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茁壮的草根-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闭着眼坐在窗户旁边,也就顾不上客套,直接开口问道。

    “你这宁娃子,不是一向挺稳当吗,啥时候也学的这么风风火火的”老付坐的椅子正好在窗户旁边,下午四点的阳光斜照进来,已经没有了热力,却不失温暖,付为政贪爱这正好的温度,闭着眼睛假寐,宁向东进来后张口就喊,直接把他从黄粱梦拽回鹅关村。

    “村里的场地那还不是现成的,卸车的人也不叫事儿,你老叔现在最闹心的是,这一车拉上来的钱怎么个算法”

    工钱和货钱是付为政最大的心病,也是这几天一直在纠结到底接不接车的症结所在。

    宁向东一听就急了,火烧到屁股上,才跟自己说要不要货这是想拿捏死自己吗

    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宁向东再淡泊,现在也火冒三丈:“老叔你这么说什么意思车我找的,钢渣我张罗的,你们什么也不用管,就等着车来了找个地方卸货,怎么着莫非还想拿这事讹我一下吗”

    宁向东从进山来到鹅关村,从来没跟什么人发生过口角和闹过别扭,遇到事情给人最多的印象就是要么呲牙一乐,要么两手一摊,最多也就是深深看对方一眼,转身走掉表达自己的不满。

    村里人都说这小宁脾气有点太好了,真不像个年轻人的样儿,要不是有个漂亮的跟仙女一样的女朋友来找过他,都担心在城里找不上媳妇儿。

    付为政被一通嚷惊呆了,看了宁向东半晌,才说道:“小宁你把事情想歪了老叔一辈子从来不会趁人之危同样,更不会占别人便宜”

    “更何况,所有事情你都安排妥当了,俺们来捡现成的,你让鹅关人的脸往哪放这就更不是个理儿了”

    宁向东哪能想到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付为政还为面子里子的事儿矫情:“那先把上来的这车货安排好再说别的行不老叔这屎都顶在屁门子上了你才想是用树枝头子擦还是土石块儿擦”

    说粗话的感觉真特码痛快

    这些都是来了山里后逐渐适应的,有时候感觉到,这样说出来的话,分量真比遣词造句给力。

    “也好老叔就不要脸这一次”付为政看着宁向东年轻气盛的面庞,似乎也受到了感染,霍的站起来,把身上的老羊皮袄抖落在椅子上:“不过,这车卸完后,钱的事一定要跟你讲清楚,老叔占你年轻娃的便宜,还不如死了算球”

    说完,付为政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向四周打量着,忽然停住说道:“小宁,说钱真是见外,可不说又不行而且也不怕你见笑,村里是真穷实在不行,你看能不能拿东西顶钱跟你换那废钢渣”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破烂家具

    鹅关村修路没钱,付为政为此颜面扫地,面对宁向东的无偿资助,更是无法接受,这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为此,他想到了一个以物换物的法子。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看到宁向东不解的样子,付为政解释道:“村里家家户户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这些老破家具,”说着他拍了拍刚才坐的那把椅子:“用这些老木头换废钢渣,价值估计差不多,只是还有车钱运费啥的不好算了,等将来条件允许,村里再想办法做一些补偿吧”

    付为政遗憾的说完,使劲看着宁向东,这样的以物换物,在他心里依然深感愧疚,觉得很对不起眼前这位一心为了鹅关村的年轻人。

    宁向东却完全没有留意付为政的目光,他已经被眼前这把椅子彻底吸引住了。

    椅子是一把上了年纪的椅子,每一处都有浑厚的包浆。

    整体型制是把圈椅,背板狭长耸立,正中雕着一只团鹤,顶部向两边分别各延伸出一根长条,很像宋朝文官的帽翅。

    宁向东心里悠悠的叹了口气,这种款制,正是明初最流行的官帽椅。

    他暗中看了付为政一眼,这位老倌祖上必定身居官位,但不知道能配得上鹤形是什么品阶。

    宁向东只是粗略的了解明制官位都以飞禽走兽来代表品级,兽类代表武将,鸟类代表文官,鹤的地位是否尊崇就不清楚了。

    所以,后世有人嘲笑明朝的朱家天下是禽兽当道。

    见宁向东搬着椅子翻过来调过去的看,付为政心中暗喜,东西虽然老旧,难得小宁喜欢,有道是货卖识家,自己这个以物换物的提议算是说对了。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付为政想到做到,第二天就把全村人集中到城隍庙前的广场上。

    “我刚当生产队长的时候,才二十二岁,是接长河老伯他父亲的班”

    人群中的聂长河听到点他的名,骄傲的扬扬头,停止了对大冷天村里人受冷挨冻,在露天开大会的咒骂。

    “那时候,俊花奶奶才是村花,还没轮到俊花”

    “老不要脸”俊花奶奶在人群中老脸一红,笑骂了一句。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我儿子都在外地成家就业,最小的女儿也快要上高中了”付为政家一共养育了五个孩子,在村里只能算中等水平,鹅关村最厉害的一家有十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村子里交通不便,晚上也没什么娱乐,夫妻俩到了夜里除了谈人生,就是谈生人,每家啪啪出的孩子最少也有三个。

    宁向东刚来村里了解到这个现状后,不由庆幸父母的业余爱好不是造人,不然他下边也得多几个弟妹出来。

    “一代一代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可咱们村依然一副旧模样,除了更破败以外”

    “我记得,老队长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去北京看看,可他老人家当时卧床不起,怎么去没有路,好人出去一趟都不容易啊”

    付为政扫视着大伙儿,男人们都跟他一个打扮,一人裹着一件老羊皮袄,女人们穿着臃肿的大棉衣,稍微讲究点的头上还包着一条围巾。

    那种围巾又厚又重,有的边上还点缀着流苏,宁向东刚来村里时,去一个村民家吃饭,误以为是桌布,热心的帮忙铺在桌子上,闹了个大笑话。

    “因为没路,所以没有拖拉机,咱们村是少有的种田靠人工的村,因为事事都靠人力,咱村穷的连牛都养不起,前些年的粮食人都不够吃,更别说喂牲口了”

    “就是种田,种的那叫啥粮食啊,连个细粮也没有,包饺子只好拿土豆粉当面皮,里面包土豆泥,哄娃说那叫水晶饺”

    付为政把大会开成了忆苦会,人群中的妇女开始抹眼角。

    “现在宁娃子来了,说咱村守着宝山,捧着金碗却吃不上饭,人家不愧是省城来的娃,眼光毒球的很,要想挖了穷根子,就得修路,把咱山里的宝贝卖出去才行”

    “我年前请示了镇上,镇上也同意修路,可同意归同意,财政上没钱支援,那咋办,这路还能不修了”

    “现在人家宁娃子想办法,从城里调来修路的材料,是真把咱村当成了自己的家,咱们是穷,可穷人也得有个穷志气,占人家小小娃子的便宜,对不起先人哩”

    “我跟宁娃子说了,就拿家里的旧家具跟人家换修路的材料,我带头,把这张椅子捐出去”

    说着付为政站把一直放在身边的椅子拉过来:“你们看看,把家里的啥东西也拿出来吧”

    村民们听到这里,明白了今天召集开会的意思了,一看只需要把家里这些旧家具拿出来就行,很多人都怦然心动,说实话这些东西早就不想用了,分量重占地方,样式还落后,镇上家具厂生产的都比这些时髦一百倍。

    不过另一些人还是犹豫不决,家里的桌子凳子还一直在用,捐出去就得买新的,买新的就得花钱,实在是心不甘情不愿。

    “就这些破木头板子,陈村镇那些收破烂儿的一件最多给五块钱,人家还不一定愿意进山里拉”

    俊花奶奶忽然站出来说话了,曹二愣为了帮她家找羊,进山摔成了终身残疾,成了老太太心里永远的痛,她是全村最坚决拥护修路的人:“人心都是肉长的啊乡亲们要我说不能拿这些破木头家具糊弄人家宁娃子,怎么也得拿点值钱东西”

    俊花奶奶实在看不下去,把家里的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拿了出来,这种收音机打开后需要预热,机身前面有个小窗,可以看到里面的电子管逐渐变红,然后声音才会传出来。

    宁向东坚持不要,老太太坚决不肯,最终还是把收音机捐了出去,留下了家里那两把兀凳。

    其他村民看在眼里,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想把家里值钱的电器捐出去,却被其他亲人死死拽住,最终也只好把老木头家具做了捐献登记。

    付为政看到一些村民还是不太情愿,抛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你们知道人家小宁垫付了多少钱吗八千块,整整八千块钱呀”

    八千块钱对那个时代的村里人来说无异于一笔巨款,所有人都震惊了。

    那些尚自犹豫不决的人,在身边已经登记捐家具的乡亲们瞪视下,再也没有坚持的理由,纷纷到付为政身边签字做了登记。

    至此,鹅关村村民家里那些从明朝时期,祖上跟随潘郎挣得的家私,为了修路全都当做破烂给了宁向东。

    所有人都暗自欣喜,完全没有伤及家庭基础,就办妥了修路的百年大计。


………………………………

第一百五十六章 无处安置

    大家虽然问心有愧,但是对自己的聪明头脑都暗自窃喜,用这些残破的老旧家具,换来一条康庄大道,也许鹅关村从此时来运转了。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同时,人们打心眼儿里佩服俊花奶奶。

    她老人家的表现,其实更代表了淳朴诚实的鹅关人的风骨,只是圣人也会为五斗米折腰,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大家伙儿只好不拘小节了。

    付为政一场全村动员大会,解决了物料和运输问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马上把计划经济时代村里的牛棚打扫出来,当初这里曾经养过几头老牛,后来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几头老牛无人认领,就送回镇上,牛棚从此空了下来。

    牛棚安排人打扫干净后,老付又拿着签字名单,挨家挨户催缴家具。

    不得不说老付出马一个定俩,大伙儿立刻把家里的旧家具收拾出来送到牛棚,有些人听说后不等老付去催,主动去牛棚上缴,大家普遍积极性高涨,家具挑的是越破越好。

    付为政看到后脸色铁青,可也无话可说,怪都怪自己百密一疏,没有详细要求各家上缴成色好的,如此一来,大部分村民终于如愿以偿保全了自己家成色新一点的家具,而把年代久远的都交了公。

    待家具收缴完成后,付为政会同高存光以及妇女主任兼会计曹秋凤经过认真盘点,详尽记录在册,连哪个凳子上掉了个榫卯都捡起来用报纸包好,一并交给宁向东。

    亲眼看着小宁接过账册后,几名村干部都暗中松了口气,这下关于物料运输等等诸事算是实锤了,宁向东一旦出现纰漏,就得承担全部责任。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接到账册后,宁向东也不敢怠慢,第二天一大早赶去陈村镇,给赵伟打了电话,除了来车送钢渣及拉蛭石外,再帮忙多雇一辆大车上来,他要把家具拉回去。

    赵伟接了电话后,仍旧找了师傅鲁为民,请他出头向队里申请雇车。

    鲁为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