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纳米崛起-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前主流的处理方案,要么处理周期非常久,需要数以年计的时间,投入资金也非常多;要么放任不管,比如澳洲煤矿,就是一边煤层自燃,一边开采;要么就是毛熊的硬核方法——氢弹灭火法。
比如近期因为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国际专家组中,露西亚专家给的方案,就是他们的传统技能。
其实这个方案是最理智的选择,将那些核污染物质一次性反应掉,才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可惜很多人都被东瀛的躬匠精神忽悠了,以为他们可以处理好,结果一拖再拖,最后就是往太平洋一倒了之。
在某种程度上,毛熊虽然简单粗暴,但是至少人家可以硬核控盘,不像脚盆鸡这种坑爹货色。
一想到福岛事故,托马斯就想起了今天早上燧人公司的开场演讲,似乎这个公司也在研究如何处理核废料,就不知道具体可以做到哪种程度。
而在会场上,各方代表除了争论碳中和方案之外,也在争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拥有深度元素回收技术、温差发电技术、海水淡化技术、复合太阳能发电技术、煤层自燃处理技术的华国,成为了各方眼中的香饽饽。
除了深度元素回收技术之外,其他技术的衍生品,倒是没有作为产品出售到国外。
只是条件和限制非常多,有这么多王牌在手,肯定要想办法利用起来。
而在参与会议的各方代表中,米国那边的代表团最郁闷,因为他们感觉自己被孤立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
下午三点左右。
经过中午的养精蓄锐,各方代表团又精力旺盛的唇枪舌战起来。
在核心谈判桌上,五大流氓和一众地区地头蛇,各怀鬼胎的讨论着“碳中和倡议书”。
面对“碳中和倡议书”中,要求全球在2011~2021年之间,实现碳排放的零增长,哪怕是之前一直瞎比比的西洲联盟,此时也被恶心的不要不要的。
代表西洲联盟的德意志环保部门负责人托马斯、高卢环保代表卢克西,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和本土进行了短暂的沟通。
如果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拿出这一份“碳中和倡议书”,那他们会立刻拍板同意。
而到了2011年的今天,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改变,显然西洲联盟自己玩脱了。
拥有温差发电技术,加上北风厂的燃气轮机效率提升,使用同样数量的煤炭,可以产生比之前多50%左右的电能。
这意味着当国内的火电厂全部完成升级改造,每年消耗电煤,将由17亿吨左右,减少到11亿吨左右。
然后是煤改气和油改气,估计每年可以减少1。5~2。5亿吨标准煤。
加上即将被扑灭的煤层自燃现象、大规模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同样会减少几亿吨标准煤的消耗。
经过一番综合计算,华国一旦完成产业升级,在维持目前的供能水平下,整体能耗将减少30~40%。
如果同意碳中和倡议书的零增长条款。
这意味着,华国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产业升级,就可以在10年内,获得30%~40%的隐形增长。
而被卡在产业升级上的其他国家,会受到碳中和的压制,短时间内无法获得发展。
本身就经济疲软的西洲联盟,自然不愿意接受这种自废武功的条件,提出要求共享新技术的要求,才愿意答应这件事。
参与这一次碳中和会议的张戎机,和李飞扬沟通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
“各位,煤层自燃处理业务可以承包给我们,这样就减少全球的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承包?”卢克西思考了一会,又和己方的科学顾问,以及托马斯讨论了二十多分钟。
从论文的来看,新技术扑灭煤层火区后,基本可以保证煤层在几年内,不会再出现大规模自燃,或者在灭火后,对火区进行二次改造,隔绝煤层和流动空气的接触。
就算是出现小部分自燃,他们可以自己扑灭,如果实在是控制不住,再请燧人公司过来灭火,也是可以考虑的。
这方面,卢克西和托马斯的等人勉强可以接受,最多就让燧人系宰一刀。
卢克西开口说道:“张,煤层自燃的处理上,我们可以承包给贵方,但是温差发电模块的限制,我们也希望可以放开。”
“限制肯定要有的,你们不也有瓦协。”张戎机似笑非笑的反问道。
这时候,作为搅屎棍的不列颠环保代表,立刻开始胡搅蛮缠起来,又将全程黑脸的米国环保代表拉下水来。
碳中和倡议书的内容,带来太多的尖锐矛盾,至于那些如同草履虫一般的欠发达地区,他们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躺平和装死,心里面大喊:宝宝心里苦。
这种神仙斗法的场面,没有实力就胡乱站队,那和闭眼扔硬币没两样,选错直接凉凉。
因此草履虫们,大多都选择咸鱼和骑墙。
扯皮了两个多小时,也就西洲联盟方面松了一些口,北美还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对于会议的情况,远在德州的黄修远,其实早有预料。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都谈了六七轮,羊城碳中和会议,没有磨牙扯皮上一两年,基本没有可能定下来。
对此黄修远没有太在意,因为现在皮球被踢了回去,他还专门让林百杰,给全球的环保激进组织,援助了几千万华元。
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名为蓝色时代环境保护基金会,专门培养国内的“环保学者”,加强和国际环保组织的友好交流,共同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既然发达国家可以打环保牌,咱们自然可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近期时光信息的子公司时光影视,也上马了两部科幻片的拍摄计划,分别是大刘的《地火》和王晋康的《四级恐慌》,以及关于全球环保、三北防护林的科普纪录片。
形成文化和话语权输出。
虽然和西洲联盟没有达成一致,都是关于煤层自燃治理的合作,燧人系和多个有需要的地区,还是达成了合作备忘录。
作为条件之一,那就是给时光博客、超信进入这些地区的牌照。
依托庞大的技术优势,还是让时光博客和超信,硬生生挤入国际市场,虽然用户不多,但这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另外时光影视,也和一部分地区的院线,达成了影片放映的合作,哪怕是亏本送电影票,也要打入这些地区的文化市场。
不仅仅是影片,时光信息设立了强大的国际专业翻译办公室,专门挑选一批优秀的网文作品,翻译成为各国语言,打入国际市场。
比如作为国内科幻三巨头的大刘、王晋康、何夕的作品,就被精心翻译后,出版了四十多个国家。
赚钱不赚钱无所谓,就算是亏本经营,也要输出自己的文化和声音。
东方沉寂太久了,需要让世界知道这里的存在,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比起北美的灯塔,东方的太阳也在冉冉再起。
这些都是羊城碳中和会议中,燧人系走出去的重要战略之一。
为期一个星期的碳中和会议,最终还是没有达成一致,各方打算今年九月份,在东京进行第二轮谈判。
到时候,不仅仅会谈碳中和的协议,还会讨论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应对工作。
因为根据的3月28日最新消息,福岛的核泄漏辐射水平,已经达到了切诺贝利的污染水平。
参与碳中和会议的环境学者们,也高度关注这件事,在对于东瀛的处理结果表示失望的同时,也伴随着强烈的担忧。
也是九月份,在东京开碳中和二轮会议的目的之一。
历时一个星期的羊城碳中和会议,落下帷幕的同时,也给全球局势带来进一步的变化。
被燧人系塞了钱的国际环保组织,也纷纷出来搞事情,特别是绿色和平之类的环保激进派,更是打了鸡血一样,如同疯狗到处和各个地区、企业撕逼。
虽然会议中没有达成大成果,但是零敲碎打的小成果,还是不少的。
至少在这一次会议中,牢牢把握了主动权,一改哥本哈根会议的被动。
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
就在羊城碳中和会议落下帷幕的时候。
由时光影视联合鲁省电视台,加上科学院、燧人公司科研部的技术支持,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在鲁省电视台、时光博客同步上映。
借着羊城碳中和会议的东风,这边环保题材的纪录片,一上映就引发了巨大反响。
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微粒》。
复旦大学的大二宿舍中。
几名计算机专业的准码农,正在自己的笔记本,或者台式电脑上,输入一连串不明觉厉的代码。
其中一个年轻人,敲下最后一行代码后,伸了伸懒腰:“搞定。”
“我靠,飞子你这个快枪手。”他对面床铺的肌肉男惊呼起来。
高飞没好气的说道:“谁让你们天天打游戏,每次都临时抱佛脚,小心挂科毕不了业。”
“哈哈。”
“安了安了……”
肌肉男大大咧咧的喊道:“飞子,帮我打一个黑椒鸡排饭,我今天晚上要奋战到底。”
“好吧!你们要吃什么?”高飞一边问道,一边穿上衬衫。
“一样,黑椒鸡排。”
“我要鱼香肉丝盖饭,加多一些辣子。”
“快去快回,我快饿死了。”
“呵呵……”高飞直接慢悠悠的走着。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他才慢吞吞的提着盒饭,剔着牙踢开了宿舍门,里面的各个舍友都愁眉苦脸,为明天的作业绞尽脑汁。
“小的们!你飞哥我回来了。”
肌肉男第一个站起来,拿了自己的鸡排饭,狼吞虎咽起来。
其他几个人,倒是没有太急,而是先保存了小程序的进度,免得丢失了。
喝了一口可乐后,高飞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无所事事的他,打开了时光博客,在上面看了看有没有感兴趣的东西。
突然他在时光博客的时光视频中,发现了一部顶置的纪录片。
高飞一边看,一边下意识在心里暗想:微粒?还是科学院和燧人公司提高技术支持的?难度是粒子物理?
点开纪录片视频后,缓冲了一会,过了片头的一分钟后,就进入了正片内容。
视频画面中。
一艘海洋科考船,在一片宁静的海面上。
平静又低沉的画外音响起:“这里是位于太平洋东部的海域,处于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州之间,由于海洋洋流系统相对稳定,这里成为一片宁静又单调的海域。”
只是这片平静的海域中,却漂浮在一些肉眼可见的漂浮物,这些漂浮物零零散散,游荡在科考船周围。
科考队员用鱼网,捞起了十几块漂浮物,它们有可口可乐的瓶子、普普通通的塑料袋、碎木头、废弃的生活用品之类。
然后科考队员从海水中,抽取了十几份样品。
又捕获了一些海洋生物。
在科考船的检测实验室内,几名研究员使用各种不明觉厉的仪器设备,对于海水、海洋生物,进行了全面仔细的检测。
“这是吴闻风团队,进入太平洋海洋考察的第68天,在这68天的考察工作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海洋里面布满了难以察觉的微粒。”
“这些微粒遍布整个太平洋,它们仿佛无所不在的微生物,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