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修远和万高峰看完汤谷一号的建造后,又来到基地的科研中心里面,他问候了所有的研究员。
  然后万高峰带着研究团队,通过超算模拟计算系统,给他展示了汤谷一号的模拟运行。
  在模拟计算的三维立体图像中,一颗氘靶丸落下,稳稳的托在阳电子流层中间,瞬间12台激光器射出高能激光,聚焦在靶丸上,核聚变反应产生。
  大量的中子、中微子、光子向四面八方爆发出来。
  中微子以近光速,穿透了出去。
  光子照射在光伏发电板上,而中子则冲入阳电子流层中,被迅速转变成为质子,同时阳电子湮灭出一些能量。
  然后阳电子流带着高能质子,进入底部环型系统中,然后通过静电场管道,最后将热能传导出去,即烧开水。
  这就是整个系统的初步运行模型。
  当然,这只是初步模拟的情况,真正的运行过程中,肯定有许多问题,是设计过程中,没有意料到的。
  黄修远看完模拟实验,思考了一会,开口说道:
  “高峰,你和巴中基地那边多交流,他们也在上个月开始打造金乌一号,他们的技术方案和汤谷一号差不多。”
  “明白,我一定安排这件事。”万高峰点了点头。
  巴中基地的金乌一号,就是借鉴了万高峰团队的汤谷一号,然后优化设计出自己的方案。
  双方的技术路线,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黄修远自然要双方多加交流,避免闭门造车,别看现在汤谷一号的设计方案非常完美,但是到了真正运行时,肯定有非常多问题。
  而且现在的两套方案,都明显规模超大,要进行小型化,需要双方深入研究。
  大型的可控核聚变系统,只能用于地面的固定发电站,如果要使用在船舶、航天上,小型化是必须的。
  黄修远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便退出了虚拟系统。
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来
  就在漠北大雪漫天的时候。
  此时的巴中基地,由于秦岭和大巴山的阻隔,让这里的气温仍然处于零度附近,偶尔有一些冻雨。
  基地内。
  临近中午,大家都在食堂吃饭,李建刚院士和徐国盛等人围在一桌,餐桌上摆着一大盆酸菜鱼,还有各种川菜,比如回锅肉、麻婆豆腐、灯影牛肉和酸豆角炒肉之类。
  李院士吃了几口手撕包菜,笑着说道:“老张,咱们这边的进度有些慢了,你们可别掉链子呀!”
  一旁的张院士倒是淡定得很:“汤谷那边确实比咱们快,不过他们的一部分测试工作,还得靠咱们这边。”
  事实上,汤谷基地一开始的规划设计,就是作为地下核实验基地,利用激光惯性方案,制造微型核爆。
  因此在基础设施上的要求,和汤谷一号非常相近,不需要太大改动,就可以承担汤谷一号的设计建造。
  而巴中基地恰恰相反,这里一开始的规划,是作为托卡马克装置的秘密实验基地,一部分配套设施,需要改造后,才可以适应金乌一号的设计建造。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汤谷一号是去年十一月份,由万高峰团队提出并设计的。
  巴中的金乌一号,则是借鉴了万高峰团队的设计思路,年底刚刚讨论完成,现在还处于初步设计中。
  不过好在,之前实验阳电子流层阻隔系统的时候,已经有了一部分设备,他们又从魔都光机所拉人借设备。
  虽然原型机还没有设计完成,但是并不代表不能做实验。
  李院士等人一边吃饭,一边讨论着做实验的事情。
  扒了几口饭,徐国盛说起实验的情况:“昨天测试了环型阳电子喷流器和吸流器,我初步看了实验结果,看来需要在阳电子流层的中间区域,加多一些反箍磁场。”
  张院士点了点头:“嗯!确实需要,特别是一旦核聚变反应开始,核心区的光子和中微子还好,但那些中子、核子肯定会产生一些冲击。”
  虽然反应区域内是真空状态,但是核反应后的产物,肯定向四面八方产生粒子冲击流。
  如果单凭阳电子流的喷射力、蓝星重力,以及上下整流器,在中间核心区的阳电子流层,可能会被核爆粒子流冲散。
  因此必须在外层加一些环型磁场,全部将绝大部分的阳电子和粒子流,压制在核心区内部。
  讨论了这个问题,徐国盛又说了另一个问题:“圆柱体阳电子流层,和两个水平阳电子流层的组合,存在一定互相干扰情况。”
  对于这个问题,李院士回道:“修远和我说过这个问题,因此汤谷一号采用了长圆柱的狭长布局,尽可能让中子和粒子撞击在圆柱壁上。”
  显然在利用阳电子发射器和激光器,做了一些实验后,研究团队陆续验证了很多问题。
  有些问题是他们意料之中的,有些则是他们没有意料到的。
  这种情况也非常正常,想要点燃金乌很容易,但要控制金乌,却非常困难。
  现在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其实已经是人类科学的伟大进步了。
  研究团队要克服所有的难题,特别是其中的各种磁场、静电场,核反应过程中的光辐射、中子流、核子流之类,这些都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
  有时候,可能解决了一个问题,又会引出另一个问题。
  这种前沿的超级科技没有什么参照模板,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上,国内已经是全球第一的存在,现在只能自己跌跌撞撞过河。
  对于一般的小势力而言,可控核聚变背后的配套技术、设计建造、人才资金之类,都可以卡死一大堆中小势力。
  目前全球各地中,有资格研发可控核聚变的势力,满打满算不超过10个。
  这也是黄修远坚定的认为,未来的全球,必定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世界就是如此的现实和残酷,黄修远看到了这种未来,也在努力改变着这个世界。
  大资本最终会走向赛博朋克,这是资本的天性,也是技术发展过程中,资本掌握科技后,必然做出的选择。
  一旦资本彻底控制整个世界,那就代表终产者的诞生,此时的资本世界中,将不再需要普通人,或许永恒不灭就成为了他们的唯一追求。
  而科技和社会发展,将逐步陷入停顿,除了永生科技会继续投入,其他科技可能会被封杀。
  一旦这些被资本异化的“人”,获得了长久的生命,他们为了永远统治世界,极有可能会清除底层民众的科学和文明,将自己变成高高在上的“神”。
  为什么要清除底层的科学和文明,因为他们恐惧新神的崛起,更恐惧被取而代之。
  因此清除普罗大众的科学和文明,让他们变成愚昧无知的动物,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特别是西方昂撒人之流,他们自己不思进取,就想通过打压竞争对手,实现自己当“永恒神”的春秋大梦。
  一旦被他们彻底掌控世界,人类文明将毫无未来可言,对于他们而言,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人和技术,那就是要被烧死的异端。
  中世纪的黑暗,从来没有被根除,只是披上了一场精心装扮的盛装,喷洒了浓烈的香水,掩盖其内在的肮脏恶臭。
  但那种骨子里的恶,却是它们的本能。
  这就是黄修远要改变的未来,决不允许资本彻底掌握这个世界,不然绝大多数的人,都将沦为商品、奴隶和动物。
  或许他拯救不了全世界,但他至少要改变中华的未来。
  可控核聚变技术,就是资本终产者的标配之一,这个技术的重要性,不亚于开启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这些天,两头跑的黄修远,又通过替身机器人来到巴中基地。
  刚刚吃完饭的李院士,看到他的身影,笑着说道:“修远,汤谷一号进度到哪了?”
  黄修远直接回道:“正在建造上环型阳电子喷流器,预计要到明年年初,才有可能竣工。”
  “我这边还在设计,不过实验到是做了一些。”
  说完李院士将近期实验的一些情况,简明扼要的说了一下。
  其中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在他意料之中,黄修远想了想说道:“李院士,我已经吩咐高峰,让他多和你们交流一下,免得闭门造车。”
  “没问题,这是好事情,我们这边也是求之不得。”
  来到实验区域,徐国盛已经带着研究员在忙碌了,黄修远和他们打了招呼后,便开始做深入的交流。
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讲
  黄修远刚刚和李院士等人,参观阳电子流冲器的交错实验,发现由于阳电子流密度太高,导致交错位置容易出现相互碰撞的阳电子。
  对于这种情况,他自然早有预料。
  两股密集的阳电子流,肯定会在交错位置,出现相互碰撞的情况,好在阳电子非常小,降低了相互之间出现大规模碰撞的概率。
  如果将阳电子比喻成为一颗足球,那中子就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足球容易碰到足球场,那是因为足球场足够大。
  而阳电子和阳电子之间,则相当于两排足球相互垂直,在向交汇点靠近的时候,出现相互碰撞的概率,绝对非常少。
  黄修远看了徐国盛的相关数据汇总,根据实验测试到的数据计划,两股电子流在交汇过程中,相互碰撞的概率,大概在137~184分之一左右。
  这个碰撞概率,并不会削弱阳电子流层的中子转变效果。
  不过黄修远很快就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由于上下电子整流器的存在谷峰区别,导致水平电子流层出现一些明显的扰动,需要进一步调整。
  黄修远转过头来问道:“徐研究员,你们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黄院士,我的想法是提高水平电子流的速度,同时调整水平电子流与静电场的距离,将干扰降低到最小。”徐国盛回道。
  李院士也点了点头:“这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案。”
  对于这种情况,徐国盛的解决方案,确实是当前最合适的,这也是粒子流体阻隔层的无奈之处。
  各种各样的磁场、静电场、粒子冲击,都有可能造成阳电子流层出现问题,为了保证系统可以正常运行,接下来肯定要多进行实验,将可能存在的问题,都找出来。
  由于未来也没有这种类似于的可控核聚变设计,无论是汤谷一号,还是金乌一号,只能靠一众研究员自己摸索,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讨论了半天,突然黄修远的内部通信频道上,弹出一条提示信息。
  [董事长先生,燧人大学邀请您,于2014年1月26日进行一次演讲,距离约定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左右,请准时参与。]
  他看了看时间,发现现在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
  “李院士,徐研究员,我们下次继续讨论,现在遇到一个演讲邀请,我都差点忘记了。”
  李院士笑了笑:“没关系,你先忙。”
  告别巴中基地后,黄修远退出该处的替身机器人,然后启动位于燧人大学附近的另一个替身机器人。
  燧人大学是2012年年底,在漠北东方省设立的综合性超一流大学,具体位置就在东方省的乔巴山向东,建立在呼伦贝尔湖的湖畔。
  这是燧人系建立的七所一流大学之一,其他六所大学,分别是漠北工业大学、高丽工业大学、暹罗农业大学、燧人商务大学、西澳矿业大学、埃利斯海洋大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