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纳米崛起-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看看现在凄惨的二毛,万一又是一次“糖衣炮弹”,毛子现在可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估计毛子会选择虚与委蛇,趁机向双方要好处,至于和西洲联盟合流,短时间内可能性不大。
秦励章表情慎重地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该提防的地方,还是要加强提防。”
“嗯!”楚轩点了点头,他的想法和秦励章不谋而合。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现在的情况,和之前已经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诺亚会的势力收缩后,空出非常多地盘,这些地盘一时间,出现了权力真空期。
虽然国内已经动作麻利,迅速将亚太地区纳入了势力范围,但仍然有不少钉子存在。
有一些地区,由于距离的问题,出现了鞭长莫及的情况。
对于北方这个邻居,秦励章和出楚轩的想法,自然是维持现状,让这头北极熊半死不活最好。
至于他们想重新崛起,想都别想。
随着秦励章和楚轩开始做出各种安排,那暗流涌动的躁动,又在全球各地活跃起来。
与此同时。
视线回到琼州临高县。
黄金周第二天,一觉醒来的长谷川俩人,简单洗漱吃早餐之后,便立刻租车前往三亚。
他们今天的目的,是前往三亚,观看刚刚服役的三艘两栖攻击舰,这三艘两栖舰今天会在三亚港停泊,同时允许游客岸边近距离观看。
驾车的人是助手,长谷川则在笔记本电脑上,查阅着近期的热点新闻,做一些近期的行程安排。
国际新闻上,还是老样子,都是关于经济危机、地区冲突之类的新闻。
而华国的国内新闻,则以科技、民生、变革为主题。
长谷川在华国生活久了,都有一种平和的错觉,仿佛这里和外面的世界,是两个平行世界一样。
不知不觉,小车来到了三亚港,归还了小车后,俩人步行到了港口区。
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装备
三亚港。
下午三点二十七分。
在港口区的开放活动区中,人头攒动的游客,为了观看刚刚服役的三艘两栖舰,从早上就开始抢占好位置。
而来得比较晚的长谷川俩人,没有办法之下,只能用钱购买了一处海景房的酒店客房。
在酒店的顶楼游泳池,他和助手刚j架起摄像机,其他客人也拿手机或者望远镜,眺望远方的海天一线。
同样定了这个酒店客房的戴小海一家三口,以及卖煤气瓶的文德业、马甲和圆脸三人,都出现在酒店的顶楼游泳池旁边。
马甲放下望远镜,转过头来笑道:“文哥,听说这三艘两栖舰是要派到波斯湾的,到时候你们的生意就更加安全了。”
文德业还是有些不满意:“两栖舰还是弱一些,要是有航母就更棒了。”
很快,不远处的海平面上,一艘船的雷达塔楼部分,先出现在众人都视线中。
紧接着是整艘船的身影,然后是其他的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之类。
“好酷!”
“这就是仅次于航母的海上巨无霸吗?”
“听说满载排水量有3。6万吨。”
“两栖舰还是小了点。”
“不过这舰载机怎么有些不对劲?”
在众人议论纷纷中,三支两栖编队缓缓靠近港口。
长谷川迅速调整着镜头的焦距,通过长焦镜头,可以清晰看到两栖舰表面的情况。
这三艘两栖舰的甲板上,出现了让长谷川非常错愕的东西,他进入看到了一款战斗机,而且数量是24架之多。
通常情况下,两栖舰的甲板长度,并不足以满足战斗机的起降,只能用于起降直升飞机,或者有垂直起降能力的F35B之类。
也就是说,眼前的两栖舰甲板上,那些战斗机都是可以垂直起降的。
长谷川仔细观察了一会,就看出了这些飞机的气动布局,和枭龙战机非常相似,估计是从枭龙战机衍生出来的。
很快,其中一艘两栖舰甲板上,飞机一架架启动起来。
果然如同长谷川想的那样,这款战机可以实现垂直起降,那些飞机直接垂直飞起来。
起飞的战机,在天空中组成四个小编队,然后在三亚的上空进行飞行演习。
当其中一支小飞行编队,向远方的外海飞行时,十几分钟后,从三亚外海方向,传来一阵阵轰鸣声。
“是音爆。”
“可以超音速飞行,这款战机看起来不错。”
圆脸转过头来,笑着说道:“不知道这款战机的作战半径是多少,我听说F35有一千多公里的作战半径。”
见多识广的文德业,从战机发动机的尾焰颜色,猜测出一些情况:“国内有高性能的高能燃料,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一款飞机应该是采用了暴风发动机。”
圆脸拿起望远镜,重新观察了一会,点了点头说道:“还真是淡红色尾焰,看来确实是暴风发动机家族的。”
而有长焦镜头的长谷川,同样发现了那淡红色尾焰,他多次参观过国内的运载火箭发射,自然知道这是那种神秘的纯氮燃料。
按照枭龙使用常规燃料下,1250公里的极限作战半径估算,采用高能燃料的新战机,其作战半径至少是两倍以上,即2500公里以上。
而且长谷川也了解过一些高能燃料的情况,比如高能燃料可以赋予飞行器强大的爆发力,在发动机可以承受的极限状态下,甚至可以爆发出五六倍音速。
当然,他也明白五六倍音速是不可能的,就算发动机承受得了,飞行员也没有办法长时间承受高过载。
不过两三倍音速,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有高能燃料就是好,可以采用大力飞砖的设计方案,就算是耗能庞大的垂直起降,都可以负荷得起。
半个小时后,那24架战机再次回到了甲板上,同样是采用垂直降落的方式,轻松地着陆在甲板上。
周围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太酷了!”
“有超大航程的战机,和垂直起降,两栖舰也可以媲美航母了。”
“怪不得近期航母的建造慢了下来,我还以为是技术问题。”
“两栖舰如果配合垂直起降战机,确实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性价比。”
周围的游客议论纷纷着。
而长谷川和助手也抓紧时间,趁着天还没有暗下来,对三艘两栖舰的各个细节,进行全面的拍照。
那些游客们,也拿着手机或者照相机,纷纷拍照留念。
这三艘两栖舰的名称,是按照沿海城市的名字命名的,分别叫防城港号、泉州号、秦皇岛号。
该级两栖舰的设计用途,其实就是顶替航母,实现性价比最高的战略发展。
毕竟防城港级两栖舰,满载排水量有3。63万吨,普通情况下,可以容纳24架枭龙2,和4架直升飞机。
既然有普通情况,自然有特殊情况。
在极限状态下,防城港级可以容纳36架枭龙2和4架直升飞机。
要知道,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的舰载机总量,也就50架左右。
但是两者的造价,却有明显的天壤之别,防城港级除了增强了水下防护能力之外,对海面上的防护,采用了能减则减的思路。
之所以有这种设计思路,那是因为有天幕防御系统,敌方的反舰导弹很难穿透天幕防御系统。
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太过于防护海面部分的船体,从而压低生产成本,防城港级的整体造价才16亿华元,堪称价廉物美。
除了目前已经到服役的防城港号、泉州号、秦皇岛号,还有三艘在大连造船厂的船坞中,预计会在明年八月份左右服役。
追求性价比的防城港级,如果三艘两栖舰组成大编队,本身具备72架枭龙2,12架直升飞机,战力可以硬抗单航母战斗群。
但是整体造价却比航母战斗群少非常多,而且可以更加灵活,毕竟两栖舰大编队有三艘两栖舰,遇到需要执行多个任务的时候,完全可以变成小编队模式。
更何况,国内这几年来,围绕着高能燃料和高能炸药,开发了一系列新装备。
如果两栖舰大编队和单航母战队群一对一,死的那一方,十有八九是航母。
另一方面,战略智库也提出了非常多建议,航母自然要发展,但性价比超高的两栖舰同样要大力发展。
毕竟在一般情况下,五大流氓之间的直接冲突,可能性比较小,通常是代理人在肉搏,或者打治安战之类。
拿航母去打那帮弱鸡,还真有一种牛刀杀鸡的感觉。
这个时候,两栖舰的高性价比就体现出来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云
三支两栖舰小编队在三亚港转了一圈后,便停泊在军港专区中。
此时已夜幕降临。
五月,南海燥热又潮湿的海风,让人浑身黏糊糊的。
防城港号两栖舰的甲板上。
舰长李永辉正和一名技术军官讨论着事情,俩人站在甲板边缘的栏杆旁,不远处的港口秘密仓库中,有一些箱子被搬运到船舱内部。
李永辉看了看物资清单,对其中几种新装备的详细情况,仔细翻看了一会。
技术军官何嵩栢则不时的解释。
“这个毒云拦截导弹真的那么强大?”李永辉指着其中一个新装备问道。
何嵩栢点了点头:“李舰长大可放心,我们做过上百次拦截实验,基本可以实现百分百拦截。”
在李永辉手上的物资清单中,有一批实验型的导弹,代号叫“毒云”,但这并不是一款针对人类的毒气弹之类。
毒云的研发背景,其实是在天幕防御系统的思路上,延伸出来的一款特殊武器。
该武器并不针对人类本身,而是针对所有的吸气式发动机,无论是古早时代的活塞发动机,还是现代的喷气发动机,或者船只和发电机组使用的燃气轮机,只要是吸气式发动机,都会被这种武器克制。
毒云采用一种超级纳米催化剂——N5,该催化剂是氮5分子的一种特殊形态。
N5也是燧人系研发的一种特殊分子,和特殊催化剂N16相类似,但是该分子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有机物高速分解,只要接触到,就瞬间激发。
这种致命缺点,就是它被作为毒云的根本原因,因为目前的常规动力中,吸气式发动机占据了绝大部分。
一旦发动机吸入了N5分子,燃油一接触到N5,就会瞬间爆炸,而且N5分子本身有爆炸特性,会导致燃油的爆炸威力提升不少。
发动机一旦大量吸入N5分子,连续不断的爆炸将在发动机燃烧室内产生,这种情况,对高速飞行中的飞机,会产生致命的影响。
第一个影响,是瞬间爆炸会对发动机内部产生损伤;第二个影响,则是破坏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造成严重的动力混乱。
如果是在公路上的汽车之类,还可以停下来检查,但是在高空中的飞机,一出现动力问题,那离报废就不远了。
更加可怕的情况是,由于N5属于气体分子,可以扩散到空气之中。
目前的毒云1,战斗部配备了60千克N5,可以在十几秒内扩散到几公里的范围内,只要发动机吸入浓度比较高的N5,不用十几秒就可以报废一台高精密的发动机。
不过N5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最多可以存在90~120分钟左右,之后就会分解成为其他分子。
这东西一旦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