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草原有条月牙河-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振富动情了、流泪了,全家人都深受感动。
安辛氏颤颤巍巍给袁振富夹了一片腊肉放到碗里,轻声说:孩子,吃肉……
莎林娜看着袁振富,疼爱地说:振富啊,你可多吃点儿,看你最近都瘦了。咱们这个家啊,虽然穷,却是最讲人情味儿的。我和你爸没把你当姑爷,从一开始就把你当成儿子对待了。现在看来,我们没看错你啊。只是,让你和我们一起过苦日子,妈这心里头啊……
………………………………
第94章 要改革更要上进
莎林娜竟然激动了,抹起了眼泪。其其格转过身去,悄悄擦着眼睛。
“妈,我没有觉得苦,咱们的生活挺好的。”袁振富小脸红红的,微笑着说。
安辛氏跟着笑了,说:日子苦不苦,不全在吃啥喝啥穿啥。是啊,我们平时省吃俭用、口挪肚攒,像小燕儿垒窝一样过着日子、积着家底儿,挺不容易的。要我说啊,全家人能合心合意,比啥都强啊。就算天天吃饺子,你瞅我瞪眼、我看着你运气的,日子指定好不到哪儿去……
…………
炎热的夏季转瞬即到。
田地里的玉米已经齐腰高了,与往年这个季节相比,长势普遍要好得多。成果得归功于“增产奖励”措施的实行,人们干活儿主动、效率提高,总体看效果较上一年更加明显。
白哈达带领各位村干部和各社的社长,以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对各地块儿查看查看,并进行预评估。他高兴地走进一片玉米地,比划着苗儿的高度,说:看看今年庄稼长的,多壮实,快比往年这时候高出将近一头了。
特木尔紧跟在白哈达的身边,他是村治保主任兼一社的社长,说:瞅着颜色,墨绿墨绿的,一看就知道是肥上得足啊。
小伙子朴建东因为有些文化,而且本分、上进,很受白哈达喜爱,被他特意点将过来帮着记录。朴建东便附和着说:我也感觉到了,大家干活儿可不糊弄了,真是铆足了劲儿啊。虽然是自己家的地,过去还真就有偷懒儿、泄劲儿的时候。现在可不同了,不但和别人家比,还和自己家过去相比呢!
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总之,都是在讲述“月牙河村土地增产奖励办法”的好处。
白哈达看到庄稼长得好,心里就高兴啊,说:土地是最公平最公正的,是最讲良心的。老话儿讲“人糊弄地一时,地糊弄人一年”啊,功夫下不到,庄稼怎么能长得好呢?长势不好,产量就不能高,这是最浅显的道理嘛!
众人不住点头。
白哈达又说:我今天带大家共同走一走、看一看,每个地块儿都走到了,是想让各社相互比一比。对个别伺候不下力的人家,回去后还要做做他们的工作,稀里糊涂可不行啊。国家把土地分到个人手里,就是对我们的信任,就是为了多打粮食,糊弄是绝对不行的!
“放心吧。这都是为了大家好的事儿,不管多打多少粮,不都是自己家的吗?话又说回来,我就纳闷了,咋就还有个别人想不明白呢?还以为是给别人干呢吧?”有人感慨道。
“到啥时候,五个手指头伸出来都不会一边儿齐,总会有先进和落后。”白哈达往四下张望着,又说,“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今年的庄稼普遍好与往年啊?”
众人连连说“是”,有的还说“这些年就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庄稼”。
走在田间路上,望着绿油油的庄稼,人们心潮起伏。白哈达感慨道:“我的”和“我们的”就是不一样啊。土地,不但得需要革命啊,还得调动生产积极性啊,这就是人心的革命,往上进里“革”!人要不上进、不要强,那就没长心啊。
身为月牙河村的年轻的“老书记”,月牙河土地的每一次“改革”,白哈达都了然于心、记忆深刻。他是真心关注着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变革,虽然大以前的事情他只是听说而非亲身经历,但要让他讲一讲,也能够如数家珍、耳熟能详。因为,红楼市志上都有记载,白哈达都看过、研究过、思考过。
是啊,从“打土豪、分田地”开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土地改革都是重中之重。广大贫苦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就像走台阶一样步步高涨。因为生产资料短缺、劳动力不足,还有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条件差等因素,大部分农户在生产中存在很多困难,后来,少数地方出现了出租土地和雇工现象。这是要开倒车吗?不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最最重要的是防止出现新贫富分化,国家便出台了“农业互助”的决议。
1951年,由互助合作组织发展为“互助组”。第二年,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自愿为原则,采取土地入股、比例分红的办法,收入实行评工计分、按劳取酬,初级合作社在生产上实行统一安排、统一劳动、统一管理。再往后,以比较好的“初级社”为基础,逐步组建“高级社”;再再往后,农村开始实行新的领导体制和经营管理体制,即“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既是生产指挥机构,又是行政管理机构,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由生产大队统一组织,主要生产资料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一九六几年的时候,根据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关于改变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农村正式确立“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三级”指的是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队为基础”就是说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此后,生产和分配得到统一,劳动管理得到加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红楼市贯彻国家《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人们习惯上讲的“人民公社六十条”,允许小面积开荒和搞一些家庭副业生产,按人口分给自留地,一般人均半亩。生产经营实行统一安排,劳动所得采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
1971年春天,红楼市同全国一道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首先在幸福路大队北山的地里筑起将近二百亩大寨式梯田。接着,在哈达公社红旗、红心、红星、靠山等大队修筑大寨式梯田两千亩。然后,都因为不切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修起的梯田慢慢的就都毁掉了……
………………………………
第95章 秋收之后的大喜事
那年秋收过后,人民公社实行公社、生产大队两级核算、统一经营,分配推行“政治评分”收支两条线的作法……
“每一次国家重大政策的出台,都把农村土地改革向前推进了一步啊。出发点绝对是好的,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的……”白哈达回想着过去、眺望着眼前,深有感触地说。
特木尔紧走几步跟上来,说:可不是嘛,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搞“小段包工”那会儿,咱们月牙河大队干得多有劲儿啊。
“啥是‘小段包工’?”朴建东捧着笔记本问。
特木尔:这个嘛,建东啊,你那时还小,不记事儿呢……
大家哈哈笑了起来,笑特木尔能“装”。其实,他比朴建东大不了三四岁。
特木尔可没笑,一本正经地说:“小段包工”——建东,这个你不用记,听着就行——就是由生产队制订了劳动定额,按农业生产计划要求,把“小段儿”的种植承包到组或者是户和劳动力,对承包者实行定人员、定生产任务、定质量标准、定完成任务时间、定工分报酬,并且超产有奖励。说白喽,就是把整块儿地打散,然后分包给下去。这样一搞可不得了啊,当时大家都在自己的“小段儿”用尽了心思。
白哈达背着手,放慢了脚步,说:“小段包工”真挺好啊。当时啊,各家的小算盘都打起来了,真正是噼里啪啦乱响啊。
“我记忆最深的啊,为了让自己那段儿多打粮食,当时竟然出现了‘偷粪’事件呢。”特木尔说道。
“啊?偷粪?”很多人都对此感兴趣,纷纷要求特木尔讲一讲。
特木尔瞅了瞅白哈达,见他没有表态,就收敛了讲述的欲望,转移话题说:今天白书记点定咱们出来,主要是看看庄稼的长势来的。“偷粪”的事儿吧,故事挺复杂,是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以后我再讲吧。
“唉,你就卖关子吧,听你讲故事啊,比听‘活字典’的评书还费劲。”大家都挺遗憾的,说笑起来。
白哈达故作深沉地说:以后想要听“活字典”讲故事、说评书,那就更费劲啦,难上加难喽……
…………
红楼市里准备扩建教师进修学校、要在各学校选拔任课老师的消息,让月牙河小学的其他老师都按捺不住了,跃跃欲试。还有几人苦劝袁振富要抓住天赐的机会,千载难逢,过了这村儿可没这店儿啦。袁振富表面上应付着,实际根本没放在心上,不为所动。
就在全校老师都报名参选、做着城市教师梦的时候,袁振富依然“稳坐钓鱼台”,与平时一样,没受外界一丝一毫的影响,我行我素。安七十七和莎林娜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同时替女儿高兴,老安家选中了一个踏实的女婿。
喧嚣过后,尘埃落定。最终,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考核,月牙河小学只有“活字典”格根脱颖而出,被教育局选中了。格根的教学水平确实挺高,音乐素养出类拔萃且有民族特色。多才多艺的“活字典”被选上,是意料之中的,算得上是众望所归。
在外出参加培训前,格根与袁振富进行了长谈。他主要是挺替袁振富惋惜,意思是说他要报名肯定能选上。
袁振富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格根听后连连点头,唏嘘不已,说了句:造化弄人啊。
在交流的过程中,情之所至,袁振富毫无保留地敞开心扉,提到了和其其格没有孩子的苦恼。格根劝他要放宽心,有些事情该来的时候就会来的,要学会顺其自然……
…………
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鲍青山终于收获了自己的婚姻——他和于秀兰结婚了。虽然未如自己所愿“速战速决”,但好事多磨,很顺利、很满意。
年初,阿茹娜过了“百天儿”之后,乌兰图雅回到娘家时的一句玩笑话,让鲍青山觉得很下不来台。其实,只是他自己多想了。据说,当天鲍青山来了犟劲儿,直接赶奔春州县太和乡河兴村去找于秀兰,摊牌说如果觉得他这个人还行,那就马上结婚!
于秀兰没想到鲍青山能来这一手儿,当时很是吃惊,忙问:为啥这么着急啊?
“我要着急生个儿子!”
“啊?”于秀兰被吓了一跳,再一次没有想到,鲍青山说得如此直接而露骨。她心里琢磨开了:我见过实惠的人,没见过这么实惠的。鲍青山这小子不会是缺心眼儿吧?
鲍青山意识到自己说话太冒失了,就尴尬地一笑,接着便把妹妹乌兰图雅如何“取笑”自己的经过说了一遍。
于秀兰憋不住笑出声儿来。
鲍青山认真地问:你也取笑我?
于秀兰连连摆手否认,却乐得已经说不连贯话了。
鲍青山:连我妹妹都和我显摆,凭啥啊?我这个当哥哥的还没有结婚,她却做了妈妈,孩子都“百天儿”了,明显就是和我“叫号儿”啊?
于秀兰终于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