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岛屿居民或者渔民而言,他们并不缺少水,而是缺少可以饮用的淡水。
  而有了净水器后,完全可以用海水净化成为纯净水,再添加矿素补充片,变成人工矿泉水。
  “关销售,能不能优惠一下?”林炳添感兴趣的问道。
  销售员关武兴笑着说道:“林老板,300元已经是最低价了,我可以每个桶收100片矿素补充片。”
  讨价还价了半天,销售员还是没有降价的意思,最后随着越来越多商人注意到这里,林炳添等人还是抢先预定了五千多个桶,还有一大批矿素补充片。
  另外还有大批的太阳能电池板,也被抢购一空,订单都排队到明年五月份了,还是有人愿意继续下单。
  而在蜗牛工业隔壁,就是龙图腾的展区,里面是各种电子产品、芯片和储存器。
  不少电脑DIY爱好者,都趁着博览会期间,过来龙图腾的展区淘东西。
  龙图腾今年以来,推出了各种适合用户DIY的零配件,包括可自由设定的储存与运存的璃龙内存芯片、各种型号的伏羲CPU、联合GPU、显示器。
  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半导体企业,没有之一,如今的龙图腾,每一个动作都可以引发市场波动。
  比如这一次在揭阳区投资的电子产业园,就引起了联发科的惊恐,燧人系在外企眼中堪称企业粉碎机,哪个和燧人系对抗的企业,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面对突然下沉市场的龙图腾,联发科已经在瑟瑟发抖了。
  当然,这种企业之间的厮杀,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直观感觉。
  几个从南波湾来鮀城打工的半导体从业者,也趁着今天放假,组团过来参观博览会。
  “杰哥,待会要不要去喝一杯?”其中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问道。
  另一个穿着红体恤衫的年轻人,嘲笑起来:“彬彬你超逊啦!还喝酒?每一次都第一个醉。”
  而带着眼镜的光头中年,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他拍了拍红体恤的肩膀:“阿伟!这么说你很勇了?”
  “开玩笑,我超勇的好不好!”阿伟用大拇指比了比自己。
  光头杰哥笑容更盛:“那晚上,去我那里喝酒,我请客!”
  “好呀!”一旁的阿彬第一个答应下来。
  三人不知不觉在人潮中,来到了龙图腾的展区,看到扎堆的DIY爱好者,正在抢购各种零件。
  他们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龙图腾的崛起,可是踩着南波湾半导体产业上位的,如果不是龙图腾的轮番打击,他们也不会失业,然后跑鮀城讨生活。
  类似于杰哥、阿彬、阿伟这样的南波湾半导体从业者,这两年大批量流向内地的半导体和电子产业。
  主要是南波湾半导体衰败得太快了,而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副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局面,硅谷系全面收缩,西洲系不温不火,伏羲系扶摇直上。
  这样做的时代大背景下,南波湾半导体人才向内地迁移,基本是大势所趋,哪怕南波湾多次出手,试图阻止半导体产业的衰败,却明显有些无力回天了。
  一个地区想在科技领域发展起来,并且长久的维持下去,不仅仅需要机遇和人才,也需要经济纵深,即庞大的市场支撑。
  南波湾也好,高丽也罢,甚至古早时代的东瀛半导体产业,都是抓住时代的大潮流,坐上了顺风船,一路畅通无阻。
  但是时代的浪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顺风顺水的时候,就有逆风逆水的一天。
  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而且本土市场狭小,这是南波湾、高丽和东瀛半导体的致命缺陷,一旦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优势,那他们的衰败会非常快。
  不仅仅南波湾的半导体人才在向内地迁移,高丽、东瀛和东南亚的半导体人才,同样在向华国流动。
  所以杰哥、阿伟三人看到龙图腾,那个心情是相当复杂的。
  “杰哥,走吧!”阿伟不想在这里呆着。
  不过光头杰哥却摇了摇头:“我最近在做矿机,有好多客户要龙图腾的显卡,我们去看看。”
  “杰哥!不要啦!”阿伟摆摆手拒绝道。
  光头杰哥摘下眼镜,脸色阴沉的说道:“跟我进去看看!”
  一旁的阿彬,看到俩人的情况,急忙拉着阿伟进去龙图腾的展区,重新戴上眼镜的的光头杰哥,也走进展区的显卡区域。
  人头攒动的现场,不少人都在抢购,特别是不少从华强北跑过来的小商家,要不是有每人限购,他们可能要将现场的零配件抢空。
  光头杰哥自己开了一家小型的组装电脑公司,专门接一些电脑组装的单子。
  最近一段时间,比特币在全球流行起来,挖比特币的矿机,需要显卡和CPU,这股风潮也抬高了显卡和CPU的价格。
  不过由于华国这边不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国内虽然有人在炒,却还没有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挖比特币只是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很多人也是玩票性质的。
第四百四十章 贯通
  11月26日。
  徐闻县西南角方向的琼州海峡。
  距离灯塔角大约17公里的海底,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一期工程的施工现场,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进入了安全特种车中。
  飞鹏工程的总工程师黄新明、中建的副总工程师李丰,盯着操作页面的模拟画面。
  由于海底隧道是从两头向中间挖掘的,全长37公里的琼州一号线,处于海底的部分,长度是33。6公里,两头的汇合点,就在16。8公里处。
  经过一年多的全力施工,考虑到泥沙层容易崩塌的地质条件,在突破陆地岩层区后,施工团队采用了顶管的施工,配合盾构机的方案。
  平均每天可以推进50~60米,今天终于到了两头汇合的日子。
  从临高县过来的那一段隧道,目前已经完全停工,等待徐闻县这一段挖通最后10米的泥沙层。
  “5米,临时顶管跟上。”李丰紧张的喊道。
  “收到。”
  由超级材料打造的临时顶管,在八套液压机的作用下,缓缓跟着盾构机向全推进。
  在顶管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合金阻隔网,是为了预防前方突然崩塌,海水带着大量泥土冲击施工区域。
  而泥沙阻隔网后面,上百名工人正在忙碌着,他们配备了清一色的特制外骨骼,这是专门定制的潜水型外骨骼。
  就算是前方突然崩塌,他们也可以在海水中存活下来,上个月临高段就发生了一次崩塌,大量海水冲入施工区域,工人凭借外骨骼和特制安全车,成功从中撤退出来。
  琼州海峡海底隧道的修建,为国内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积累了众多经验和技术,以后修建其他地区的海底隧道,都可以用上这些经验和技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盾构机、顶管缓缓推进着,工人们快速铺设着管壁。
  4米……
  3米……
  ……
  当最后几十厘米的临时水泥层,被盾构机削开推倒的那一刻。
  布置在临高段那边的监控摄像头,清晰的将这一幕记录下来,被同步传输到安全车里面。
  “成功了!”一直默不作声的黄新明振臂高呼起来。
  “太好了!”
  “我们做到了!”
  “哈哈……”
  不少人喜极而泣,或者激动得语无伦次。
  随着最后10米泥土层被贯通,一众工程师和工人,也从激动中清醒过来,开始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顶管继续跟着盾构机向南缓缓移动,工人花费了三个多小时,将最后管道连接起来。
  从安全车中走出来,李丰看着这条巨大的隧道,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一系列海底隧道中,最大最长且难度最大的海底隧道。
  站在隧道底部,李丰仿佛走进巨人国度一般。
  “非常震撼!”一旁的黄新明,也是赞叹不已。
  由于采用套管方案,目前他们只完成了外管,而后面还有一条内管,内管不需要考虑挖掘隧道、岩土层崩塌,施工速度非常快,目前已经31公里的长度修建,只剩下最后的6公里。
  李丰戴上头盔,缓解一下胸闷:“外管完成了,内管估计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合拢了。”
  “我们要准备下一步工作了。”黄新明一边说,一边返回安全车。
  外管成功合拢,内管也快合拢,并不代表工作的完成,他们还需要考虑通气井的建设。
  超长海底隧道的通风透气问题,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除非不设置公路通过功能,只允许铁路通过,将可以不考虑通风透气的问题。
  海底隧道的内部非常密闭,而琼州海峡海底隧道的平均深度,为海平面以下150~180米,长度又达到了37公里。
  一旦大量机动车进入其中,发动机需要燃烧做功,会导致隧道内部的氧气被大量消耗,而废气则迅速增加。
  如果仅仅依靠自然通风,根本满足不了隧道内部的消耗,很快就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在隧道内部缺氧,除了电动车可以正常使用,燃料型的发动机都要歇菜,车上的司机和乘客都可能窒息而亡。
  总不能每一辆进入隧道的车,都配备一个氧气瓶吧!
  那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要维持隧道内部正常的气体成份,建造通气井,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
  安全车向北行驶,黄新明和李丰来到001号通气井,通气井的设计方案,并不是直接设置在外管上面的,而是先开一条水平纵管。
  水平纵管的直径12米,长度500米,同样是内外管设计,内部设置三道闸门,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将通气井和隧道隔开。
  在水平纵管内部,有进气管和排气管,通过电动机进行强制换气,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管径为1。5米,一个通气井布置两条进气管和排气管。
  进气管和排气管,从水平纵管的一端,延伸到海面的换气平台上,为了维持通气井的平衡,在水平纵管的下方,设置了一条深度200米的平衡固定柱。
  黄新明进入001号通气井的施工现场,目前这个通气井,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只要中船重工的换气平台送过来,就可以连接起来。
  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一共需要8个通气井,其中6个在海面上,2个在陆地上。
  本来4个通气井就够用的,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设计多一倍的数量,目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虽然大地震概率比较小,但并不是没有,而且琼州是台风高发地区,万一换气平台出现意外,还可以通过备用的通气井,保证隧道内部的正常通风换气。
  黄新明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转过头向李丰说道:“这边问题不大,我们去内管施工区看看。”
  “好。”李丰点了点头,将通气井的情况记录在平板电脑上。
  安全车继续向北,沿途都是内管,数以百计的工人,着工作型的外骨骼,在默默地忙碌着。
  内管其实就是一条超级公路。
  不过由于是在海底,需要考虑的东西更加多。
  比如照明系统、应急系统、救援系统、灭火系统都要考虑到。
  在设计过程中,一众工程师和设计师还是觉得内外套管不够,也增加了水密舱的设计方案。
  如果万一其中一段管道,内外管都破裂了,还可以通过水密舱门,将其中破裂区域和正常区域隔开。
  另外利用通气井的水平纵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