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的布局和规划,好好发展下去就行了。
一八九八年,白景琦也终于成年了,这一年,京城内的局势已经隐隐约约有些混乱了,高层也意识到,大清再这样下去,怕是撑不了几年了,于是在清廷的刻意培养下,各地的民团,渐渐开始成了气候。
自从去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今年法国也有样学样,强占广州湾,各国列强纷纷把目光盯上华夏这块版图,下手晚了,到时就得喝汤了。
白景琦也加快自己的布局,如今白家在京城的资产,基本都是轻资产了,就连白氏制药的生产基地,都已经迁移至河北一带,如今的百草堂,只负责卖药,卫士镖局这几年发展也很迅速,如今已经有一千七百人的规模,基本都成为白氏制药的私人保安公司了。
而黑家军,今年新增了三百人的规模,也达到一千五百余人,这些人才是白景琦真正底牌,也就是说,白景琦目前,已经拥有一支三千余人的武装组织了。
明面上的卫士镖局,暗地里的黑家军,实际上除了这两支队伍,白景琦拥有能支配的力量远不止这些。
从一八八五年开始,每年淘汰的训练生,是如今黑家军的十倍之多,这上万人,如今遍布在华夏各个角落,其中京城就有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人,控制了京城数个乞丐团伙,在京城的这一千多人,还算是黑家军的外围组织,因为每年的生源需要大量新生训练生。
而其他遍布在华夏其他地方的成员,除了一些三教九流帮派,还偶尔有联系外,大多从训练营出来的少年,都已经去了其他行业了,彻底失去联系了,本身从训练营淘汰的训练生,黑家军从来不会强制他们做什么,他们完全可以寻找更好的生活。
这些人在训练营可是学会了简单的书写和识字,光这一项就完全可以在这个年代找到一份工作了,何况他们还会一些简单技能,那些技能,在各行各业,都将是最好的基础。
这些人当初并不知道自己当年,是为挑选黑家军而被淘汰的存在,但是这么多年了,当年甲午战争黑家军的传说,让很多人突然想起,自己或许当年就是黑家军的后备人选,只是最后被淘汰了而已。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乞丐和流民,当初一个神秘团队供他们吃喝,最后训练两年后,又给他们一份谋生的活计,虽然后续这个神秘团队已经很少联系他们了,但是当年的再造之恩,他们怎么可能忘掉。
何况当初两年训练结束后,放他们走的时候,那个神秘团队,就和他们说过,如果有一天有需要,会再一次联系他们,从今天开始,他们可以凭自己这两年所学的基础上再去努力,凭自己的本事去创造一份未来,这段话,当初从训练营离开的人,都听到这句话。
那两年的训练,改变了他们很多人的一生,很多人为此认识了字,也有了一些基础的技能,很多人离开训练营后,实际上并没有在三教九流中待多久,很多去了其他的行业,比如参军,或者去各地参加各种反清组织,甚至成为革命者。
这些都将是白景琦未来的人脉,未来白景琦的黑七爷身份迟早会暴露出来,那时候,这些人或许已经在各行各业精英人才,或许多少会卖白景琦一个面子。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当年被淘汰的训练生,十几二十几年后,成为一方大佬,再一次遇到白景琦,最想做的事,是干掉白景琦,因为他们这些人才知道白景琦真正的危害。
白景琦当然也不希望有那一天,为此,他必须继续扩大自己的实力。
一八九八年,白氏制药销售金额成功破三百万两,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五个生产基地,白氏制药生产的药品已经在华夏十几个省份成立销售网点,甚至连很多国外列强也纷纷购买白氏制药的药品。
这一年白氏制药研究院,也终于有了一些突破,青蒿乙醚的提取物被发现,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青蒿素,虽然这是在白景琦的的指导和建议下才完成的实验,但是这也标志了白氏制药迈上新的高度。
经过三年的磨合,包括便宜老爹在内的老一代的制药师傅,终于算是接受了国外西医的一些理念,目前白氏制药研究院的成员,已经超过六十人。
其中包括便宜老爹和大伯白颖园在内的老师傅,有二十几人,另外四十来人,全部都是年轻人,这些人年龄甚至才十三四岁,这些人大多都是在白氏制药技术学校学习中的优秀尖子生,他们目前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在研究院中担任助手和学徒工作,未来,这些人将是白氏制药研究院的根基。
白氏制药研究院才刚刚开始而已,白景琦并不急,会给他们时间成长。
青蒿汁液治疗疟疾的历史,在中医中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可最终差一点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和其他中医一样,这只是一个古方,而且没人知道为什么青蒿能治疗疟疾,青蒿素的发现,可以说是西医和中医最完美的结合,运用西医的方法,提纯结晶。
白景琦就是要打破中医的固壁自封,把华夏数千年的中医药方,通过西医的实验方式,搞清楚为啥这个药方可以治疗这种疾病,而不是一个神秘祖传秘方就敷衍过去。
中医讲究煎煮熬,把药材的精华熬成汤汁,恨不得连药渣都吃进肚子里,实际上,他们也不知道为啥这些药配一起就有效果,只知道,千百年来的中医都是这样做的,讲究的就是一个经验。
而西医更加明了,直接研究出这个药材里,到底是那种成分对疾病有治疗效果,再进行提取,最后再化学合成纯度更好的合成药物,实际上,这才是西医真正能统治世界的原因,因为简单明了,它会告诉你到底是什么化学分子。
白景琦的成年礼,白文氏期待已久,当即就准备给白景琦找一房媳妇,白景琦得知此时后,直接把黄春带回白家,当着白文氏的面,说这就是自己未来媳妇。
白文氏看着黄春小模样还行,唯一不满意的就是黄春是一个孤儿,不过白景琦喜欢,也就由他了。
原著中,黄春的身份,当即就被白三爷给拆穿了,白文氏自然是不愿意白景琦娶一个仇人家的女儿。
但是这个世界中,黄春的身份可没人暴露,因为白三爷不敢,而且詹王府和白家,虽然依旧仇家,但是这些天井水不犯河水,在白文氏眼里,好像也没那么深的仇恨。
白三爷那年经历过火灾惊魂后,彻底知道白景琦这小兔崽子是人狠话不多,彻底不敢再和白景琦作对了,这两年也被白景琦送到天津去了,每月几百两银子养着他,白三爷也渐渐忘却当年的惊恐了,只安安心心每天溜溜鸟,逛逛窑子,乐不思蜀。
白景琦自从那年在家里堂会上见过黄春后,对这小丫头也上心了,后来两人熟悉后,白景琦也每月出钱出人伺候着她,从小把这小丫头当童养媳养着,眼看自己成年,亲妈逼得紧,干脆把关系摆明了。
这个世界的很多人和事,仿佛又回归原剧情了,但是很多事和人,却是早已经物是人非,原著中的十八岁白景琦是一个白净少年郎,而这个世界的白景琦,是一个身高一米八三,虎背熊腰的宽脸大汉,虽然样子还和原著中有几分一样,但是实际上早已经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
时间终于到了一九零零年,这一年,将会发生太多太多的事,白景琦眉间的忧愁,越发深了,他知道,这一年,会死很多人,列强们准备杀羊取肉,白景琦同样也有这样的打算。
白文氏催着白景琦赶快回京把婚礼办了,可白景琦哪有心情结婚,刚过完年,就把白家老少全部从京城转移了。
如今清王朝局势已经溃烂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如今各国列强的军舰已经在渤海操演,已经准备对清王朝这只骨瘦如柴的老羊剃毛取肉了,清廷已经预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了,为此不惜召集义和团入京,准备和洋人决一死战!
而白景琦的黑家军,经过这么多年的准备,早已经在京城张开血盆大口,不管是洋人还是王公贵族,都将获得一个刻骨铭心的回忆,拭目以待吧!
第311章 :京城沦陷
一九零零年,鼠年,这一年的清王朝,实际上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被各国列强当成提款机数十年,眼看已经快被榨干最后一滴油水了。
长达数十年的压榨,清王朝统治下的百姓,已经早已经对清廷失望透顶了,清廷压榨老百姓,列强压榨清廷,压榨几十年,真只剩下一些渣渣了。
实际上各国列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颠覆清廷的统治,华夏这么大,管理起来多麻烦,还不如每年收收租,偶尔割点肉吃吃,多好的事,难道还有比清廷更容易控制的政府吗?
各国列强一直觉得,光绪皇帝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皇帝,因为光绪性格懦弱,受欺负也愿意给银子,给地盘,每年全国各地发生那么教案,都是清廷求和赔钱了事,多好的乖宝宝。
而慈禧却是性格无常,眼见列强们烧杀抢掠,让自己的生活品质都受到影响了,于是这几年开始纵容义和团烧毁教堂,和洋人对着干,这种行为,让列强可不高兴了。
三月中旬,各国列强的军舰已经到达渤海,开始操练,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各国列强已经准备对清廷动手。
几年前的甲午战争,深深刺激了很多列强的小心脏,他们从来没想到,清王朝这么弱。
毕竟洋务运动持续近三十年,清廷的军舰和武器并不是特别落后,结果万万没想到,一不堪一击,被小倭子打得那么惨,而且投降那么干脆。
而且他们也没想到清廷如此软弱,连小倭子那样的小弟弟都能索赔两亿两白银,连军费清廷都愿意给。
原来还可以这样玩,打一仗,不但可以获得上亿的赔偿款,还可以强占各种口岸,这么好的事,自己可不能落后了。
于是这几年,一系列割让土地和强租,让清王朝四处漏风,到了这一步,必须还得给清廷来一次大的,最好再搞几亿白银,把华夏彻底沦为殖民地,到时再扶持一个清廷王爷上位,美滋滋,多好的活计。
到了这一步,这些列强纷纷凑到一起,商量如何瓜分自己的利益,其中小倭子最积极,因为同属亚洲人,而且有类似的文化传承,小倭子从一开始,就对华夏这块土地垂涎欲滴。
身为岛国,小倭子的国家先天就有些畸形,而旁边的华夏,物大地博,清廷的溃烂,对于小倭子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的时刻。
自己只需要控制华夏一两个省份,就足以,但是这个年代的小倭子,也才刚刚发愤图强,有了一点点小实力,虽然在甲午战争打赢清廷,但是实际上,小倭子在列强们的眼中,还是小弟弟一般的存在,于是小倭子要想未来占领华夏的地盘,必须得图图徐之,不能操之过急。
历史上的小倭子,就是这样做的,最开始就是扶持华夏国内的野心家,比如某位“国父”,从甲午战争过后,主动邀请华夏的大好青年去倭国留学。
同时广交华夏政商界的“朋友”,到了小倭子侵华之前,小倭子的“朋友”,遍布整个华夏政商界,甚至很多军阀,都有倭国留学背景,这也为小倭子日后侵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说甲午战争是让小倭子觉得自己站起来了,那几年后的倭俄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