知道国内有肾脏疾病的民众不在少数,如果这么多人,每86天就更换一次耗材,这会给医疗机构带来巨大负担。
  虽然现在基本是全民医保,更换一次耗材,大约200信用点,或者200华元,但是麻烦的事情一大堆。
  如果可以延长更换耗材时间,甚至永久性不用更换耗材,那人造肾脏就不需要留一个管阀系统了。
  这个管阀系统,不仅仅要改造一部分人体,还要在腰部留下一个明显的外接口,一点都不友好。
  除了以上的问题,剩下的器官功能模拟、人体协调这个两个大难题了。
  人体协调方面,得利于对脑电波、微电子的技术进步,现在人造器官已经可以完美的和人体配合,不会产生冲突和混乱。
  别以为这是一个小问题。
  假如植入一个人造肝脏,使用者在吃饭的时候,它分泌的消化液太少,那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如果使用者空腹,它仍然继续分泌消化液,可能会导致胃酸过多之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器官并不是单独工作的,而是要和其他器官、身体组织协调工作的。
  人体协调问题解决了,最后就是人造器官本身的功能模拟,其实这个问题,和上面的人造器官耗材存在很大的关联。
  要模拟自然器官的全部功能,单凭现阶段的化学工业,仍然力有不逮,比较好模拟的几个自然器官,分别是心脏、肾脏、肝脏和眼球。
  就算是这四个相对简单的器官,还是燧人系联合科学院、工程院,以及一大堆相关企业,才勉强完成的功能模拟。
  这个勉强模拟,就导致了耗材问题,很多人造器官本身,难以百分百供应人体需要的激素、有机物、化合物,只能通过体外补充,这就形成了耗材。
  比如肾脏产生的激素有:肾素(升血压)、前列腺素(降血压)、促红细胞生成素、1…羟化酶(调节钙磷代谢),以及肾上腺分泌的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少量性激素。
  这七种激素,人工肾脏都没有办法自己合成,只能依赖体外补充。
  要么在人造肾脏中,配备激素系统;要么通过吃药和打针,这种方式来补充。
  显然这两种方式,都不是很好。
  按照理想中的情况,人造器官应该具备自然器官百分百的功能,而不是这种半吊子水平。
  因此微型激素合成技术,成为了当前人造器官的必经之路,而纳米技术非常有希望,促使微型激素合成技术的成熟化。
  黄修远的未来记忆中,机械式人造器官又叫纳米人造器官,就是因为上面应用了大量的纳米技术。
  “我说一下人造器官的想法。”黄修远继续说道:
  “现在人造器官要模拟自然器官,必须保证在人造器官的内部,可以独立完成各种化合物的合成,当前最有希望的方向,就是通过纳米技术,在人造器官内,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微型化学工厂。”
  “……”方同风等人陷入了沉思。
  就目前而言,纳米机器人仅仅可以合成简单的分子,可以合成的最复杂分子,是一种有68个原子组成的化合物,而且必须经过四道工序。
  至于简单方便的电场合成技术,以为目前的技术水平,最小的电场合成炉,也重达70公斤左右,还要加上庞大的供电系统,根本不可能塞入人体内部。
  至于为什么黄修远非常在乎人造器官的内部自持合成,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使用者在日常中的麻烦,另一方面是为了以防万一。
  比如在一个突然出现的自然灾害中,人造器官的使用者如果需要定期更换耗材,那后果可能会直接危及生命。
  在海难中,使用者流落到荒岛上;超级火山爆发,导致使用者附近几千公里成为严重灾区,隐藏在地下避难所的使用者,可能会因为人造器官的耗材无法及时补充,出现各种问题。
  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人类要进军星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