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三爷被白景琦这话吓得连连后退,抬起手,指着白景琦喝道。
“你…你胡说,哪里有两个姑娘,明明只有一个,你…你果然是一个大妖怪,天啦,我们白家出了一个妖怪精了!”
白三爷平时就爱信这一套,不然也不会去信上帝了,此刻他吓得脸色发白,微微颤颤后腿发软,连忙往外屋退去。
这一幕也看得白文氏和白雅萍两个老娘们目瞪口呆,直到白三爷退出里屋,小跑出门了,两个女人才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白文氏抱着白景琦,连忙在他脸上亲了几口,嘴里高兴地嚷嚷道。
“你要是妖怪,那你娘我就是一个大妖怪了,你可是我十月怀胎生的,身上那块肉,你老娘我都清楚着呢,不过你小子的确是一个小神童,我还真没听说谁家一岁的小家伙会说话的呢,你可真是妈妈的小心肝呀!”
一旁的白雅萍一脸羡慕,连忙附和着说道。
“二嫂,刚刚真的吓死我了,老三一脚踢开大门,我一个趔趄没接住小宝,你知道后来发生啥事了吗?”
白文氏也好奇地目光看上白雅萍,等待她的说话。
白雅萍一副庆幸地模样,拍了拍胸口说道。
“刚刚景琦直接从丫鬟怀里挣脱,跳到地上,用脚顶住小宝的脑袋,另外一只手抓住小宝的后衣领,最后还喊了一句,老姑,这货他妈的太沉了!”
白文氏吃惊地看上怀里的白景琦,也是一脸庆幸地揪了揪白景琦的小脸蛋,既高兴又骄傲地说道。
“这小混蛋,以后可不准说脏话了!”
不过看白文氏那喜滋滋的神情,就知道她此刻心里多美了,她随即笑着朝白雅萍说道。
“雅萍,你说我家景琦未来会不会考上状元,这小家伙天资聪慧,可不能浪费这天资了!”
白雅萍赞同地说道。
“是呀,这么聪明的小家伙,可不能浪费了,必须让他多读书,未来考上状元,成为我们白家的骄傲!”
白景琦被这两个老娘们夸得没话说了,早知道,刚刚就不说话了,自己的童年,眼看就要被亲妈毁了。
正说着话,外面的丫鬟来通知两人,说白家亲戚朋友都已经到了,就等景琦少爷过去了。
两个老娘们笑着,连忙抱着白景琦和关小宝走出里屋。
到了大厅,周围的亲戚朋友连忙上来道喜,男女老少都上前,摸摸白景琦的小脸蛋,白景琦内心挺无语的,干脆闭上眼装睡。
这时,白老爷子也被人搀扶出来了,这几天他身体不好,但是今天二房孙子满周岁,要举行抓周仪式,老爷子还是出面主持抓周仪式。
很快,丫鬟和下人就已经把抓周的物品,摆放好了,从笔墨纸砚,元宝钱币,印章,算盘,刀剑之类的小玩意,摆了满满一地。
很快,在所有亲朋好友和老爷子的注视下,白文氏放下白景琦,看着白景琦稳稳当当地站在空地上,亲朋好友也是连连赞叹,果然小神童之名名不虚传。
白景琦看着不远处的物品,又回头看了看自己亲妈一眼,见白文氏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他赶快上前去抓周。
白景琦也只能无奈地上前,小短腿走得四平八稳,丝毫没有平常儿童的摇摇晃晃,看得旁边的白老爷子也是摸着自己的白胡子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孙子,的确不是常人,说不定,未来白家的希望,还真和这个小家伙有关。
封建社会对神神叨叨这一套还是挺信的,谁家出了一个小天才,都是一种谈资,白家二房长子白景琦八个月会走路这事,在亲戚朋友圈子里,也广为流传,现在他们再一次见证奇迹地时刻到了。
白景琦迈着小短腿,走到抓周的物品前,往地上看了看,文房四宝,钱袋,印章,甚至还有稻草,锅铲,这都什么玩意,到底选什么呢?
算了,还是选刀剑吧,白景琦可是记得这个世界里,应该是有不少国术功夫的,这个他挺感兴趣。
所以在这个世界,他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规划,这个世界的功夫国术,他必须学到手,何况这马上就是乱世来临,没有一身武力,怎么保护家园!
于是,白景琦,大步上前,一把把地上的小木刀抓到手上,这一抓,所有的亲戚朋友,包括老爷子脸上全变色了。
在清王朝,学武,可不是好前途的事,毕竟一介武夫,从这词上,就可以看出轻视。
白景琦回头看到众人一眼,看到的,全都是五味杂陈的神情,特别老爹脸色都白了,老娘白文氏更是上前一步,朝不远处的白景琦呵斥道。
“小兔崽子,还不赶快把小木刀扔了,去捡地上的毛笔,听妈妈的话!”
白景琦看着老娘那急切的模样,顿时也挺无奈地,弯腰从地上捡起一支毛笔,随即想了想,又捡起一个祖传的小药罐,再捡起一个木锅铲,看着两只小手都拿满了,觉得好像还少一样,随即在地上找了找,再一次把一个装钱币的钱袋捡起,这才心满意足地朝众人展示自己选的东西。
白景琦的表现,让大厅里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他老娘气得早已经怒发冲冠了,冲着白景琦呵斥道。
“小混蛋,谁叫你拿那么多东西的,快把锅铲和刀剑扔了!”
看来白文氏心里还有些小窃喜的,除了刀剑和锅铲不满意外,其他的几样东西,她还是挺满意的。
白老爷子,也被白景琦这一手,惊得啧啧称奇,不由再一次多打量了几下这个小孙子。
白景琦看到周围满满当当的人,想了想,觉得自己也该暴露一点小神童该有的表现了,随即叉着小腰,朝白文氏喊道。
“老妈,这些我都要,这些统统都是我的,未来我要成为一个有钱,有功夫,有医术,还有厨艺的大天才,哈哈哈哈!”
白景琦这小小的个子,这一嗓子,算是彻底把所有人都震住了,整个大厅鸦雀无声,也不知是哪个角落里,白三爷也来了一嗓子,吼道。
“白家出妖怪了呀!神呀!救救我们白家吧!”
第296章 :白家出大事了
白三爷这一嗓子,把众人惊醒,不过他这话里的意思,却是让不少人气得要抽他。
老爷子更是朝白三爷呵斥道。
“给我滚出去!”
白三爷的话,到让不少人,再一次看上白景琦的目光有些复杂起来了。
总之白景琦刚刚的表现,的确震惊了所有人,一岁的娃娃,能走能说,还能表达未来的诉求,这的确太神奇了。
最后还是由老爷子主持,完成了白景琦这个小神童的抓周仪式。
也就是从这一天,白景琦的小神童之名,算是彻底坐实了,京城里,谁不知道白家出了一个小神童呀!
白景琦也享受了作为小神童该有的待遇了,才一岁多的娃娃,就被老娘赶到学堂,说要进行早学早教,上午学写字,下午白景琦,自己则是跑到白老爷子书房里,看起药书来了。
白景琦可是记得白老爷子也没几年好活了,趁着老爷子还在世,如论如何也得从他这里掏出一些真本事。
老爷子对于这个从小聪慧的孙子,自然是倍加喜爱,一老一少,没少交流医术。
白老爷子也不愧是一代医术大家,肚子里的货,也是吐不完似的,从宫廷秘闻到祖传医术,甚至还有民间偏方,都是了然于心。
这个世界,对于白景琦脑海中那个灵魂来说,这简直是绝佳的梦境体验,婴儿开局,不愁吃穿,家里医药世家,从小只管好好学习,把一些后世花钱都买不到的知识学进脑海中,也不知道,未来这些知识,等醒过来后,还能存留几分。
不过,不管能留下几分,白景琦的小脑袋瓜,如同一个吸风机似的,把一些好的知识和一些坏的知识一股脑学进去再说。
原著中的白景琦,小时候是一个调皮捣蛋到骨子的小混蛋,而这个世界的白景琦,却是一个人见人夸的小神童,特别深受白家老爷子喜爱,有好几次,白老爷子发话了,未来,白家的家主必须得由景琦继承。
白景琦到对未来家主之位到不感兴趣,趁着自己现在年龄还小,多学一些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他现在一天的时间,可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不但要学文,学医术,还得学武。
早上五点半起床,先锻炼两个小时小胳膊小腿,把脑海中曾经一些久远的记忆回忆出来。
比如擒拿术和一些格斗术,甚至还有一些特种兵的遥远记忆,这些虽然暂时用不上,但是未来迟早会用得上,谁叫乱世将至呢?
自己现在年龄还小,先打好基础,未来寻找几个国术大师,好好学一些这个年代的国术精髓,到时试着尝试能不能融合进现代军队格斗术中去。
刚开始,白景琦每天起这么早去锻炼,他那亲妈是坚决反对的,但是反对也没用呀,随着白景琦一天天长大,他半夜爬起,家里人根本发现不了。
最后,白文氏也懒得管了,反正自己这个儿子是神童没跑了,只要文化学得好,他那小胳膊小腿的,还能变出花来吗?
时间一晃又过了四年,白景琦也终于五岁了,这几年里,他也算是了解到这个世界到底是啥世道了。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个世界,是一个贫富分化极为严重的时代,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像白家这样的京城大世家,每年进账几十万银子,从前白景琦不懂这啥概念,后来和大胡子去大街上溜达,才发现白家这样的大世家,到底有多富裕了。
大街上的物价,一个鸡蛋大概三文钱,一个白馒头三文钱,一个杂粮馒头一文钱,肉类较贵,一斤普通的大鲤鱼十文到十五文,猪肉一斤三十文左右。
外面普通的工人一天工资大概三十文左右,这还是干苦力的,外面剪一次头发才三到五文钱。大米的价格一斤在七文钱上下。
每天干苦力的工人,一天才能买几斤大米,这薪水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不过老百姓吃不饱饭,早已经成为常态。
不要不发生天灾人祸,这个年代的老百姓,还勉强能度日,因为物价一直还算稳定。
在一九零零年前,清朝的物价这二三十年里,几乎还没啥变化,真正到了物价开始上涨的时候,已经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的事了。
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那些有钱人家生活呢?
就白家来说吧,白景琦他老妈每月去领取份子钱,是一百二十两白银,他家三口,每人每月生活费四十两白银,要知道,一两白银可是要换一千文的铜钱的。
而普通人辛辛苦苦干一个月,还拿不到一两银子,而大户人家,每月生活费都是几十两,这贫富差距可见一般。
白家的下人工资还算可以,普通下人每月都有二两份子钱,这可比外面干苦力好太多了,所以说,封建社会,干家丁和丫鬟,可是一个好工作。
像白家这种大户人家,每一房可都是有自己的产业的,就拿白三爷来说,他这些年,从白家上下可捞了最少好几万两银子,这些钱,他拿出放高利贷,每月利息就是上千两。
而外面一个普通老百姓卖女儿,开价都只喊五十两,还还价,二三十两就能买一个标志黄花闺女,这还是好的年景,到了寒冬腊月,饥荒年景,大街上冻得奄奄一息的老人小孩一大把,每天早上,官府雇人拉着驴车,能拉走几十具被冻死的尸体。
城外的乱葬岗,每年冬天,都是野狗们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