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茁壮的草根-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按照并钢的劳动纪律考核要求,孙勇这种级别,只有批准半假的权力,只是因为鹅关矿地处深山,请半假怕是连山还没出去有效期就到了,因此无论厂里还是矿办,对他们劳动考耗执行标准始终是睁一眼闭一只眼。

    “我没见到他们……”宁向东心里暗暗汗了一个,他是翻墙头跑路的,现在看这架势更不能了。

    “唉,晚上你去我那儿,咱俩琢磨一份检查得了。”孙勇摇摇头长叹一声,事已至此,该担的责任他也得承担,不会都推到宁身上。

    当晚,两人在孙勇的宿舍奋笔疾书,各自写了份深刻的检查,孙勇上了大半辈子班,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多亏了宁,一来他宿舍拿出纸就写,连草稿都不用打。

    写检查对宁向东来也算轻车熟路,在武汉的时候就曾经给刘元贵写过一次,这次不但很快给自己写好,顺便帮孙勇也起草了一个框架。

    第二适逢乙班的白班,宁向东请假三,是陈大旺替的。

    现在自己已经回来了,就赶忙早早起来,在食堂吃了早饭,匆匆赶到矿上。

    和孙勇的甲班互相签了交接班记录表后,宁向东再次叮嘱他回去后把检查熟读几遍,别被看出来是代笔。

    昨晚回了宿舍,再次回想这三的事,始终找不到哪里有状况,宁向东最终判断,应该又是因为什么饶什么事受到牵连,而自己正好请假不在,撞到了枪口上。

    看着孙勇唉声叹气走远,宁向东也暗骂了一句倒霉,正好被付山根在旁边听到,他以为宁班长是为修路的事情烦恼,便笑道:“镇上勒令停工其实也是好事,老付叔现在骑虎难下,再从那边挖,谁心里也没底。”

    “什么?勒令停工?!”宁向东豁然转身,双手用力搬住山根儿的肩头,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儿?”

    “昨上午啊,专门派通信员过来通知的,”付山根被宁向东按的呲牙咧嘴,心想这城里娃真是练出来了,手劲这么大:“我老叔还,这真是破荒头一遭,居然派专人上来通知,一定是有大事了!”

    祸不单行啊!

    宁向东心里哀叹,他才刚刚跟赵宝库打好招呼,帮自己问问个人办厂的流程怎么操作。

    难道自己从丁老家走时,听到的那几句话后来被他们否了吗?

    宁向东暗暗后悔自己听风就是雨,行事过于草率。

    付山根看到他忽然变得沉默不语,便没再惊扰他,悄悄对付跃进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到高炉前,合上电闸,开始升温作业。

    当第一车料下到炉膛里,带来轰隆一声响时,宁向东才回过神来。

    “看你想心事,所以我就跟愣货先开工了。”付山根看他没事了,笑着道。

    宁向东这才发现两人已经把上午该下的料都已安放到位,不禁看了付山根一眼。

    中午休息的时候,因为气炎热,三人钻进旁边的树林里乘凉,付跃进提议玩“憋茅坑”。

    宁向东被修路停工的事儿搞得提不起兴致,随意玩了几把便走到旁边一棵树下,坐着发呆。

    付山根见状跟了过去:“宁班长,我有个事想跟你……”

    宁向东看着付山根欲言又止,问道:“你,什么事?”

    “我前段时间去了趟省城,给我大哥送点山货,才发现他现在忙得很,”付山根道:“我大哥,城里现在到处搞建筑,很流行大理石装饰,他看了那种石头,就跟咱们山里的一样,可他们都是从外地引进的……”

    宁向东心里蓦然一动,他想听听付山根到底什么,鼓励道:“你直接想法吧山根儿,不用绕弯子。”

    “我就想问问,宁班长有没什么法子,能让这路继续修下去,如果路通了,咱们这座山里的石头都能换钱了!”

    宁向东看了看付山根,对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淳朴的山里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寻能者不遇

    并钢设立在陈村的停车点只有一辆212吉普车,用于接送往来于梨树坪的人,开这辆车的司机岗位可以是整个并钢最清闲的岗位,每年只有春节前后略显忙碌,一也不过出车两趟而已,主要原因还是受限于公司铺设的那条拉矿用的路,长年被重型大卡碾压,表面早已形成两条犁沟,这样的路况对车来几如堑一般,好在212吉普这种诞生于二战时期的车辆,专为全地形地貌设计,由经验丰富的司机驾驶,一跑两趟梨树坪还是问题不大,但要开到鹅关村,简直难上加难。

    因此,当驾驶员听到老矿长提出要直接到矿上时,脑袋摇的像拨浪鼓。

    梨树坪的矿办同事们也纷纷劝阻,老矿长常年在家养病,轻易不到这里来,这次因为厂部找一名青工就要冒这么大风险,很难不是在家憋的难受,才跑出来过瘾。

    老矿长眼看众口一词,只好作罢,能够再亲眼看看自己创立的鹅关矿和高炉,这种机会恐怕只有这一次了,若不是那个叫宁向东的青工,自己可能连梨树坪都不会再来了。

    这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想想惊动耐火材料厂首脑领导的事情,似乎只在自己身上发生过,那还是八十年代初期,刚刚在这里建成鹅关矿的时候。

    想到这里,老矿长把目光投放到远处的群山中,心里充满了不无遗憾的惋惜。

    昨一行人在汽车站门前没有等到宁向东,他甚至怀疑消息是不是有误,返回停车点后再次向厂里打电话确认,不但得到了肯定答复,而且厂办的人明确明,寻找这名青工是总司何书记亲自下达的要求。

    这太令人惊悚了,老矿长工作了一辈子,自己的大名也没惊动过厂子以上的人物啊!

    他百感交集了一晚上,大清早起床后,便提出坐车直上鹅关村的要求。

    司机毫不犹豫表示拒绝,别是这个的不能再的鹅关矿,就算总司领导来了,也只能坐车到梨树坪,然后步行前往矿上。

    不过司机的态度并不生硬,提出即使去梨树坪,他也只为老领导及其身边人服务,因为212最多四名乘员,其他人只好对不起了,从陈村镇就开始步行吧。

    矿办来到陈村接人几乎是倾巢出动却徒劳无功,白白在镇上耗了一晚上,老镇长倒兴致很高,他昨赶到陈村就没有继续走,直接住进了并钢停车点,今是第一次重返阔别已久的工作岗位,颇有故地重游的感觉。

    这几年,孙勇一直跟他保持密切联系,隔三差五到家里汇报工作,所以矿上每隔一段时间调配的人员,始终心中有数,对去年来报到的宁向东,唯一印象就是这伙子工作不太热心,但是喝酒是个海量,而且很短时间跟鹅关村打成一片,成了矿上群众基础最好的同志。

    不过,关于宁向东掺和修路的事儿孙勇没有汇报,在他看来,村里想靠人力打通山外,简直就是疯了,而宁向东就是跟着一群疯子扬土玩,什么时候扬够了,他也就老实了,年轻人终归是玩心大。

    让孙勇始料不及的是,这次还真是玩大了,实在是他不知道宁向东的黑历史,做事一贯是无意中就能上达听,刚刚复员卖拖鞋如此,去武汉实习也如此,先是挽救重大质量事故,接着受到不可描述录像带牵连,功过相抵被送进山里改造,结果在这样封闭的环境里,又把并原市惊动了。

    老矿长乘坐212到达梨树坪时,早已被颠的七荤八素,记忆中这条路不应该这么难走啊,难道是这几年损毁的更严重了吗,殊不知凡事都有个习惯问题,他经年累月在省会养病,恶劣环境的适应与自己的健康一样,早已渐行渐远。

    车子停稳后,跑过来给他开门的是个高个子年轻人,黑红的脸膛带着淡淡风霜痕迹,一看就是从生活在大山里的人,老矿长扶住他伸过来的手走下车,掌心感受到对方掌心的粗糙,更印证了自己的猜测,他对自己尚未衰湍观察力暗暗满意。

    走进矿办会议室,一直跟随在身后的年轻人马上倒了杯热水放在他手边,老矿长赞许的点点头,问道:“孙勇来了吗?”

    “来了,在旁边屋里。”年轻人答道。

    “你去把他叫过来,我有事要问他,”老矿长道:“还有那个叫宁向东的一起来了吧,叫他也过来!”

    年轻人刚转身向外走,听到老矿长后面那句吩咐,又转过身来,楞楞的看着他,道:“我就是宁向东啊。”

    与此同时,并原市委的书记办公室悄无声息,祝长明独自坐在椅子里,用两根大拇指按压着太阳穴。

    头疼是老毛病了,去医院检查过两次,医生给出的结论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只要注意多休息,放松精神状态,自然就会缓解。

    可怎么就算放松呢,每八时的工作时间,对他这位父母官来等同虚设,很多事情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比如现在,他想尽快在第一时间了解鹅岭山里的近况,以及村民自发进行自救性筑路工程的进展情况,却迟迟等不到任何消息。

    从拜访丁启章后,他对尽快落实山区道路建设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如今老百姓的意识都走在了前面,自发组织修路,反映了人民渴望走出封闭环境,与外界连接沟通的迫切愿望,人民的需求就是领导干部的职责,就应该努力帮助大家实现,这是为任一方的基本态度。

    这时,敞开的门被人敲击了两声,祝长明抬头望去,叶秘书轻轻走进来。

    “祝书记,您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不用,有什么进展吗?”祝长明打断了叶秘书的话问道。

    “何书记刚刚打来电话,人找到了,现在就在矿办,我已经要求马上让他赶回来。”

    祝长明沉吟了一会儿,道:“不要让同志们来回奔波了,打电话方便的话,就在电话里鹅关的现状好了。”

    老矿长接到厂里的最新通知时,才知道自己手下这名青工为何惊动了总公司领导,而此时,孙勇也刚刚诚恳的念完检查,老矿长很惊诧他的进步,一份检查写出了行云流水般的美福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募捐

    财政局长周天民接到市委通知开会时,奇怪了好久。

    他有点搞不清楚这个会的质是什么,如果是财政相关的会议,为什么是市委叶秘书亲自通知,而不是市政府办公室,再说常的收支数据有专人上报,市委如果要了解况,大可直接调取,而没必要直接惊动他这位一把手。

    周局长担任财政局长已经三年了,正是刚刚开始出成绩的时候,前任留下的摊子,无论好坏,到这个时间段,是摘桃子还是擦股也都属于现任主官了,老周自问干的还不错,每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支出逐步下降,尤其是今年在本局内部搞了个会议经费改革,实行“超支不补,多余留用”的政策,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还被市政府作为经验推广到各级部门。

    虽然政策执行之初,也听到一些小小非议,但随着几个年节到来,单位在给个人分发的节福利上着实慷慨大方,众皆欢喜。

    按照通知时间,老周准时来到市委小会议室时再度吃惊了,他看到在座的有交通局长武立新,城建局长孙昌平,公路设计院院长詹世辉等人。

    这简直是个大杂烩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