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逆流1977-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能给它翻版出来,肯定会创收不少。
  “《诛仙》。”
  “没听过呀?”
  “你没听过的多了。”
  “……”
  老板虽然不太服气,但也没说什么,坐回凳子上喝茶去了。
  “赵卫星,你快点呀!”
  “就是,看书贼慢!”
  得,小毛头们还等不急了。
  “别吵吵,这本书有点意思,值得细品。”
  哟呵,郭永坤瞬间眼前一亮。
  郝叔,你老了呀!


第90章 武侠已死
  一共十三位小神农,逐一试过毒,倒没有全部看完,因为时间不允许,每人大概看了两三万字。
  知道最后是个什么状况不?
  郭永坤把本子硬薅回去的,一帮小兔崽子看过瘾了不想给。
  有一个甚至差点没急哭,说大哥,钱我不要了,你让我看完行不?
  那郭永坤心里也就有数了。
  郝叔才看过几本小说啊,楼上楼下住着,都没见过他有这嗜好。
  他这种文化圈的人审核一本书,眼光必然有些刁钻,更趋向于字里行间的文艺水准,那郭永坤版的《诛仙》确实不太合格。
  但这帮小毛头就不同了,阅遍小说无数,求的是情节吸引力与精神愉悦。
  更贴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喜好。
  所以没错,从他们身上,郭永坤重新找回了自信,盆满欲溢。
  傍晚的时候,他又摸到郝家。
  郝进步正在门口陪大家伙儿津津有味看着新闻,被他硬拉到屋里,却是有些不太得劲。
  “哎呀小坤,你有事就说呗,还非躲到屋里来……”
  郭永坤也挺无奈,主要担心左邻右里嚼舌根子啊,一帮大爷大妈干别的不行,三人成虎所向披靡。
  毕竟这年头在公众的认知中,普通人写日记陶冶情操还行,但如果妄图写小说赚钱……那简直比二流子还不正经!
  “就是小说的事情,郝叔,你帮忙联系一下出版社呗?”
  “啥玩意儿?”
  郝进步一听懵了,手都伸起来了,想摸摸他的脑门。
  “我说小坤,别怪叔说话直,你那书……还想出版哪?”
  要换中午,郭永坤肯定就被他打击到了,但此刻一帮小神农给予了他无穷自信,用力点头道:“对的。”
  “哎呀,这事……”
  郝进步眼神飘忽不定,这也就不是自家孩子,而且是绝对不能得罪的对象,否则老早破口大骂了。
  这孩子心里怎么就没点数呢?
  “郝叔,你帮忙联系一下就行,其他的我自己解决。”
  郝进步略显苦恼地挠了挠脑壳,好半晌后,说道:“小坤,程序不是这样的,出版是有标准的,你要是个知名作家就不说,关键……你这一点名气没有,第一本书就想出版……
  “我说真话,你就算把稿子拿过去,他们也不见得会看。”
  郭永坤蹙了蹙眉,这话似乎也不无没道理,因为他很清楚这本是一个重名重利的社会,到处充斥着有色眼镜。
  “那正确程序呢?”
  “应该一步一步来,你要真想在写作一途有所建树,还需循序渐进,出版的标准很高,报纸连载的门槛就相对较低,你可以先试着给他们投稿,积攒一些名气。”
  “报纸连载?”
  郭永坤白眼一翻,心想那尼玛能赚几个钱呀。
  他虽然不太清楚这年头此类稿费标准,但想来就算写得好的话,估计也就千字三五块的样子,而且慢慢悠悠的,连载一期才有一回稿费。
  这样赚钱太慢了。
  他原本的想法是直接找出版社合作出版,这样对方应该会一次性支付部分版权费用,能解燃眉之急。
  然后一家假如卖的好,势必会有外区域的别家找上门,长此以往,放这年头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至少他清楚,就在今年,我国有位文坛巨匠将仙陨,临前他捐出了全部稿费二十五万,成立了矛盾文学奖。
  所以出版还是有些搞头的。
  郝进步看出他有些不乐意,老实讲,有点想飙脏话的感觉,但谁让他是小梅的儿子、还是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家伙呢?
  “小坤,你要真对自己的书有信心,其实这件事并不矛盾,等在报纸上连载有效果后,出版社那边看中的概率自然就高了。
  “叔在《河东日报》那边有几个熟人,我帮你联系一下吧,你带着稿子过去试试。”
  虽然这并非郭永坤想要的结果,但他明白郝叔已经尽力了,点点头后,还是表示了感谢。
  ……
  翌日一早。
  郭永坤带着黑皮本子,直冲河东出版社。
  是的,出版社!
  他还是想搏一把。
  郝叔的建议虽然中肯,但不代表他就会采纳。
  投机者和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懂得循序渐进,也不屑。
  然而,现实却给郭永坤上了一课。
  “这你写的?”
  一间弥漫着油墨书香的办公室里,一个不苟言笑的中年男人,翻开黑皮本子瞅了两眼后,看不出喜怒地问。
  郭永坤心头一喜,猜测对方大概看中了,不然为何这样问?
  笑着回话,“是的。”
  “狗屁不通!”
  “……”
  “小伙子,你的勇气我还是很佩服的,拿着这种初中生作文就敢往我们这边冲,但你是不是对出版社这三个字有什么误解?”
  被无情嘲讽了。
  现实告诉郭永坤,在这个思想极为固化的年代,想要特立独行,唯有自立山头,而如果想在别人的框架内办事,就只能顺应他们古板的思维。
  这名河东出版社的编辑根本没看他的书,仅仅扫了一眼,单从文笔上,就判了他死刑。
  足以可见,郝叔,还是留了情面的。
  老实讲,走出出版社大门的那一刻,郭永坤是想将手中的本子扔进旁边的垃圾桶的。
  但一个春节的辛劳,终究让他有些舍不得。
  河东报社大院。
  郭永坤踏进这里的那一刻,脑壳中想的第一目的已经不是钱了,而是替自己最喜欢的小说出口气。
  或是说得更伟大些……想与某种腐旧思想怼一把!
  他笃定老百姓会喜欢这本书,这是心里最大的底气来源。
  来到这里,倒是比刚才在出版社礼遇不少,郝叔的老脸终归有些作用,报社小说板块的一名副编辑候晨,负责接待了他。
  “你就是小郭?”
  办公室里,本子就摆在面前,他却并不急于翻阅。
  是一个白白净净的青年人,三十出头的样子,脸颊削瘦,戴铁框眼镜。
  他虽然笑意盈盈,但给到郭永坤的感官并不好,就是那种看起来很假的样子。
  “是的。”
  “你怎么会想到写小说?我们报社有位主编跟你那位郝叔是旧友,他告诉我你好像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呀?”
  郭永坤此刻想的是,你特么到底是调查户口,还是审稿?
  “没什么特别原因,就是喜欢。”
  “好吧,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候晨呵呵一笑,开始翻阅本子。
  郭永坤一直留意他的表情变化,见他起先皱着眉头,继而缓缓舒展,再然后明显有些惊愕,或是说惊艳之色。
  不得不感叹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而且专业的就专业的。
  想想就知道,对方身为小说类编辑,肯定非常了解这片市场。
  “很另类啊,不是传统的江湖背景,引入了仙魔佛道的概念,有点意思,就是文字太白了,要是能精炼下就更好。”
  候晨一边观看,时不时还点评几句。
  不管郭永坤喜不喜欢他,但必须得承认的是,此人有点眼力见和水平。
  大约看了两三万字后,他抬起头来,笑着说,“倒是可以签。”
  郭永坤心头一喜,刚准备道谢,哪知对方话还没说完……
  “不过放日报不行,就放在晚报上面吧,一个礼拜连载一回。”
  尼玛,所以内容再好也没用,必须得之乎者也咯?
  还一个礼拜连载一回,那他一百五十万字连载完,只怕要好几年!
  “不能每天连载?”
  “小郭同志,版面有限哪,现在已经有几部小说正在连载,一个礼拜能给你抽出一版,已经很不错了。”
  “行吧。”郭永坤点点头,在对方不敢置信的表情中,起身拿回了本子。
  “谢谢,再见。”
  很显然,他不伺候了。
  望着他的背影,候晨微微眯眼。
  心说小年轻不知好歹,给机会不知道珍惜,以为自己是谁啊,自持有点想象力就要所有人捧着?
  那可就怨不得他,就算王总编问起来,他也有说辞。
  ……
  心里憋着股气,不吐不快,市里报社自然不止这一家,恰好相反,作为省会城市,大大小小的报社还真不少。
  郭永坤特意找到一个小报亭,仔细查找和分析一阵儿后,最终将视线定格在一本刊物上——《侠客林》。
  这是一本老刊物了,具体哪年发行的不清楚,记得小时候家里就有几本,一字不差地前后不知撸过多少遍。
  如果说申海有《故事会》,那么河东就有《侠客林》。
  只可惜啊,它没有《故事会》那么坚挺,在动乱时期好像停刊了蛮久,如今重获自由,却是不复昔日之辉。
  若非如此,郭永坤返城也有一年有余,不会今天才在报亭里邂逅。
  花了四毛钱,买了一本,由于是半月刊,还挺厚实,就蹲在报亭外的马路牙子上翻阅起来。
  版面还是以前的版面,内容就变得有些杂乱,除了少量侠义小说之外,还掺杂进大量诗歌诗词、散文杂记,以及外国文学故事鉴赏……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本刊物该改名了,叫什么《侠客林》啊,直接叫大杂烩多贴切。
  “唉……”
  幽幽地叹了口气,令他这个老书虫突生一种感叹——武侠已死。


第91章 侠客林
  半个小时后,郭永坤终于知道为什么《侠客林》混成这样了。
  因为缺乏运营资金。
  没有资金,自然无法签约好的作家和小说,而没有好的作家和小说助阵,老百姓肯定不会买账,谁也不是傻子。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顺著书上的地址找过来,知道这家曾经在河东辉煌一时的杂志社,办公地点在哪里么?
  在一栋六层筒子楼里,原市矿业局的旧楼。
  而且他们只占据其中一层。
  是的,寄人篱下。
  这就是他们的生存现状。
  如同之前去的两个地方不一样,这里没几间独立办公室,九成的工作人员都挤在一个大厅里集体办公,显得杂乱而辛酸。
  “同志,请问有什么事吗?”
  过路一位姑娘甜美的笑容,收获了郭永坤的好感。
  “我是来投稿的。”
  “哦哦,这边请……”
  姑娘诧异打量他两眼后,才热情将他带到一间办公室外。
  门牌上标注着“主编办公室”,而这里好像也没见其他的编辑办公室,显然是光杆司令一枚。
  姑娘抬手敲门,里面传来一个略显疲惫的声音,“进来。”
  “周主编,这位同志过来投稿。”
  “哦?”
  从这个戴老学究圆框眼镜的中年人的表情中,郭永坤知道,投稿这类事在这边并非经常发生。
  “来,同志,请进来座。”
  小店热络,倒真不假。
  这位周主编丝毫没有架子,甚至给郭永坤倒了杯茶。
  俩人在办公室一侧的木沙发椅上临近而坐,周主编望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