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茁壮的草根-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向东一听连连摆手,他从来了鹅关矿,几乎就没断了酒,这次说什么也不喝了。

    赵伟可不干了:“你小子从武汉走了就音信皆无,这次好不容易碰上了,咱哥俩必须得喝点儿。”

    “不成,我自打来鹅关第一天开始,顿顿都在喝,咱们是老哥们儿,你就体谅体谅我。”

    赵伟一听这话瞪着眼珠子说道:“那我就更不体谅你了,你顿顿都能和别人喝,跟我就不能喝一口,小心我赖了你账不还。”

    宁向东咧嘴苦笑,再好的东西天天吃也把他顶住了。

    给自己倒了半碗酒,有一搭没一搭的陪着,重点还是说话。

    结果赵伟和他的重点可不一样,酒没喝几口,羊肉吃了个不亦乐乎,不停地跟身边的师傅说:“早听说这山坡羊的名气,果然好吃。”

    师傅们早就尝过这个味道,都笑着说好吃,你就多吃点。

    赵伟和另一个跟车的小伙子风卷残云一般,消灭了一盆水煮肉。

    酒足饭饱之后,大发感慨道:“羊肉美味,酒也给力,啥都好,就缺一壶茶。”

    “这地方可没什么茶给你享受。”宁向东迫不得已陪着他喝了几口酒,没好气儿的说道。

    “茶倒是没有,不过咱这儿有一种树上的叶子,泡水喝和茶叶差不多。”

    食堂做完饭的大师傅正好出来,听到他们的对话插嘴说道。

    宁向东来了这段时间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树叶,不由也好奇起来。

    “这树长在山里,最早是被城隍庙里的老蔡发现的,拿回来放在铁锅里随便炒炒杀青,放在屋里面阴干就可以用了。”

    宁向东听到杀青这两个字,就知道这事儿靠谱,山里人家绝对想不到这个词,一定是从老蔡嘴里听说的,想不到鹅关村还有会炒茶的人。

    吃过了饭,又坐着闲扯了几句,耐火厂来的四个人不敢多停留,因为今天还得赶回厂里卸货。

    “等你娃下次来的时候,我请你喝茶。”宁向东对赵伟说道。

    “下次来可不光是喝茶啦山坡羊肉也给我留点儿。”

    宁向东哈哈一笑,这小子一贯得寸进尺,吃了这么多亏还不改。

    食堂大师傅也跟着出来送行,这时及时的多了一句嘴:“羊肉啥时候来吃都有,让小宁给你搞几只风干兔才是正经。”

    这下不等赵伟瞪眼,宁向东自己也把眼珠子瞪起来,啥是风干兔他来了这几天别说没见过,连听都没听过。

    大师傅一看他的表情,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讪讪地走开。

    山里兔子很多,而且常常跑到村里祸害庄稼,村民们个个都是抓兔子的能手,只是兔子虽小也有肉,繁殖能力又强,抓多了一时半会儿吃不完,就研究出了风干兔肉,便于在常温下保存。

    但是现在不是抓捕的季节,要等到三场雪下来以后,再进山里去捕捉。

    春夏的时候,村民们早已留意观察,记住了兔子窝的几个出口,等三场雪下来以后,在地面落了厚厚一层雪,村民们才进到山里,把事先看到的兔子洞口放狗看住,只留一个出口让兔子逃跑,然后开始对洞里面熏烟,兔子事先早已察觉到哪个洞口没有狗,就从这里往出逃命。

    山里的积雪很厚,兔子们窜不起来跑不动,村民们几步就能撵上去抓住。

    通常几个人忙乎一天能抓几十只。

    “就这么抓也抓不完呀山里种点粮食不容易,又不能种小麦,又不能种水稻,只能种点儿玉米谷子等抗风抗旱的农作物,就这兔子也得吃上一少半。”

    赵伟他们走后,宁向东仔细向食堂大师傅询问了风干兔的事儿,才知道不仅仅有风干兔,还有风干山鼠。

    “山鼠估计你们吃不惯,那家伙到了冬天才肥,我们抓住了也很少吃,不是不喜欢吃,而是舍不得,山鼠的脂肪厚,都炼了油留着炒菜用。”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隍庙里没有爷

    赵伟他们拉走蛭石后,仓库立刻空了,四个倒班班组抢着生产,恨不得整个库房里都是自己这个班生产的蛭石。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每次耐火材料厂来拉货,都会对生产情况做个登记带回厂里,厂里给各班组累计积分,达标后就把人撤换回厂里,班组临时工虽然是村里人,但是每次轮换时,会有一笔奖金结算,这是额外收益,所以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任务,对个人来说也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儿。

    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都空前高涨,宁向东也莫名其妙受到感染,似乎在并原他也有一家老小等着回去团圆。

    这期间赵伟他们来了三次,厂里也知道,一旦进入冬天,山区下了雪,这路基本上就断了,因此从上到下,都开始争分夺秒抢时间。

    赵伟每次来都提到山里的那种树叶茶,看来不去找一趟老蔡是不行了。

    这天下了夜班,宁向东没有回宿舍休息,而是直接去了城隍庙。

    城隍庙在村里是公产,目前归大队管理,老蔡不是本村人,在村里没有宅基地,就像村里申请了一间廊坊作为自己的住处。

    宁向东开始以为鹅关的城隍庙是县制的小庙,走近了才发现,比县制城隍庙还小,而且规格与普通庙宇大不相同。

    院子当中月台倒是有一个,但是两边的廊坊各只有一间,正中央大殿两座,连普通规制都不够,处处透着寒酸。

    走进正殿,两侧也没有文武判官,更别提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诸位大神,取而代之的是四名盔甲武士。

    正殿中央的城隍,却是蟒袍玉带,一副文官的打扮。

    底座上镌刻着“潘郎”二字。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宁向东围着正殿转了一圈,越看心里越奇怪,越看越觉得不像城隍庙,倒像是座祭典用的祠堂。

    “原来你不是城隍爷。”再次回到前边,看着这尊泥胎,宁向东自言自语道。

    “没错,他的确不是城隍爷。”殿外走进一个人说道:“他是宋末元初时,蒙古兵叩关攻打到这里,战死在鹅关的城守。”

    进来的人就是借居在此处的老蔡了,宁向东听他说话夹杂着一些平口地区的方言,说道:“原来蔡哥家离得不远啊。”

    “是啊,在平口那边,以前和鹅岭算是一个地方的。”

    “离得不远,也不回去吗”宁向东很奇怪,鹅岭和平口接壤,而且属于山外了,道路顺畅,交通便利。

    “你要是喜欢听,我就给你讲一讲,”老蔡看着宁向东征询的表情,说道:“也就是你这样新来的人才有兴趣,村里人连来都懒得过来。”

    宁向东此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树叶茶,自然要在老蔡心里争取一个好印象,于是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老蔡本名叫蔡义和,早年是平口地区中学的老师,由于历史原因,在学校待不下去了,六十年代末来到鹅关,在当时的生产大队干农活,好在那会儿年轻,挣的工分足够自己生活。

    他不太愿意跟社员住在一起,发现这个城隍庙以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申请住在了庙里,这一住就过了三十多年。

    宁向东看他一身朴素的衣着非常干净,有心想打听一下他家里人,又觉得有点儿冒失。

    蔡义和反而是个爽快人,不等他问自己就说了出来:“早年在平口中学工作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也是别人介绍的,一个四川的离异女子,身边还带着个孩子”

    说到这儿老蔡站起来,拿过两只茶杯,又从墙边的柜子里取出一个铁盒,从里面捏出几片干巴巴的树叶放到杯子里,倒满开水后,把其中一杯推到宁向东身边:“尝尝,这就是我那个老婆生前教我炒的茶叶。”

    宁向东一听“生前”两字,越发不敢多问,伸手在杯子边儿试了试温度,刚倒的开水太烫,他喝不惯热茶,便低头闻了闻味道,一股草木的腥气,没有一点儿清香。

    老蔡见状笑笑,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口:“这种树叶闻着有点味道,喝起来也口感苦涩,但是回味却很甘甜。”

    宁向东点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树叶还真能当茶用,因为落口回甘,说明树叶里含有茶多酚,才会起到这样的效果。

    “那女人没福气,而且当年条件也不好,嫁给我以后没两年就故去了”

    宁向东流露出沉痛的表情,说道:“孩子现在大了吧”

    “他妈妈去世一年之后,孩子也去了”

    听着老蔡平静的话语和淡淡的表情,宁向东心里惊骇莫名,这个老蔡的人生,可真是苦重啊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宁向东唏嘘不已,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安慰。

    二人正说着话,付俊花手里提着一块儿羊肉走了进来:“蔡老师,我奶奶让我拿过来的,说是这个月的学费。”

    随后看到宁向东也在这里,热情的说道:“宁班长中午在这里吃吧,一会儿我去做中饭。”

    宁向东笑笑说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想了想又说道:“能不能不吃羊肉”

    “当然行啦,蔡老师家里好多兔子肉”

    蔡义和说道:“好中午就吃风干兔,正好把去年这些肉吃完,过段时间天冷了,再进山去捉”

    “蔡老师也会抓兔子”宁向东听俊花叫他老师,也跟着改了口。

    “在鹅关这么多年,除了没有我的地种,别的什么不会羊还养了十只。”

    宁向东听了,不禁大发感慨道:“这山里边儿好东西可真不少啊”

    “好东西再多,吃不完用不尽也白糟蹋了。”付俊花说道。

    “我听你刚才说那块羊肉是给蔡老师的学费”

    “这孩子想明年复考,让我帮他辅导辅导。”蔡义和接过话来。

    说到这里,宁向东忽然想起古道的事,继续刚才的话题问道:“高炉那边的山谷,是原来出山的古道吗”

    “你是问黄巢谷别听村儿里面瞎扯,”蔡义和说道:“以前的古道在平口这边,早被鹅岭水库淹了。”

    “有点儿可惜呀要是有路通到外边,山里面这些好东西就能运出去换钱啦。”

    “就是啊市政府也不说给修条路。”付俊花噘着嘴说道。

    “这鹅岭哪个山头没宝贝为这点儿土产就修条路,市里也没这么多钱呐。”

    蔡义和看着宁向东说道:“说起来也就是你们并钢做了件好事,就算那条路再难走,可好歹也算是一条正式的路了。”

    “真要想实现运输能力,光那条路不够,而且梨树坪到镇上的路等级也不行”

    宁向东若有所思的说道。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回家

    随后一段时间,宁向东的工作和作息时间渐渐走上了正轨。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耐火材料厂的大车来的越来越频繁,矿上四个班满负荷运转,都是想着抢在冬天之前把产量再提高一点。

    眼看着时间已经临近国庆节,赵伟再一次跟车来的时候,宁向东和他打了招呼,争取国庆节前一天再来一趟,他想搭车直接回并原,因为大哥宁向阳,要在那天订婚。

    决定了要回家,而且还有顺风车和免费的劳力,宁向东开始满村搜刮当地土产,风干整兔自不必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