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明史-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柴美娇欣然接纳了李惠中之后,朱祁钰也送了一口气。作为一个有宏图大志地皇帝,朱祁钰几乎不能将精力花费在家庭上。现在,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在支持,而柴美娇就是朱祁钰身后的那个女人,一个让他可以在亲赴前线的时候,将家里的重任安心的交付给她的女人!
    既然大臣不反对,而后宫的几个贵妃也都不反对,这门亲事也就定了下来。当然,朱祁钰再也不可能回京城为这朝鲜公主办一场盛大的婚礼。婚礼原本定在平壤进行,而且朝鲜国王也很是激动,要邀请朝鲜所有的知名人物参加,他的女儿嫁给了大明皇帝,这自然是朝鲜全国上下的大事!不过,最后朱祁钰没有答应,毕竟,东征日本的行动就在眼前,他不想浪费太多地时间。最后,朝鲜国王也只邀请了朝鲜王族的一些亲戚,另外给朝鲜百姓减免了三成的赋税,就在平壤举办了这场并不算隆重,却在朝鲜百姓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婚礼。
    之前,朝鲜虽然是大明的属国,可从没有朝鲜公主嫁给大明的皇帝,现在明朝两国联姻,成了亲家,那关系自然再进一步了。而且,朝鲜长公主李惠中也深得朝鲜百姓的爱戴,在战争期间,她代替父王多次劳军慰师,安抚百姓,还变卖自己的首饰珍宝,为朝鲜饥民购买粮食。这些,都让她成为了朝鲜百姓心目中最善良的公主。而朱祁钰这个大明皇帝在朝鲜百姓心里那简直就是神了,作为明军的统帅,能够在数月之间就战胜日寇,将入侵朝鲜的日寇彻底消灭掉,朱祁钰不成为朝鲜人的神,那才是怪事了!
    办了婚礼之后,朱祁钰就乘船返回了大明,当然,给他护航的是大明水师舰队。当庞大的舰队进入大沽港的时候,于谦带着一帮文臣武将早就已经等在了码头上,前来迎驾。见到于谦之后,朱祁钰也很是高兴,不过,当他发现于谦又消瘦了几分,而且面色更为苍白之后,朱祁钰也是心痛不已,于谦可是他在国内最为重要的支柱啊!
    一番奖赏,庆祝是在所难免的。而于谦也带来了奖赏名单,朱祁钰亲自在码头上宣读了有功人员名单,以及给与的奖赏。同时,宣布,明军将在国内休整数月,为渡海东征做好准备。连续打了好几年仗的明军官兵也是兴奋不已,拿到了奖赏,还能休假,这大概是所有官兵最大的期望吧!
    在大沽停留一日,朱祁钰命柴栋和李舜臣留在大沽训练水师,督建战舰之后,才率领罗国栋的偏锋大军赶回了京城。而卫平率领的明军入朝主力的一部分也已经返回了京城,另外一部分则留在了朝鲜南部的几个港口,以及济州岛,负责修建港口,军营,为明军渡海东征做好准备。
    回到京城之后,朱祁钰又为李惠中举办了一场小规模的婚宴。毕竟,他是娶老婆,按照习俗,婆家的人是不能怠慢的。这场婚宴的规模并不大,朱祁钰甚至没有邀请那些王爷,只是请了政府主要官员,军队的重要将领,在中南海摆上了几桌酒菜而已。当然,这也算是给足了朝鲜国王面子,出席婚礼的可都是大明的重要人物呢!婚宴之后,李惠中也就成了朱家的人,被封为韩贵妃。当然,新的问题就来了,而这个问题就是,中南海太小了,而且内侍与侍女太少了,根本就容纳不下朱祁钰这一家人!理想文学(www。shubao2。com)书友整理上传。
新明史…第五卷 半岛攻略 第三
           “各位,回皇宫居住的事情,你们就别提了!”朱祁钰压了压手,打住了官员将领,还有以金英为代表的内侍的话,“我已经想好了,皇宫有更好的用处。www。03wx。com整理提供我将把皇宫立设凌烟格,以供奉为我大明征战而牺牲的将士英魂。另外,皇宫后院改建为疗养院,向在战争中负伤的大明将士开放。另外,皇宫正殿改为博物馆,供大明百姓参观。勤政殿改建为帝国图书馆,收藏天下书籍,供我大明学子使用。而皇宫西面设帝国科学院,专门负责帝国科学发展事务。所以,我是不会回皇宫居住的。
    我说过,皇帝是人,百姓也是人,我能受百姓爱戴,能有这么多人伺候,我已经诚惶诚恐,不敢有太多的奢求!”
    “陛下……”金英急了起来,“陛下如不回皇宫居住,那皇宫又有什么用呢?”
    于谦已经看了朱祁钰的意思,他看了金英一眼,说道:“陛下能以国家为重,万始为百姓,将士,为大明着想,臣等岂能不体会皇上的用心。不过,中南海面积狭小,实在是委屈了皇上。如果陛下不回皇宫的话,那就从国库中拨出一笔款项来,在中南海附近再扩建一部分房屋,这并不为过!”
    “这……”朱祁钰皱起了眉毛,“这恐怕要花不少的钱吧,这怎么能让国库出钱。丁用,这些年来,我在公司的分红有多少?”
    “陛下,这几年,公司的分红大概有四百万两左右!”
    “这么多?”朱祁钰一惊。他虽然“爱财如命”,可对金钱确实没有多少概念,毕竟,他平日也没有用钱的时候。
    “陛下,这只是陛下的一份,其他的都已经分了出去,而这笔钱,臣一直帮陛下保管着!”
    “好,就从这笔钱里在中南海附近买一块地,然后多修几间房屋!”朱祁钰想到自己有这么多钱,也有点兴奋了。当然,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为大明皇帝,天霞是他的,他还缺钱吗。“丁用,恐怕这笔钱还用不完吧?”
    “陛相虑了,钱是绝对用不完的,就算再修一座类似皇宫样的建筑群,也就最多花费两百万两而已!”
    “不能那么搞,帝国财政本来就比较紧缺,而且这几年又征战不断,我要带头树立好节约的风尚。这次,你最多用五十万来给我建一个新家,怎么办,你去策划!”朱祁钰眼珠子转了一圈,又说道,“多余的三百多万两,我准备设立一个基金会,专门负责为战争中的难民,以及帝国伤亡将士,及其家属提供帮助!”
    “基金?”丁用皱起了眉毛,这又是个新名词。
    “对,就是基金,具体怎么操作,下来之后我跟你详细商谈,现在我谈正事!”朱祁钰的兴致高了不少,他的目光落到了陈懋的身上,“陈将军,这次远征朝鲜,你留在了国内,我临行前吩咐的那些事情,都已经办理妥当了吗?”
    陈懋立即站了起来,将一份文件给了金英,金英立即转交给了朱祁钰。“陛下,臣已经按照你的要求拟定好了军队改制计划,还先请陛下过目!”
    “军队改制?”于谦有点惊讶了,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于大人,这次北伐,以及入朝作战,明军的体制问题已经凸显了出来。特别是在北伐战争中,骑兵,步兵,神机营地配合问题很严重。拿陈懋来说,他的专长是指挥骑兵作战,而在指挥步兵作战方面根本就不如祖百龄,而在指挥神机营作战时,又不如罗国栋。虽然,我大明将领都是优秀的将领,人人都能独挡一面,可并非全才,至少无法精通多兵种合成作战。而战争已经证明,单一并重很难在战场上生存下去。当年,蒙古骑兵横扫天下,几难遇到敌手,而现在,却完败在了我大明军队手里。为什么?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火器在战争中的大规模使用,必然导致战术革命,而这就需要我大明军队有更好的体制来适应新的战争方式,有更好的指挥机构来指挥明军作战,也需要更好的将领来引导我大明军队作战!因此,这次入朝作战,我让陈懋留了下来,让他着手制定军队改革的事情。另外,我还准备成立一个总参谋部,专门负责未来大明军队作战的事情,于大人,你有没有意见?”
    等到朱祁钰一番话说完,于谦已经了然明白了朱祁钰的意思。明军的体制确实存在着问题。比如,在作战中,骑兵与步兵的重要性有就下降,充当主角的是神机营的火枪兵与炮兵。特别是传统步兵,随着火枪兵的大规模使用,其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而这次,朱祁钰在政治改革已经打下了基础之后,着手进行军事改革,显然是要把明军的战斗力都发挥出来。而朱祁钰成立总参谋部的目的只有一个,保证在军事改革之后,仍然是他掌握明帝国的军权!
    “陛下,臣也认为,军事改革必须进行了,要想发挥出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就必须要有一套更完善的军事制度!”
    见于谦并不反对,朱祁钰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他迅速地看了完了陈懋提交的改革计划,指出了几点修改意见之后,就让陈懋重新去草拟了一份。当然,这次大规模的军事改革不是一两天就能够搞定的,而且所有的改革行动也不可能一起上来,必须要分步骤,分计划进行,这样才能够在不引起军队大规模动乱,不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情况下完成改革行动!
    军事改革第一项就是兵役制度改革。以往,明帝国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度。通俗一点,就是抓壮丁。任何一个明帝国的成年男子,都有义务服兵役,为帝国作战。当然,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出现,很多不想当兵的被招进了军队,那只能是滥竽充数,反而降低了帝国军队的战斗力。不过,以当时的情况来讲,明帝国还不可能推广志愿兵役制,毕竟,帝国的财力,以及国情都决定了,志愿兵役制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
    针对这一情况,朱祁钰的解决办法是志愿兵与义务兵结合。明帝国国内各地镇守的部队都为义务兵。服役期限为五年,五年之后就可以退役,或者选择继续服役,或者是转为志愿兵,终身在帝国军队服役。而帝国的中央军,也就是朱祁钰发动所有对外战争所依靠的帝国精锐部队则全改为志愿兵,所有官兵都领取军饷。普通士兵服役十五年,在四十五岁之后退役就可以领取由帝国政府一次性发放的退休补偿金。而军官则服役十八年以上,在五十五岁到六十岁退役时,可以终身领取帝国政府发放的养老金。
    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的还有一整套的官兵军饷级别。比如,最低级的士兵一年的军饷是白银二两,最高级的元嘶年的军饷是一万四千四百两。当然,所有军人的日常生活都是由国家负担的。其实,这就给了所有军人一个生活保障。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普通士兵的军饷足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了,而只要当上军官,那一家人都不用为生活发愁了!
    有了军饷制度,自然需要一套完善的军衔制度。以往,明军采取的军衔制度是比较落后的,从伍长到大将军,虽然也分了几十级,可将领与军官之间的差距很大。而军官与士兵之间地差距更大。这次,朱祁钰直接引入了现代化的军衔制度,从士兵到将军,一共分为了十八级。
    即: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将,少将,中将,上将。而在上将之上,还设大将与元帅两级,而这两级军衔只授予在战争中立下了巨大战功的将军,为虚衔,实际权力并未超过上将。
    这样,明军总体设了二十级军衔,并且在士兵与军官之间设置了士官,而各级军衔的晋升标准也定了下来。军人的晋升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服役年限来得到晋升。而一名志愿兵从最低级的三等兵做起,服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