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请叫我威廉三世-第5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0余万俄军在不久之后仍然从地面对芬兰发动了攻势,但是俄国人的骑、步兵却不得不在缺乏空中掩护的情况下作战。
    德军的战斗机、攻击机和轰炸机毫不客气的将子弹和炸弹投向他们,使得俄军西北方向的反击在伤亡惨重地同时却毫无进展!
    1928年6月4日下午2时,俄国圣彼得堡10余年来头一次响起了非演习地空袭警报,由300余架道尼尔II轰炸机和道尼尔III超远程轰炸机组成的轰炸机编队在数十架黑鹰II型远程战斗机的护航下从芬兰湾方向飞来。作为航程远、载弹量大地超级武器,道尼尔II型轰炸机早在德美战争时期就已成为德国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主力机型,到德美停战时一共制造了3000余架,这样一支空中部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惧怕的,即便是没有芬兰的空军基地,这些“飞行堡垒”也能够从1000公里之外的东普鲁士飞来。
    作为道尼尔II的升级机种,道尼尔III型则将战略轰炸机的航程、载弹量、火力和防御力发挥到了极限。在携带6吨炸弹的情况下。它可以飞到4200公里外的地方进行轰炸,如果载弹量上升到8吨,则最大作战距离与道尼尔II相同。运输的续航距离则超过7500公里。和道尼尔II一样,这种超远程轰炸机拥有极强地自卫火力,6座双联装13毫米机枪塔几乎没有射击死角,其中一些还搭载了德国首种机载雷达进行重要的实战测试。
    在战争爆发之前,俄国人就在自己的首都进行一些防空袭准备,口径从20毫米到105毫米的高射炮总共部署了400余门,城区四周以及城内的重要区域都建起了防空阵地,俄军还在各主要街道附近构建了大量的防空洞、防空壕,并在许多重要路段增加了灭火消防器材,此外每半年还举行一次防空袭演习。
    当德国轰炸机群距离自己首都的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圣彼得堡的俄国军队和市民大都还心存侥幸——在德美战争中几乎每天都有德国轰炸机飞过华盛顿,但却从未有哪怕一颗炸弹投在美国人能地心脏上,德国人的这种举动在他们后来与美国人的谈判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俄国人一面进行着防空袭准备,一面期望德国人能够再次放过自己的首都,以致于对于圣彼得堡这样一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来说,目前已有的防空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看到一批俄国战斗机勇敢的迎着德国轰炸机群飞去的时候,不少俄国人发出了弱弱的欢呼声,然而残酷的现实迅速撕破了人们心中那曾的美好画纸。就算用德国最好的战斗机来对付这些德国重型轰炸机,恐怕也是无法阻止它们前进的脚步的,何况是那些性能更次的日制俄国战斗机。——于是,在聂瓦河畔观看空战的圣彼得堡市民目睹了俄国航空部队光荣而无助的失利,德国机群在5000米的高空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大编队,不等俄国战斗机逼近,编队中的德国远程战斗机便纷纷出动,经过改进的黑鹰II型远程战斗机在机动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凶猛的前射和后半球火力,它们在与俄国战斗机一对一战斗时完全不落下风,而且控制后半球的那座双联装机枪塔让俄国航空部队里的俄国飞行员和日本飞行员都很不适应,尤其是日本航空部队历来严格训练的咬尾攻击在这个时候却成了要命的缺陷!当双方战斗机在空中纠缠的时候,一部分俄国战斗机悄悄溜过德国护航战斗机的拦截线,但是他们高兴的有点早,德国轰炸机强悍的火力让他们在发起攻击之前必须先疲于躲避,更让他们无奈的是两款德国远程轰炸机都属于皮糙肉厚型的,就连驾驶舱都有厚厚的防弹玻璃保护,这让俄国战斗机上的7。62、7。7毫米机枪总是无功而返,唯有他们的20毫米机炮能够发挥一些作用,但是在这一次空战中并没有一架德国轰炸机被俄国战斗机击落。
    双方战斗机的缠斗仍在进行,但是空中的战局却早已分出了胜负,黑压压的德国轰炸机群很快飞临圣彼得堡,一架架道尼尔II和道尼尔III机腹下的炸弹舱盖打开了,圆滚滚的炸弹下正对着圣彼得堡那一座座尖顶、平顶或是圆顶的建筑,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圣彼得堡正进入自己的巅峰时期,但是德国人的炸弹即将毁灭一切。
    俄国人的地面防空火力开始嘶吼,并且迅速取得了它们今天的第一个战果,然而在高空飞行的德国轰炸机群丝毫不为所动。当领头一架道尼尔III型轰炸机的投弹员从自己的瞄准器中看到冬宫那抹醒目的蓝宝石色时,他果断的按下了投弹按钮,尽管那里有着无数的珍宝,但是德国决定将它与俄国人的抵抗决心一道摧毁。
    在第一架轰炸机投弹之后,后面的德国轰炸机也开始投弹了,黑色的炸弹如同雨点般落下,整个城市顷刻间只剩下一种声音……
    灭日  第十四章 俄国人的虚伪胜利
     更新时间:2008…12…10 15:13:46 本章字数:4535
    正当无比强大的德国空军肆虐着俄国的首都区之时,在一千公里外的南部边境区域,60多个俄国师躲在他们的索科洛夫防线后面心情忐忑的等着德国人的大举进攻,然而在德国对俄宣战之后的整个下午,德军的大炮没有轰鸣,德军的战鹰没有出击,气氛诡异的让人背后直淌冷汗。
    作为这条著名防线的总设计师,俄国陆军元帅瓦希里。索科洛夫这一次亲自坐镇基辅统一指挥南部战线上的所有部队,而这些部队被编为3个集团军,即驻守拉脱维亚的第4集团军、驻守白俄罗斯的第5集团军和驻守乌克兰的第6集团军,这三个集团军均归属南方集团军群统辖。该集团军群集中了俄国一半以上的常备陆军,所属各部队不仅是俄军中装备最为精良的,也是在女皇改革军队之后最先组建起来的一批新式陆军师级部队。这些新式陆军师分为步兵师、骑兵师和装甲师,其中陆军师的规模从尼古拉二世时代的21万人缩小到了与德军较为接近的18万人,但是增加了火炮特别是重型火炮的数量,每个步兵营拥有的机枪数从12挺提高到了812枚,步兵火力密度大大增强的同时还一改旧沙俄军队补给混乱、弹药缺乏的局面建立了较为严谨的后勤机制。此外一大批从正规军事学院毕业的青年军官得到提拔,靠世袭爵位和阿谀奉承担任军官者统统被清理出军队,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难免触犯众多旧贵族的利益,而女皇狄安娜一世不惜被人冠以“铁血”、“冷血”的称号来坚持对军队的改革,十余年来俄军在很大程度上面目一新了。
    目前俄军的骑兵师仍以哥萨克骑兵为主,每个骑兵师定员4千人,但是在1914年欧战惨败之后,这些骑兵师的作战目的不再是大规模的正面冲击,而是以袭扰敌军后勤运输、围歼敌小股部队、配合本方步兵行动为主,每师装备20门轻型火炮、36挺轮式重机枪和便携式轻机枪。
    早在1915年初。俄军就在德国地帮助下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装甲部队,使用的是德国最老旧的坦克和轻型轮式装甲车,在女皇登基之前,俄国一共从德国获取了50余辆坦克和120多辆装甲车,编为三个独立装甲营,这些德式装备在围剿俄国革命武装的战斗中发挥过一些作用,但进入20年代之后便显得过于落后了。于是在狄安娜一世的亲自干预下,俄国陆军拨出一笔专项资金用于仿制和研发坦克装甲车辆。先后生产出10吨的D…1轻型坦克、13吨的D…2突击坦克,随着德美关系地恶化,俄国还从美国人那里获取了接近150辆美制轻型坦克,到德俄战争前,俄国陆军装甲部队已经拥有坦克400余辆、装甲车近千辆,编为4个普通装甲师和1个近卫装甲师,此时南方集团军群的2个普通装甲师就部署在基辅附近。
    改莘让外强中干的俄国军队在迟暮之年再次焕发了活力,这从俄军历次镇压革命暴动中就能大致看出,但是旧沙俄军队的一些陋习并未根除,例如军官可随便体罚士兵。官兵待遇差距悬殊。官兵关系十分紧张,训练强度尤其是实弹训练受经费影响仍非常有限,后勤部门中的回扣现象仍然存在。装备水平更是远远落后于每年投入巨资的德国陆军,一些战术思想还停留在10年代末、20年代初。
    德俄边境区域的平静不仅让俄军前线官兵大为不解,坐镇基辅统领大局的索科洛夫元帅也是同样的一头雾水,好在一个下午的时间让他最后一些还没来得及赶到防线地部队得以在战斗打响之前进入德国人所谓地“大号哈德良长城”,到了黄昏的时候,按耐不住好奇的索科洛夫派出少量侦察机进行越境侦察,但它们无一不是有去无回,而藏匿在波兰、波希米亚等地地俄国间谍大都失去了音讯,仅有的几个所传回的报告也没有太多的价值——大批德军正在移动,可是人数、装备、目的地全都不祥。
    就这样。诡异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在储备了大量粮食和弹药的索科洛夫防线里,俄军士兵们早早就用过了晚餐,面对数量和战斗力同样可怕的德军使得俄军官兵们仍旧保持着相对紧张的情绪,但是在天黑之后,聊天、吹牛、打牌取代了白天那种完全的持枪戒备状态,人们相信这条坚固地防线即便不能阻止德国人前进,至少也能迟缓他们的进军脚步并让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接下来俄国陆军就能使用1812年库图佐夫将军的策略。步步诱敌深入最终拖垮敌人。
    在基辅的南方集团军群指挥部里,索科洛夫元帅和他的将军们却在为首都区的局势而忧虑,根据从圣彼得堡发来的电报,德国空军在黄昏之前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空袭,虽然俄国防空部队再次取得了一些战绩,但是己方在人员、物资尤其是士气上的损失却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地。可是没有办法,芬兰距离俄国实在太近,如果在战前就疏散首都区的居民,那不仅会造成恐慌和混乱,因为疏散而带来的损失和对女皇政府威信的影响甚至会让德国未战先胜。
    “南线安然无恙,恳请女皇陛下考虑迁都以避德军锋芒!”
    在发给圣彼得堡的电报里,索科洛夫只写了这么短短一句,让他感到万幸的是尽管冬宫被炸成一片废墟,但提前进入防空掩体躲避的女皇在轰炸中毫发未损,这样战争才有继续进行下去的意义。
    在边境的另一边,德国人却并不希望俄国女皇死得那么快,否则德国也将失去继续战争的很大一部分理由。在夜幕降临之后,德国本土的7个集团军加4个由非洲殖民军编组的非洲集团军、1个波兰集团军、1个波希米亚军、1个匈牙利集团军、1个罗马尼亚集团军基本完成了预定的部署,500多门280毫米以上的列车炮已经抵达距离边境不到5公里的发射阵地,其404万多门各式火炮也做好了开火前的所有准备,能够供给这些大炮持续射击一个夜晚的弹药已全部运抵。
    当晚10点,8门“大贝尔塔”用惊天怒吼拉开了德军地面攻势地序幕。
    在这个万炮齐鸣的夜晚,即便是那些没有警戒任务的德军官兵也没有了丝毫的睡意,他们纷纷走出营房或是掩体观看宛如盛大节日庆典般的礼花表演。整个德俄边境的夜空都被那大炮发射以及炮弹爆炸时的火光所映红。自从1924年德美战争结束以来,还从未有那个地区被如此密度的火力所覆盖,而这里火炮地口径、数量以及炮火持续的时间也是德美战争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