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草原有条月牙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4章 背着羊腿来提亲

    安辛氏老人瞪了儿子一眼,说:七十七啊,或许孩子听得真亮儿,好像是这样的呢。

    安七十七:妈,我听到了——不能说啊。昨天,韩大胆儿在家的那三口人就都被接走了。听大队书记白哈达说,老韩家确实是出事儿了。到底是啥事儿,谁也说不清楚。

    莎林娜叹了一口气,说:好好的孩子,咋能说击毙就给击毙了呢?

    安辛氏眼睛里闪着泪光,无奈地说:说一千道一万,就是穷啊。

    “啥?奶奶,穷还犯死罪啊?”其其格非常不解地问。

    七十七瞪了女儿一眼。

    安辛氏:你这孩子,和奶奶还抬杠?穷不是犯罪,但穷喽可不光彩啊。我是说,要不是他们家里穷,黑龙这小子是不会跑进城里的。天天在家种地,谁会闲着没事儿动弹他啊……

    “穷还吃糖球儿?他们兜里总装着糖。”阿来夫不无羡慕在说。

    “那就是穷装!把孩子惯得没边儿没沿儿的,咱们可不学老韩家!”安七十七“哼”了一声,又愤愤地说,“就算他呆在家里,韩黑龙也不好好种地。那混小子——要我说,就是‘张三儿’不吃死尸肉,纯是活人给惯的。”

    莎林娜瞅了七十七一眼,说:咱家自己也有孩子呢,说这些苞米瓤子的话干啥?嘴下留德吧。

    安辛氏伸手在火盆边儿烤火,说:手扶犁杖,向前看吧。

    …………

    屯子里风大,河套里的风更大,卷起沙窝儿里的积雪升级成了“白毛风”。有一个人背着个麻袋,从宝茵河上游大步流星地走来。上身的羊皮袄已经变成“白茬儿”的了,原来是落满了雪花。此人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脸上短茬儿的络腮胡子已经挂满了白霜。嘴里和鼻孔呼出的哈气变成白雾,立即被大风吹得无影无踪。

    这位匆匆的“行者”就是鲍石头,四十二三岁的样子。他家住孔雀屏草原的桂丽丝嘎查,距离月牙河村大约二百里地。嘎查是蒙古旗地区特有的称谓,就是“大队”或者“村”的意思,“桂丽丝”是蒙古语,翻译过来是“山杏”的意思。“长满山杏的地方”是以放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小村庄,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牧点,每家有个上百只羊不在话下。

    鲍石头途中倒了两趟客运班车,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月牙河大队,他要到包巴音家,两人是相识多年的好朋友。天寒地冻的季节没有山杏可拿,所以,他麻袋里背的是两条羊大腿。

    有朋友顶风冒雪远道而来,并且带着“重礼”,怎么能不让包家人高兴呢?两条羊腿啊,一年都见不到什么肉的月牙河大队,那是够包家人对外炫耀半年的,多有面子!

    二十二岁的包代小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一直抿着小嘴儿,努力控制着不让自己乐出来。包代小是包巴音和吉雅的长女。据说,当初一直盼着孙子的包恩和得知儿媳妇头胎生个女孩子,有些遗憾,便坚持给起名儿叫“代小”,希望她能给“带来个小子”。说来还真奇怪,三年之后吉雅真就生了个“带把儿的”,就是包牧仁。

    包代小和妈妈吉雅在厨房忙着做饭,无非就是酸菜、萝卜、豆角干、茄子干之类的,好在有鲍石头带来的羊腿肉,配在什么菜里都好吃。

    里屋,包巴音陪着鲍石头在喝茶聊天,鲍石头不时与躺在炕头儿的包恩和老人聊上几句。当然,老人说话有些含混,不仔细是听不清楚的,两人只是为了哄他乐呵乐呵,至于老人说的是啥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客套话儿都唠没了,包巴音抽尽两锅旱烟了,见鲍石头还不往正题上引,心里头就有些着急了。

    啥是正题?当然是儿女的终身大事啊。

    包巴音在炕沿下磕了磕烟袋锅儿,笑着说:鲍大哥,今年冬天草原上雪大吗?

    “可是不小啊。亏得提前准备足了饲草,不怕。青山这小子,能干啊。现在牧点上的活儿我都交给他了,安排得老好了。”鲍石头有意夸赞了自己的儿子鲍青山一句,说完看了看窗外。

    包代小在外屋厨房隐约听到“鲍青山”三字,心里就涌出一股说不清来源的暖意。

    …………

    天色逐渐暗下来,风把房顶上的雪刮落,在屋檐下面打着旋儿,然后吹到窗户上,打得玻璃窗噼啪作响。

    “时间过得真快,我记得那年夏天,孔雀屏草原上那雨真大啊,大得都有些吓人啊,像有数不清的人在黑云顶上拿水瓢往下泼一样,把人都拍蒙圈啦。亏得你牧点的蒙古包啊,要不然,真兴许把我拍散架喽。”

    鲍石头知道包巴音故意往上引话儿呢,就笑了笑,说:不瞒你说啊,巴音兄弟,那次分开之后,我是一直惦记着那事儿。现在孩子都大了,不能再拖下去啦。这不,趁着年前这几天正好闲着,我就想过来和你透个话儿。

    包巴音心里乐开了花儿,脸上却没表现出来。他见包牧仁还在旁边儿给倒茶伺候着,就说:牧仁,你去老安家,就说你鲍大伯来了,让你七十七叔叔晚上过来喝酒,帮着陪陪客。

    “好。我马上就去!”

    包牧仁答应得老痛快了,抓起帽子就往外跑。他要在自己未来的老丈人面前好好表现,留下听话、懂事、能干的良好印象。另一方面,请客这种“腿儿”他愿意跑。

    在月牙河大队,或者是大多数乡村里,不管是年轻小伙儿还是几岁孩童,最愿意干的差事之一就是请客来家吃饭了。只要家长一声令下,基本没有推脱懈怠的时候,不管远近撒丫子就蹽。或许,在那个年代能请人来家里吃饭,的的确确是件无比光荣的事儿。如果路上有人问干啥去,那就更美了,不自觉地把胸脯一拔,骄傲地回答“我去谁谁家,请谁谁来我家吃饭、喝酒”,真容易美出大鼻涕泡儿来。特别是到了对方家里,一开口就是叔叔大伯地叫着,然后说“我爸请您到我家喝酒去”,好像自己家那是多么富有一样,老有成就感了。
………………………………

第5章 为了脸面绝不“换亲”

    “牧仁”在蒙古语中是“江河”的意思。蒙古族家庭给孩子起这个名字,大都是希望他能有“大江”的广阔、“大河”的承载。

    包牧仁已经是马上就二十岁的小伙子了,喜欢请客跑腿儿的心态仍然是有的。只是表现得不那么张扬,比小时候稳重多了。

    支走了儿子包牧仁,包巴音呵呵笑着瞅着鲍石头,习惯性地顺手拿起皮烟口袋,装起了烟袋锅。

    “一晃儿啊,牧仁都成大小伙子啦。”

    “是啊,该结婚成家喽。”包巴音说得很直接。

    鲍石头并不计较,这么多年,两人处得像亲兄弟一样,脾气秉性都彼此了解。他开口道:巴音啊,我来之前和你嫂子已经商量过了,她是没意见。我们又和乌兰图雅说了,女孩子吧,有些腼腆,没有明确表态,但是绝对没有反对的意思,这一点我这当爸爸的是能看出来的。

    包巴音“吧嗒”抽了一口旱烟,笑着说:姑娘家的脸皮儿薄,不明说,都正常。

    “那牧仁——”

    “他啊?没问题,牧仁听我们的。鲍哥,不瞒你说,我和吉雅只有一个担心啊……”包巴音说到这儿,用烟袋锅往外屋点了点。

    鲍石头看到包代小的身影一晃而过,立即就明白了,压低了声音说:你家代小这闺女真好啊。人实实在在的,又认干活,将来过日子肯定是把好手。我家青山呢,是老实人,没啥坏心眼子。这俩孩子的心思——不说你也知道——我觉得——挺般配……

    包巴音引导着鲍石头把自己最担心的话说出来,然后自己就好借题发挥了。见时机已成熟,他便赶紧说道:但是——凡事有个先来后到儿。咱们当初定的是牧仁和乌兰图雅,不能改的了。代小和那谁啊——青山两个就是个认识,别的没啥吧。

    鲍石头不自觉地提高了声调说:哎——巴音,不对啊——

    包巴音赶紧使了个眼色,并示意要小点儿声儿。

    “不对啊,两人挺合得来的。”鲍石头还在据理力争。

    “合得来是因为咱两家关系走得近,孩子们处得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了。”

    “那你刚才要说的,是担心啥呢?”

    “我担心——牧仁这个弟弟先结婚了,代小这个当姐姐的心里不得劲儿。但——这工作我和吉雅能做通。”

    鲍石头有些蒙了,他想了想,往前凑了凑说:巴音,咱们不外。我就直说了吧,我觉得要是亲上加亲,挺不错……

    包巴音就知道他肯定会说出这句话,便连连摆手,说道:不行啊,绝对不行!鲍大哥,要是传出去,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啊?你是有头脸的人,别说在你们桂丽丝嘎查,就是在我们月牙河大队,一提你鲍石头的名字,大家都竖大拇指。当初要是没有你的帮助,咱这月牙河小学校都盖不起来嘛。

    “过去的事情,不值一提。”

    “不提不行啊,关系到你鲍石头大哥的名声。你想啊,只有旧社会,吃不上、穿不上,穷得叮当响的时候,才会有换亲这一说。现在是新社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再出现这事儿,你,还有我这老脸——”

    鲍石头:巴音,这不是换亲的事儿,一码是一码嘛。主要是孩子之间有那个意思——

    “鲍大哥啊,我这样阻拦同样是为了你好。话说回来了,就算我包巴音的脸不要了,那才有多大?你的面子不行啊。再说了,青山那孩子多好,打着灯笼都难找啊,那好姑娘还不得把你家的蒙古包——不对——是大瓦房都挤破了啊?”

    鲍石头这回彻底弄明白了包巴音的意思,细想想他说的并不是完全没道理。就暗自庆幸自己来时亏得没和儿子鲍青山打招呼,不然回家后都没法解释。

    两人刚把话唠透了,安七十七就进了屋,和鲍石头握手问候。

    厨房的工作全妥了,香气早把里外屋都充满了。炕桌放好,酒菜开始往桌上端。三人谦让了一下,分宾主上炕盘腿大坐,灯光下开始推杯换盏了……

    有人从包家的院门口儿路过,顺着窗户看到屋里有人举杯喝酒,又闻到冷风中吹来的肉香,羡慕不已。自言自语道:咋这么香呢?还有点儿嬗,肯定是羊肉——包巴音是找了个好亲家啊……

    …………

    鲍石头庆幸没和儿子说自己来月牙河,但鲍青山还是很快就知道了,在家里可耍上了驴。

    鲍青山二十四岁了,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牧区,当时那个年代,这岁数的小伙子要是没娶媳妇,就是人们眼中的“老光棍儿”了。好在鲍青山在嘎查里呆的时间不多,经常到牧点——自家的小牧场,很少听到、更不在意别人的议论。但是,鲍石头和唐玉春着急啊,两人常常为儿子的婚事发愁,托人介绍了几位姑娘,青山要不就是不见,要不然就是胡乱见了只说不满意、没相中。

    为此,鲍石头没少生气,没少上火。

    还是当妈的心细。有一天,趁儿子鲍青山在牧点的时候,唐玉春去给他收拾房间,竟然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张姑娘的黑白照片——这可是惊天动地的秘密啊。

    原来,五大三粗的鲍青山真就是个大大咧咧的家伙,自己房间的门从来不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