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茁壮的草根-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俩人上去才刚找着个缝隙蹲好了,呼呼啦啦又上来几个人,都是刚才搬家具的。

    他俩一看笑起来,怪不得这么痛快就让上后边了,感情这支队伍是钻交规空子的老队员。

    最后一个人上车后把箱门呼啦一声关上,里边立刻黑成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不过还没等两人话,其中一个人摸摸索索走到货箱中间,把顶上一扇窗推开,外面的光便透了进来。

    货车是柴油的,起步时动静不,司机师傅明显不顾虑货箱里还有活人,车子开得忽快忽慢,龚强吃了体格胖大的亏,被摇晃的家具撞了好几下,不禁紧张的问道:“家具绑的紧不紧啊,这可都是实木,死沉死沉的,别一个急刹车再散开了,咱们哥几个全都得玩儿完!”


………………………………

第三百四十五章 修旧

    这批明制家具,在龚强一路上的担惊受怕中,顺利抵达目的地。

    到霖方,车子刚刚停稳,几个人就推开箱门跳下去。

    宁向东和龚强最后才爬下去,站稳脚跟才四处观看,见是个不太大的院子,正中有个车间,车间一半空空荡荡,车子直接开在里面停下。

    干活的人很快把家具都心翼翼的搬下来,沿着墙根排列整齐。

    车间另一侧是工作台和机器,宁向东和龚强看到圆锯时,已经明白这是一家木工厂了。

    领头的人招呼他俩一块儿到车间角落的那排简易房,进去后看到耕夫已经在里面了,除了他还有几个花白头发的人,看上去气质儒雅,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每个人都架着眼镜,是当前最流行的琇琅镜框。

    “宁,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位都是研究古典家具的专家,我专门请来修复你这些家具的。”

    专家们抬头看了看宁向东,见是个麦色皮肤的年轻人,随即目光飘过他的肩膀,看到后面那位皮肤白皙,气宇非凡,双目深邃如渊的胖子。

    “原来你就是这批明朝家具的拥有者,久仰久仰!”

    “一看宁老板的气质就跟普通人不同,这批家具算是名至实归了!”

    专家们纷纷伸出手,闪过宁向东,拉着龚强宽厚的手掌用力握着。

    “喂!喂!”

    耕夫急忙招呼着,用眼神指着自己身边的人:“这边儿!”

    几位专家立刻调头,看了宁向东几眼后,其中一位扶扶眼镜,道:“我们都是做学问的,在看人一道上难免有失偏颇,不足为怪。”

    宁向东笑笑:“不怪。”

    耕夫走过来道:“这几位是我特地请来的,在修复古迹方面很有功夫。”

    “还不如把特地改成重金,更贴近事实。”

    扶眼镜的专家也笑了笑,道:“这不是什么丢饶事,钱确实给的不少,不然我们也不肯来。”

    那个年代刚刚喊出按劳取酬的口号,学的文武艺卖上几吊钱,并不丢人,不像后来者,明明是看钱话,却一口一个奉献,骗取吃瓜群众的感动。

    “我有一事不解,这些家具用于展览,为什么非要修复?保持原貌不好吗?”宁向东望着耕夫问道。

    “修复残损,是为了还原古代时期的风貌,更好的呈现那段历史。”

    等耕夫完,一位专家也开口道:“饶大脑意识和分析要落后于感官,所以往往第一眼很重要,如果展示品过于破烂,情绪上就容易抵触,即便克服第一感觉,也会降低参观体验,所以进行保护性修复很有必要。”

    “这位专家言之有理,无论男女,确实外貌协会占大多数!”龚强双手负在身后,一边来回踱步,一边道:“只是希望诸位尽可能保持物品原有的样貌!”

    几位专家听到外貌协会几个字,都是老脸一红,这位胖兄弟,一举一动自带风采,不像那位宁老板,猛一看还以为是个青铜,没想到人家才是王者。

    耕夫听到龚强的担心,知道他在古董方面还不如宁向东,属于一窍不通但是敢胡咧咧的类型,便出言解释道:“修旧如旧是几位大家的基本功,不仅仅如此,他们所采用的技术手法,非但不会影响古物本身的价值,反而会有很大提升。”

    “而且宁,虽然这些家具他们还没有细看,但我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也简单跟他们过,因为鹅关村我也曾经去过一段时间,在山里的时候,这些家具大都还在老乡家里使用,这本身就是个伤害,而你后来几次存放的地方也很不妥当,又带来了二次伤害!”

    “不过,也算你有点常识吧,还知道用塑料薄膜包裹缠绕,算是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句话让宁向东很是惭愧,当时把家具拉到塑料二厂,包裹塑料薄膜时,纯粹是担心落了灰尘,并不懂的什么保护措施。

    耕夫跟宁向东交谈的时候,几位专家已经去家具那边大概看了看,回来后道:“磕碰缺肉是问题,但是也有很多严重的,比如有张桌子掉了腿,被原主人用粗树枝代替,在桌面上敲进去钉子固定,这种破坏就非常可惜了!”

    宁向东一听就知道是哪个,他还记得当时那个村民专门过,家里的桌子腿掉了,往上钉钉子的时候,桌子面过于坚硬,砸弯了好几颗也钉不进去,最后不得已,去村部借电钻打眼,才算把树枝固定上去。

    “不过那条掉聊桌子腿还在!”宁向东忙对专家道。

    “那太好了!”专家高心道。

    一张桌子,如果缺了一条腿,这就算是残品了,古董的经济价值荡然无存,只剩下用于研究历史的文物价值。

    几个人又大概问了几句后,重新回到家具那边查看,宁向东这才把憋了很久的问题向耕夫出来:“请这几人过来,花了多少钱,算我的吧。”

    “这个你就别管了,起来提供私人藏品用于公众展出,这在并原还是第一次,所以文保和文联等等部门挺重视,先拨来一些钱专款专用,所以我对没有马上给你酬劳还挺发愁的!”

    宁向东没想到耕夫还惦记着要给他钱,连连摆手道:“千万不能给!就当替我找个合适地方保存吧,也别问我收费就成了。”

    “好啊!那就等展厅开放后,门票收入你跟图书馆一家一半分配得了,没多有少,如果长期都有收入也还算可观。”

    着,耕夫停顿一下,叹口气道:“我听宁教授,你现在辞职了,钟楼街那个店也拆了,暂时没有事情做,所以图书馆这里,我尽可能帮你多争取一点吧。”

    没想到耕夫还为自己着想,宁向东心里一阵感动,道:“您就别担心这些了,我其实最想知道的是,蔡老师现在在什么地方,那去找您也是为这件事儿,后来忙着家具展览,我看您顾不上,也就没敢多问,现在能跟我吗?”

    “坏了,你不提醒我,还真是忘了!”耕夫用手轻轻拍拍脑门,道:“老蔡现在在哪,我也不知道啊!”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同命相连

    耕夫拍着脑门,说道:“老蔡走的时候来我这儿坐了坐,但我确实不清楚他在哪儿!”

    “不是,您这不玩我呐!”宁向东一听连连叫苦:“既然不知道蔡老师的去向,干嘛不早说?白耽误这么长时间!”

    耕夫唬起脸,道:“什么叫玩你?我没那么重的口!你急着找老蔡,不就是想问茶树的事儿吗?”

    “对呀……”

    “现在马上入冬了,你就算问了,也学了,有地方练手吗?”

    “这……”

    宁向东一想对啊,并原的冬天不是一般的冷,现在眼看着十一月份,寒流马上就要开始,到时候顺着鹅岭山口一股一股往里灌,一直到来年四月初才停止。

    “没地方练。”想到这里,宁向东老老实实摇摇头。

    “那你跟我急什么?”耕夫吹胡子瞪眼睛,道:“跟我把眼前这点工作弄完,我告诉你老蔡去哪了。”

    “哎,您不说不知道蔡老师的去向吗?”宁向东彻底服了,这老头到底靠不靠谱!

    “我什么时候说不知道了?年轻人粗心大意,你自己往上翻,看看聊天记录再说话!我说的是不知道老蔡的下落,可没说不知道他去哪儿!”

    宁向东仔细回想,好像真没说过不知道去向的话,只是大家都这么忙,谁有功夫认真听您说什么,不都是一带而过的吗?

    “好吧,我错了大师!您再受累跟我说说吧。”面对这些被宠老的大师,宁向东算彻底怂了。

    “老蔡临走前,去我家聊了很多,也谈了很多下一步的构想,他打算冬天去云南勐海,但具体去勐海哪儿没说,我也就不知道了!”

    勐海?冬天去那边倒是不错,跟并原的夏天差不多。

    耕夫说的对,这个季节即使学习种植技术也只是学一堆理论而已,宁向东的心思由此慢慢淡下来,像某些冬眠的动物一样,安安静静蛰伏着,等待惊蛰雷的炸响。

    整个冬天,他开始经常拜访耕夫,蔡老师临走前留下一本《鹅岭二十年考》的随笔手记。

    既然踏实了,干脆就拿来看看,了解一下这片古老的山脉。

    更何况里面还有一段篇幅详细介绍了从四川移栽茶树到鹅岭山区的历程。

    纸质发黄的笔记本里,白鹭牌蓝黑墨水的字迹依然清晰,种茶记录时间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想不到种活这几颗茶树的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之久。

    山川不改,绿水悠悠,少年弟子容颜老,二十年时间,足以让一代人老去,一代人长成,梦想实现也好,未竞也罢,如今又换了后来者。

    宁向东端起茶杯,凝神观察里面沉浮的叶片,每一根脉络都清晰可见,入口苦涩而后回甘的大叶乔木茶,竟然是这几年才刚刚完善成型,蔡老师原来也没有享用过几年。

    联想自己拿着这些茶,随意送人,随意品饮,从来没有在心里当回事,宁向东不汗颜。

    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面对即将选定的绿色产业,这一刻,他才在心里下了决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宋小青也放假回家,因为双方老妈的矛盾,两人好不容易公开的关系再次被迫转入地下,只能偷偷摸摸在她哥哥的小卖部见了几次面。

    宋小军的小卖部虽然只是面对附近一两个居民小区,但由于两口子全都下岗在家,反而有时间倾注全部精力去搞活经营,因而小买卖做的有声有色。

    宁向东和宋小青每次去店里,都说不了几句私房话,最终还变成义务售货员,一直忙到半夜累个臭死。

    一来二去的两人都不愿意去了,可不去店里就找不到好借口,宋小青妈妈不定时把电话打到小卖部的公话上查查岗,面对母亲如此严控的措施,兄妹俩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宋小军也想了很多主意,甚至再次拿自己亲经历的教训劝说章束脩不能过激,以防不测。

    谁知章束脩自有论断,当即表示宋小青做事懂得掌握分寸,绝不会像她这个哥哥一样。

    这就令人心忧了啊,怨念如此深重,唯有从源头解决,可源头也是一座山,霍敏芝也是战斗里成长起来的女中豪杰,怎么可能轻易言败低头。

    几个人面对压迫彻底没了咒念。

    很快节即将来临,小卖部也成了小区人民临时采购的场所,像油盐酱醋这些小小不言的生活必需品犯不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