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草原有条月牙河-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安七十七趁着包牧仁去放羊与他“偶遇”了,两人在月牙河边找了背风又向阳的地方,闲聊起来。

    安七十七的劝说真有了效果,包牧仁的脸上有些开晴了,心门有些开缝儿了。

    其实,人啊,不管是谁,更不论身份高低、生活贫富,都有一颗“比”的心。尽管都明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的道理,可就是硬要比个高低上下。如果自己比别人强,特别是比身边的人强,就会暗自高兴,小尾巴翘起老高;如果比别人差,尤其是比和自己熟识的人差,就会暗中运气较劲,心里很不舒服。所以,才有了“知足常乐”的至理名言,才有了“人家骑马我骑驴,骑上毛驴不稀奇。满心郁闷回头看,后面有个挑担汉”的顺口溜儿。虽然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啊,总该平和、平静了吧?可就是很多人不愿意“知足”,所以就“常乐”不起来、静不下来。

    安七十七当然知道这些常识,便不惜晾晾自家之“丑”,换取包牧仁的“欢心”与“平衡”。

    “就拿我们家的其其格和袁振富来说吧,结婚时间可不短了,两个人别说儿子,连个女儿都没生啊。我和你婶儿都愁坏了,只是不敢说。你啊,还有啥不知足的?阿茹娜那小宝贝儿多招人稀罕啊,胖嘟嘟的,一瞅是就特别是激灵聪明的孩子。”

    安七十七望着哗哗流淌的河水,愁眉紧锁,说到伤心处,可能不是装的了。

    包牧仁心里敞亮了一些,转念一想便说:叔,他俩是没生,不是不能生啊,要生那是早晚的事儿。和我们的性质严重地不一样啊。

    安七十七瞅了瞅包牧仁,心里说:这小子,和他爸一样犟,认死理儿啊。我是受人之托,必须劝到位,打不了退堂鼓啊。

    于是,安七十七搜肠刮肚地划拉词儿,说:牧仁啊,你别看当了爸爸,还是年轻啊。你不懂得,人活一辈子,陪伴时间最长的不是儿女,更不是父母,而是夫妻。

    包牧仁:噢?

    “你想啊,父母年龄比你大二十多岁呢,从小陪你长到大,但他们总会‘走’在你的前头吧?再说儿女吧,他们是啥时候到你跟前的?还有啊,小鸟会飞了,还能总呆在窝儿里?只有夫妻啊,吃在一桌、睡在一炕,在一起的时间最长,要珍惜。”

    金玉良言啊!惊讶得包牧仁简直都快把眼珠子瞪出眼眶了。他没想到这位大字不识一粪筐的安叔,竟然能讲出这么“严重地”大道理。

    安七十七苦笑了一下,说:所以呢,叔劝你啊,要对乌兰图雅好。不然,她会怎么想?她心里肯定会更难受。还拿我来说吧,我家阿来夫为啥比其其格小那么多,你知道是咋回事儿不?

    包牧仁点点头,说:我知道。叔——你对我婶儿真好。

    七十七:不好能行吗?我们当时那种情况,打掉牙得自己使劲儿往肚子里咽——后来啊,可能是感动了长生天吧,又赐给我们一个儿子,我们安家总算有了根儿小苗苗。你啊,要相信好人有好报,奇迹会出现的……

    …………

    和安七十七谈过之后,包牧仁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琢磨着,醒过味儿来了。此事儿出了,谁都不是故意的,刨根问底下去确实不该责怪乌兰图雅,更不能给她冷脸子。包牧仁脑袋瓜子又开始琢磨一个“严重地”问题——当初,莎林娜婶子怎么就又能生出阿来夫呢?

    包牧仁就去问妈妈。

    吉雅一拍脑门儿,激动地说:老天啊,我咋把这茬儿给忘了呢?牧仁啊,咱们老包家有救啦。长生天有眼啊!

    “妈,咋回事儿啊?”

    “傻孩子,你提醒得好啊。那时你小,不懂事儿呢,可妈知道啊,莎林娜是吃了一位老中医给开的药,大概三四副吧,就治好了病。她家里应该还留有药方,我马上找她要去……”

    …………

    一晃已经是十来年的光景了,莎林娜的那个药方早就不知道哪儿去了。可能是压在了什么地方,可能弄丢了,还有可能让耗子给嗑了……

    莎林娜翻箱倒柜地找了好大一气,就是没有。她思索着,说:嫂子,你说我这脑袋算是完蛋了——那药方搁哪儿了——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估计是整丢了。

    吉雅心急如焚地看着莎林娜在翻找,听她这么一说,不亚于当头浇了一盆凉水啊。

    “莎林娜,不能吧?那可是宝贝一样的东西啊,你不得好好藏起来?”

    吉雅对莎林娜的解释不相信了,言语之中就流露出心中的不快。
………………………………

第91章 神奇的药方弄丢了

    “我是精心放着了。可就是一张纸片片儿,被风刮走了都说不定啊。”莎林娜皱着眉头说。

    吉雅脸儿撂了下来,说:莎林娜,你不会舍不得给我,想留给你家其其格用吧?

    莎林娜不愿意听了,说:嫂子,你说的是啥话啊?咱们一个屯儿住这么多年,我啥样你还不知道?就算我家其其格用,让振富抄写一份就行了,我至于像你说的那样吗?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吉雅可能是急坏了,随口冒出这句,把莎林娜惹恼了。

    “嫂子,你的话越说越不中听啦,咱俩家的关系,我能干那种不是人的事儿?不就是一个药方吗?又不是值万贯的金银财宝,我有啥舍不得的?我家其其格用不着那东西!她是不想生,怕影响振富的工作!要是想生的话,丫头、小子早就生一大堆了!都能满炕满地跑了!”

    话儿赶话儿,真气人啊。吉雅一甩袖子,转身就走。莎林娜赌气没去送她,心里还磨叨:这都啥人啊?求人还牛粪哄哄的。我是没找到,就算找到了也不给你!白瞎我过去对你的一片好心了!

    其其格在自己的小屋听到了妈妈与吉雅大娘的口舌之争,她不好意思出来。抬头见吉雅出了大门,才过来劝说妈妈。

    安辛氏叹了一口气,说道:人啊,咋都变成这样了呢?

    从此,其其格对包家人就有了看法。特别是一想到袁振富还顶风冒雪地背过乌兰图雅,心里就酸溜溜的——袁振富都没有背过我,干啥去背别的女人……

    …………

    满心欢喜,空手而归,吉雅很生气,包牧仁很泄气。

    过后,吉雅静下心来一想,可能莎林娜是真的找不着了,自己那天确实有些过分了……

    …………

    阿茹娜就要到“百天儿”了。

    按照蒙古族的习俗,“百天儿”非常重要,得好好过一过呢。于是,包家又把比较要好的亲朋好友请来,为孩子庆祝“百天儿”。

    为了缓和与莎林娜的“矛盾”,吉雅特意登门邀请,并拐弯抹角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莎林娜笑了,没往深说,跟着吉雅去了。其其格却没去。

    当天,包代小这位当大姑的早早就来了,把自己过完百天不久的梅花放到炕上,交给乌兰图雅统一照看,她就和大家一起动手,蒸了九十九个小馒头和一个大馒头。招待客人时,这一百个馒头一顿都要吃掉。

    …………

    在红楼市的民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小孩子过了“百天儿”,就可以往外抱了。尤其是阿茹娜过了“百天儿”之后,天气确实暖和了,夏天到了,更可以去串门儿走亲戚了。

    乌兰图雅提出要带着阿茹娜回娘家一趟,吉雅完全赞成,说:阿茹娜是该去姥姥家认认门儿了,路上包儿严实点儿。另外,她还小,一路上过河过桥啥的,牧仁你俩要喊着点儿她的名字……

    包牧仁笑了,说:妈,你可真是严重地老迷信。

    吉雅斜了儿子一眼,怪他多嘴。当然,她之所以答应得这么痛快,除了人之常情的考虑外,主要是想让儿媳妇去散散心,高兴起来。

    乌兰图雅:牧仁,咱们听妈的,妈说得对。

    吉雅:还是我儿媳妇好,比牧仁这混小子强多了,他就知道顶嘴,气我就像吃饭那样稀松平常了。可能是坐下病了,不顶撞我几句他晚上都睡不着觉。

    “没有,妈,我哪能那样儿呢?你这是严重地坷碜你儿子啊。而且,我当着我闺女的面儿……”

    包牧仁说完,逗着阿茹娜傻傻地笑起来。

    …………

    女儿、女婿带着大外孙女回来了,对于鲍石头和唐玉春来说那可是一件大事,而且,外孙女是第一次登姥姥家门儿啊,必须重视。

    杀羊!摆宴!庆贺!

    孔雀屏草原桂丽丝嘎查的鲍家,喜气盈门!

    唐玉春将提前准备的“一桄儿线”挂在阿茹娜的脖子上,寓意“拴住”和“长命百岁”。当然,线上还要绑着钱,那是姥爷、姥姥的一份心意。

    外甥女初次登门,当舅舅的无论如何得到场啊。尽管鲍青山心里很多解不开的大疙瘩儿,还是从牧点赶了回来。

    “百天儿”的孩子,正是最讨人喜欢的时候。阿茹娜的大眼睛圆圆的,小脸蛋儿胖嘟嘟的,一逗就乐,一乐小手就乱摆、小脚丫儿就乱蹬。

    鲍青山是第一次见到外甥女。阿茹娜出生和满月,“娘亲舅大”的他都没有去。准确地说,自从1984年那次“百里奔袭”匆匆见了包代小一面又连夜赶回来后,他就再没去过无数次出现在梦里的月牙河村。

    乌兰图雅见大哥心情很好,就逗着小小的阿茹娜说:阿茹娜,你问问大舅舅,啥时候能把于秀兰大舅妈娶回来,好给你生小弟弟、小妹妹一起玩儿啊?

    鲍青山一听这话,竟然对乌兰图雅瞪起了眼睛,问道:图雅,你这是逗孩子呢还是埋汰我呢?

    乌兰图雅愣了一下,赶紧说:大哥,我没有——别的意思啊?

    “哼!”

    鲍青山把阿茹娜递给乌兰图雅,转身就出去了。

    包牧仁站在地上,不知如何是好……

    鲍石头喊:鲍青山,你滚回来!好赖话儿听不明白的玩意儿!

    唐玉春:鲍石头啊,你可别喊了,再吓着了孩子!

    家里吃饭时,鲍青山仍旧没有回来。他的气性咋这么大呢?可能,他是故意找个理由躲了出去吧?

    …………

    春去夏来,天气在悄悄的升温,人们相继脱去了厚厚的棉衣。

    红楼市区北侧有座小山,山坡处建有一座公园。公园里杨树吐着嫩叶,柔软的柳枝随风飘摆。湖面上,一艘艘小船往来穿梭,船桨击水的声音此起彼伏,哗啦啦非常悦耳。

    孟国忠划着船,刘萍坐在他对面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冰棍儿,春风满面的。

    “刘萍,最近工作还那么忙吗?”

    刘萍拢了拢头发,说:还是过去那样儿。像我这种刚接班儿没两年的,啥活儿都得上前儿。

    孟国忠:我们还年轻,多干多得。
………………………………

第92章 有个进城的好机会

    “多得?人家不咋干活儿的可比咱们挣得多了去了。我们那个科长,一天中最大的活儿就是看报纸、喝茶水……”刘萍有些不服气地说。

    孟国忠笑了,说:我说的“多得”,是多获得知识、多积累些经验。当然,你看现在那些“老人儿”挣得比咱们多,他们都是从年轻时过来的,当初那会儿,他们同样不轻巧儿。

    刘萍忍不住笑了,说:你啊,真像一个老学究。

    孟国忠嘿嘿地笑着,紧盯着刘萍,眼里流淌的是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