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镇妖博物馆-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戴英卫怔住。
  圆觉只是大口吃饭。
  这名记者思考了一会儿,才道“这位师傅你说的倒也有道理。”
  “不过你可千万不要给那边儿的几位大师听到,他们估计不会喜欢的。”
  圆觉看了看远处身穿料子很好的白色僧袍,手中一串圆润佛珠的青年僧人,那边的僧人们注意到了这个蹲在那里跟个土工似的高大和尚,微微一怔,眼底浮现出一丝丝优越感,移开了视线。
  圆觉收回视线,点了点头,低下头,又扒拉了下清炒土豆丝,戴英卫看到他面色沉凝,只当做是这和尚心里不好受,叹了口气,也没有多说什么。
  而圆觉则开始思考,卫馆主家里的伙食怎么样?
  当然,如果他自己伤势不重,他也不会去打扰朋友。
  只是现在总算是有了一条退路。
  所以走的也更安心。
  戴英卫吃得嘴里没什么味,注意到圆觉背后背着个大包裹,心底有些好奇,道:“这是什么?”圆觉道:“是老师传下来的东西。”戴英卫没有多问,只是隐隐约约听到那边几个僧人暗地里嘀咕着。
  大概是什么人都装作出家的僧人来了。
  有证没有啊,就来这儿装和尚。
  记者眼底浮现一丝不喜,正要开口安慰旁边刚认识的大和尚,就看到他正拈起一粒米放在嘴里,饭盒里面早就空空如也,连最后一点点的菜汤,这和尚都用因为冷了而有些粘结干硬的米饭给搅和起来,没有放下。
  圆觉放下饭盒,道一声谢。
  戴英卫下意识道:“吃好了?”
  然后就心底吐槽一声,和那边一比,这种伙食哪儿算好了?
  真是神州被动技能,打招呼就问吃了没,雾都那边儿见面就不一样。因为仰望星空的存在,他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吐槽那边儿的天气。
  大和尚脸上浮现一丝微笑,道:“很好。”
  戴英卫心底觉得这是客套话。
  可是僧人眼中的满足却让他觉得,这和尚是真的很满意这顿饭,也很感谢他,圆觉帮着忙,把自己吃完的饭盒和水瓶提溜着,饭盒塞到了垃圾桶里,水瓶一脚踩瘪,塞到了袖子里面的暗袋。
  那边儿的几个僧人一阵笑。
  戴英卫都觉得有点丢人。
  可反倒是那大和尚一脸坦荡。
  戴英卫心中羞愧,道:“还没有问过,大师是哪个寺庙的?”
  圆觉双手合十一礼,答道:
  “唯识宗,圆觉。”
  周围霎时一寂。
  而在死寂中,那僧人从背后取出了九环锡杖,站在了天台山前,手中的锡杖轻轻点在地上。
  慧空还因为今天早上过来,发现祖师早已离开而怅然。
  突然察觉,寺院里的佛钟突然震响。
  庄严浩大的佛钟声响彻整座山,云气浩荡。
  刚刚还局促地跟别人借水搓洗干净僧袍的僧人眉目舒展,单手竖立胸前,缓声道:“唯识宗,圆觉。”
  “前来论法。”
  戴英卫脑子一懵,终于反应过来。
  结结巴巴道:“唯识宗……”
  周围众人视线一下凝聚到这朴素的僧人身上,瞳孔收缩,众生百态。而天台山那边,有些天台宗僧人走出。因为昨夜祖师下山离去,他们心底里有些沉郁,天台宗还保持着悬崖绝壁的状态。
  那边有一名枯字辈的老僧缓声道:“苦海无涯。”
  圆觉敛眸,缓声道:“苦海?”
  “贫僧脚下是人间,前面是苦海,你们是将自己当做灵山了?”
  这样微妙的小心思,唯独同样的僧人才能察觉品味出来。
  被圆觉一口道破了这话语。
  天台山众僧人面色微变。
  圆觉双眸抬起,望向那边诸多穿着僧袍的『波旬弟子』,道:
  “禅宗有大师说过,山不过来,我便过去。”
  “其实这一句话还可以这样说。”
  僧人踏步往前。
  肌肉贲起,直接将这一根九环锡杖抛下去。
  众人还有些不解。
  就看到那九环锡杖化作一金虹,重重坠地。而后居然化作了一人形,抬手按住那天台寺所在的山峰,突地爆喝出声,眉心一点金光爆开,遍体鎏金,伴随着隐隐约约龙象嘶鸣。而圆觉背后一道金色身影闪过,神色缓和宁静。
  双手合十,敛眸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而后大地震颤。
  伴随着金刚经,那以九环锡杖所化的身影生生将被以法力挪移开的山峰,重新推动。
  众人心底颤动。
  此岸僧人垂眸诵经,彼岸力士扛山而来。
  而后。
  九环锡杖所化法身,直接将一整座山扛起!
  这一座山,以及山上寺庙,在轰隆隆的声音中,被重新放到了原本的位置上,圆觉双目沉静,沉声道:“山可过来,普度众生,何以立下门户?
  这里就是人间,如果说人间是苦海,那寺庙不也在苦海之中?”
  “将人间和寺庙间的悬崖称呼做苦海,何其荒谬?”
  “此地亦人间。”
  “何以称苦海?!”
  九环锡杖飞入手中。
  僧人一步踏入天台山。
  “贫僧圆觉,今日论法而来。”
  “带尔等,重入人间!”


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以大乘破大乘(大章求订阅)
  一句『带你们重入人间』,振聋发聩,戴英卫不知为何,只觉得心潮起伏,看到圆觉已经大步走到了天台寺前,连忙招呼着同事,抗起设备,紧随其后,其余的记者,旁观者,还有僧人们也都迈开大步紧紧跟着。
  在天台寺最古老的大雄宝殿前面。
  一名名面容苍老,或者古拙,或者沉厚的僧人盘坐在蒲团上。
  每一位所穿的僧袍都不同,却都有一种令人心中微沉的感觉,穿着袈裟,这些是佛门八宗之中,除去了禅宗所在的各家弟子,禅宗修佛性,唯识修佛法,圆觉正是身负这两宗的传承。
  他看着那边至少二十余人的年迈僧众。
  更远处,还有年轻弟子们,不能穿袈裟,只是手托木鱼站着。
  密密麻麻,给人极端沉重的压迫力。
  圆觉手中的九环锡杖重重抵在地面,咚的一声,那些老僧脸上神色古井无波,年轻弟子们下意识后退半步,畏惧这法力几能扛着山而行的大和尚。而圆觉只是一震僧袍,坦然地盘腿坐在地上。
  一个人,面对着上百僧众。
  那种陡然间迸发出的张力让戴英卫几有头皮发麻的感觉。
  九环锡杖似乎感觉到了熟悉的氛围,突地震颤。
  当当当的声音混入风中。
  记者们还有摄像师们,都选择好了角度,将这一幕拍摄下来,戴英卫选择了斜角,从圆觉这里拍摄过去,将那边的上百僧众,将那古朴的寺庙,巨大的佛钟全部都拍摄进去,天上层云压迫下来,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味道。
  天台宗那边,有老迈僧人睁开双目,缓声开口:
  “阿弥陀佛……”
  论法,就此展开。
  这样的画面,被现代的摄像机,实时地转发出去,很多看完道佛论法之后,还觉得不够尽兴的人,以及本身就有念佛习惯的人,都在这个时候打开了电视,电脑,看着转播。
  有一位老婆婆,手里拈着佛珠,嘴里念诵着般若心经。
  正好念到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两句。
  看着这转播的画面,眼睛一眨不眨。
  手里佛珠转得飞快,哪怕是看着电视,她嘴里念的般若心经也没有一句念错,和手中佛珠的配合也完美无瑕,这是足足念经三十年的所得,按照那些大师所说,她已经念佛念出了偌大的功德,三灾俱消,不坠幽冥。
  不过她也只是心底里稍微洋洋得意了一下下。
  就开始更加勤奋地念经诵佛。
  这是为了她的儿子,还有小孙孙祈福呢。
  她很认真。
  还专门买了佛门大师开光的自动诵佛机,能够每时每刻都念诵金刚经,念诵般若心经。相当于无时无刻都在积攒功德,儿子拗不过她,也就只好买了放在家里。
  而类似这样的老太太,其实在神州的范围是很多的。
  他们虔诚而认真,出于善心诚心地去相信这样真的能够给家人带来福分。
  而现在,在直播的屏幕上,诸『佛』论法。
  先是法华宗僧人开口。
  讲法之时,有地涌金莲,天花乱坠。
  圆觉双眸微闭,并不开口回答。
  但是那天花侵入不得圆觉身边三丈,就被九环锡杖震碎。
  而后是净土宗僧人,天台宗僧人。
  开口的时候,佛光流转,在佛光流转之中,仿佛能够看到诸多佛陀菩萨,正在那里念诵佛经,庄严肃然,让那些看到这一幕的众人心中激动莫名。可是尽管这佛光浩瀚,如同能够度化一切,但是却不能侵入圆觉身边。
  佛光落下来,却遮蔽不了柔和的阳光。
  佛音也压不住蝉鸣和耳畔的风声。
  最后是诸多佛门的高辈分僧人一齐向圆觉开口。而圆觉八风不动,神色宁静温和,丝毫不为所动,其定力非凡。而在约莫半个小时之后,圆觉开口,缓声问道:“佛门弟子,修行为何?”
  “灵山佛陀菩萨,所为何事?”
  这是一个大乘佛法弟子当中不需要迟疑的话。
  “自然是广施慈悲,普度众生。”
  “普度众生……”
  圆觉念了一句,突地扬眉呵斥道:
  “普度众生,你们有什么资格普度众生?!”
  众僧眼底闪过一丝愕然和怒意。
  圆觉坦然道:“其实我很不明白,既然说,人世乃苦海,众生皆沉沦,普度众生就是要把人从苦海里拉到岸上,那是不是,你自己就必须已经在岸上,已经超脱了苦海?!”
  “我们说救人,那么施救的人,自然是在安全的地方。”
  “我们说施舍,那么施舍的人,自然是应该有富余的东西。”
  “那么,诸位大师可是已经超脱人间,脱离苦海,达到六根清净的涅槃之境了?!”
  众僧皱眉,却没有谁能接这一句话。
  圆觉缓声道:
  “既然本身便六根不净,沉沦苦海,又怎么能说是普度众生?”
  一名老僧讥讽道:“只修自己,不顾苍生,这是小乘佛法。”
  “大唐玄奘精通三藏佛法,流传到你这里,只剩下了区区自我的小乘佛法吗?”
  圆觉摇了摇头,道:
  “大乘小乘,并没有什么争论的必要,敢问何以为苦海?”
  另外一名老僧缓声道:“人行世间,如同行于荆棘丛中,心一妄动,便即尝到诸多痛苦。而世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故称为苦海无涯。”
  圆觉问道:“你可能度人脱离苦海?”
  “如何得度?”
  老僧沉默了下,反问道:“那么唯识宗又要如何修行?”
  这个时候,摄像机的机位对准了这看上去朴素的僧人。而这个时候,看到直播的人都微微一怔,因为这个和尚实在是太眼熟了些。
  某个工地里面,收拾钢材偷空看了下直播的工人,希望工程工作站里,换班离开的工作人员;
  杂货铺的老板,面包店的工人,早餐店里一边看直播一边捏包子的老板都愣住。
  这是他们工地的工人。
  是会来希望工程捐钱捐书的大个子。
  是来杂货铺淘东西的客人。
  是准时准点来买快过期的面包的节俭男人。
  也是非不肯接受请客的古板男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