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陈医生,别怂!-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片刻之后,杨鸿年看完了病例,面色凝重。
这个患者,情况确实不典型。
但是,作为主任,他的经验是丰富的,他轻轻的把手握住对方的手腕,感受着脉率的搏动。
脉浮紧?
这是风寒表证?
舌苔……
这是湿热?
怎么回事?
杨鸿年看着赵建勇:“你怎么扎针的?”
赵建勇老老实实说道:
“主任!”
“我真的没有扎错。”
“患者是胁痛,舌红苔黄腻,为湿热蕴结!”
“而胁肋是足阳明胆经的路线。”
“我选择的是取足厥阴、少阳腧穴为主的治疗方案。”
“穴位是期门、阳陵泉,加太冲、内关,湿热内蕴加支沟、日月、阴陵泉!”
“再怎么也不可能加重吧?!”
杨鸿年闻声,同样脸色难看起来。
他同样也有些皱眉。
这是怎么回事?
而这个时候。
陈南站在一旁,双目盯着患者的身体。
然后直接走上前去,双手搭在对方的手腕之处。
赵建勇见状正要说话。
杨鸿年直接制止。
而卫治看见陈南以后,不知为何,内心竟然升腾起一丝期待!
或许……
陈南是有办法的?
刚才,陈南已经看到了对方的舌苔。
右侧胁肋剧烈疼痛!
是怎么回事呢?
陈南忍不住沉思起来。
脉浮紧,这是风寒表证表现。
而舌苔虽然黄腻,却没有感觉到肝脏的病象和病脉!
这是为什么呢?
陈南较劲脑子开始思考起来。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杨鸿年同样也想不通为什么会疼痛加重。
按理说,针刺肝胆经络,即便是不能止痛,但是……加重显然是不至于的!
那为什么?
除非……
陈南此时同样想到了什么。
如果针刺肝胆经络无效,除非……是患者的病情,并不在肝胆经上面。
可是,两胁就是肝胆经的部位,不在肝胆经,那在什么?
忽然!
一个信息出现在了陈南的脑海之中。
不在肝胆经。
可以在络脉啊!
人体所谓的经络经络,自然不可能只有经脉,还有遍布全身的络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联络、运输和传导的体系。
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自医圣张仲景之后,人们对于六经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至于络脉病,却没有被足够的重视!
而陈南的望诊技能里,却有一些络脉诊断的些许信息。
虽然不多……
但是,似乎恰巧够用了。
陈南忍不住眯起眼睛。
看向患者的耳后。
望五官中,有关于耳后络脉的相关诊断。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
陈南望见对方耳后的青色泛起。
颜色突兀。
陈南把手放了上去,感觉皮肤发凉。
足少阳胆经巡行路线,起始于目外眦(瞳子髎),向上至头角(颌厌穴),再向下到达耳后(完骨穴)。
陈南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个时候,陈南忽然问了句:“患者之前是不是感冒过?”
此话一出,顿时吸引了周围众人的注意。
杨鸿年看向陈南,有些好奇,怎么突然问感冒?
而赵建勇却眉心紧促。
他感觉……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比如!
陈南要开始装逼了!
卫治好奇的看向陈南。
这小子……
神了!
要知道,感冒的事情,杨致富的妻子刚刚说过。
就连病历中没有写过。
陈南接着问道:“没有吃药吧!”
这句话一出,顿时男子都忍不住侧目了。
杨致富妻子看着陈南,点头说道:“嗯!”
“没有吃药。”
“医生,我老公这是怎么了?”
陈南说道:“患者的病,是因为感冒引起来的。”
杨鸿年好奇的看着陈南:“感冒?”
“感冒能引起胁痛?”
陈南点头:“能!”
“伤寒杂病论主任您应该都看过吧!”
“太阳病入里,首先到的,便是少阳!”
赵建勇听完,差点笑了。
还以为陈南能有什么高级的言论呢?
“我刚才治疗的,就是少阳经络,为什么会诱发疼痛?”
陈南笑了笑:“那是因为你没有读懂《黄帝内经》,这个中医的老祖宗!”
此话一出,赵建勇差点被气死!
“哦?呵呵……”
“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杨鸿年也是看向陈南,欲言又止!
可是,他不敢问!
他生怕陈南再说一句:“那是你不懂中医!”
自己可是中医科主任,不懂中医?
这可就太丢人了。
杨鸿年丢不起这人啊。
《黄帝内经》在中医领域的地位,相当于开山鼻祖。
这是经典中的经典。
后世的那些医书大多都是从《内经》中演变而来。
说你不懂《黄帝内经》,这和说你不懂中医有什么区别?!
【叮!恭喜您,收到来自赵建勇的差评!】
【差评等级:中级!】
【温馨提示:成功治愈患者之后,可获得高级奖励。】
陈南顿时眼睛一亮。
高级奖励?!
陈南也不卖关子了。
当下,治疗才是关键。
陈南连忙说道:
“《黄帝内经》记载: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
“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所谓大络是脏腑的经隧,是十二经的旁支经隧,支而横者叫络。”
此话一出,现场全都沉默了。
有的是因为听不懂。
有的是因为不愿意懂。
有的很诚实,确实没听过……
陈南解释道:
“这是说,正常情况下,邪气气侵袭人体,始由皮毛而入,然后循序入经脉,而涉及到脏腑,也就是说病邪由浅而入深的过程,如果是这样的病情,针刺就要治其经!”
“这个时候,按照赵主任的方法,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
“如果病邪感人,仅从皮毛而到孙络,留而不去,孙络闭塞不通,因此流溢在大络!”
“这个时候,对十二经络进行治疗,非但不会缓解疼痛,甚至可能诱发疾病加重!”
“患者此时的症状,正是因为寒气入里,侵袭络脉!”
“所以,疗效微乎其微!”
赵建勇被陈南这一番话说的多有些不给面子。
但是!
其实,这不怪他。
因为,今天的患者超纲了。
真的是超纲了。
看看杨鸿年的表情就知道,老赵……你今天被骂的真不冤。
毕竟,能力不足(这里方言读ju),受气不屈!
简单点说:活该!
杨鸿年虽然同样脸红。
但是……
毫无疑问,今天又学到东西了。
不过,杨鸿年不知道,陈南怎么就懂这么多啊?
这显得自己跟个智障儿童一样。
真无助。
不过,杨鸿年知道,此时不是耽搁的时候。
“小陈,有办法止痛吗?”
陈南点头:“有!”
他真的有!
原本以为,自己获得的【放血疗法】用不到了。
没想到,这么快就用到了。
所谓放血疗法,还有一个名字。
叫做:“刺络放血!”
陈南忍不住问道:
“有针吗?”
杨鸿年黑着脸看着赵建勇:“问你话呢!”
赵建勇顿时:“@……!@&……!&@#……”
我去年买了个表啊!
杨主任你装什么逼啊!
你懂你上啊?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O*m
狐假虎威算什么?
不对!
呸,你陈南算什么东西啊?
赵建勇委屈的想哭。
……
第108章 差评如风常伴吾身
赵建勇百般不情愿之中,从口袋掏出毫针递给陈南。
虽然他对陈南有再多怨恨,但是眼下最重要的依然是治疗患者为主。
杨鸿年同样面色凝重的看向陈南。
心里不断琢磨陈南刚才的按句话。
“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
这是……络病学啊!
想到这里,杨鸿年的内心有些复杂。
络病学,一直都是中医领域一个奇科,这从来都不是一门主流的学科!
因为所患疾病,十分复杂。
治疗手段也很局限。
人体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
治疗手法十分复杂。
病邪入洛,治疗手法,常规手段很难精准到达,实现效果。
而且……
陈南是如何诊断出来了?
杨鸿年隐约记得,陶训义老师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络病学,是六经病的补充,同样也是汤药方剂针灸的补充,辨洛病,极其考验一名中医的诊断技术,特别是望诊!”
“而治疗手法方面,如果水平不行,就表里双解,脏腑求和,来让疾病传导治疗,此为下法!
所谓的上法……真正厉害的医家,治疗络病,须臾之间,片刻可见分晓。”
“讲究的,便是一个精准二字!”
“而治疗手法,就包括刺络放血!”
杨鸿年有些忐忑的看向陈南。
他……他应该不会刺络放血吧?
肯定不会!
自己老师对于这种技术都如此盛赞,自己更是闻所未闻,陈南才多大啊?
二十五岁,能有多深厚的造诣?
哪怕是天才,或者是世家传承,也不过如此吧!
而此时!
陈南已经拿起了手里的针灸针。
一般情况下,放血疗法,使用的三棱针针刺,进行自然放血。
但是,陈南使用的却是毫针。
三棱针的针尖较粗,针长近两寸,针柄稍粗呈圆柱,针身呈三棱状,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容易刺破浅表。
所以一般都用为放血疗法的主要器械。
可是……
陈南使用的是针灸针也就是毫针。
看见这一幕,杨鸿年动摇了,陈南应该不是刺络放血吧……
就在这个时候。
杨致富疼痛更加剧烈了,一阵阵急促的咳嗽声响起,汗水渗出。
疼痛让他意志都崩溃了,眼泪横流,苦苦哀求道:
“我好疼啊医生!”
“救救我!”
“求求你们了……”
是怎么样的疼痛,能让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说出这样的话!
妻子见状,心疼的眼泪不停的往下淌。
这是他的男人。
更是相伴一生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