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纳米崛起-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他们一个教训罢了,让这帮日耳曼人认清现实,别以为还是一百年前。”
“看来我要让全球废弃物管理中心,暂时放西洲联盟一马。”张戎机已经有决断。
黄修远微笑着解释了一些内情:“在回汕美之前,我和紫光阁通过电话,上面也是这个意思,分化美洲和西洲,是当前最好的选择,特别是西洲联盟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我们可以多埋几手。”
“我最近是忙昏头了,多谢提醒。”
黄修远看到父亲提着茶壶过来,便停下了这个话题:“不谈这个了。”
小木桌上,黄富强烫洗好了茶杯,又给俩人倒了一杯茶,便借口去喂鳗鱼了。
来了潮汕地区快一年,张戎机也喝惯了凤凰单枞,喝了一口热茶后,他看到了一旁的养殖箱,那密密麻麻的鳗鱼,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些是鳗鱼吧?”
放下茶杯,黄修远微微点头:“是东亚鳗鲡,也就是常说的鳗鱼。”
“鮀城那边也有很多人养殖,听说还是出口到东瀛那边,这鱼好养殖吗?”关心经济的张戎机,走到养殖箱旁边。
“养殖倒是难度不高,不过东亚鳗鲡已经快灭绝了。”
“快灭绝?”看着着满满上千个养殖箱,张戎机多少有些转不过弯来:“这都大规模养殖了,怎么会濒临灭绝?”
“其实不仅仅东亚鳗鲡,大西洋鳗鲡,同样濒临灭绝,因为鳗鱼暂时没有办法大规模人工育苗,这些鳗鱼都是在马里亚纳海沟捕捞的野生鱼苗。”
张戎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情况,他没有想到,这日常可见的鳗鱼,竟然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
“东瀛那边也没有人工育苗的技术?”张戎机好奇的问道,他知道东瀛是世界最大的鳗鱼消费国,而鮀城每年出口了大量的鳗鱼,他也看一些经济简报。
黄修远笑了笑:“有人工疫苗技术,不过要一条鱼几万华元。”
“一条鱼几万?”张戎机也没有想到成本如此高。
说道这里,黄修远也给了一个定心丸:“放心吧!鳗鱼育苗的技术,我在红海湾的海洋生物研究所,半年前就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个养殖场有三分之一的鳗鱼,就是人工育苗的鳗鱼。”
“你就喜欢卖关子,我还以为过几年,鮀城的鳗鱼养殖场要转型了,现在育苗成本如何?”张戎机问了一个关键问题,要是燧人系的人工鳗鱼苗,成本也和东瀛人不相上下,那只能实验室玩一玩。
“一尾15~18元左右。”
张戎机开玩笑道:“看来你们又要多一个收入了。”
“收入倒是马马虎虎。”黄修远对于鳗鱼苗的收益,其实并没有太在意,毕竟燧人系每天赚的钱都是天文数字。
这个鳗鱼育苗技术,是未来的高丽人研发的,当时高丽人还拿着这个技术,恶心了华国和东瀛一把,后来被华国一个养殖公司破解了,然后直接烂大街了。
黄修远拿出这个技术,是因为他姐夫家里面养殖鳗鱼,自己公司不方便安排姐夫一家,又刚好海洋生物研究所成立,他就将这个技术扔给研究所去完善。
现在这个养殖场,就是黄修远出钱扩建的,算是扶一把姐夫一家,有一个事业做,免得想东想西。
事实上,鳗鱼养殖非常赚钱,东瀛进口鳗鱼的价格,通常在每公斤210~220华元。
而东瀛人每年消费的鳗鱼,是9万吨,总产值接近200亿华元。
要知道鳗鱼的全球年产量,才13万吨左右,超过70%的鳗鱼都被东瀛人吃了。
而华国本土,近年来随着日料兴起,鳗鱼的消费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消费大约2万吨鳗鱼。
如果鳗鱼价格下降一些,国内消费量可能要翻几倍以上,因此养殖鳗鱼,特别在人工育苗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多少是可以赚到一些钱的。
听到这个数据,张戎机顿时眼冒精光:“目前鳗鱼消费的市场有300亿左右,未来潜在的市场在600~800亿左右,看来我要回去规划一下。”
“鱼苗和养殖技术,我的研究所都有,还有一个挂在丰民农业的鳗鱼育苗公司,老张要是想扶持潮汕地区的鳗鱼养殖业,可以联系丰民的肖源。”
之所以说潮汕,而不单单说鮀城,那是因为潮汕一体化战略,已经是内部确定的事情。
未来3~5年内,鮀城、潮州和揭阳三地的合并计划,很快就会提上日程表。
张戎机发展世界回收产业中心、鳗鱼养殖中心,以及大力推进潮州的陶瓷产业,就是在为这件事的稳步推进,打好基础。
合并后的潮汕地区,会提级为和山城、魔都、北平和津市一样,即潮汕市。
张戎机和黄修远都知道这件事,俩人讨论了一下鳗鱼产业的发展扶持。
吃了一个晚饭后,张戎机被赶回去鮀城主持大局。
而黄修远也打算明天,然后前往海丰县的半导体基地,查看一下伏羲CPU的优化进度。
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机测试
海丰县,公平镇半导体基地。
五号厂房内。
当黄修远秘密到达厂房时,陆学东和张镜鉴等人,经过这些的不懈努力,已经进行了六次流片测试。
此时他们正在检测第六次流片的芯片,通过各种检测仪器,一点点找出芯片中的问题。
陆学东的助手王志远,将一块芯片接入一台手机中,开始做试运行的测试。
聚精会神的众人,并没有注意到,黄修远来到检测室。
当一只手拿起了一台手机,王志远才惊醒过来,抬起头看到了正在操作手机的董事长,有些紧张的问候起来:“董事长,你好。”
一旁的陆学东,也看到了他:“修远,你整天神出鬼没,我都快被你吓到了。”
“没办法,安全第一,很多人巴不得我原地爆炸。”黄修远半开玩笑,半提醒着陆学东。
陆学东也不是傻子,作为燧人系的核心科学家,他们早就上了CIA之类的黑名单,不小心谨慎一点,只会害人害己。
“修远,这就是第六次流片的芯片,我们检测了两天时间,暂时只发现一处小问题。”
黄修远对于伏羲芯片的优化进度,还是相对比较满意。
一边操作着手机,一边问道:“手机的磨合情况如何?”
“我和老江那边的软件实验室,一起优化了芯片和操作系统,现在系统运行非常流畅。”说完,陆学东拿起工作台上的一台手机。
事实上,龙图腾的手机和电脑,已经在小规模生产了,现在就差CPU和GPU芯片。
伏羲CPU芯片已经接近完成,在缺少GPU的情况下,陆学东他们暂时只能用高通等公司的GPU芯片,又配合一个转换器,避免两者的不兼容。
这只是为了测试顺利进行,迫不得已下的权宜之计。
而且用高通他们的GPU芯片,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因为高通芯片并不是适应伏羲框架,会影响测试结果。
只是现在联合GPU,还没有完成设计工作,虽然已经差不多收尾了,但是还没有进入流片。
现在陆学东手上的手机,就是采用伏羲CPU芯片和高通GPU芯片的测试机。
黄修远同样拿着一台手机,手机已经用上了未来普遍采用的全面屏,背后有指纹解锁和摄像头,一侧是音量键、开机键,一侧是手机卡槽,下侧则是充电口、数据插口、喇叭口。
正面的全面屏,虽然还有明显的屏幕边框,但是龙图腾的新手机,采用了燧人系的特有技术,硅纳米镀层加工的全玻璃机身。
由于硅纳米镀层的特点,导致新手机的物理抗摔抗划能力,基本已经被点满了,哪怕是2030年的手机,也没有这么耐摔耐划。
这方面,燧人系有明显优势。
按了开机键,用二十八秒左右,先是闪过伏羲操作系统的水墨画八卦图案,紧接着是一个龙型图案浮现出来,然后进入手机的操作桌面。
操作桌面上,一些基本的系统自带工具,例如相机、日历、闹钟秒表、图库,都全部配齐了。
毕竟黄修远有未来手机的记忆,在手机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上,以及系统自带功能,都相当的成熟和多种多样。
这些系统自带工具,他就粗略的操作一下,然后便打开手机中的时光博客,尝试登录自己的账号。
输入密码后,虽然登录上了时光博客,但是有稍微的卡顿。
在他身旁的陆学东,解释了一下:“这个情况,我猜测可能是高通芯片和伏羲芯片的不兼容,导致的程序卡顿。”
“你们和联合GPU项目组的交流如何?”
陆学东说了一下具体情况。
之前由于黄修远过去惠州,给联合GPU项目组升级了设计软件的数据库,又指点了几天,近期他们和陆学东这边交流过好几次。
至少在模拟计算中,两种芯片的数据,明显的大漏洞和不兼任情况,基本没有在模拟计算中体现出来。
听完陆学东的汇报,他放心了一些。
继续测试着手上的手机,在浏览博文、图片和视频过程中,他发现这些操作,都存在明显的卡顿。
或许对于2010年而言,大家都不太了解智能手机的具体情况,而黄修远以未来的目光来看,自然觉得问题一大堆。
刷了一会博客,还看到了不少社会热点新闻。
比如西洲债务危机、文化与小偷、力拓退市成功、电影《共和国之辉2》首映、秦通输水线贯通……
他匆匆扫了一遍,然后退出时光博客,又打开一款小游戏,随便玩了玩。
最后就是时光信息在上个月推出的社交软件——超信,基本就是参考了未来企鹅的超信。
其实超信这个软件,早在大半年之前,时光博客的大平台上,就进行过相应的内部测试,当时叫好友圈。
上个月好友圈完成改版,正式从时光博客的大平台剥离出来,改名为超信后,就迅速推出了市场。
目前超信借助时光博客的9247万用户,在上线一个多月时间,迅速累积了2283万新用户。
至于未来的企鹅超信,黄修远根本不在乎,毕竟他的蝴蝶效应,早就改变了这个世界。
测试一下超信的各个功能,发现和未来相差不大。
尽管新手机的已经相对完善,但是黄修远还是看出了其中一些问题,比如京东方生产的手机屏幕,在分辨率上,明显比三星之类同类型屏幕,差了一个层次。
他将这件事记下来,到时候吩咐张维新,去京东方考察和加大投资力度,保证国内产品,可以自给自足。
下午四点半左右。
王志远拿着一份全面检测报告过来。
第六次流片的结果,已经初步出来了,黄修远接过来,一目十行的浏览了一遍。
经过他的优化,显然伏羲CPU设计工作,已经差不多进入收尾阶段了,这一次的检测结果,就发现了两个小问题。
凭借龙图腾的设计团队,不用几天时间,就可以解决这两个小问题。
“学东,看来这一次设计修改完成后,再进行一次流片,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投入量产了。”
陆学东点了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我开了年会后,就打算再次北上,这一边的工作就劳烦你了。”黄修远拍了拍对方肩膀。
“放心,一切有我。”陆学东语气非常坚定。
黄修远有些不放心他的身体,便交代陆学东多注意身体。
在海丰县的半导体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