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纳米崛起-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煮沸后放凉,就参一些饲料,拿去喂养猪。
这就是小地方环卫工人的生存方式,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艰难的活着。
第二十三章 布局
清明时节雨纷纷。
软件实验室窗外,下起了蒙蒙细雨,黄修远和陆学东等人,加上陆续招聘过来的十几个程序员,以及十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废寝忘食的忙碌着。
公司的其他事情,除了超百万的费用,和重大事项外,他都一股脑交给了林百杰等人去解决。
燧人公司的官网,在3月28日低调上线试运行,公司官网除了总公司的页面,还有两个子公司的页面。
图方便的黄修远,将子公司的官网,一并合并在燧人公司官网之中。
经过一个星期的试运行,修补了一些明显的漏洞后,他便在一众程序员中,将一个办事稳重的程序员,和两个实习员工,抽出组成官网管理小组,专门管理公司官网,同时测试和修复一些漏洞。
剩下的人,分成两个研发小组,由陆学东带领的“计算机系统研发小组”,由黄修远带领的“未来软件研发小组”。
这两个研发小组的方向,都是关于计算机系统的研发,只是具体的研发细节,两个研发小组不太一样。
陆学东的小组,是基于Linux内核,以及当前正在使用的苹果系统、微软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对于陆学东小组的研发工作,黄修远的指导思想非常简单,那就是抢占专利高地,同时给燧人公司提供一些可利用软件技术。
而黄修远自己带领的研发小组,就是从头到尾,从最基础的状态,打造完全属于燧人公司自己的操作系统。
这件事也只能由他亲自来带领,因为未来的操作系统,只有黄修远知道方向,在伏羲计划中,他参与过一部分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
由于未来的激烈对抗,谷歌和微软的系统,因为一系列禁令和制裁,导致国内不得不自力更生。
而那连绵不断的专利大战,更是让国产系统拼命起来,从二十年代的艰难求存,到三十年代的旗鼓相当,来到四十年代,已经是略有优势的局面。
操作系统的问题,之前黄修远就说过,难度不在于系统的打造,而在于系统的推广和生态。
现在还没有太晚,至少安卓系统还要到今年九月份,才正式推出市场,到2010年才压制诺基亚的塞班系统。
圈地自萌的苹果系统,和雄霸PC端的微软系统,同样不容小觑。
他布局的软件专利,包括了“扫一扫”系列、“二维码”系列、“跳转页面”、“触摸屏操作”、“屏幕录制和截屏”、“验证码生成”,这些未来十几年的软件技术。
这一部分技术,有不少软件技术,其实已经有人研发了,比如东瀛人原昌宏,在1994年发明了QR码。
东瀛人发明的“二维码”,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这确实是一种二维码,但是二维码却不等于QR码,二维码有众多种类。
由于QR二维码是开源的,并不存在专利问题,可以放心的使用。
反倒是“扫一扫”这个专利,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尽快拿下一个专利,黄修远已经吩咐商凝华的专利组,去西安收购一个专利。
这个专利名为《具有图像识别能力的电话机》,发明人是刘珉恺,发明时间是2003年。
和2011年徐蔚发明的《采用条形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专利。
两者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同类型专利。
如果成功拿下《具有图像识别能力的电话机》,那燧人公司再申请《采用条形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这个专利,就可以构成“扫一扫”的专利。
除了这些专利,还有国产化时代的不少专利,同样会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专利长城”。
比如,用于保护个人隐私权的专利——“多层动态验证码”;用于特殊储存的“双色光码压缩和解码”;用于触摸屏操控的“多屏幕管理”、“屏下指纹解锁”。
以及黄修远最看中的两个技术,分别是:
专门用于智能识别的“综合内容分析”,可以根据设定好的筛选条件,精准过滤绝大部分的不良信息,这个技术还用于文字识别、图像识别和翻译。
而另一个技术,名为软件镜像转化,就是针对不同硬件环境下,让应用软件快速适应新硬件环境。
这个技术,其实也可以说是“智能模仿编程技术”,模仿一个软件,将模仿软件用于新硬件上。
尽管会出现大量的漏洞,或者不兼容的情况,但是这个技术,在超算加持下,会根据运行情况,利用编程数据库的“插件程序”,进行快速的“择优录取”。
编程数据库的“插件程序”越大,那软件镜像转化的越高,在黄修远记忆中,六七十年代的软件转化,功能模仿平均值在96%左右,功效模仿平均值在84%左右。
加上人工的辅助,修复一些漏洞,基本可以让两个软件,在功能功效上八九不离十。
之所以开发软件镜像转化技术,目的是为了节约开发时间。
就比如一个小公司,开发一个软件,通常只能适用于一个系统,要应用在另一个系统上,又必须从头再来。
而有了软件镜像转化技术,就可以快速生成功能功效差不多,又可以应用于其他系统的软件,这可以节约90%以上的二次开发时间。
现在黄修远的重点,就是开发这个技术。
因为这个技术,还可以用于逆向工程,为软件研发基础薄弱的公司,快速跳过一些前期的时间,降低试错成本。
在实验室内,黄修远这一组的程序员,一点点编写着主要框架,软件镜像转化技术的核心,分别是软件功能识别、各种通用框架、大量标准化的子程序插件。
其中软件功能的识别,只能做到半智能化,如果要保证质量,必须要程序员查漏补缺。
通用框架,就好比一间房子的粗胚框架。
而标准化的子程序插件,则像房子的装修装饰材料、家具电器之类,这一部分的打造,需要时间的累积,插件库的插件越多,意味着软件镜像转化系统,可以匹配的程序越完善。
在程序完善过程中,他和陆学东合作,尝试生成一个“博客类型”的商业软件。
忙碌之中,黄修远又抽空去祭祖。
公司那边也在磕磕绊绊中,迅速发展着。
大小垃圾运输车辆,一共85辆,从东风汽车厂那边发货过来;大量定制的防翻垃圾桶、清洁工具、劳保用品,也陆陆续续到了蓝色时代公司。
而筹备海陆环保燃气公司的工作,林百杰初步搭起了一个草台班子,公司场地和燃气储备站、各种型号的燃气罐,也在按部就班的筹备。
第二十四章 竣工
4月19日。
近段时间内,沉浸于代码中的黄修远,接到了林百杰的通知,说贵竹岭工业园一期工程,正式进入了竣工验收阶段。
经过十几天忙碌,软件镜像转化系统,已经完成了初代软件识别功能,目前正在进行通用框架的编写。
他交代了几句话,便叫黄伟常开车,去贵竹岭工业园。
皮卡车沿着海汕公路,一路向西直行,两侧是郁郁葱葱的稻田,偶尔可以看到田间,有一两头老黄牛在埋头吃草。
贵竹岭工业园距离埔边镇不远,两地相隔不到三四公里。
三辆皮卡车,穿过贵竹岭乡的居民区,又走了一公里左右,便看到了一排十几米高的厂房。
负责厂房的保安,看到了车辆过来,急忙上前来,看了众人的工作证后,才迅速放行。
黄修远点了点头:“管理不错,不要松懈。”
“董事长放心,我一定守好公司。”黄伟常也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在外面的时候,改叫他董事长,私底下才会称兄道弟。
停好车,林百杰几个人,已经在厂房门口等着。
“黄总,办公楼还没有装修好,我们去集装箱房那里?”
黄修远摇了摇头:“直接到厂房里面,边走边聊。”
一行人走入第一间厂房,全密封的设计,厂房内部分成好几个区域。
这个厂房是生活垃圾综合回收线,第一部分是一个深度八米的垃圾临时堆放池,可以让垃圾运输车,直接在这里倾倒。
在池子的上方,是小型龙门吊机,可以将垃圾池里面的垃圾,通过一个抓斗,送到下一个区域。
设备生产商的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和调试。
走向下一个区域,就是一条垃圾运输带,垃圾运输带的第一个分拣环节,就是一个电磁铁的金属制品分离。
接下来是人工分拣区,在这个环节,分拣员会将塑料袋、塑料瓶、玻璃瓶、纸制品、电池电子产品、剩下的金属制品、塑料制品,一一挑选出来。
最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残羹剩饭、树枝树叶、瓜皮果皮、一部分餐巾纸之类和泥土沙石,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人类废弃的有机物。
经过第一次初步分离,各种垃圾中,容易回收的东西,就被送到其他回收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普通人一天产生的废弃物,可能在0。5~2公斤之间,取一个中间值,那就是1。25公斤/人/天。
汕美城区的常住人口在80万左右,其中城镇人口在50万左右,加上城市流动人口,平均每天在5万左右。
55万×1。25公斤≈69万公斤,即每天产生690吨垃圾,如果未来的乡村,也纳入垃圾回收的范围,那每天的生活垃圾产量,将提升到每天1000吨左右。
而回收工厂的单条回收线,每天都可以处理500吨生活垃圾,之所以准备了五条,目的是为了日后的扩展业务,接纳周围县镇的生活垃圾过来。
目前燧人公司订购两条生活垃圾回收线,设备已经到位,设备生产商的员工,就在这边安装和调试。
其他的金属回收线、玻璃回收线、塑料回收线等,设备都到了汕美城区。
估计六月初,就可以完成安装调试,进入试运行阶段。
看完各条回收线,黄修远并没有离开,而是来到二期工程的区域。
“百杰,承建厂房的公司,二期的建设工期要多久?”
林百杰急忙回道:“由于基础已经弄好了,大概五月底可以完成二期,和一期的办公楼装修工作。”
他紧接着问道:“燃气储备设施方面,胜动怎么说?”
“燃气发电机组已经到了,燃气储备设施,由于我们要求储存五百万立方,他们会在这个月月底,带着施工队和相关设备过来。”
黄修远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问了一个问题:“运输车司机、分拣员和设备操作员,招聘得怎样?”
“分拣员已经招了五十人,我们采用了大量自动化设备,并不需要太多分拣员,设备操作员也招了三十多个,正在培训。”林百杰歇了一口气,才继续说道:
“司机方面,开大型运输车需要A牌,比较难招到人。”
“嗯,辛苦你们了。”
“分内之事。”
随后他又交代了一些事情,便返回公司总部。
顺便考察了材料实验室的进度,经过六十多天的建设,很多实验室大体已经完成了,只剩下一部分设备安装调试的工作。
从中检的姜名章口中得知,估计再过一个星期左右,实验室就可以进入竣工验收阶段了。
这个进度,让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