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草原有条月牙河-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养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鲍石头,当然知道啥羊好啥羊孬。他高兴归高兴,心里还是有些不太托底,就说:青山,你这“五马倒六羊”的,折腾个啥劲儿啊?

    鲍青山指着圈里的羊说:爸,你看,这羊多壮?要养就得养“草原细毛羊”,来钱快啊。就连月牙河的包巴音都知道养——

    “没大没小的,那是你包叔叔!”鲍石头纠正道。

    鲍青山:行,包叔就包叔。反正人家还是农民呢,头些年就有长远的眼光,咱们牧民还不如他了?

    鲍石头:那他家,不也都处理了吗?

    “那是他们穷得瑟——”

    “嗯?”

    “人家可不是因为‘草原细毛羊’不好才折腾的,是因为瞎折腾把家底造空了,不卖羊就活不起了。”

    鲍石头指点着儿子,说:年轻人,嘴下留德啊。可别到时候说嘴打嘴!

    鲍青山嘿嘿一笑,说:咱们家大业大,干啥就得迈大步。爸,我是想着通过两三年的努力,把所有品种都改良喽,那样的话,咱们老鲍家的养殖产业就搞大了……

    “我岁数大了,张罗不动了。就放手让你弄吧,你可别张脚啊,要稳稳当当的。”鲍石头不住地嘱咐,又说,“这些羊是不错,看着就水灵,膘好、毛质更好。”

    然而,鲍青山却没有储备充足的饲草饲料,因为他把钱都“花在了刀刃儿上”——用于买羊了。

    鲍青山大胆所为,大刀阔斧地“改革”,却没有实现发大财的梦想。由于饲草饲料的缺乏,竟然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

第127章 祈愿瑞雪兆丰年

    【1992年】

    在月牙河村人的记忆中,1992年的元旦,天空是下着雪的,而且还很大。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牧区,人们对阳历新年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农历新春。元旦平平淡淡地过去了,一个月之后,便是传统的新春佳节。仿佛老天也很看重这个节日,雪下得比元旦那天还大。

    1992的春节,红楼市依然下起了大雪,从大年三十一直下到正月初一。有村民笑着说:这大雪,整整下了两年啊,哈哈……

    大雪纷纷扬扬,漫山遍野迷迷茫茫。

    “这要是棉花,那可就是个大丰收啊,连做衣服的棉布都不用愁喽!”

    “这要是白糖,那咱们的日子得甜成啥样啊?齁儿甜齁儿甜的!”

    “这要是白面,我们一辈子都吃不完啊,顿顿蒸馒头、烙大饼,那就是神仙的日子啊……”

    不管人们心里有多么美好的想象,雪依然是雪,冰冷的雪。

    雪实在是太大了,连哈达乡组织的春节秧歌队都没法儿扭了。一踩上高跷儿就摔跟头,有时一倒那是一片,扭秧歌的、看秧歌的不少人都磕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本来阿来夫和李三福都报名参加了秧歌队,想着走村入户“混”点儿赏钱,结果差点儿没把腿摔断。

    因为雪大,乡里领导考虑再三,忍痛把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就开始排练的秧歌队解散了。就连正月十五全市的秧歌汇演也放弃了,安全第一啊。这可是从哈达公社再到哈达乡,扭秧歌庆新年以来的头一回啊。

    正月十五,全市的秧歌汇演不得不取消了,不是因为哈达乡没参加,而是鹅毛般的大雪又下了起来,昏天黑地的。

    月牙河村里挂在高处的、纸糊的灯笼被雪裹着、被内吹着,大都破了。用铁桶冻出来的冰灯,刚刚点着蜡烛,只一会儿就被大雪花打灭了,再过一会儿,冰灯里就被卷进去的雪灌满了。

    所以,因为雪大,月牙河村这个元宵节过得有些暗淡无光。

    安辛氏念叨着: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去年八月节就下了雨,晚上没看到月亮。我那会就说,正月十五得有雪啊,真打我的话来了。没想到,雪这么老大,连灯笼都挂不出去……

    阿来夫笑着:奶奶,正好儿,我不出去溜达了,和你玩儿“摸大点儿”吧。

    安辛氏很高兴,赶紧到自己行李卷儿底下去掏扑克牌。

    安七十七从外面回来,摘下帽子拍打着身上落的雪,说:这鬼天气,雪这大,落在身上要压死个人啊。

    安辛氏不高兴了,说:七十七,挺大个人了,说话也不走走脑子。大过年的,又“鬼”又“死”的,多晦气?

    安七十七嘿嘿一笑,然后对莎林娜说:仓房还有冻秋梨吗?给我缓两个,晚上喝的酒,感觉心里发热呢,烧得慌。

    “妈,给我也缓两个。”阿来夫在炕里喊道。

    莎林娜:你两个,他两个,当我是卖冻秋梨的啊?过年时咱家买几个不知道啊?早就没啦。

    “吃得挺快啊。”安七十七说。

    “别的吃的啥都没有,那几个冻秋梨还不快?你实在心里热,去外面抓两把雪吃得了,使劲儿一捏,就当雪糕了。”莎林娜笑着说。

    安七十七不是好眼神地看着莎林娜。

    阿来夫洗着扑克牌,突然抬起头说:不对啊。妈,我今天在仓房里,还看到房梁上吊着筐里有不少呢。

    “你动了?”莎林娜急切地问。

    “看把你吓的,我没动。没你下达指令,我要敢吃你一个,你还不得把我的门牙掰下去啊?”

    莎林娜:照你这话说吧。

    安七十七:儿子不说,你真就把我糊弄了呢。

    莎林娜板着脸说:不是我不给你爷俩吃。那是给其其格留着的。她是“双身板儿”,想吃口酸的、凉的、水灵的,我上哪儿整去?买苹果又买不起……

    “我知道了,不吃了。给我拿半拉儿萝卜,压一压胃……”安七十七轻声说。

    “爸,妈,要不——我去红楼市区找找活儿干?”阿来夫试探着问。

    没等安七十七和莎林娜说话呢,安辛氏拿起扑克牌就照阿来夫的脑门儿打了一下,生气地说:你敢!忘了当年韩黑龙是咋没的了吗?

    …………

    月牙河村被大雪完全覆盖,不露一点儿黑土地。小小的土平房都变成了一个个小雪屋,雪墙、雪树、雪路,简直就像童话里的一般。但是,没有人去欣赏雪的美,都在咒骂大雪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山是白的,河是白的,原野是白的。月牙河是白的,这弯银白的月牙儿仿佛与周围的山川融为了一体。顺河而上,整条宝茵河全是白了,弯弯曲曲,银龙一般灵动。

    在院子里抱柴禾的乌兰图雅,心里挂念着孔雀屏草原上的桂丽丝嘎查,挂念着家里的牧点——这么大的雪,那帮羊都吃啥呢?

    乌兰图雅听人说,今天,不但月牙河彻底封冻了,整个宝茵河的河面全冻死了,只有个别地段能看得见河水在冰层下流淌。她心里就想啊,如果滑着冰车,顺着河往上去,是不是就能一路滑到自己的娘家呢?

    乌兰图雅的挂念是有根据的,因为她知道大哥折腾来折腾去,却没有备足草料。而且,事实上,鲍家的牧点确实陷入了困境……

    到处是银亮亮的,乌兰图雅看不出多远,眼睛被晃得就睁不开了,她自言自语说:都说瑞雪兆丰年,是真的吗?但愿吧。长生天保佑风调雨顺,保佑孔雀屏草原的马牛羊都能吃得饱饱的,保佑我大哥的牧点平平安安……

    …………

    由于雪大,不但把一些树压得折了枝杈,据说把电视台的信号发射塔啥玩意儿给压坏了,信号传输不了。消息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家里电视没法看了这是真的。过年期间啥文化娱乐都没有,可把大家无聊坏了。于是,有些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久违的——“活字典”!

    “活字典”格根家里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南炕和地上都挤满了人。北炕仍然是格根自己的独享“王国”。
………………………………

第128章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家里面好久没有来过这么多客人了,马明艳高兴啊。她热情地招呼着张三坐下,又张罗着给李四找地方,然后给王二麻子抓了把“毛嗑儿”,接着嘱咐小淘气别鼓捣门容易夹着手,出奇地热情。原来,正月里来听评书,谁都不能空着手儿来啊。

    大家喜气洋洋的,互相问候着“新年好”“发大财”“大吉大利”……

    “活字典”满面红光,把山羊胡都映衬红了。被“追随”的感觉又回来了,今天必须卖卖力气!

    “啪——”

    醒木一响,全屋肃静。

    “天上一阵黑咕咚,好似白面往下扔。又像棉花随风飘,有吃有穿富三生。黑狗身上长鹅毛,白狗身上却发肿。树木结出冰糖串,张嘴一咬一嘎嘣。”

    新年新气象,“活字典”的定场诗同样是不拘一格,赢得满屋叫好声。

    “活字典”捋了捋山羊胡,仿佛要把自己相对较短的下巴拉长一些,清瘦的脸上泛着油光。他很兴奋,很陶醉,很享受自己营造的众星捧月的氛围。接着说道:今天,我要讲一段与雪有关的故事,说一说“刘备风雪访诸葛”。大家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其中“二顾”的时候,便是大雪纷飞的天气,却没有阻挡刘备刘玄德求贤若渴的决心。大家想一想,刘备三顾诸葛孔明于草庐,说明了什么?说明刘备在那个时代就认识到了,知识和人才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其实,“三国”之争,说白了就是势力之争、权力之争,其中的知识就是计谋,需要的人才就是谋士。那么,反观我们现在的生活,要想发家致富,要想吃香的喝辣的住好的穿漂亮的,同样离不开知识和科技,离不开算计和谋划,否则就会“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更有甚者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大家陷入沉思之中。

    “啪——”又是一声醒木响,“活字典”说道: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刘、关、张“一顾”未见诸葛面,刘备心急如焚。“二顾”之时,恰逢天降大雪,“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

    草原上的雪大,风更大。“嗷嗷”叫着,像无数条饿疯了的白狼围在蒙古包外,吼叫着、撕咬着,不停地发动着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仿佛就在下一秒,小小的蒙古包就该沦陷了。

    穿着大羊皮袄还冻得瑟瑟发抖的鲍青山眼里布满了血丝,静静的、一截木桩似的立在蒙古包中间,仿佛被冻住了一般。

    确实是冻住了,但不是鲍青山本身,而是蒙古包的门!

    草原上的蒙古汉子,不怕饿狼,但是——怕风雪!特别是狂风暴雪!

    春节过后,鲍青山一直住在牧点蒙古包。这段时间雪始终在下,或大或小,飘飘洒洒,绝对没有完全停下来的意思。

    鲍青山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了。眼瞅着储备不多的饲草一天天见底儿了,再这样下着,羊群吃什么?“草原细毛羊”是非常好的品种,可再好的品种光靠喝风吃雪是活不下去的啊?

    心急如焚的不仅仅是鲍青山。桂丽丝嘎查里,鲍石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不住地叹息。全家人的脸上,都布满了阴云,气氛紧张而压抑。

    六岁的鲍锁柱、五岁的鲍锁链不敢淘气了,蜷缩在炕里的一角。黑黑的、滴溜溜的小眼睛在爷爷、奶奶、妈妈的脸上不住地扫过,或许,一旦捕捉到哪怕一丝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