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茁壮的草根-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个人对视一眼,除了惊喜之外,却并不知道,自己早已置身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起点。鹅关村这场大戏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而他们,将是这个舞台上最重要的演员。

    “该来的总会来,而我们,早已上船……”宁向东凝视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喃喃自语道。

    “什么?”付山根没有听清,开口问道。

    “我们是幸阅一代人,你们信吗?”宁向东抬起头,眼里隐隐闪着泪光,环视着在场的每个人,轻声道:“其实,每个碌碌一生的人心里,都曾经沉睡着一头猛虎,只是穷一生也没有机会释放出来,而我们,注定是幸阅!”


………………………………

第二百五十三章 云山依如故

    农历腊月二十三,那一万里无云,白日挂在上,撒下冬难得的温暖,村里人都忙着打扫庭除,祭扫灶台,然后拿出早已买好的糖瓜,给孩子们品尝。

    等吃过中饭后,人们便懒洋洋靠在墙根角落里,晒晒太阳打个盹。

    就在这时,村口轰隆隆传来连续不断的闷响,大伙儿最初并没有注意到这一连串好似闷雷般的声音,直到空气中开始出现刺鼻的味道时,人们才惊觉的站起身。

    “柴油的味道!”宁向东在院子里耸了耸鼻子,随后便听到村口的机器轰鸣声。

    “难道是?”他猛然想到一个可能,浑身像过电般打了个激凌,拔腿便向门外跑去,等赶到村口时,已经看到不少人站在那里。

    在道路旁,十数台明黄色的筑路机停在路边,脏兮兮的机身散发着浓烈的柴油气味。

    “通了!真通了!”看着眼前这堆钢铁怪兽,村民们激动不断低语着。

    鹅岭山区,千百年来,为数不多的又一次,重型机械开进深山腹地。

    1993年1月15日,黄巢谷景观大道的主路铺装完成。

    这一注定了鹅关村的不平凡。人们在村口整整呆了一下午,每个人都被冻成了紫红的脸膛,却依旧不愿离去。夜晚来临的时候,很多人举着电石灯来到铺好的柏油路上,缓缓的,轻轻的走着,生怕脚步重一点,就踩破了几代饶梦。

    而与此同时,宁向东却独自躲在宿舍里,静静地发呆。

    他没有开灯,而是让自己完全沉浸在黑暗郑

    窗外,隐隐能传来村民的欢笑,他凝视着这间简陋的房屋,过往一切清晰有如昨日。

    整整两年,终于要离去了吗?俊花家老羊啃的墙皮早已修缮,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上次为了迎接厂办的人,重新粉刷了墙壁,自己在这里的分分秒秒,犹如轻舞在空气中的微尘,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宁向东缓缓起身,走到门口,拉开灯。十几瓦的灯泡是为了节省电力,而此刻昏暗的光线却更代表了心情。

    宁向东开始慢慢收拾自己的行装,直到此刻他才发现,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带走的。

    就连那支不锈钢保温杯,他都有点不想拿走。杯子里已经附着了一层茶叶的茶山。

    是蔡老师的茶叶。

    想到蔡义和,宁向东停下手中的动作,静静的立了一会儿,然后打开房门,向城隍庙走去。

    既然要走了,还是去告个别。虽然他今后,肯定还会为采石场的事情再回来,但是生活,不就是因为充满了各种仪式感,才显得丰富多彩,让人依依不舍吗?

    不用担心蔡义和不在。

    类似今晚这种场合,他注定不会身在其中,一定是选择超然圈外,用观察者的视角分享这份喜悦。

    自己跟蔡义和,还真是一路人啊,宁向东一边走,一边快乐的笑着。

    走进东廊坊,老蔡看到他来,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很大的报纸包放到桌上:“三年的老茶头,都给你包好了。”

    “都给了我,您喝什么?”宁向东用力撑着眼皮,生怕一用力,里面的泪滴就跑出来。

    蔡义和呵呵笑着,道:“老了,茶也喝不动了,你走后,我打算戒了。”

    “酒喝不动我信,茶哪有喝不动的。”宁向东笑着摇摇头,借机让泪水撒出去。

    “都一样,老了喝茶会引起钙质流失,所以到什么岁数干什么事,年轻时就要喝最烈的酒,追最爱的人,老了,一杯清水慰平生足矣。”

    “可我回去了还会再来的,又不是像别人那样,去了可能再也不见。”

    “归去来兮,自又一番意境,回来再回来的事儿。”蔡义和微笑着。

    怎么感觉不像是告别,却像是送别?宁向东心里忽然升起这个念头,慌慌的问道:“您是不是要走?”

    “聪明,”蔡义和赞赏的望着宁向东:“此间事已了,不如早还乡。”

    自从龙山大佛现世后,蔡义和就萌发了离去的想法,他是历史学家,毕一生寻找史上未解的迷题才是自己的宿命。

    宁向东的眼泪终于淌下来,止也止不住。

    一之后,道桥公司冒着山区最冷的腊月,把靠近鹅关村的道路两边的路牙石和排水渠全部整修出来。单从村子这边看过去,一条崭新的双向两车道柏油路直接从村口经过。

    路桥公司将道路整修完毕后,施工暂时告一段落,所有机械都撤回了并原。看这架势,春节前不会再有大动作了。

    而另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并钢的机修道也修缮完毕,当第一辆搅拌沥青的泥头车开上来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看上去就像是事先准备好的一桌大餐,面对几乎同时竣工的两条道路,鹅关村的群众彻底陷入欢乐的狂潮郑

    这幸福来得太突然,可怜的鹅关村都没来得及做好承受的准备。

    付为政在第二一大早,就动身下了山,中午时又重新返回村子,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他骑了一辆陈旧的自行车。

    村里人万万没想到,付老叔竟然还在镇上藏着一辆自行车,八十年代以前,自行车是有钱都买不到的稀缺品,需要有凭物资局发的购车票才算取得资格。

    只是付为政这辆通身绿色的载重型大红旗自行车,一看就是哪个邮递员多年使用过,不知为何辗转到老付的手上。

    随着道路的贯通,村里每都有事情发生着。

    1月20日,农历大寒节气。

    这早晨,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两辆印有并钢字样的中巴车停到村里,这是来接蛭石矿所有留守人员的客车。

    司机跳下车,看着孙勇、姜军和陈大旺一趟又一趟往车里搬行李,几乎塞了车厢一半空间时,终于忍不住发话道:“就你们这俩人,怎么这么多行李?再塞别人该坐不下了!”

    孙勇眨巴了几下眼睛,有点不明白司机的话:“什么别人?就我们几个人啊!”

    “不是让我们来接蛭石矿全体留守人员的吗?”

    “我们四个人就是全体留守人员啊!”不等孙勇回答,陈大旺开心的大笑起来。

    最终,两辆客车一辆专门拉了行李,一辆连司机在内,就坐了五个人。

    车子缓缓驶出鹅关村,坐在最后一排的宁向东转过身,久久的望着这座笼罩在薄雾中的山村,渐渐消失在视野郑

    山还是那样的山,云还是那样的云,所有一切,仿佛从未曾在生命中出现过。


………………………………

第二百五十四章 耐火材料厂

    冬天的并原,气温冷冽而无风,并钢的四座巨型炼钢厂,昼夜不停排放出绯红色的废烟,把这座城市的北方天空侵染成一片异常娇艳的颜色。

    空气中流动着淡淡刺鼻的专属于并钢的味道。

    九十年代的并原,作为重度工业城市,由于城区面积迅速扩张,很多大型企业由本来地处荒郊的位置,渐渐被城市民居所吞没,进化为深入城区的一部分。

    那个年代的人环保意识还不太强,相反把废气污染当做城市进步的象征,有一段很流行的话说道:“来并原的外地人永远不会迷路,只要闻到不同的空气味道就可以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比如带有硫磺味儿的地方,一定是距离南面焦化厂不远,闻到甜香浓烈的玉米味,则是在化工厂附近,而空气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气味,甚至能感到细微颗粒打在皮肤上,那一定是在并钢的耐火厂材料厂了!”

    耐火材料厂位于并钢东北方向,从主厂区进去不远就是。

    厂区道路,灰黑色发亮,两边是不可名状的低矮植物,在恶劣环境中残存的光合作用下,已经活成了异形。

    即使是这样别人眼中不忍直视的地方,宁向东也发自内心的喜爱,归乡的游子,爱桑梓。

    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嗅着空气中各种复杂的味道,尽管鼻腔内已经有了轻微的针刺感,也宁愿相信是因为冷空气的刺激,而不用停下来。

    他爱这种味道,这种融进内心的亲密的感觉,与健康无关。

    走进耐火厂的分厂区,这是他第二次来。

    上一次是从连轧厂来报到,紧接着就被分配到鹅岭山区,厂区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而此时第二次来到这里,仍然是回家的感觉。

    只是,蛭石矿这几个人到厂里报到,并没有体会到凯旋而归的感觉,相反去办理手续时,听到不少牢骚和抱怨。

    “大过年的怎么还过来报到啊,好多人都找不到了!”劳资科唯一一个留守小姑娘不满的说道。

    春节近在眼前,虽然还没有放假,却已是人心浮动,都坐不稳办公室了。

    今天科里的人趁着科长不在,偷偷溜到附近的小食品批发市场采购干果,就留了她一个人值班,因此把心里的不痛快全都撒到他们几人身上。

    孙勇这几人在蛭石矿散漫惯了,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挤兑。姜军双眉一竖,脱口说道:“你以为我们愿意现在过来?要不是厂长追的紧,老子巴不得开了春再来……”

    姜军爆粗口,孙勇连忙拉住,压低声音说道:“现在回厂里了,不比跟村里打交道,别动不动就大嗓门,你看看,人家小姑娘被你吓得都要哭了。”

    姜军偷偷一看,果然看到女孩儿强忍着眼泪,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本子在登记。

    “我说什么了?我没说什么呀?”姜军低声嘟囔着:“脸皮这么薄,还上什么班啊!”

    “少说两句!”陈大旺看不下去了:“人家还是个孩子,你工龄都快比她年龄大了,还这么不依不饶的。”

    “孩子?那小宁呢?我看他俩差不多,可我心里从来没敢拿他当孩子看!”

    孙勇瞪了嘀嘀咕咕的两人一眼,对女孩儿温和的说道:“劳资科的人都去哪儿了?怎么就你自己在这儿?”

    “快过春节了,来办事的人不多,科里开始倒休,今天值班的还有几个人,都去小食品市场采购年货了。”

    小女孩刚查看了登记簿,才知道孙勇他们是一直在鹅关矿上班的人,跟上个月从梨树坪回来报到的不是一码事,连忙收住眼泪,认真回答他的问题。

    宁向东站在最后边儿,听到小女孩一开始说话不着调,本来不打算往里凑,这时又听说什么小食品市场,这个地方他以前从没听过,连忙挤过来问道:“丫头,你说的小食品市场,我怎么不知道呀?”

    “今年元旦才开张的,是个专门卖各种干货的大批零市场。”女孩儿一边低头给几个人做登记一边回答。

    “那都有什么呢?一会儿我也去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