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逆流1977-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想,不是吧,意思就说……是你的还是你的,谁也抢不走对吧?
  “小坤,这可是个好机会,人家是大明星,而且说过,将来小品编辑那一栏,会写上你的名字。”
  斯哥这会儿,刚跟他老头子演完《瞧这一家子》,获了文化部的优秀影片奖,确实小有名气。
  既然他亲自求稿,那肯定……
  不能给!
  “这样吧,郝叔,你先回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小品我还得好好润色一下,明早再给你。咋样?”
  “阔以阔以。”


第50章 火车
  清晨。
  郭永坤洗漱完毕后,不敢置信打量着对面那人:
  他有着健康的古铜色皮肤,一张脸颊棱角分明,剑眉斜飞,星眸如炬,鼻梁挺翘,唇角挂有一丝坏坏的笑容,梳着很难驾驭的郭天王同款中分头……
  说!
  你小子到底是谁,怎么可以这么帅?
  “小坤,不是还要赶车么,快来吃饭!”
  “哦,来了。”
  因为时间尚早,有两头猪还没起床,所以早饭略显冷清,但绝不含糊。
  想来是担心儿子出差半月,在外面受累吃苦,所以李秀梅难得大方一回,大早上的就开了荤。
  做了郭永坤最喜欢吃的,芝麻肉馅烙饼。
  那裹着葱花肉馅的焦黄面皮,搭配点缀其上的喷香白芝麻,一口到嘴……
  什么汉堡披萨,全是辣鸡!
  “这孩子,吃慢点,又没人跟你抢……”
  郭永坤那叫一个感动,一口气连吞两只大饼,粥都没来得及喝口,差点噎到。
  等吃完后,李秀梅又从厨房取来一个毛巾包裹的小兜,往他手上一塞,“里面有十个水煮蛋,饿的时候就拿出来吃,出门在外,记得要多留个心眼……”
  她絮絮叨叨好一阵儿,要换平时,郭永坤早不耐烦了,但这次没有。
  “妈,放心吧。你忘了,你儿子可是在乡下摸爬滚打了五年的狠角色,啥阵仗没见过?”
  “那不一样,乡下人老实,好打交道,你现在可是去外省,还是得多小心,凡事别逞能,能避就避,要以安全为主……”
  好吧,你说啥就是啥。
  在老母亲眼里,这可是他人生头一次出远门,有些担忧,也在所难免。
  郭永坤只好乖乖应下。
  离家后,倒没直接走,先上了趟二楼。
  来到郝家门口时,郝桐桐正穿一件碎花连衣裙,弯腰在墙角的水泥墩旁刷牙,听到脚步声,扭头一看,顿时尖叫一声,如同活见了鬼样,哧溜跑回屋里。
  这就很尴尬。
  要换一般的同龄人,这会儿肯定一脸懵逼,但郭永坤毕竟是老油条,岂能不知什么缘故。
  真空的呗。
  也不奇怪,大清早的刚起来,这会儿天才蒙蒙亮。
  三秒不到,至强守护神就冲出门外。
  弄得郭永坤一脸尬笑,可别想歪了哟,桐桐即便比小妹大一丢丢,今年也才17岁,他得多畜牲,才把心思打她身上?
  “哦,是小坤哪。”
  郝艳兵明显松了口气,就说哪来小鬼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到阎王殿串门,“有事吗?”
  郭永坤取出昨夜修好的小品剧本,让他代为转交郝叔。
  半天没见人出来,想必又去南山公园那边,吐纳晨曦紫气,修炼九阳神功去了。
  郝艳兵收起东西后,瞅了瞅他背着个帆布包的模样,感觉有点奇怪,问,“小坤,你这是要去哪里吗?”
  “是啊,去趟江州,厂里派过去办点事。”
  “啧,那可要出省了,路上得注意点……”
  郝艳兵闻言,着实嘱咐了几句,也传授了一些经验,大抵就是客不离货、财不露白、贵不独行的老生常谈。
  这要真是第一次出远门的愣头青,可能还有点作用,但对郭永坤这种老油条而言,实在是浪费口舌。
  但他还是表示了感谢。
  毕竟这年头治安确实不好,人家愿意费这个口舌,也是因为真的关心。
  ……
  看一个城市的鱼龙混杂,那么来火车站,就肯定对了。
  郭永坤从专线公交上下来时,举目一望,乌央央一片,人流远比他想象的要多。
  在70年代,乘火车还是一种特殊待遇,旅客基本都是拎公文包的精英人士,但在80年代,由于南方改革开放搞得如火如荼,人力缺口很大,已有不少人嗅到钱途。
  这就使得火车越发平民化,以至于变得有些杂乱。
  郭永坤不得不将帆布包取下,抱在怀里,因为已经注意到几束不怀好意的目光,而如果不这样,很可能等他上车时,背包上就会多出一道口子。
  他没有提前买票,既不是南下,也不是长途,江州距离河东仅二百多公里,想来应该不会缺票。
  所以第一目的地,自然是售票处。
  这里人山人海,排起几条长龙,像他这样的背包客并不多,人流旁还堆出一条尿素袋长城,蔚为壮观。
  同时,附近自然不乏鬼鬼祟祟的身影。
  这时如果遇到搭讪的,尽量不要理会,因为但凡扭头超过三秒,放另一侧的行礼,很可能就没了。
  半点不夸张。
  社会发展太迅猛,以至于出现一道道裂痕,以往被镇压的黑暗,仿佛一下子全冲出来了。
  这就是80年代城市秩序的真实写照。
  若非如此,也不会有三年后的那场洗牌。
  “你俩啥意思啊,说了要买我们的票,我这票都掏出来了,现在又反悔,当我们好欺负不成?!”
  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怒喝。
  郭永坤扭头探去,是隔壁那条队伍。
  三个流里流气的青年,正将一大一小俩人围住。
  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一个二八芳华、畏畏缩缩躲在他身后的姑娘。
  上好的欺负对象。
  “我……我没说要啊,是你说有便宜票,那我就说看看,可没说要!”
  中年男人哭丧着脸一再强调,可有什么用呢,这些票贩子的票,岂是那么好看的?
  是的,票贩子。
  可绝不是日后那种不留痕迹凑上来,细声细语来一句“要票吗”的黄牛。
  凶悍的很!
  “笑话,你要不说买,我能拿给你看,当我们闲得慌啊!”
  “我真没说啊,再说……我咋知道,你们这票是真是假?”
  “哟!狗东西,厉害啊,敢倒打一耙,诬陷我们卖假票?”
  “大哥,跟他费什么话。”
  “对,打!”
  紧接着,三人便一起动手,瞬间将中年男人打倒在地。
  旁边那姑娘完全吓懵了,只能杵在原地嚎啕大哭。
  周围没有一个人施以援手,郭永坤也没。
  为啥?
  因为不敢,他还想活。
  没看六点钟方向站着的两名工作人员都一动不动么。这伙人绝对不止三个,一旦招惹,在对方的地盘上,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中年男人当然掏了钱,至于那两张车票能不能用,就不得而知了。
  花了半个小时,车票总算买到,九点一刻发车,还有四五十分钟的样子。
  郭永坤自然不会四处晃悠,一路沿人流集中的地方,绝不进过道,直接来到候车厅。
  一水的木板长凳,不过没座位。
  主要这年头火车出行还是个大事,不少人提前很久就到了,这会儿正躺在凳子上呼呼大睡呢。
  当然,旁边肯定有人守着,轮流照看行李。
  找了个无人的墙角站定,从裤袋里摸出一包两撇胡……呃,也就是大前门。左手捏着,伸出右手食指,在顶部一侧弹了两下,叼起一根。
  他不是不想抽555,或是万宝路、健牌、黑猫之类的外烟,可惜荷包不允许。
  这年头外烟还很少,主要因为走私的行当缺职工,正规渠道只能在一些高档酒店里买到,价格很不亲民,跟日后刚好反过来。
  譬如555,得要50块一条,喜来路更贵,58。就是红万,都得40,健牌37,黑猫22……
  而且人民币还不能直接买,得用兑换券。
  兑换券也算一种票据,黑市有售,只是那价格,就更甭提了。
  所以这年头的外烟,不是像年傻子那样的人,根本抽不起。
  得到80年代中后期,羊城开放后,那外烟就多了,而且因邮局可以寄,瞬间泛滥全国,价格也开始暴跌。
  只不过烟民们都挺任性的,降价后反而不乐意抽了。
  到了90年代,就开始流行红塔山和云烟,再往后两千年……那就甭提了,谁也牛不过大中华。
  抽完四根烟,才终于到点。
  但检票入场后,一看那火车,郭永坤突然有点懵……
  妈蛋,居然是辆闷罐车!
  这要是夏天,他指定扭头就走了,还好是乍暖还寒的季节,寻思退票也麻烦,便打算硬着头皮憋一阵。
  而刚上车,他又后悔了……
  就算是短途车不讲究好了,但丫的能不能别带猪上来呀!
  赶紧跑到门口,找到工作人员,结果一打听,到江州只有这种车,我……
  什么叫闷罐车?
  就是过去运物资和牲口的车,抗战时也运过兵。后来由于人口流动加快,客车不够用,便将一些铁路棚车进行简单改造,变成代客车——这就是它的官方称谓。
  一种历史遗留产物,直到2008年才正式宣布取消。
  每个货运柜就是一节车厢,里面仅有两个小到不能再小的……都不能称之为窗户的东西,顶多叫通风口。
  上车得搭木梯,门倒是挺高级,还是推拉式的,凳子也时髦,可拆卸的纯实木家具,沿着两侧柜壁一字排开……
  郭永坤找到一个空位坐下后,瞅了瞅,左边一头百多斤的二师兄,右边一笼不停“个个大”的家伙……
  简直欲哭无泪,后悔没带只口罩。
  谁有,我买,多少钱都行!
  “我有。”
  随便一问,倒还真有聪明人带了。
  顿时大喜。
  “大哥,匀一只,多少钱?”
  “就一只,不卖。”
  那你说个鸟。
  “一张大团结!”
  “……真不行,我有过敏性鼻炎。”
  “大哥,哪个单位的?”
  “没单位,就自己……养点鸡鸭。”
  “哦。一个新希望换不换?”
  “你有病吧?”
  “……”
  对,我是有病,我特么快疯了。


第51章 江州
  如果说绿皮火车,库器库器得很慢,那闷罐车……简直就是乌龟在爬。
  才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开了足足四个钟头,这你敢信?
  郭永坤感觉自己蹬自行车都比这快。
  而且还能活着下车,得承蒙老天爷的关照。
  别以为这是什么大话,这年头在火车上,憋死人、踩死人的事情,屡有发生,特别是在羊城那边。
  江州,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有着“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美誉。
  郭永坤刚出站口,便瞅见举牌迎接他的大兄弟。
  从这一点上看,80年代至少还保留了一些,真挚淳朴的东西。
  拿出介绍信,让对方过目……
  这是必要程序。
  要知道,在80年代初期之前,我国可没有身份证那种玩意儿。那出门办事,该怎样确认身份呢?
  这时,就要用到单位的介绍信。
  甚至到1985年,第一代身份证开始普及时,介绍信依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其作用也远大于身份证。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买机票,光有户口簿和身份证,那可行不通,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