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配备了微型自爆装置、微型电脑、多频道超声波通信系统,最大通信距离为海底300公里左右。
  一般而言,潜航器之间的距离,都会维持在200~240公里之间,另外潜航器可以通过远程控制,通过电动螺旋桨快速移动。
  虽然超声波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非常慢,可传递的数据量也不大。
  但胜在安全隐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通过远程控制,调整通信的超声波频率,减少被发现的可能。
  这种密布海底的超声波通信网络,和声呐探测系统,可以无死角的监控全球海洋。
  为了应对一些突发状况,燧人安保公司长期派驻两艘秦琼级,驻扎在加勒比海的海底,作为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带等海域的固定声呐数据中心。
  就算是需要休整,也是采用轮班制,确保该区域至少留守两艘秦琼级。
  实际上,这种隐蔽的海底监控系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海域蔓延着。
  特别是东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北冰洋,这些靠近诺亚会、露西亚的区域,都在布置顺风耳系统的声呐点。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尽管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和技术优势,但这不是傲慢自大的理由,投资五百多亿来布置这一套系统,在黄修远看来,并不是一种浪费,而是非常有必要。
  更何况,顺风耳系统也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军用领域,在海底水文检测、海底矿物勘探、板块运动、地壳地幔勘探、地震研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国内,从去年开始布置的地下顺风耳系统,就带来了丰富的地层数据。
  包括各种埋藏在1000米以下的矿物分布,还有地下水分布、岩浆层分布、板块运动数据之类。
  这些数据,让燧人系的地质研究所,和科学院的地质研究所,都获得了丰厚的科研回报。
  其实单单是地下矿物分布,就足够让这一次投资回本了,地表浅层的矿物情况,经过人类几个世纪的勘探,已经被摸得七七八八了。
  倒是海底和陆地一千米以下的地层,人类至今仍然知之甚少。
  虽然一千米以下的矿物,不具备大规模开采的条件,但这仅限于铝铁铜锌锡之类的元素。
  如果是稀缺性的稀有元素,就算是一千米以下,仍然具备开采的价值,更何况现在的钻孔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地下几公里深度的开采,并非异想天开。
  在内部的相关地质勘探报告中,目前发现了很多,具备开采价值的矿藏。
  比如在赣省的九江附近,就在地下6000~6500米左右的区域,发现了一个小型的天然气田,如果是普通的天然气田,这个深度并不值得开采。
  关键是这个天然气田,是一个富氦气田,得利于其封闭的地层,将其中的氦气牢牢地锁在里面。
  根据初步勘探数据的评估,九江气田中蕴含了6000~8000吨氦气。
  又比如国内非常稀缺的铀矿,这一次也发现了好几处深层矿脉,而且是丰度相对比较高的富矿。
  另外还有各种稀有元素,除了国内的矿物,东南亚、东北亚和澳洲的矿物,以及周边海底的矿物,都发现了一大批。
  这些资源就算现在不需要,说不定未来用得上,可以作为战略储备。
  特别是太空时代初期,由于飞船航速太慢,从外星开采矿物的成本比较高,这个尴尬的过渡阶段,肯定只能依靠蓝星本身的矿藏资源。
  这样一来,这些在海底和地层深处的矿物,就会变得至关重要起来。
  别以为现在的航天领域,那些稀有元素之类可以勉强维持供应,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一旦真正的大规模进军外太空,航天器的规模至少要扩充上百倍,才可以保证顺利开拓月球、火星,实现初步的太空移民。
  这个时候,资源肯定会迅速被消耗,而且很多稀有元素在航天器中的作用,几乎是短时间内不可替代的。
  比如耐高温材料中的钼铼钨,以及强磁材料、超导材料中的稀土元素,核衰变电池中的钚,这些都是非常稀缺的元素。
  一旦原材料供应不足,可能会导致航天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
  在竞争激烈的太空领域,一旦后劲不足,后果可能丧失晋升星际文明的机会。
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层
  潜艇小队在墨西哥湾内的海底徘徊了一个多星期,将几十套顺风耳声呐潜航器,秘密布置在该海湾内部。
  其中最近的潜航器,甚至不足海岸线30公里。
  随着墨西哥湾被纳入顺风耳系统的监控范围,则意味着米国南部沿海,向北延伸2000公里左右,都处于顺风耳系统的监控范围内。
  果然在各个潜航器布置完成后,秦琼号通过浮标和星盘卫星通信系统连接,将大量的声呐数据,传输给南太平洋的超算中心。
  当潜艇小队离开墨西哥湾,进入更加复杂的加勒比海后,宋耀民就收到了陆续更新的数据。
  他看着三维立体地形模型上,正在一点点填充起来的米国南部沿海区域,甚至看到了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那个隐藏的地下脑波实验室。
  判断一个地下空间,是否是人造的,以及其内部的用途,这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门大学科——声纹分析学。
  要判断是否为人造地下空间,主要通过空间内的空间形状、是否有大量液体、有没有复杂的局部声源之类。
  显然奥斯汀郊区的地下空间,就符合内部空间整齐划一,没有大量液体,有复杂声音源,这是人造地下空间的特制之一,而且是人员密集的地下空间。
  而相类似的地下空间,在整个南部地区,发现了不下于几百处,除了一部分是地铁,和有确定名称、用途的基地,剩下的都是没有公开的。
  显然这些地下空间,都是诺亚会隐藏起来的力量。
  宋耀民这边,仅仅是收到三维立体地形模型的数据更新,但是南太平洋的数据中心内,却是另一番情况。
  此时的所罗门群岛中,就建立一个超大型的数据中心,用途就是分析顺风耳系统在全球各地获得的声呐数据。
  该数据中心配备了5台40万兆浮点运算力的超算,相关的研究员和工作人员多达两千多人。
  基地内。
  将数据分析工作,按照各区域划分为一个个工作室。
  负责墨西哥湾周边地区的工作室,就挂牌墨西哥湾工作室。
  由于该工作室负责的区域,很大一部分是诺亚会的核心区,因此该工作室的人手非常多,达到八十多人。
  分析员乐知程在声纹分析系统的辅助下,一点点抠着细节,然后反复验证其中的情况。
  他隔壁的女同事小云,则是负责地下人声复原工作的,突然小云眉头一皱,她发现奥斯汀郊区的那个地下基地内,有大量重复的高频人声。
  在键盘上输入几个指令,系统迅速对该区域的人声声纹进行分门别类。
  [疑似单词:混蛋,西班牙语,共收录到385次……]
  [疑似单词:混蛋,英语,共收录到243次……]
  [疑似单词:上帝,西班牙语,共收录到204次……]
  [疑似单词:魔鬼,西班牙语,共收录到511次……]
  她又根据单词、时间、频率,很快组合出一些断断续续的语句,小云的专业就是西班牙语和英语,来这里工作后,又学习了一下声纹分析学的知识。
  通过这些断断续续的语句,她很快就拼凑出很多信息。
  她在分析报告上,写下了一行行分析结果:该地下空间内,存在大约300~500说西班牙语的拉丁裔,疑似人体实验基地。
  而乐知程也通过一些数据,发现了该基地内,大量使用超声波类型的医疗设备。
  不过由于距离奥斯汀最近的顺风耳声呐器,也达到了472公里,声波存在大量的缺失和失真,如果要获得该区域,最真实的情况,那必须近距离靠近,最好可以进入5~10公里内。
  在5~10公里内,使用顺风耳声呐器,由于地下空间内有声音放大的特点,甚至可以听清楚内部的正常对话。
  只是要潜入奥斯汀附近,还要带着顺风耳声呐器,显然难度不是一般大,特别是诺亚会近年来,对于华人华裔的提防越发严密。
  不过对于这件事,乐知程和小云并没有去想太多,这种事情就交给情报部门去头疼,他们只有分析好声纹数据即可。
  目前,北美的西海岸、南海岸周边,都被顺风耳声呐系统严密监控着,基本一举一动,都逃不出情报部门的手掌心。
  刚刚从达尔文总部过来所罗门群岛的楚轩,看完了北美的地下基地探测数据,他站在那三维立体地图前,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三维立体地图中,模拟了北美西海岸和南海岸的很多详细情况。
  一旁的基地负责人张奋,并没有出声打扰,而是整理着一些资料。
  突然楚轩目光停留在北美的地下水层中,他开口吩咐道:“张基地长,麻烦将北美洲的地下水层和地下暗河、溶洞都标注出来。”
  张奋急忙吩咐工作人员,将地下水层、地下暗河、溶洞都用蓝色标注出来。
  当地下水层、地下暗河和溶洞被标注出来后,这简直就是一个地下海洋,而且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海洋。
  楚轩顿时眼前一亮:“如果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地下水层,那不就可以悄无声息的靠近对方。”
  对于这个设想,张奋却提醒道:“可是,潜航器进入地下水层中,没有办法和外面通信,除非用人工驾驶。”
  “无线电和超声波都很难,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其他方案,比如光纤。”
  “光纤?”张奋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如果采用光纤通信,确实可以无视地下的限制,而且由于在地下深处,地表很难发现光纤铺设。
  楚轩思考了一会,又和几个相关的研究员讨论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从理论上来讲,在地下水层中铺设光纤线路,难度在于对地下水层的详细状况了解。
  而刚好顺风耳声呐系统,获得了庞大的北美地下水层数据,至少在海岸线,向内陆延伸1000公里左右,这一片区域的地下水层情况,是相对清晰和准确的。
  加上潜航器也可以装备主动声呐,这给地下导航,带来巨大的助力。
  铺设光纤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光纤连接潜航器,手动控制潜航器,一点点向内陆靠近。
  在完成了技术的可行性验证后,楚轩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研究北美地下水层的详细情况,找出合适的潜航路线。
  另一路,则在澳洲的地下水层中,做一次地下水层的光纤铺设实验,作为技术验证。
  作为澳洲分部和根除者的负责人,楚轩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多,另外他还可以申请燧人系的支持。
  很快在达尔文附近的海域,一次秘密的实验,就开始进入筹备阶段。
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术验证
  达尔文附近的海域。
  一艘秦琼级的同级舰—程咬金号,正默默地潜伏在三百多米的海底,而且是直接贴在海床上。
  该潜艇贴在海床上,表面并没有任何动静,当潜艇和海床接触的部位,有一台钻孔设备,正默默地工作着。
  为了避免产生噪音,传统的钻井技术,肯定是不能使用的,幸好之前的五丁计划中,研发了化学腐蚀法,可以通过化学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