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八年才出道-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薛漫现在继续代表薛家发声,那些她爷爷和父亲的学生以及好友,可能都会下场支持……
  那后果就非同一般了。
  因为,那样可能会将整个京大文化圈子拉下水,和西北文化圈子形成对立。
  所以,在父亲明确表示保持沉默态度之后,薛漫悄悄以个人名义发声支持了一下王谦之后,就开始沉默了,一直默默地看着事情的发展。
  看到刘胜男,茹可,陈晓雯,秦雪鸿等人都毫无顾忌地下场帮王谦说话,让她有些羡慕,她也很想坚定地表示对王谦的支持。
  看到舆论上支持王谦的声音已经成为主流,雪漫开心地笑了笑,低声说道:“这就是人心呀,王教授已经得了人心。”
  薛振国显然也在关注这些事情,轻声说道:“不是人心,而是时代在变化了。贾老爷子和张跃他们显然还活在过去,还以为自己一句话就能决定别人的命运,让别人不敢反驳。时代变了,他们的时代早就结束了,新的时代,大家已经不被他们所左右了。”
  雪漫坚持地说道:“还是因为他们不得人心,打压王教授的理由也太牵强了。本身这些年他们也已经名声耗尽,现在找的理由还根本站不住脚,被别人挖了老底就没话说了。”
  薛振国对此也保持沉默。
  因为雪漫说的也是实话。
  这是很多文学圈子老一辈人的现状,很多倚老卖老的存在都经不起较真的推敲,被人挖了老底就很难收场。
  叮!
  王谦发布了新的微博,雪漫马上接到了提示,立刻点开,一眼就看到了所有的信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王教授说,他已经在千千文集上发布了一部三国小说,取名三国演义,好快!”
  薛振国凑过脑袋看着雪漫的手机屏幕,皱眉说道:“这么仓促,会不会出问题?现在那些人只是暂时的沉默,就等着他露出破绽。一旦写砸了,对王谦在文坛上的打击是非同小可的。”
  雪漫迅速打开了千千文集:“看看不就知道了,我相信王教授肯定不会随便糊弄大家的,他也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人。”
  说着。
  雪漫已经在千千文集上找到了三国演义。
  这是王谦名下唯一的一部小说类作品。
  三国演义!
  最新章节,只有两章,加上一个前言,算是三章。
  雪漫马上点开了前言章节,而开篇是王谦的自述:“本书是我思考将近十年放才开始动笔的一部作品。本想再积累两年之后再动笔,但是这次却是身陷风波之中,不得不提前将心中所想一一表述而出。取名三国演义,就是一本演义小说。不过,小说内容是我根据小时候从爷爷那里听取的一些三国史实故事进行的艺术再创作,所写之事和人物基本上都属实,只是我对人物和细节方面进行了艺术创作,请大家不要较真,更不要将演义当正史来看。”
  一段自述表明了这本小说创作的缘由。
  雪漫和薛振国父女两都知道王谦所说的这些,身陷风波就是这次贾富清等人掀起的风波了。
  王谦选择提前写出这本三国演义来回击对方。
  如此强势而直接的回击,让薛振国和雪漫都对此表示佩服。
  薛振国低声说道:“王谦身上有一股文人风骨,我很欣赏。”
  雪漫淡淡地问道:“如果贾爷爷敲打老爸你,你会这样强硬的回应吗?”
  薛振国笑了笑,没说话。
  但是,父女两都心照不宣。
  薛振国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如此正面的强硬回应,而是会沉默,选择无视。
  因为是晚辈,而且代表了薛家一脉,所以薛振国不能轻易的公开表态,和贾富清正面硬刚,那样可能会引起贾富清一脉的文化圈子和薛家一脉的文化圈子的骂战,最后甚至可能会引起西北文化圈子和京城文化圈子之间的骂战,进而可能引起整个华夏文化圈子的内战。
  这种事情。
  在民国时期时有发生。
  那时候的文人说话都极其不客气,理念不合当场就会开骂,有机会就面对面的骂,没机会就登报骂,或者在收音机上隔空对骂。
  当然,所谓骂说的是通俗语言,实际上民国时期几位南北的文学大家之间的骂战,都是一片片文章以及作品的问世,其中全篇没有几个脏字,但是却字字诛心,互相理念的碰撞可谓是近现代文化的巅峰代表。
  建国之后,这样的事情就几乎不存在了。
  而新时代之后,就更加不可能存在了。
  所以,为了大局着想。
  薛振国很清楚,如果自己身在王谦的位置上,肯定会沉默,哪怕受到了再大的委屈,也会自己一个人承受。
  不可能如王谦现在这样硬刚,在社交媒体上硬刚之后,再短时间内创作作品来回击对方。
  这种文人风骨,薛振国固然欣赏。
  但是,他也担心,王谦如此短时间内,能写出什么来?
  一个不好!
  只怕之前王谦在文坛内积累的名声会毁于一旦。
  如此想着!
  父女两继续看了下去。
  而后面,是一首他们两人都非常熟悉的一首古词作品。
  正是在双星课堂上发表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再次看到这首词。
  不知为何,薛振国感觉到了一股看尽历史沧桑之感,似乎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什么事情最后都会被时间所吞噬,变成别人嘴里的笑谈。
  雪漫轻声说道:“王教授果然说到做到,他说这首词是他对三国历史了解之后的感想,现在就拿出来写在了三国演义的前言。”
  薛振国没说话,只是盯着和面的正文!
  第一章,标题很长。
  宴桃源桃园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开篇几句话就显示出了磅礴的气势。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只是这几句话。
  就将薛振国吸引的看了下去。
  这几句话似乎将历史更迭都写的透彻无比了。
  雪漫也双眼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文字,又轻声说道:“王教授是以半古文的形式书写的。”
  薛振国点头:“不错,这种写法有些难度。”
  雪漫也点头表示的确如此。
  白话文已经发展了上百年,建国之后更是主推最简单直接的白话文,这样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有利于人人学习文字,书写文章。
  所以,几代人下来,到现在还能写出古文形式文章的人,已经非常少了。
  这也是王谦之前发表了那篇师说的时候,引起文化圈子震荡的原因!
  不过!
  这里王谦使用的半古文,半文不白的形式,能显示出一些文化底蕴,也能让每个人都能看得懂。
  但是,这也非常有难度。
  因为,这不是一篇几百上千字的文章,而是一部小说,至少也是十万字以上的小说,这样长的篇幅都要保持这样的书写形式,对作者文化底蕴的考验,放在当代简直是国学文化天花板级别的!
  反正!
  雪漫和薛振国父女两都知道,现在整个华夏文坛内,都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那些和贾富清同辈八九十岁的老一辈文人,或许在年轻巅峰时候能做到这一点,但是现在让他们写,他们肯定是写不出来了,多年没有使用过了,早就被白话文深入灵魂了,而且年纪也太大了,意识精力跟不上了。
  所以,薛振国又笑了笑:“王谦这个回应,真的太有力了。不过,书写方式是次要的,核心还是要看书中的内容是否经得起推敲。”
  雪漫没说话,开始仔细专注地投入到书中内容当中去了。
  王谦这种书写方式,极其简洁而有力!
  简单几句话就能写出很多内容,但是看书的人就需要需要一字一字的仔细读,仔细去理解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
  尤其是。
  王谦开篇直接进入三国时代,其中涉及到了诸多主要人物,都是现在大家所不知道的,是上千年历史的缺失。
  如,其中的十常侍,写的极其详细,每个人的名字都写的清清楚楚!
  薛振国低声问道:“你在研究三国历史,知道十常侍都是谁吗?”
  雪漫的双眼没有离开过手机屏幕上的文字,摇头:“我不知道,我查过几乎所有的三国历史文献,以及近代许多关于三国历史研究的论文,大家只知道十常侍的这个称呼是十个宦官,也是三国最著名的宦官乱政,但是都不知道十常侍这十个人是谁。”
  薛振国又问道:“那你觉得,王谦写的这十个人名,是真是假?”
  雪漫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父亲一眼,皱眉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张让这个名字,我在一个研究三国历史的教授论文里见过,只是他也不知道张让是十常侍之一。其他几个名字,我见过曹节和郭胜,但是也不知道他们是十常侍里的人,信息缺失太严重了。”
  薛振国眼中光华一闪:“所以,王谦写的这十个名字,最起码不是他自己胡编的!”
  雪漫点头:“我知道的这三个,肯定不是王教授胡写的,其他的名字,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觉得,以王教授的品行,以及这三个名字的真实性,其他的名字应该也不是王教授乱写的,或许是有出处的。或许,王教授说的,他爷爷见过的那几本完整的三国历史文献是真实存在的,可惜已经被毁了!可能,现在他的确是唯一知道完整三国历史信息的人!”
  薛振国沉默下来,对雪漫的猜测不置可否,只是默默地继续看下去。
  而随后出现的几个人名,都让他们很是惊讶,黄巾起义的过程,让他们感觉如醍醐灌顶一般。
  他们都知道黄巾起义,也知道天公将军张角,还知道张角有两个兄弟,却不知道张角的出身,也不知道张角两个兄弟的身份和名字,更不知道黄巾起义是来自于山中的南华老仙?
  这是传说还是真的呢?
  雪漫低声说道:“有些文献上有提过张角曾遇到闲人曾宝,然后掀起了黄巾起义,但是不知道具体细节!”
  薛振国嗯了一声,双眼没有离开文字。
  父女两没有再继续说什么,而是专注无比地看着其中的每一个字。
  似乎,其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真理!
  这些文字,将他们之前知道的一些零碎的关于三国历史的信息,纷纷串联了起来,让他们看到了其中完整的历史故事。
  让他们有一种穿越一千多年,回到那个年代,见证所有发生一切的史诗感。
  ……
  西北!
  某环境优美的别墅小区内。
  贾富清和张跃,以及其他好几个中年男女聚集在一起。
  这里是贾富清养老的别墅,已经居住了十多年。
  此刻。
  贾富清躺在摇椅上,微微闭上眼睛,即便是冬天,手中也拿着一把木质折扇,轻轻地在手中击打着。
  旁边坐着贾富清以及两位中年男子。
  对面,一个中年女子拿着手机说道:“王谦刚才提前发表了小说,取名三国演义!”
  张跃急忙说道:“你上千千文集,把王谦的作品念给老师听。他发表这么仓促,可能连错别字都有,我们留好证据,到时候看他们还怎么说!”
  张跃在微博上被刘胜男几人怼的无话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