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躺平的世界,虽然很舒服,但是永远不可能有发展。
  农民种地,将有自己的那部分收成,种得好有奖赏,种得差,有惩罚。
  工人做工,有金钱奖励,他们可以靠着这些积蓄,一步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而军人,更是如此,每进行一场战役,每征服一个部落,都将有军功制度,凭借军功,他们可以彻底改变自身的命运。
  不管任何一个职业,都将有自己的奖罚制度,只有这些人对未来有了渴望,龙族部落才会进步,未来进化成国家,甚至融合成一个种族。
  这套制度很复杂,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韩春明一个人能突然搞出来的。
  他虽然可以借鉴后世一些经验,但是还是得因地制宜,不然胡乱套用,只会出现大乱子。
  比如王莽的新朝,很多政策过了千年后实施起来很不错,但是在封建王朝实施,只会让自己头盖骨被人收藏几百年。
  韩春明开始在部落中挑选知识分子,这些人大多都是原先部落的高层,这些人大多都认识字,并且有一定的见识。
  韩春明连夜制造出一本简体字千字经,他首先第一件事,便是要把简体字在这个时代推广开来。
  秦朝这个时代原先的文字五花八门,秦国最先使用的是大篆,后来统一了,便改成了小篆,不管是大篆还是小篆,这种文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极为不友善的。
  学习简体字,比这个时代的文字,完全可以让人学习速度加快数倍,更容易在普通人中推广。
  把简体字在天山城推广开来,是韩春明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他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
  这个年代没有纸张,文字用刻和写表达在木板上和竹子上,上千字的文章,得十几个人抱着去学,太他妈困难了。
  韩春明第二件事,便是把纸张造出来,造纸并不是什么太难的技术,烂树皮,烂布料,甚至很多木屑都能把纸张搞出来。
  筛选原料进行分离,打浆,抄造,最后晾干进行干燥处理,这简单的几道工序几乎使用了几千年,后世只不过换成了机器罢了。
  在韩春明看来,这个年代几乎是一穷二白,不管是工艺还是原料使用,都是最基础最原始的那种。
  有时候韩春明教导一些最简单的技术,可那些人傻傻的,听了半天都不明白原理,气得他嘴巴气泡了。
  好比殷族人虽然发现了露天煤矿,但是他们却很少使用煤矿,甚至视为不详之物。
  因为他们用煤炭炼铁,已经产生了不止一起一氧化碳中毒,甚至死了几十人了。
  这种煤炭也不是无烟煤,虽然品质还行,但是他们使用的,都是最原始的燃烧方式。
  于是韩春明便教他们如果制造蜂窝煤,这样燃烧快,也燃烧更加充分,这么大的一个煤矿,不在生活方方面面上利用起来,韩春明都觉得是一种罪过。
  韩春明还教他们如何制造蜂窝煤,还有如何避免煤气中毒等等。
  可就是如此简单知识,韩春明硬是说了十遍,依旧大半人没听懂,气得他想抽人了。
  煤炭是资源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等他们了解简单的煤炭知识后,韩春明未来还会教他们技术含量杠杠的制造“焦炭”。
  只有把焦炭制造出来了,真正的锻造技术才能提高一大截,当钢铁出现的时候,战争方式,又将变得更加残酷了。
  看着仓库里那黄黑色的半成品铁块,韩春明就无语,这个年代的技术如同那些铁块一样,杂质多得让人无语。
  这个时代的缺点太多太多了,韩春明几乎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不到,他要教的东西太多了,他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因为他知道,他的时间,绝对不会太多。
  要想偷偷摸摸发展十几年,那几乎不可能的事,除非只小打小闹,那可不是韩春明的风格,他必须积蓄一切力量,让自己的部落方方面面都变得强大起来。
  除了建设天山城和巨石城外,韩春明的征伐计划,并没有停止,甚至还加快了脚步。
  殷族部落归附后,韩春明在两个星期后,便又攻占了另外一个部落,一个七千人的部落,活生生被他杀了三千人。
  没办法,当反对声音太多,韩春明没有时间去教化,便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把反对他的人,全部杀光。
  接下来的三个月内,韩春明成功把方圆百里的几个部落全部征服,天山城这座新的移民城市,人口也终于突破十万。
  解决周围的危机后,韩春明便开始暂时休养生息,开始加快建设基础建设,加快进行教育技能培训。
  除了五岁以下的孩童,其他所有人,都将有自己的任务。
  只要你还能动,你就必须给我去种地,去扑鱼,去砍树,去搬砖,甚至去学习。
  所有人都动起来,军队挑选,训练,也几乎在同时进行。
  休养生息的第一个月,韩春明便成立了天山城第一个医院,简单的医学护理知识,只花了一个星期,便硬塞进那两百名年轻男女脑子里。
  韩春明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了,每一个专业,他都没办法去教太精细,只能用最粗糙的方法教给他们。
  这些人都是一颗颗种子,韩春明只管播种,不管施肥,未来或许大部分会成为一株株杂草,但是总有几颗种子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繁衍成一片森林。
  军队的筹备和建设,也花费了韩春明最少三分之一的时间,他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要想的东西,也太多了。
  韩春明这种疯狂的行为,隐瞒不了多久,现在大秦和匈奴磨刀霍霍,龙族部落,迟早会波及。
  要想改变自身命运,唯有强大这条路!
  韩春明这边忙得天昏地暗,而这个世界的天选之子易小川,此刻又有新的奇遇。
  他被图安国抓去后,原本是准备做为祭祀用的祭品,献祭给老天爷打牙祭的。
  但是天选之子的女主角出现了,图安国的玉漱公主,祈求自己的父王,给这些可怜的民夫一条活路。
  于是图安国王,便让人放出一条猛虎,和这群民夫来一场生死PK。
  天选之子易小川再一次大展神威,成功露出王霸之气,卷起一阵王八之风,吓跑了老虎。
  就这样,易小川成功当上了凑虎英雄,再一次出尽风头,也成功吸引了图安国第一美人玉漱公主的另眼相看。
  易小川这个花丛老手,也第一次被那高贵高耸又清纯的玉漱公主迷住了。
  易小川靠着那张小白脸,成功让玉漱公主协助他带来那群民夫逃跑,可最终逃跑失败,被图安国的金将军给抓回去了。
  于是又是一场王八之气的比试,易小川险胜,成功赢得金将军的友谊。
  就这样,易小川和那群民夫,暂时在图安国安顿下来了,每天过着悠哉悠哉的小日子。
  偶尔看看美丽动人的玉漱公主,易小川只感觉自己幸福极了。
  玉漱公主也被易小川那张小白脸吸引,两人暗生情愫,原本以为这种日子会继续过下去。
  但是图安国夹在大秦和匈奴之间,大秦已经给图安下了最后通牒,要么献上物资,跪下叫爸爸,要么把灭国。
  图安国王忧心忡忡,茶饭不思,有一天,玉漱公主突然前来看望他这个父王,老国王居高临下看着自己这个掌上明珠,心中突然一个念头升起。
  自己女儿年芳十八,那如白玉一般的肌肤,那大眼睛如同天上的弯月,那胸前的高耸如同黑夜中的明珠,一颦一笑,都是如此诱人。
  连自己这快六十岁的老家伙都动心了,那才四十出头的秦始皇,还不得流口水?
  老国王随即心念一动,便有了主意!


第415章 :种田发展
  老国王随即便让画师画下女儿的丽影,把自己女儿的画像送到咸阳,等待秦始皇的挑选。
  就算只是画像,玉漱那独特的高贵美感,也不由让人心生涟漪。
  画像千里加急,被信使送往咸阳,老国王如同一个老票客似的,等待秦始皇宠幸自己的女儿。
  女儿再美,也抵不过自己千里江山,用女儿换取图安国的平安,几乎是老国王现在唯一的办法了。
  时间一晃又过去半年,大秦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朝北出击,先后击溃匈奴人数次,并且成功收复河南地一带数万公里的土地。
  这里的河南地并不是后世的河南,而是在内蒙到甘肃宁夏一带,这里有草原,有黄河水,有肥沃的土地。
  匈奴人曾经在这片土地上任意驰骋数百年,这里的马儿特健壮,这里的牛羊特肥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一战,也奠定了大秦帝国的天威,匈奴人被赶走后,蒙恬开始运送数十万民夫前到此地开始大修长城。
  这半年里,韩春明的天山城已经初见轮廓,这半年里,他先后派出二十拨斥候,前往关内外打探情况。
  局势越发紧急,他也不再四处发动征讨,这半年来,他一直在休养生息,慢慢让龙族部落变得强大。
  上个月,天山城和巨石城也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两座城市的人口已经达到十三万一千六百余人,其中十五岁的儿童达到六万余人,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却只有五千余人。
  这个人口比例,一点也不意外,这个年代的人能活到六十岁以上的本来不多,加上这本来就不是一个安全的年代,能平安活到六十岁,已经十不存一了。
  这样的人口比例,对龙族部落来说,是机遇又是负担。
  机遇自然是因为儿童和年轻人比例过大,这些人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未来这些人都是龙族部落的基石。
  而负担自然是指资源不够,儿童无法创造价值,嘴一张,每天消耗出的粮食和肉类,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这个负担,对韩春明来说,并不算太困难的事,十几万人而已,他还是能想办法养活。
  除了五岁以下的孩童外,其他人,只要还能动的,都得参与学习和劳动,这些劳动力,创造出来的价值,完全可以抵消他们消耗掉的食物。
  韩春明开始在湖泊周围开垦数万亩地,种植大面积粮食作物。
  新式的农具,和水车,还有灌溉工具,也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明出来。
  在湖泊周围,上百架三四米高的大型水车竖立在湖泊周围,这些水车靠着牛马之类的牲畜拉动转轴,日夜为周围上万亩土地输送水源。
  只需要两代人,天山城这里便会成为一个大型城市,或许未来这里的人民,或许世世代代会生活在这里。
  不知道未来,是否还会有人记得,这片土地的最初开括者是谁!
  农业这方面的知识,不止水源,种子和肥料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东西。
  现在还是第一年,韩春明准备先全部种植当地最普通的小麦和一些豆类,可惜在这个年代,还没有红薯土豆还有玉米之类的农作物。
  韩春明准备从西域引进一些农作物和水果,后世西瓜、黄瓜、蚕豆、青葱、大蒜、胡椒、芝麻、葡萄等等,这些都是从西域引进来的。
  古代为啥大升农业,因为土地利用率太低了,基本是靠天吃饭,韩春明必须慢慢改变现状。
  甚至连种子如何筛选,土地怎么进行翻耕,这些最简单的农业常识,在这个年代,很多农夫大多都不懂。
  好在现在解决了水源这个最大的问题,其他的问题,只需要时间,靠着教育和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