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球密室-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是阿莫婆婆后,宁音他们这才松了口气,阿莫婆婆是村里的神婆,昨天宁音还喝过她的安神茶。
“快凌晨四点了……”阿莫婆婆看着他们,或许说是盯着历子盛背着的平语,她又转身离开,但轻飘飘的声音传来,“好在你们没有复活他,别带着死人到处走,年轻人,跟我来……”
宁音他们顿时转头望向水千星,只有他跟阿莫婆婆有过直接来往。
“跟着过去。”水千星说。
一行人便连忙跟上去,阿莫婆婆走在最前面,她手里没有灯,但似乎能看得见黑幽幽的小路,一直沿着小路走,也不知走了多久,宁音他们甚至有种一直在原地走的错觉,就在这时,阿莫婆婆停了下来,她的面前是一间老旧的木屋,但看上去很大,门两旁挂着两个白灯笼,风吹过的时候,白灯笼就微微晃动,发出刮纸的声响。
此刻阿莫婆婆轻轻推开木门,缓缓走了进去,大家跟在后面。
进到屋里,宁音一下子就闻到很沉的木香,她左右张望,他们先进来的是比较空旷的前院,没有盖瓦顶,就是一个地堂,里面是正屋,亮着两盏煤油灯,几支蜡烛,但屋里还是很昏暗。
而地堂的四个角落也是挂着白惨惨的灯笼,隔着一层纸,弱弱的烛光就从灯笼纸里透出来,落在地堂上,借着灯光能看见四周堆放了很多木板块,就在靠着西面墙壁那边,摆着几口棺材,也是白惨惨的,一个背对着他们的男人蹲在那里,闷着声一直削着木板,在做棺材。
尽管宁音没有自己的记忆,但也觉得这些白棺材有些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
花七他们看见棺材后,更是快步走了上去。
几口棺材就是白簌簌的,棺材板上什么都没有雕刻,就是涂了白的几块木板做成的简陋棺材而已,花七几人前后打量了下这几口棺材,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之处,但还是望向阿莫婆婆,问道:“这些棺材做什么用的?”
阿莫婆婆走过去,拉开一口棺材上的棺门:“能是什么,就是棺材,死人用的,快把他放进棺材里,要是错过了四点,送棺队就走了,到时候这个死人活过来,你们都得死。”
大家闻言,不由面面相觑。
虽然不太明白对方说的,历子盛还是动作极快地将背上的平语放进棺材里,就在他要收起手站起身的瞬间,一只苍白冰冷的手死死地攥着他手腕,原本一路上闭着眼的平语又猛地睁开眼,盯着历子盛,僵硬地慢慢张大嘴巴,喉咙里又发出窃窃私语的叫声。
“一起上路啊……”
“快带我上路……”
“这里好黑啊……我们一起上路……”
“那个人……别让他逃出去……”
即使是历子盛,心里也一惊,眼见平语要坐起身,电光火石之间,另一只手扯开了平语攥住历子盛的手,猛地合上棺门。历子盛立刻往后退开,而合棺的人是那个刚才背对着他们的男人,下一刻,对方扛起棺材走到出去,又把棺材放在屋门外。
没多久,到了凌晨四点,所有人都听见铜铃叮铃、叮铃的声响,然后阴冷的风便一阵一阵的扑过来,随之出现的是一队死人白的人,他们从雾中走来,几只狗在前面开路,然后这些人扛起了屋门下的棺材,摇着铜铃,在狗吠声中,又慢慢消失在雾中。
第206章 阿莫婆婆
这口棺材就在他们面前消失不见了。
扛棺材出去的男人一声不吭,已经转身回屋,又一个人蹲在地堂那边削着木板,削木的簌簌声拉回一行人的思绪,这凌晨四点出现的送棺队将棺材带走,也就是说放进棺里的平语也被带走了,一起消失在雾中,不知从何方而来,不知去往何方。
这个送棺队的出现实在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不过宁音几人想起刚才平语像是要复活过来的一幕,也有点吓到,来这里之前只是从历子盛那里简单听说过一下,但亲眼目睹后,寒毛都竖起了,平语像再次活过来,喉咙里响起的那些惊悚怪声,听上去絮絮叨叨似的,就隔着平语死去的身体,像有什么要从他张开的喉咙里爬出来什么东西,怪异的声音中又伴随着一阵阵风刮一般的哭嚎尖叫。
那些怪声所说出来的话更是悚然,甚至都不知道还是不是平语说的。
事情也似乎越来越怪了。
活人村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这是所有人心里惊疑的,凌晨四点的送棺队,诡异的复活……
这会儿,细薇薇抱紧双手,吸着凉气说:“那个什么送棺队将棺材带走的话,平语是不是再也回不来了?”
“人回不回得来不知道,但既然让我们将平语放进棺材,让送棺队带走,这个阿莫婆婆肯定知道一些事情,问她就知道了。”陈辰率先走回屋里。
其他人互相对望一眼,也跟着进去。
此刻阿莫婆婆已经走进正屋,人就站在屋门里面,四周点亮的烛光映着她苍老疲态的身影,折着一半光,留下一半阴影,显得很阴森,她从桌子上捏起一支白蜡烛后,缓慢转了个身,刚好正对着门口,静幽幽地望着门外的十几人。
一行人回到地堂上,就看见阿莫婆婆站在门内,望着出来,手里的蜡烛是她身上唯一明亮的地方,而屋里是始终照不明的昏暗,众人脚步顿了顿,还是硬着头皮往里走去。经过地堂的时候,宁音转头看了眼靠西面墙壁的几口棺材,还有那个又背对他们闷头做棺材的男人。
她小声问水千星:“之前你知道阿莫婆婆家里是这样吗?”
水千星明白她的意思,这里出现了棺材,还有做棺材的人,他虚弱地咳嗽着说:“之前我来的时候是村里的房屋,门牌号72号,刚刚你们进来这里,应该没有看到门牌号,这就是没有门牌的房屋,是另一个地方。”
另一个地方?
走在前面的十几人听着水千星说的话,进来之前屋门四周确实没有看到门牌号,又想起来的路上难怪总感觉在一直在原地走,估计那时候他们是跟着阿莫婆婆走到别的地方了,他们望进屋里的阿莫婆婆,心里狐疑,还是走了进去。
陈辰出声问:“阿婆,我是村里的李牛娃……”
细薇薇呛了一下。
陈辰面无表情地扫了她一眼后,目光转回到阿莫婆婆身上:“刚才你让我们将人放进棺材里,让送棺队带走,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死人就应该去死人的地方。”阿莫婆婆说得很慢,声音也很轻,之后便转身走到神台前。
她把手里的蜡烛往前递,点上台面上的香油灯,原本还昏暗的神台一下子亮起了豆大的火光,一尊神像就在光中若隐若现,再点上三炷香,空气中便飘过来一缕缕檀香。阿莫婆婆这才放下蜡烛,拉过旁边的矮木椅坐下,手里还似乎在椅子上拿起了什么。这会儿大半张苍白的老脸都埋在阴影里,然后转着木椅的方向,四只椅角顿时发出划拉地砖的刺耳声音。
半瞬的功夫,她正对着他们,背后是微弱的香油灯,再后面是一尊神像,明明灭灭的,大家见状,气息都紧绷了起来。
阿莫婆婆目光清明:“村里的事情……”
大家都看着她。
“年轻人,老婆子我活了八十几年,村里是没有死人复活的说法,村里死了人,就要在凌晨四点前入棺安葬,到了半夜四点,会有人来收棺,带他们上路,要是不按着祖宗定下来的规矩……”
“你们知道吗,死去的人活过来啊,早就不是原来那个人了,你问我原来的那个人去哪了?人都死了,能在哪里呢。”说到这里,阿莫婆婆声音又轻了几分,在耳边幽幽响起,像有人站在自己旁边说话一般,宁音下意识往旁边看去,阿莫婆婆的声音是从前面传来的,“刚才那个人已经死了,死人就应该送走,那才是死者的归宿。”
这么听来,平语真的是被送棺队带走了,而且真的已经死了,也不能用诡异之物复活,东一区的人此刻尤显得沉默。
历子盛侧头看向花七:“如果是按照活人村的说法,死人不应该复活,但文歌复活了,当时又只有他一个人,我们根本不清楚那时候的情况,他的复活也许是有疑点,不管怎样,都要探究清楚,你们要是找到他,最好将人带过来,让阿莫婆婆看看。”
“我知道了。”花七点头。
那边的陈辰继续问:“那要是本应该死去的人,他复活了过来会怎么样?”
“死人活过来,村里当然会发生不好的事。”
“什么不好的事?”陈辰问。
阿莫婆婆扫了他一眼:“能是什么事,村里那条河都浑浊了。”
众人听得一脸茫然,这怎么就扯到村里那条河了。
这时,屋外突然起了风,几缕垂落下来的发丝被风往前吹起,连同衣摆也细微地打起了波浪,宁音抬手压住耳边的发丝,目光里却发现只有她身上是沾了风的,有点潮湿的水汽,很冰冷,鼻息间又夹着一丝淡淡的胭脂香味,湿润的风就是从背后缓缓袭来,她猛地打了个哆嗦,慢慢转头望向身后。
就在门外,只是隔了一扇门,一个穿着红嫁衣的女人浑身湿沥沥地站在门口那里,细长细长的头发披散在两肩,一张苍白的脸从发间露出来,深黑得没有眼白的眼睛直直望进来,女人就静幽幽的站在门口外面,映着地堂上几盏白灯笼的薄薄烛光,显得格外的诡寂,她身后的地面有着一个个湿沥的鞋印,一直到她停在门口位置,但那些湿鞋印像被什么一点点抹去,逐渐消失了。
那个做着棺材的男人没有半分反应,依旧背对着他们,闷声削着木块,似乎不知道多了一个人。
这个女人在她房间出现过。
旁边的水千星见宁音转头望着门外,也侧身看去:“看见什么?”
宁音小声:“你看见门外站着的一个女人吗,她穿着红嫁衣,我跟你们说过的,之前在房间里也看见过一双湿沥沥的绣花鞋,她跟过来了。”
水千星并没有看见她说的穿着红嫁衣的女人。
宁音也看得出他没有看见,毕竟她是有阴阳眼的,便摇了摇头:“没事,她没有进来,应该是不敢进来。”
耳边响起阿莫婆婆沙哑的声音,两人转回去。
“……那条河一直就在,是一条灵河,老祖宗选在这里,让后人世世代代守着它,至于为什么守着灵河,老婆子我也不知道,只是一代传一代,让后人谨记,不过这些年灵河受到村里的人影响,灵河污浊了。”
灵河正是宁音他们打算探索的一个线索点,现在听上去,这个灵河应该是有些不寻常的,让活人村的人一直守着它,肯定是一个特别的地方。
宁音出声问:“污浊了?”
“说是灵河,那是有灵的,一开始守在这里的村民都十分淳朴诚恳,敬畏着鬼神,勤劳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一直守着灵河,河水也一直是干净,后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村民都开始变得自私冷漠,互相憎怨,也想离开这里,不想再守着灵河,长久下来灵河就污浊了,村子也变得诡异了起来,每一户,每一间房屋,每一个村民身上都附着什么东西。”阿莫婆婆低低地说,手里一边转着两块打磨过的牛角,然后往地里一掷,十几人下意识往后缩了缩脚。
两块牛角已经应声摔在地上。
大家低头,两块牛角摔落的方向都不同,一块朝上,向外歪,一块向下,朝着地面,他们也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