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纳米崛起-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际肉制品涨价,已经很难严重影响国内了。
随着粮食联盟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国内观众也变成了吃瓜群众,还有不少小道消息,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着。
比如“北美有很多生化实验室”、“ABCD的阴谋”、“转基因玉米存在风险”之类。
各种黑料都被挖掘出来,将ABCD推上了风头浪尖,那惨不忍睹的股价,让那些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一次,ABCD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尽管已经确认是饲料存在问题,具体情况他们还在调查。
那支在密西西比州的调查团队,从饲料生产的工厂、原料、加工、运输和人员上,都做了全面的调查。
恼羞成怒的ABCD,几乎是倾尽全力的调查这件事,很快亚历山大带领的调查团队,就发现了问题饲料的污染源。
“你们在污染饲料中,检测到两种蜱虫的基因?”亚历山大眉头一皱。
负责检测的专家点了点头:“是的,我们检查了200份污染饲料样品,除了存在猪瘟病毒的基因序列,还有少量的皮革钝缘蜱、土氏钝缘蜱的基因残留片段。”
对于皮革钝缘蜱、土氏钝缘蜱,亚历山大自然知道,这两种蜱虫是猪瘟的传染源之一。
问题是蜱虫一般寄生在牲畜身上,怎么会出现在玉米上?
他看了调查报告的分析,污染饲料的原材料玉米,主要产自密西西比州和阿肯色州。
一旁的阿丹米专家,也非常怀疑其中的猫腻,毕竟蜱虫很少会存在在玉米上,除非人为投放到玉米中。
众人细思极恐,虽然ABCD的管理层,心里面已经猜到了什么,但是这种事情,没有实捶的证据,说出去也没有什么用处。
他们调查了各种可能的情况,就是没有发现什么证据,仿佛那些蜱虫,就是自己主动跑玉米里面的。
面对这种憋屈,郁闷得ABCD的管理层快吐血。
第三百九十章 风景独好
格林伍德八十二公里之外,一片临近收获的玉米地中。
亚历山大带领的调查团队,正在检查该玉米地的玉米,之所以检查这里,那是因为这一片玉米地的隔壁,就是出现蜱虫污染的玉米产区。
一个个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顶着头顶上的烈日炎炎,在玉米地的玉米植株上,仔细地寻找着可疑目标。
在亚历山大的一旁,还有FBI的一位管理层、两个穿着迷彩服的军官,显然这件事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
这种悄无声息的爆发,简直是防不胜防,任谁面对这种手段,都要不寒而栗。
一个目光阴沉的中年白人,转过头来小声的问道:“莫利亚探长,你们的调查情况如何?”
FBI密西西比州的全权负责人莫利亚,表情非常凝重地摇了摇头:
“我调阅了近三个月来,进入密西西比州的外来人员,其中从那个地方过来的,或者存在关系的人员,一共有86347人,而其中经过蜱虫感染区的人员,有9842人,这个人数太多了,我们暂时没有办法锁定具体目标。”
迷彩服中年人表情非常不满:“这就是你的答案?你们知道这种事的严重性吗?对方今天可以无声无息投放蜱虫,那明天就可以投放其他东西,这是我们的本土核心,你们简直是无能到极点。”
莫利亚毫不客气地反驳道:“米歇尔上校,我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但是调查需要严谨,我们确实没有掌握充分的证据。”
“该死……”咬牙切齿的米歇尔上校,恨不得拔枪给对方一颗花生米,一旁的另一名军官急忙劝说起来。
而FBI这边的人员,也暗自提防起来。
幸好双方还算克制,没有拔枪火拼,不然明天的北美头条新闻,就要热闹了。
其实现场浓烈的火药味,是因为双方都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压力,内部高层和各大财团,都被这一次突发事件吓得夜不能寐,要求FBI一定要查出具体情况。
特别是对方如何送这些东西入境,又如何让这些蜱虫寄生在玉米上的。
面对剑拔弩张的现场,在一旁的亚历山大,干脆当做没看见,跑去查看搜查情况。
上百名工作人员,对每一棵玉米都进行了仔细检查。
很快他们就有了一些发现,一棵玉米的玉米棒子上,那金黄整齐的玉米粒上,有一只黑色干瘪蜱虫。
工作人员掰下玉米棒子,放入密封袋里面。
这一片玉米地中,他们用了三个多小时,一共发现了96个玉米棒子上,存在干瘪的蜱虫。
亚历山大带着这些玉米棒子,回到临时搭建的实验室,开始对于这些玉米棒子、干瘪的蜱虫,进行全面的检测。
实验室内。
亚历山大和几个生物、基因、病毒的专家,讨论着检测结果。
“蜱虫基因非常正常,就是普通的土氏钝缘蜱,而它们的体内,都蕴含有高浓度的猪瘟病毒。”一个专家拿着报告说道。
来自秘密生化实验室的病毒专家,同样非常不解:“猪瘟病毒的序列,和西洲伊比利亚地区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基本可以确定存在亲缘关系。”
“没有其他发现吗?”亚历山大眉头紧皱。
“唯一可以肯定的情况,就是蜱虫是因为吃了玉米,而自己死亡的。”另一个专家无奈的说道。
亚历山大非常苦恼:“问题是对方如何让蜱虫主动爬上玉米?总不能存在可以控制蜱虫的纳米芯片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旁的FBI负责人莫利亚,记下了这件事,打算找专业人员,评估一下控制蜱虫的可能性。
调查到这里,联合调查团队陷入了僵局中。
蜱虫主动爬上玉米棒子的情况,是这件事最关键的地方,也是让亚历山大和莫利亚束手无策的地方。
哪怕采用地毯式搜查,并对那九千多名嫌疑人,进行行踪建模,还是没有发现一个合理的说法。
最后还是通过蜱虫的寿命和死亡时间,锁定了一个大概的作案时间段,将嫌疑人数减少到2736人。
但是更加深入的调查,却没有一点进展。
这边联合调查团队陷入调查僵局。
另一边,ABCD的饲料业务受到了严重打击,而难以抑制的猪瘟大流行,已经在他们的养猪场爆发。
截止6月8日,ABCD在全球的生猪存栏量,超过46。8%的生猪,感染了猪瘟。
保守估计,单单是生猪养殖业务,ABCD就要损失150亿米元左右,如果加上饲料、品牌的损失,绝对要翻倍。
更何况他们还要面临巨额赔偿,全球各地的生猪养殖企业中,很多都是ABCD饲料产品的客户,现在被猪瘟搞得快破产了,这些企业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焦头烂额的ABCD,在这种可怕的打击下,哪怕是家底雄厚,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而粮食联盟也在行动,除了稳定国内肉价之外,加大了在全球的布局,逐步将触手向各个地区渗透过去。
在粮食联盟的战略布局中,漠北现在是等同于国内,是核心区;而中亚、露西亚是重点区;东南亚、澳洲是可开发区;非洲和拉丁美洲是备用区。
露西亚的远东区域。
海参崴有不少本地养猪企业,他们之前也进口ABCD的饲料,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从东北和漠北,进口了一部分饲料。
他们在这一次猪瘟事件中,比较幸运,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
之所以没有出现,主要是因为他们春天采购的饲料还没有吃完,养猪场一直在吃二三月份的库存饲料,不然他们也要中招。
一听到ABCD的饲料有问题,这帮毛子被吓得,急忙将从ABCD购买的饲料封存起来,改用粮食联盟的饲料,以及他们本地的饲料。
加上露西亚本身,就经常爆发猪瘟,久病成良医,预防措施还算及时。
看着那一大批被封存的饲料,被穷怕的毛子,也舍不得拉去销毁了,只能改用到养鸡场上。
当然,这些家伙还有一个打算,那就是找神农集团合作,尽快采购猪瘟疫苗,只要有猪瘟疫苗,那这些饲料就不要销毁了,也不用担心肆虐的疫病。
很快毛子那边,就组团过来汕美,找神农集团谈疫苗引进的事情。
除了毛子,东南亚的一部分地区,也是这一次猪瘟的重灾区,他们也不得不主动过来找出路。
现在神农集团的猪瘟疫苗,突然成为全球养猪企业的希望,立刻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连之前非常自信的西洲养猪企业,也被吓得屁滚尿流的跑过来。
一下子,汕美城区又再一次热闹起来,各个企业都希望可以尽快拿到疫苗。
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后的交锋
汕美,遮浪半岛的外海。
菜屿岛基地。
这个燧人系最早的生化实验基地,早就被改造的面目全非,岛屿周围连接着六个超大型养殖浮箱。
八边形的浮箱水产养殖场,直径为800米,水面高度8~25米,利用高强度材料打造的柱体,扎根在水深15~23米的海底。
被六个浮箱养殖场包围的菜屿岛,明面上就是一个海产品科研基地,实际上,内部却进行着很多病毒实验。
近期一直在这里的黄修远,在地下两百米的核心实验室内。
这里的地下基地,分成三层七区,浅层一区、中层二区和三区、深层四至七区。
黄修远此时的位置,就在深层六区,这里的地下建筑物,之所以可以快速修建,主要得利于该区域的海底地质。
菜屿岛周围的海底,只有一层8~10米的泥沙层,下面都是坚硬的花岗岩层,利用五丁计划的技术,在垂直向下的施工条件中,加上硬岩地质,速度会非常快。
直接将大量六锥球氧电离剂注入,岩层很快就会被腐蚀出一个大坑,而且这种施工方案,不需要爆破,只需要将分解后的废泥抽出,再加上特制的防护层,内部装修一下,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在国内的硬岩区,逐步投入应用,极大提升了工程的速度、安全性和隐蔽性,也节约了很多成本。
挖掘这些深层实验区,五丁计划的技术非常实用,黄修远眼前的深层六区,是一个长300米、宽100米,高15米的空间,内部分为三小层。
他带着高防护级别的防护服和头盔,漫步在最底层的实验测试区域,一个个模拟温室。
里面种植着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土豆、棉花、烟草、番茄,这些农作物都有一个统一的特征,都是转基因农作物。
他停在玉米实验温室前面,沉默地看着眼前的玉米植株,如果靠近过去,就会发现玉米棒子上,有一些黑色的点。
这些黑色的点放大来看,赫然就是一只只干瘪的蜱虫。
一旁的秦励章,同样沉默着,静静地观看这些好不起眼的小东西,谁都想不知道,就是这个小东西,携带着魔鬼的血液,给人间带来无尽的瘟疫。
黄修远拿起一根特制的试管,里面有十几只蜱虫,正活蹦乱跳的乱爬着。
将试管插入温室的投放口中,顿时那些蜱虫被释放出来,经过短暂的混乱,它们竟然不约而同的向玉米爬过去。
似乎冥冥之中,有一只无形之手在操控着这一切。
实际上,这些蜱虫的体内,确实拥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代号YM—C32,又名“永眠”。
这是一种合成的有机物,类似于从真菌提炼出来的吐真剂,该物质具体合成起源,黄修远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