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袭吧厂狗-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分为两部分的。
一部分是技术的落后,缺失和遏制。
另一部分则是根本搞不到设备。
哪怕一些设计问题可以解决,但依然搞不到相关设备,一切设计和研发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高洵站在杨不凡旁边也看到了这份缺失清单,越看他的脸就越白,犹如一张白纸一样毫无血色。
最终,高洵也有些崩溃了,嘴里呢喃着,充满了无力感。
“怎么差这么多,这也差得太多了!”
杨明雨一脸淡定,甚至有点觉得高洵有点少见多怪。
“杨总,高总,就是差这么多,不用怀疑!有一些有可能从欧洲或者岛国搞来的设备我还没说呢,虽然难度也很高,但是我们多花一些钱,多找一些路子还是有可能搞定的。就像是当年咱们国家拉回瓦良格号一样,哪怕绕着地球一大圈也要拉回来,那也行!可是清单上的这些嘛,根本不可能的!”
高洵摇了摇头,叹道:“确实很困难!本来之前进军充电桩市场成功的几率是百分之四十,现在估计只有百分之三十了!”
杨明雨听了这话几乎要冷笑出来,她真是不知道高洵是怎么计算的成功几率,怎么还能有百分之四十的?
就算是百分之三十也不可能有啊,风险这么大的事情怎么看成功的可能性都在百分之十以下啊!
“高总!我觉得您这边有必要好好看看成功几率是如何测算的,IGBT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很好做,因为只需要找到不满足的条件就行了。但您这里,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多,甚至还要考虑政策等不可控因素,所以成功几率还是重新测算一下吧,这是我个人的建议!”
高洵被杨明雨噎得说不出来话了,因为他也知道自己这份报告对于成功几率的测算多少有一些乐观了。
可就在高洵想要解释一下时,杨不凡已经拿起了高洵的报告看了起来。
一下子高洵和杨明雨就都不说话了,而是静静坐在沙发上休息,等着杨不凡看完两份报告后再说。
杨不凡仔仔细细将两份报告都看了一遍,甚至一边看还一边对照着报告,有时候还要问两个人几个问题,一副谨慎的样子。
看到杨不凡这样的状态,杨明雨倒是非常满意,因为她真心觉得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就绝对能看懂两份可行性分析报告,最终也会给出最终的结论,那就是……IGBT的研发生产纯属天方夜谭,进军充电桩市场也是空中阁楼罢了!
杨明雨觉得杨总这个人虽然智商未必多高,但他的大局观却非常强,她个人也是无比佩服杨总的,所以她现在很放心,觉得杨总一定会做出一个正确选择的。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老板会拿自己的投资开玩笑,除非他是王多鱼或者裴谦!
可是世界上哪有王多鱼和裴谦存在?
王多鱼和裴谦最终也只能存在于电影或者小说当中了,现实当中是不可能有这样老板的。
商场如战场,一步走错就是全盘皆输。
世界上那么多春风得意的老板,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例子还少吗?
着逼得每个老板对待投资都会无比的谨慎,甚至多小心都不会觉得过分!
就在杨明雨脸上已经露出了胜利的微笑,高洵已经有点垂头丧气的时候,杨不凡终于把两份报告放在了一边,然后笑了笑。
“这两个项目…”
听到杨不凡说出这话,杨明雨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高洵则彻底失望了。
没有想到的是,杨不凡接下来说出了令两人无比震惊的话。
“这两个项目都可以搞啊!”
……
高洵一愣,简直不敢相信杨总竟然能说出这种话。
杨明雨更是彻底无语了,这不是开玩笑呢嘛!
这两份可行性报告说的还不明白吗?
还是杨总脑抽了?
杨明雨差点直接跳了起来,可是面对的却是杨不凡淡定的笑容…
“我真的这么觉得,因为我仔细看了看你们的报告,我发现也没有什么难点啊,比如你们说的IGBT研发生产技术,这个我觉得还是可以研究出来的,只是投资的资金会很多,但你们觉得我是差钱的人吗?”
高洵直接投降:“你不是,我可以作证!”
杨明雨这个时候已经快失去思考能力了,就等着杨不凡说出个一二三来呢,否则她的心态都要炸了,辛辛苦苦不眠不休搞出来的报告,结果非但没有说服杨总放弃错误的决定,反而让杨总更加自信了…这谁受得了。
杨不凡继续说道:“你们不要用这种眼神看我,好像我是个智障似的…技术方面真的没有问题,我们无非就是受制于美国的技术垄断和专利遏制嘛,但那仅限于现有技术和专利,如果我们跳过研发阶段直接搞生产不就行了?技术方面交给我了,我有一个朋友是个非常厉害的研究员,之前多年他都在一个特殊单位进行半导体研发…”
杨明雨听到“我有一个”这种开头,就已经断定杨总又要搞我有一个朋友系列了。
“杨总,您别告诉我您这个朋友研究出了最新一代的IGBT模块还有封装技术…然后您这个朋友又发生了意外,然后又把研究成果偷偷发给你了?”
高洵不知道我有一个朋友这个梗什么意思,根本没听懂,只是迷茫地看着杨明雨。
但是杨不凡却听懂了,显然之前自己在厂狗系统里兑换的技术,出现方式都太雷同了,这让大家都很是怀疑。
杨不凡也曾经想过换个说法,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他总这么说反而不用费力去想怎么说谎了,反正谁问都是我有一个朋友系列…就问你气不气!
而且这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么一说直接就能把所有人的嘴巴堵上,让大家明白不该问的不要问,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想明白了这点,杨不凡直接摇头说道:“嗯,又被你猜到了,不过这次他可没出什么意外,而且他的研究也没有成功,甚至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呢,如果我给他足够的支持,我相信技术是可以有所突破的,完成弯道超车,以后我们就再也不用受制于外国了!”
第398章 影响深远的一天
杨不凡的话真真假假,听上去极其不靠谱。
但问题是杨不凡一直都是这个说话风格,之前医疗器械研究院的智能义肢手臂,还有线缆研究院的厂狗牌先进设备,在杨不凡的嘴里都是来自于“我有一个朋友”系列。
大家当然是不信的,傻子才会信!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不相信杨不凡的这套说辞,也确实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杨不凡手里竟然抓着如此重要的研究成果。
知道内情的人想了很久,想到了两个最大的可能。
第一个可能。
杨总可能自己就是个天才,没事他就在做各种研究,一些高尖端的技术成果,根本就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
兴邦集团内部支持这个观点的人不少,但都是基层研究员们互相胡侃出来的,在他们心里,亲爱的杨总俨然如同神一般,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这甚至让他们选择性忽略了杨总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且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搞研发这个事实。
第二个可能。
杨总很可能不是孤家寡人,因为从他的家庭来说,他是不可能短时间内拿到那么多资金支持的。
几十万也许杨总这种普通家庭,咬咬牙也许还能拿得出来,但是一下子动辄几个亿的海量资金,这怎么可能是杨总这样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能拿得出手的?
基本上兴邦集团的所有管理层都认为杨总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支持。
而且有人猜测,杨不凡的资金和科研成果,都是这个神秘组织提供的。
很显然,这一切已经超出了普通人能够想象的范畴,大家只能讳莫如深,平时根本不聊这个话题。
但基本上持有第二种观点的管理层还是非常多,至少占了绝大多数。
杨明雨和高洵就在其中。
他们都认为杨不凡身后还有一个庞大的集团,这个集团也许是国家机器,也许是超级财团,反正很强那种。
所以,杨总现在看似在胡扯,但其实他能够这么说,就代表着这事情八九不离十了。
杨明雨很明白这一点,心里竟然也产生了一丝希望。
如果IGBT模块真的能够研发,那将是多么励志的壮举啊,是一个研究人员可以拿出去吹一辈子的事业。
可是想到大量困难,杨明雨的心情又阴郁了起来。
杨不凡看到杨明雨的表情变化,隐隐猜到了她是怎么想的,无非就是有了希望后反而患得患失了。
但是杨不凡简直太懂女人了,这个时候就得给女人吃一颗定心丸,这样才行。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是担心有了研发技术能力,却没有用武之地吧?”
杨明雨赶紧点头道:“确实是这样的,一切的概念和技术都要得到发挥的空间才行,必须得有高精度设备。但是我们在生产IGBT半导体模块的设备方面,也是非常落后的。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自己研究,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所以这设备就只能购买了。现在市场上根本没有这些设备的,只有一些老旧的上一代设备,已经完全脱离时代了。”
杨不凡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但脸上却没有任何愁容。
“这个你们放心!你们不记得厂狗设备了?那家工厂虽然有些神秘,平时根本不接触咱们,但如果我利用人脉去谈一谈,可能大多数设备都能买到,哪怕不能买到国际上最新的设备,也肯定是一流的。现在有人研究IGBT和芯片,设备也能买到了,半导体研发这边只需要先搞定封装和检测技术,这样总行了吧?如果这样还不行,那我只能说我们倒闭算了!”
杨明雨此时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这么焦虑。
反正如果拥有这些先决条件,那IGBT国产化肯定是能够成功的,如果这样还不能成功,那自己这个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岂不是形容虚设了?
什么研发都做不了,一遇到难题就喊着不做,那杨总要汽车研究院干什么?
让大家每天喝咖啡聊天打屁吗?
想到这里,杨明雨竟然感觉到了一丝羞愧,直接站起来说道:“如果一切都如刚才所说,那我都敢立下军令状,只要杨总您把IGBT芯片技术搞定,各种设备搞定,我就绝对能搞定IGBT的生产和封装技术等攻关!”
杨不凡看到杨明雨终于恢复了霸气,不再像之前那么怂了,直接拍了拍巴掌:“好!那咱们就试试!”
杨明雨脸色通红,挺着胸膛,犹如一只小公鸡一般。
高洵在旁边看着好笑,没等笑出声来就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果IGBT项目都能上马了,那自己的充电桩业务是否也可以开展起来了?
“杨总!那充电桩业务是不是也可以做起来了?”
哪知道这次杨不凡反而有些谨慎起来了。
“做肯定是要做的,但杨明雨说得对,现在做成本太高了,意义确实不大。所以我决定,充电桩业务暂时不进入,等我们的IGBT项目研发完成,我们就可以使用自己的IGBT和液冷线缆来生产和架构充电桩网络了。”
高洵一听就急了。
怎么说了半天,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呢!
原来他一直以为杨总会先答应上马充电桩业务,然后IGBT业务会因为太过烧钱和研发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