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镇妖博物馆-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虎目道人叹道:“还不知道,那位突然出现的前辈,是哪一家哪一派的。不过能够开坛做法,应该也是正一道,只是不知是否是龙虎山嫡传。”
  他在提起开坛做法的时候,声音微微顿了一下,回忆起拾石做坛的行为。一时间也是不知是否该将那个动作称之为开坛做法。
  其余道人也都各自低声交谈,不知此人身份。
  全真和正一都着道袍,各自在细节上有所不同。
  双方都有各自戒律,和民间法派不同。
  而全真相较于正一则规矩更甚。
  众人也算是见多识广,却都不清楚这一种道袍的式样属于哪一家哪一派,可虽说如此,却又都有些印象,有点眼熟。
  唯独那位始终看守藏书楼的老者叹息一声,道:“那道袍,我见过,你们也都见过。”
  众人愕然。
  那老道士道:“你们等等。”
  他起身回去了藏书楼中,见到卫渊还在捧着道藏研读,是从一些基础法坛和打醮仪典开始,有些讶异,倒也没有主动搭话。只是上楼再拜后,取出了两幅卷轴,确认无误,这才回到众道人所在的地方。
  他将其中一幅画卷打开,悬挂墙上。
  诸多真传道人都下意识起身,面容恭敬。
  画卷上是一位中年道士,眉宇清冷,一身道袍,旁边有弟子捧剑,有弟子看炉,这是祖天师张道陵的画像,据传说是他当年开坛炼丹,即将入蜀之时的模样。虽然已经六十许岁,看上去却不过是三四十岁的样子。
  众道人原本还不明白老人的意思。
  当看到画卷上张道陵后,就都面色微变,发现之前曾经出手开坛的道人,身上所穿的道袍样式,隐隐和画卷上张道陵的道袍风格相同,老道又叹息一声,道:“再看看这一幅画。”
  又一次抖开,画卷上是一清秀少年,眉宇飞扬,腰间佩剑。
  是张道陵年少时候的画像。
  唯独在天师府中流传,微明宗是正一分支,也曾拓印。
  老人指了指画像上少年的佩剑,不言不语。
  众人看去,旋即神色都各有凝滞,面容变化,虎目道人回忆那一柄腾跃而起的古剑,深深吸了口气,道:“祖天师入蜀之年的道袍,还有祖天师年少时候的佩剑,那位道长前辈他”
  一个荒谬念头同时出现在诸道人脑海中。
  屋子里的气氛霎时沉凝。
  那道人叹息那句未曾想到,这个时代还有化蛇突兀地在众人脑海中响起,让他们心脏跳动加快,让他们思绪凝滞,各有茫然。
  老道人却反笑骂道:
  “想什么呢?”
  “按我思来,这应当是祖天师他老人家的另一脉弟子。”
  老人道:“正一龙虎山上有玄坛,有雌雄龙虎剑。而对应的,这一脉手中也有祖天师年少时候的佩剑,也倒能够解释,也难怪他能轻易动用之前的法坛,而不必太过于遵循仪轨。”
  玄一和赵义脸色微有诧异,不解其意。
  老道将两幅画卷收好,难得解释道:“你们都是我微明宗的弟子,也算是正一一脉,可知道现在正一道授箓的规矩么?”
  赵义老老实实道:
  “我们这代授箓是依据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所传的天坛玉格,初受太上三五都功经箓,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经箓,加授上清五雷经箓,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经箓,上清大洞经箓,三清三洞经箓。不过最后的上清箓是只有天师才能得受。”
  老道人叹道:“不错。”
  “可是你可知,古时的授箓要比当代繁琐许多。”
  “且不提那上清箓二十四阶,就只是寻常道人,所受之箓是为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宝箓,太,最尊也。太也,极也,通也。三界独尊,众圣之极,即所谓道君也。
  此箓而言老君也,授正一盟威箓於三天法师,以传于世。”
  玄一好奇道:“盟威箓?”
  老道人摇头答道:“并非当代太上正一盟威经箓,而是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宝箓,此箓共有二十四品阶,以应上八景、中八景、下八景,自仙灵百五十将军箓启,历经修持得以授箓。”
  “其中繁杂,也有一些箓是专门应对特殊情况而授。并非是常规的箓,譬如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斩千鬼万神箓,位列盟威宝箓之一,道藏曾言明此箓凶性太强,不可常用。”
  “而等到修行高深,也会有太上三五辟邪箓太上解六害神符箓,我们现在只知道这些箓位列于十余阶,却不可定数,随师而传。”
  “当时的箓分类极多,针对性也强,相对应的,施法就会简单许多,对于仪轨的要求没有特别严苛。”
  “当时的三天法师外出,若是要对付鬼物,便请一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箓。若是要代表天师府外出巡查各处地祇,便请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考召箓。”
  “各有针对,极为有效。”
  “但是也曾经出现过弟子面对的敌人棘手。而所配之箓又无法应对这情况,又因为代代天师真传,不断开辟新的法坛。若是还按照往日的规矩,箓种类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
  “那种明明道行足够,却因为配箓不妥当而陷入险境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所以五十三代天师便将箓删繁去简,变作简单的五类,譬如盟威箓。只要是授箓弟子,掌握法坛仪轨,道行足够,便能施展二十四品阶一切法术。”
  “当然,相对应的,法坛会变得更为繁琐,仪轨禹步更是一步不能出错,可能错了一步,你想要施的是除魔法,施展出的就变成驱病咒,这也算对于弟子授箓要求变高。”
  “但是困难也比因为发现配箓不同而落入险境要好得多。”
  赵义和玄一听得入神,反应过来:“您是说,那位道长之所以能随意施展法咒,是因为他还遵守古代箓体系,所以对于仪轨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老道人叹道:“是啊,只是不知他此刻佩的是龙虎斩邪箓,还是都天九凤破秽箓这种专长于斩妖除魔的箓。不过,封土为坛,他能垒石为坛,道行和辈分定然极高。”
  “好了,既是祖天师传人,也不必再担心,都下去吧。”
  “太平道的东西,明日应该就到了。”
  玄一和赵义神色一凛。
  太平道之物抵达微明宗。
  这意味着,即将押送此物入京,引邪道现身。
  皆起身行礼退去,赵义离开时候,忍不住问道:“师叔祖,您说还有天师上清箓二十四品,那二十四品都有些什么?”
  老道人抬眸,双目于烛光之下极为幽深昏沉,面容平静缓和,道:
  『天师箓』
  “我只记得,第十一品,名为元始玉皇谱箓。”
  “还有兴趣听一听吗?”
  元始玉皇?
  赵义脸色一僵,知道自己好高骛远了些,咳嗽一声,郑重行礼,道:
  “不听了。”
  “那啥,您老早睡,弟子告退,告退。”
  等到众道人离去,老道士才叹息一声,再拜后将两幅图卷收起来,回到藏书楼,看到那来借阅经的年轻人仍旧还在聚精会神地看,而且看得是很基础的道藏。
  想到刚刚自家弟子跳脱,老道士一边觉得自家晚辈碍眼,一边对这年轻人充满欣赏。
  于是主动讲解道:“此咒法坛施展繁杂,你可在平日里开坛做法,将神通封在黄符之中。虽然效力会伴随时间不断流逝,但是猝然临敌,仍旧能发挥出很好的效果。”
  卫渊讶然,起身行礼,道:“多谢前辈。”
  老道人摇了摇头,见卫渊背后剑匣,又道:“听玄一说,卫馆主擅长剑法,还以为是兵家武门的弟子。没想到对我道门正一仪轨也有所掌握,听闻馆主要来借阅,老道倒是诧异。”
  卫渊回答道:
  “武门长于战场厮杀,但是面对很多妖魔,法坛效果可能更大。”
  老道人笑道:“原来如此。”
  “我道门法坛打醮,祈风祷雨,降妖除魔,通鬼招神,三洞六科,还不知卫馆主擅长哪一类?”
  卫渊看了看手中道藏,只好道:“都会一点点。”
  “不过,更长于降妖除魔吧。”
  “原来如此。”
  老道人和卫渊闲聊数句,便即离去,稍有些遗憾。
  若是这年轻人在道门,可能已经授箓了吧。
  他迈步上楼,将画卷都收起来。
  将少年张道陵画卷收起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一卷道经,看到那道经落下,老道人将这正一法十箓召仪拿起,拍了拍上面灰尘,看到这经才想起。其实天师府的符箓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多。
  在古早时候其实只有十类箓。
  他看着这经上所记载的箓,分有十阶,有武甲箓灵官召,青甲箓仙官召。而第一道箓的名字老道人手指划过道经,指着那一行字,动作顿了顿。
  叹息。
  元命赤箓。
  赤箓二字,不过是用朱砂所写的箓,翻译便是红色的箓,形容可谓简单朴素。
  而元命不同。
  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
  老道人感慨低语,将这卷经收起。
  元命,天之大命!
  第一道箓,是曾经那少年道人一吐胸中气魄的开始,他将最朴素的赤箓和最狂妄的元命组合起来,便是正一法古十箓第一。
  元命赤箓。
  以正驱邪,以一统万。
  惜哉,古十箓不存,何况于古箓第一?
  淮水水系龟山之底。
  在凡人所无法涉及的神代封印之下,锁链微微鸣响。
  无支祁翻看手机,看各类不同视频,直到盯上了西游记,当看到齐天大圣被压五行山的时候,心中有极端不喜的感情。却又有期待,他知道那只叫做孙悟空的猴子足够地桀骜狂妄,足够地强大。
  祂知道他决不会屈服任何敌人,面对任何的难关都能一一打破。
  这一次不会有任何不同。
  无支祁正要看着这猴子掀开五行山,打上西天灵山。
  突然手机画面一卡。
  “您已连续使用手机六个小时。”
  “按照青少年防沉迷模式,手机自动锁机。”
  “青少年?!”


第一百二十五章 男人的默契(感谢杀手圣僧万赏)
  微明宗?藏书楼。
  卫渊打了个哈欠,将手中的道经翻完,里面讲述了一些清规戒律,大致就是说,修道之人。尤其是正一道和全真教这一类的正宗大门,可以下山,斩妖除魔。但是却不应该参与神州逐鹿之类的事情。
  更不应去承受神州王朝气运。
  神州王朝气运,是帝王敕封地祇的依仗。
  道家修士大多只盼着逍遥人间,这种香火气运须得躲得远远的。一方面是地祇和箓文体系冲突,另一方面,地祇伴随人间王朝的兴衰而变化,这一份敕令除去权柄,也是职责,压在身上,自此再不能走脱,还要连累宗门弟子一同受累。
  这还是盛世气运。
  而若是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一股股气运厮杀,那可真就是天地为炉,阴阳为炭,掉进去之后常常要承担巨大因果,对自己道行也没什么帮助,何苦进去?
  总之便是道门长辈告诫晚辈,小道士要下山斩妖除魔,可以;
  想行侠仗义,也可以,但是绝不可沾染神州的龙脉龙气,要避得远远的,听懂了没?
  卫渊把这基本道藏看完之后,放回原本位置,懒散伸了个懒腰,打算洗漱之后好好睡一觉。
  正泡着脚,手机突然闪了闪。
  收到了一条新的消息。
  卫渊满不在意地往群里一看,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