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王牌经纪人从女团开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三十九章 爱情公寓选角
  爱情公寓的剧组组建的非常快,导演就是严芬本人。
  至于开端的剧组,还在组建中,演员更是连影子都没看到,毕竟相对于爱情公寓来讲,开端的选角需要考量的事情太多,各类年龄段的都有。
  每个角色都需要出彩,比方说张成,那个从业二十多年什么都见过的老刑警,那种警察的敏锐性一般人演不出来。
  还有锅姨,一般的女演员是更是来不了。
  就连全剧最受伤的冤种“刘鹏”都需要一定的演技支撑,骂肖鹤云的那段台词,你让流量演员来试试,别这点戏份最后还得配音,那就搞笑了。
  因此,开端剧组在这种情况下,进度比较缓慢。
  徐清对于进度没有任何意见,慢工出细活,不仅仅是D站这边在找演员,徐清自己这些天都在疯狂在网上找。
  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而爱情公寓相对来讲就要简单的多。
  人物的设定非常明确,曾小贤的贱怂,胡一菲的强悍,关谷的呆萌,除了张伟的角色有点难演之外,其他角色只要有个科班水平,认真一点都能演好。
  更方便的是,D站在尚海,而尚海有个戏剧学院,找年轻演员不要太容易。
  之前说过,徐清的剧本是融合了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内容重新做出来的。
  其中砍掉了陆展博和林宛瑜以及秦羽墨的戏份,把小姨妈和张伟放了进来。
  陆展博和林宛瑜的出场戏份太古早了,而且林宛瑜的人设也并不出彩,富家千金逃跑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家或许能接受,现在看来会有点尬,搞不好会被观众找逻辑上的麻烦,虽然爱情公寓不太需要逻辑。
  但也不能在第一集就出现这种不确定的麻烦。
  砍掉后也不影响后面人物的出场,曾小贤胡一菲,乃至吕子乔和陈美嘉都是在田二妞的婚礼上出场的。
  关谷则是找错了公寓。
  张伟的出场直接按照第二季的婚前单身夜也不突兀,情景喜剧一集一个单元,不需要前后有紧密的联系。
  至于小姨妈,等前两集吕子乔的花心人设立起来之后,第三集安排出场就行,而且小姨妈出场是COS装扮,D站的二次元们应该会很熟悉的。
  主要人物全部出场后,后面的剧集抄抄改改就行,没有花费徐清太多的时间。
  D站办公区的一个大会议室内,此时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试戏现场。
  而在外面的走廊上以及隔壁的小会议室里,满满当当的坐着一些看上去还略显青涩的大学生,算算估计来了有几十号人了,真不愧是学生,一喊就是一大堆。
  放眼望去,形象都还不错,有个别长得还相当的帅气和漂亮。
  想想也是,能被戏剧学院选上的,大部分形象都是过了关的,除非你学的不是表演。
  根据选角导演的说法,这里不仅有大四的学生,还有大二大三的。
  和其他试戏场面不同的是,这些学生九成没有经纪人,更别提公司了。
  到是有个学院的带队老师过来守着这些学生,保证他们的安全。
  试戏开始,里面坐了六个人,从左到右,分别是摄影师,编剧,导演,制片,出品人以及选角导演。
  徐清的感受很新鲜,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坐在这个地方看别人试戏,待会要不要发言呢,好在自己也是一个有69分演戏的人,对于表演的理论知识算是比较充沛,不然待会说些外行的话来就丢人了。
  试戏开始,按照角色分配,先试曾小贤,然后再是其他角色,如果不这么分配,很难有直观的对比,因为时间的关系,试戏会持续几天,今天只试三个角色,曾小贤、胡一菲以及吕子乔。
  曾小贤算的是爱情公寓的男一号,虽然爱情公寓里的角色也没有男几的说法,但他确实是戏份最重的,甚至第二季的结尾,是以曾小贤和胡一菲的感情做伏笔结局的。
  因此,选角导演通知的时候,也强调了一下曾小贤在本剧的地位。
  正是因为这样,想要演曾小贤的人特别的多,有26个男生都想演这个角色。
  于是,试戏开始了。
  第一个进来的,徐清看着他的形象,对他出演曾小贤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很多,这家伙长得太帅,而且太正派,适合主旋律电视剧。
  当然,如果演技过关的话,倒也是个反差。
  严芬见人进来,听完这人的自我介绍后,也不废话,直接翻剧本让他试戏。
  结果如徐清所料,这人不合适,演戏一板一眼,没有曾小贤的贱,不过这么帅的小伙子,客串一把倒是可以,让陈美嘉发发花痴,爱情公寓的配角数量也不少。
  试戏在进行,演员一个接一个的进来。
  本来还挺有新鲜感的徐清,新鲜感很快便没了,好家伙,当观众累,看试戏也不轻松啊。
  终于,曾小贤的角色试完了。
  最终确定了三个备选,其他的基本上都淘汰掉了。
  这三个人气质相近,演戏也能演出贱贱的感觉来,最后怎么选,还得大家一起商量,尤其是徐清这里比较慎重,他特别强调要对这些备选的演员做背调,可千万别有什么难缠的黑料。
  这些家伙以后还得寄放在自己公司,出了麻烦大家都头痛。
  接着胡一菲的角色,相对于曾小贤来讲,胡一菲的饰演难度小一些,演个女汉子很多人还是会的。
  所以,竞争比较激烈,留下来的备选更多。
  至于吕子乔,和曾小贤一样,合适的人少。
  一天过去,徐清看了看旁边的严芬,很想问一句,明天我能不能不来,你们直接把备选的演员给我瞅瞅就好了,看一堆人重复的尬演同一个片段真的很痛苦,就像开端的循环一样。
  四天后,徐清结束了自己的循环,演员已经确定,很多被放弃的演员也安排到了各个配角当中,比方说酒吧的那些常出现的服务员,张伟的前妻丽丽之类的。
  当然,还有些角色,学生演不了,年纪不符合,比方说关谷的大师兄,还有胡一菲的前男友等等。
  这些要后面找。
  总的来说,选角很成功,徐清还算满意。
  选角结束后,会开机拍个一两集样片出来,然后拿着样片招商。
  自制电视剧赚钱无非是三个门路,卖给电视台,找片头片尾以及植入广告赞助,还有就是卖周边版权和商品。
  这个片头片尾和其他视频网站不一样,不是那种非会员就得看完的广告,按照D站的习惯,广告是放在正片前面的,不想看可以拉进度条跳过。
  这种情况当然会导致广告赞助收入的减少,但用户的体验感更重要,一百几十秒的广告跳不过去多闹心。
  当然,D站是视频网站,收入方式还多了一个会员收入。
  总之,如果一切顺利,《爱情公寓》有的赚,这几个主演也能火一把。
  火了之后,徐清会安排他们去给星堂文化赚钱,四喜丸子那种养女儿式服务,是徐清没办法,公司再不多赚点钱,随便投个资就有黄的危险,太草了!
  说起赚钱,要不要给易蕴仪早点准备一张专辑卖卖啊,现在星堂文化,能靠作品赚钱的也就这位了。
  杨图图那纯粹是靠人气赚钱的,听说Lisa最近在给她谈代言,代言知名大号创可贴,价格不低,星堂文化这里能分点,大头还是银莎的。
  要不给易蕴仪搞个甜歌专辑?
  主打用周董的《甜甜的》,里面在放点《简单爱》之类的歌?
  易蕴仪应该很适合这种类型的歌吧。
  至于会不会被贴上什么甜美歌手的标签影响以后的全面发展,这点徐清不担心,先不说自己的歌实在是多,给易蕴仪换风格很容易。
  就说标签这个东西,在还不是什么大咖的时候,有标签比没标签好。
  有标签观众才能对你记忆深刻。
  包括接下来要出演《爱情公寓》的这几位,虽然戏路不可避免的变窄了,但观众确实结结实实的记住他们了啊,这比起很多观众叫不出名字的演员来幸福多了。
  他们也有更多的机会接到更多的戏去突破自己,很多演员根本都接不到戏。
  当然,能不能突破还是看他们自己的本事,就像地球上的原版演员一样,有的人能突破,有的人演什么都是曾小贤。
  而随着这边选角的结束,欢乐喜剧人也开始了第二次录制,同时一周前就录制完了的欢第一期正式上线,湘南卫视比腾娱早一个小时播放。
  徐清早早的守在电脑前,想看看观众们对于叶思棠的评价。


第一百四十章 谋发展需创新
  当初徐清和Lisa算账的时候,用蔡曦和武谦的事情跟Lisa做了一个交换。
  交换的内容就是《欢乐喜剧人》最大的宣传要给到叶思棠和贾羽高。
  所以,从上周录制完了第一期后,网络上关于叶思棠参与《欢乐喜剧人》的宣传就显得尤其的多。
  Lisa买的《欢乐喜剧人》的通稿里,主要是借用了那两组参加过春晚的喜剧人作为噱头,但点进去后,会发现大幅的内容都在说叶思棠的事情。
  对于当初徐清提出的条件,Lisa执行的很到位。
  但问题是,也不知道这家伙是不是故意的,执行的有点太到位了,正面宣传是别想了,基本上是负面的。
  在通稿和水军的评论里,大量讨论叶思棠到底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里会表现的怎么样,一个女团出身的人去参加这中喜剧竞技类节目,到底会是个什么效果?
  叶思棠是不是在搞什么噱头?是不是在硬蹭节目?
  在这种讨论下,《欢乐喜剧人》的热度自然是没的说,毕竟有很多观众熟悉的面孔参加了节目。
  同时,还有叶思棠这么个与这个节目格格不入的人参加了,一时间,很多人都在期待欢乐喜剧人的播出。
  当然,期待不代表看好。
  【陈茜在春晚尬演不满足,还要来综艺节目里继续尬演一波?】
  【我服了兄弟们,这女人为什么最近几年都能上春晚?】
  【她不上谁上,其他人比她还差好么】
  【还有李华,为什么他也在,这节目是准备给大家提前过年?】
  【算算时间,还有不到3个月就过年了,提前过年也差不多】
  【说句难听的,自从那几个老一辈的不演了,现在春晚的语言类节目还能看?】
  【反正我最近几年是没有看过春晚】
  陈茜和李华就是那两组上过春晚的喜剧人代表,最近几年基本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属于年轻一辈的语言类节目的重点培养对象。
  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受限太大,节目的效果差强人意。
  大家脸熟归脸熟,有一部分人对他们的节目却不报什么太大的希望,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认可他们的。
  不过话说回来,当初Lisa就抱怨过,找演员的时候曲协那边给了一些阻碍。
  现在能找过来的演员,大多都不怎么怕曲协,毕竟这些人已经在各大晚会里上过场,其中虽然也有些曲协的帮助在,但他们算是混出头了。
  完全靠曲协能上晚会,上晚会却不是曲协一家决定的。
  能来参加节目的这些喜剧人,除了曲协的关系,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关系在。
  曲协想拿捏他们也没那么简单。
  能被曲协完全拿捏的,主要是那些眼巴巴的等着上晚会的却没有其他渠道的人。
  除了评论陈茜和李华的,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