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纳米崛起-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我的打算,我不想太过深入通信市场,可以保证燧人系在通信市场的安全即可。”黄修远半真半假的回道。
其实他手上拿着未来的5G通信全套技术方案,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先知先觉,快速抢占5G通信技术的专利高地。
这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就如同现在那几个工业软件厂商,由于大量专利被时光信息抢注,只能同意时光信息的工业软件,使用他们的专利技术,双方形成专利豁免。
其中两个专利不足的厂商,还被迫每年支付时光信息140万和180万米元的专利授权费用。
现在燧人系已经有专利流氓的趋势了,特别是软件技术上,今年微软、谷歌就在专利上面,吃过燧人系的大棒。
有成熟技术方案在手上,黄修远完全可以组建一个通信研究所,然后大量抢注5G和6G通信的专利。
虽然西方企业会耍流氓,但是除非撕破脸皮,不然他们自己建立的游戏规则下,只能将颗苦果吞下去。
或者他们选择不用5G6G,来一个技术大跳跃,去研发7G通信技术。
不过黄修远不认为他们做得到,他未来的记忆中,人类的通信技术止步于6G几十年,所谓的7G通信,就连实验室方案,都是半死不活状态。
一旦被燧人系形成5G6G专利体系,要绕开这些专利,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任老总听到黄修远的答案,虽然莫名其妙,但是至少燧人系会入场,可以减轻华为的国际压力。
不过他们不知道,今天的这个讨论,给通信领域带来了一头猛虎。
或许未来任老总想起今天的讨论,会后悔自己多嘴。
吃了午饭后,送了华为一行人离开。
黄修远叫来了萧英男。
“英男,帮我传达一个指示,让科研部成立一个通信技术研究所,负责人暂时挂我名下。”
“好的,董事长。”萧英男点了点头。
他抽出圆珠笔,在记事本上,用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根据记忆中的信息,一点点拼凑起5G6G的技术体系。
到时候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研发,就可以在几年内,形成一个巨大又根深蒂固的专利体系。
就在他奋笔疾书的时候。
张雷敲门进来,将一份报告送到他面前:“董事长,英特尔刚刚召开了发布会,宣布推出32纳米的酷睿i7处理器。”
“哦?”黄修远表情淡定,看完相关内容后,拨打了一个电话。
第二百二十三章 让子弹飞
其实英特尔的32纳米级酷睿i7,在今年一月份就正式推出市场了。
这一次七月份的发布会,发布的酷睿i7,是32+纳米级别的改进版。
黄修远打完电话,在笔记本上直接翻墙出去,找到了英特尔的发布会视频。
英特尔总裁保罗?欧得宁,在发布会的表情既亢奋又夸张,仿佛胜券在握一般。
“先生们!女士们!时隔七个月时间,我们公司再次革新了芯片技术,让酷睿i7的性能获得更进一步……”
在发布会的最后,保罗?欧得宁握紧拳头:“我们将在今年年底,推出28纳米工艺的芯片,硅谷仍然是世界半导体的核心,其他不成熟技术,在未来二十年内不会成为主流。”
显然最后的话,是在提醒市场的投资者,也在贬低燧人系为首华国半导体,表明英特尔为首的硅谷,仍然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芯片技术。
在德州停留的蒋海霖,此时也来到黄修远办公室内。
“董事长,英特尔来势汹汹,我们是否要做出应对?”
黄修远目光古井无波,平淡地说道:“让子弹飞一会,牙膏厂还是有不少技术储备的。”
“哦?难道28纳米还不是他们极限?”
知道英特尔的一些底细的黄修远,解释了一下:“他们储备的技术,应该在22~24纳米左右,估计目前正在研发16~18纳米左右。”
“那岂不是和我们差不多?”
燧人系的龙图腾,目前拥有的芯片加工精度,就是20~22纳米左右,而伏羲CPU芯片的设计精度,也是基于20~22纳米精度来的,而不是外界猜测的40纳米。
虽然20~22纳米级别的缁衣—2,在单位时间内的晶体管加工速度上,只有缁衣—1的46%左右,用来生产芯片,也是勉强及格。
而14~16纳米级别的缁衣—3,在三个月之前,就进入了研发阶段。
整合了国内精密仪器企业后,燧人系在精密仪器的研发力量,获得了空前的膨胀。
虽然研发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在少数的问题,但是在研发进度上,基本和光刻法的工艺精度持平了。
非常清醒的黄修远,提醒蒋海霖一下:“别小看对方,毕竟是积累了几十年的半导体巨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是我夜郎自大了,看来要在内部开展一次戒骄戒躁的培训交流,免得疏忽大意,让西方半导体有机可乘。”蒋海霖说完有些惭愧。
黄修远面带笑意:“你可以清醒过来,我非常欣慰,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可以不会技术,也可以不会能言善辩,唯独不能狂妄自大。”
“多谢董事长教诲。”
刚想说什么,他的电话响起了,看了号码,是张维新的电话。
“喂,维新,可是英特尔的事情?”
“是的,董事长,我们要不要做出回应?”
“没有必要,让他们嚣张一段时间,放松一下警惕也好,等我们的CPU芯片出来,再捶爆这帮家伙。”
“我明白了。”
黄修远岔开话题:“对了,伏羲芯片的设计进度到哪里了?”
“已经到了83%左右,九月份或者十月份,应该可以完成初稿。”
“嗯!我听说学东贫血晕倒了?”
电话对面的张维新苦笑回道:“是的,昨天晚上的事情,陆总太拼命了,这大半年来,都没有放假一天,有时候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我都劝了好几次。”
“交给我吧!”黄修远也知道,可以劝说陆学东的人,也就他一个人了。
挂了电话后,他立刻打了陆学东的电话,先将陆学东臭骂一顿。
然后吩咐安全部,对那些超量加班的研究员,执行强制休息,免得搞出一个过劳死之类。
虽然燧人系的加班费非常高,但是研究员更加宝贵,国内的半导体人才,数量本来就不如米国,自然要倍加珍惜。
打完电话,黄修远背靠着椅子,思考着半导体产业的一些细节问题。
虽然有官方采购,和燧人系推动的五个大采购,但是他还需准备更多,让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更加顺利。
他估计一下伏羲芯片时间表,要正式上市销售,至少要到明年三月份。
而今年的安卓系手机,也在逐步发展壮大,诺基亚手机的市场会突然崩塌,今年是诺基亚手机最后的辉煌了。
一代手机领域的霸主,就这样突然退场,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黄修远早就准备了大量的智能机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很多都是借鉴后世的畅销机型。
现在万事俱备,就差CPU了。
另一边。
英特尔的发布会结果,也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
最明显的影响,就是米股市场中的硅谷科技股板块,当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其中英特尔的收盘价,一改之前的颓势,比前一天暴涨了21。6%。
而这件事的另一个大影响,则是国内互联网中,那些看好和支持东方芯片的声音,又有抬头的迹象了。
特别是有垃圾桶之称的新蓝博客,那些公知大V,顿时集体自嗨起来,开始指点江山,和暗踩燧人系的新半导体体系。
而作为燧人系的舆论阵地,时光博客同样不甘示弱,双方在网络互喷。
不过被教训了很多次的公知大V,这一次也学精了,那些评论和博文之类,都不敢指名道姓,而是采用旁敲侧击和阴阳怪气。
又故意冒充燧人系的粉丝,到处在网络上引战和带节奏,败坏燧人系的路人缘。
面对这种毒计,时光信息也没有太多好方法。
国际半导体俱乐部,近期也在兴风作浪,台积电第二个宣布,成功研发了28纳米芯片加工技术。
然后是三星电子方面,也宣布攻克了28纳米的芯片技术。
之前拿到32纳米芯片技术的东方芯片,一下子落后国际水平一代,而且产业园还没有建成,就落后了一代。
鬼知道等东方芯片正式投产,国际半导体会发展到多少纳米。
虽然英特尔信誓旦旦,保证会加大对东方芯片的技术支持和专利支持,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给东方芯片的技术,肯定是落后至少一代以上的。
但是柳弘毅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东方芯片成立的那一刻起,他就只能一路走到黑了,近期拼命去跑关系,希望可以获得支持,尽快开办东方芯片。
只是各地虽然眼馋东方芯片的经济效益,但是却不敢接盘。
七月的尾巴还没有过去。
网络上都在讨论英特尔的芯片技术,以及西洲联盟的债务危机,却没有注意到另一件事。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家,已经快接近崩溃边缘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溃边缘
澳洲。
西澳州。
距离西澳州首府珀斯,大约1200公里左右的北部,名为纽曼的小镇,是澳洲最荒凉的地区。
沙漠和戈壁滩中,分布着零星的耐旱植物,南回归线刚好擦过纽曼小镇。
七月份,南部区正是冬季。
干燥的内陆,强烈的紫外线,让人有暖洋洋的舒适,只是今年的南半球冬天,却显得格外的肃杀。
小镇唯一家酒吧,三五个醉醺醺的白人,一边灌着啤酒,一边抱怨着越来越糟糕的经济。
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将一杯黑啤一饮而尽:“嗝……该死的华夏佬,就如同斯蒂芬家的厕所,又臭又恶心。”
“法克鱿……”
另一个抽着廉价雪茄的中年人,露出一口大黄牙:“FMG的圣诞湾上个星期已经停产了,并且裁员了五百多人,该死!”
FMG是之前的全球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目前的全球第七大铁矿石生产商。
突然酒吧木门被推开,一个眼神迷离的秃头闯进来。
胡子男一愣,随即嘲讽道:“哦?这不是马里吗?你不是去东京了,那帮小矮子有没有给你找几个吉普塞女郎?”
秃头马里拉开一旁的高脚凳,语气有些麻木的说道:“一杯超新星。”
酒吧的调酒师转过身去,在酒柜上拿下一瓶高度伏特加和一瓶龙舌兰,然后以眼花缭乱的手法调制着。
平常如同话唠的秃头马里,却如同一个得了自闭症的小孩,目光呆滞地看着那酒柜,仿佛五颜六色的酒瓶子,有什么致命的诱惑一般。
而胡子男、大黄牙等人,则继续冷嘲热讽着,发泄着内心的郁闷和不满。
这和马里的工作有关系,他是三井—伊藤忠铁业的澳洲分公司员工,负责商业合同的翻译工作。
而纽曼镇的鲸背山铁矿,就是必和必拓联合三井—伊藤忠铁业,共同开发的铁矿。
该矿区的铁矿石质量非常好,经过初步遴选后,品位可以高达63%,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
调酒师将一杯名为超新星的鸡尾酒,推到马里的面前。
马里拿起一饮而尽,那冰冷的酒液,入了喉咙后,宛如一颗超新星在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