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纳米崛起-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发这一条新闻,可不是给西洲联盟看的,而是给大西洋对面的人类灯塔看的。
  作为此时此刻的世界老大,对于长11运载火箭的成功,自然是高度关注着。
  哪怕是北美洲时间,是处于夜深人静的凌晨,他们此时的无心睡眠了。
  NASA署长罗伯特和技术执行官米歇尔,被紧急邀请进行视频会议。
  在视频会议中,各个要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一众大财团的代言人,都出现在视频会议中。
  要不是没有启动一级戒备,所有人都以为那个幽灵又回来,也可以说,那个幽灵又在另一片土地,重新发展壮大起来了。
  一个苍老又满是威严的声音,在视频会议的音频中响起:
  “罗伯特,你们NASA的评估结果如何?”
  深呼吸一口气,罗伯特立刻回道:“先生们,女士们,就在两个小时之前,我们已经全程监控了对方的运载火箭发射,技术确实非常强大,如果对方进行登月,只需要土星五号一半的重量,就可以将45吨物资,运送到月球轨道上。”
  “该死……”
  “太糟糕了。”
  “我们需要遏制他们,不然我们将失去月球和火星。”
  “遏制?你拿什么去遏制?”
  一众与会者顿时激烈争吵起来,如果说上一次的战略导弹测试,让他们寝食难安,那这一次长11的发射,则将他们的危机感,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安静!”
  那苍老又威严的声音,直接让所有人沉默下来。
  “罗伯特,继续说下去。”
  “好的,先生。”罗伯特清了清嗓子:“在同样的重量下,对方的有效载荷将是我们的两倍,如果我们不能尽快追赶上去,极有可能在未来的月球、火星争夺上,失去战略优势。”
  “说一下你们NASA的意见。”另一个略带沙哑的苍老声音,在所有人耳畔响起。
  罗伯特内心,既担忧又兴奋,用发颤的言语回答道:
  “我建议提升航天事业的发展经费,每年额度不小于2000亿米元,我们需要升级改造航天飞机,和发展全新的高能燃料,在2020年左右,建立第一个月球殖民地,在2030年左右,载人登录火星。”
  “哦买噶?”
  “罗伯特你疯了?”
  “这不可能,我不同意。”
  “太多了,如果每年500亿还可以接受。”
  与会者中,不少人顿时跳脚起来,面红耳赤的反驳,不少人甚至直接拍桌子。
  只是真正的大人物们,却没有出声,似乎在考虑这样做的利弊,如果为了一时的利益,就放弃外太空的发展,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他们极有可能会失去月球和火星,乃至整个太阳系。
  罗伯特也情绪激动,和一众反对声音,展开了激烈的辩驳,如果不是视频会议,估计直接打起来都有可能。
  半个多小时后,就在罗伯特吵到嗓子沙哑,其他人也精疲力尽时。
  那苍老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每年2000亿,我们会全力支持你们NASA,罗伯特不要让我们失望,明白吗!”
  罗伯特坚定的回道:“我一定尽快重新恢复NASA的力量,露西亚不能击败我们,现在也一样。”
第二百一十三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对于大洋彼岸的激烈反应,在东风航天城的黄修远,并没有太过于关注。
  他和林百杰沟通了公司事情,近期燧人系的发展相对平稳,其中各项科研项目的进度,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比如他和陆学东一直跟进的芯片设计,初代手机CPU整体设计的完成度,已经来到了76%左右,预计今年九月份完成设计初稿。
  近期各个合作公司,也上马了不在少数的芯片设计项目。
  他看完了近期的公司半年报,张雷从外面敲门进来。
  “董事长,北平方面的邀请函。”
  北平?邀请函?
  黄修远接过了一看,邀请函的发出单位,竟然是一个他意料之外的名字——国家集成电路投资基金筹备委员会。
  这个本该在2014年才出现的投资基金,竟然提前了四年时间,出现在这个世界中。
  黄修远知道,这肯定是自己引起的蝴蝶效应。
  打开邀请函的内容,从上面的描述来看,目前这个投资基金还没有正式成立,所以由临时组建的筹备委员会,负责邀请各个企业,准备相关事宜。
  其实这个投资基金的出现,和黄修远四月份搞的事情有关系,他将棱镜门提前爆出,而且是直接实锤,导致全世界都暗自提防起来。
  受到这件事的刺激,上面之前的犹豫不决,瞬间被一扫而空,不得不坚定下来,搞自己的国产芯片和系统。
  而国产芯片上,燧人系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
  虽然柳弘毅和外国财团合作,搞了一个所谓的东方芯片,但是上面一清二楚,这不过是一个傀儡企业,核心技术和设备都在英特尔、德州仪器和阿斯麦这些西方企业手上。
  就算东方芯片发展起来,它也注定不会成为“东方”的芯片,未来一旦出现极端情况,东方芯片绝对靠不住。
  在这一点上,上面还是非常清醒的,这种包藏祸心的养子,终究是不会成为一家人。
  因此四月份后,姑苏当地就出现了几次比较大的人事变动,东方芯片产业园也被迫停歇了下来。
  这个时候,集成电路投资基金的出现,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估计上面要亲自下场了。
  黄修远看了一眼时间,是7月12日,在北平召开产业大会。
  这一次集成电路产业大会,除了一系列半导体企业,还有附属于半导体产业的软件和互联网行业,目前互联网三巨头的千度、企鹅、阿里,以及时光信息等十几家企业,都收到了邀请函。
  显然这一次是要动真格了。
  作为坚定的国产派,横跨半导体上下游,又拥有自己的小互联网生态的燧人系,是绝对支持半导体和互联网全面国产化的。
  因为燧人系一大半的产业,都赌在这上面,不支持就是在自杀,别的企业有退路可走,唯独燧人系没有退路。
  这一切都是黄修远的决策,亲手斩断燧人系的后路,要么粉身碎骨,要么浴火重生,除此之外,别无他选。
  看完邀请函后,他合上纸页:“回复对方,说我一定如期到场,安排好我的行程。”
  “好的,董事长。”张雷点了点头。
  他刚想去找张培材院士,讨论一下固体燃料的事情,突然电话响了起来,翻开滑盖后,发现是老熟人。
  “喂,任总,可是北平产业大会的事情?”
  “黄总料事如神,看来你也收到了。”
  黄修远一边侧头夹着手机,一边抽出圆珠笔,翻看着几份资料:“华为有什么打算?”
  “我会亲自过去,这种大事怎么能错过。”
  “任总,可是有其他事情?”
  “果然瞒不过黄总,主要是最近听到一些风声,那些互联网公司对你们公司意见非常大。”
  黄修远冷笑起来:“这帮土鸡瓦狗的声音,我也有所耳闻,想让我放弃国产系统的内核,采用Linux内核,加强所谓的互联网通用,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电话对面的任老总,也似乎知道这个结果。
  如果采用Linux内核,后果就是踏入专利陷阱之中,早就打造了专利护城河的微软、谷歌和甲骨文之类,绝对会如同饿狼一样扑上来,全力围殴燧人系。
  到时候,无论燧人系和西方互联网企业谁输谁赢,国内那些互联网公司,都立于不败之地,毕竟他们的软件不会受到大影响。
  “那你最好小心点,这一次产业大会上,他们绝对会发难的。”
  “多谢提醒,我会注意这件事的。”
  “那就好。”
  俩人挂了电话。
  没一会,紫光集团、大唐通信、中兴通讯的老总们,都有一一致电,他们也或明或暗,都在提醒他,小心这一次产业大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东方芯片和良想。
  站在宿舍的窗前放眼望去,远处那荒凉的戈壁滩上,几颗屹立不倒的胡杨,牢牢地盘踞在风沙边缘,阻挡那沙漠的侵蚀。
  树欲静而风不止,黄修远内心如同一块冰冷的钢铁,对于这些互联网企业,他从来都没有什么好感。
  这些互联网企业背后的西方财团,本身就决定双方的立场问题。
  在未来,他们作的恶,比资本家还资本家。
  恶性竞争是家常便饭、996是福报、高杠杆精准放贷、科技创新是卖菜。
  黄修远盘算了一会,既然这帮家伙想撩拨他,就别怪他掀桌子了,他打算在产业大会上,直接给他们那一记狠的,让这帮家伙长长记性。
  转了转手上的圆珠笔,随即他奋笔疾书起来,将自己的一些想法,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综合成一套理论。
  直接给这些互联网企业,来一套“精准推送”,将他们未来的路全部给堵死。
  互相伤害,看谁怕谁。
  他花费了两个多小时,给这些互联网企业,准备了一整套的方案,保证让他们欲仙欲死。
  写好了开场演讲稿,他伸了伸懒腰。
  眼看外面的天色黯淡下来,远处的戈壁滩上,一副大漠孤烟、残阳如血的景色。
  突然他盯着不远处的发射架,一丝灵感从脑海中闪过,空气仿佛宁静了下来。
  就这样静静地看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夕阳西下,最后一丝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上,黄修远才惊醒过来。
  “或许这样真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自言自语了一句,随即抽出草稿纸和圆珠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本来打算去吃饭的念头,都被他压了下来,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计算和设计,在草稿纸上,出现了一款运载火箭的草图。
  尽管非常的粗糙和简单,但是却可以解决高温和精细控制的问题。
  他急忙带着草稿纸,去找张培材院士等人,准备深入讨论这个设计。
第二百一十四章 思路和着陆
  看到从房间走出来的黄修远,张雷急忙跟上来:“董事长,你还没吃……”
  “给我打包一份,我待会回来吃。”
  面对雷厉风行的黄修远,张雷伸了伸手:“额……好吧!”
  三步并两步向张培材的宿舍走去,黄修远到了门口,立刻敲了敲门,发现开门的人是张明流。
  “黄先生,怎么有空过来?”
  “张总工,张院士在吗?”
  屋内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修远,我在,进来说吧!”
  进入房间内,不仅仅张明流在,还有王勘院士和其他几个核心技术的负责人,也在这里。
  “大家都在?”黄修远有些诧异。
  王勘院士笑了笑:“老习惯了,我们习惯发射任务完成后,开一个小会。”
  “不介意加我一份吧?”黄修远拉开椅子问道。
  张培材院士笑着摇摇头:“欢迎还来不及,怎么会介意。”
  众人说了一会这一次发射任务的得失,为下一次发射做好经验总结。
  长11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有14吨左右,而同步轨道也有7。5吨有效载荷,对于接下来发射的北斗卫星,是一款非常重要的运载火箭。
  北斗卫星的重量在3。1吨左右,在准备妥当的情况下,长11可以一次性运载两颗北斗卫星上同步轨道。
  更加重要的事情是,长11运载火箭可以长期保存,作为快速补星的战略投送力量。
  一般情况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