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四合院里做倒爷-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正泰也只是刚接触到对方,本身合作的意愿也不是很强烈,毕竟之前家里开个百货商店都是卫东的小婶来打理,也就是和卫东联系后才开始做生意。
从卫东手上拿货做代理,卖的都是热销的产品,根本都不愁销路,也不需要自己生产,很多时候货在码头就被下面的代理提走了,赚钱是一点风险也没有。
公司股份送卫东不要,才送了49点的股份给秦夏月,来维持和卫东间的关系,要不然卫东也可以自己来销售产品啊,为什么所有的东西都交给秦正泰?
还不是看在秦夏月的面子上?这也是秦家容忍卫东同时娶阎解娣的原因,弄恼了秦夏月为难,还可以断了这来钱的路子。
这和生产摩托车不一样,是要真金白银拿出自己钱来投资的,要是机车不赚钱再亏本那才是肉疼。
哪有代理秋雨公司的产品赚钱舒服?可以说是躺着赚钱。
卫东说道:“以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机车将会逐渐淘汰自行车出行,进入机车制造业应该是赚钱的,你先和铃木谈,能不能买断一些技术,不过50cc动力也太差了吧。”
秦正泰说:“你觉得能进入这个行业?”
卫东也没有把握正泰公司能从这个上面赚钱,不过后世看过一些弯弯出的电视剧,那街头都是成群结队的摩托车,只要生产的产品合格应该是能赚钱吧!
如果把生产基地放在香江再发给弯弯,这和从霓虹国进口是一样的待遇,反而没有什么优势了。
不过这中间要求的国产化率是50%或许有操作的空间。
也只是心中这么一想,合作的事情也只是有个意向,能不能成还是两说。
“我觉得还是可以谈一谈,如果要是买断技术是最好了,如果不行就谈合作生产,您可以打听一下三阳公司是如何合作的,可以依照他的模式进行合作。”
一般车辆类企业都不会卖掉自己持有的技术,都是找当地的公司进行合作生产,合资企业可以依托合伙人的人脉和关系,公司的发展会顺利许多。
看上去是少赚一些,但是会更加的稳妥,现在世界并不平静,随时都有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两极争霸的格局还有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发生改变,所以铃木倾向于在弯弯找一家公司充当合作人。
第429章 电子表上市
秦正泰想一想也下定决心先谈一谈,三阳公司从61年开始生产机车,到现在快十年了,一直发展的很好,眼下是个进入机车行业的机会,或许还能多赚一些钱呢!
就是有亏损自己也有代理生意能做,还有翻身的机会。
“行,那我就去和铃木公司谈,有什么消息我在通知你,或许要借一些钱给我。”
“这都是小事。”
即使卫东也没有涉及过机车的制造,可这样投资的大事还是想和卫东商量一下,还是比较相信卫东的眼光。
卫东和秦正泰多聊了几句,也就告辞出来,敲了秦夏月的房门,秦夏月只是出来在起居室和卫东聊了一会,也就各回房间了。
这可是在秦夏月的家里,卫东是不敢进入小月闺房留宿的,那还不被秦正泰打死啊!
在弯弯游玩了两天,卫东也不能多停留,只身回到了香江。
刚上了米晓舟开来的阿斯顿马丁,就问道:“方便面生产和销售怎么样了?”
米晓舟答道:“现在一天生产一千多箱,已经可以满足香江本地的销售了。”
“那行,我已经和正泰公司谈过了,方便面也委托正泰公司进行代理。”
米晓舟早已经知道正泰公司有自己老板娘的股份,弯弯地区是自己老板娘的后花园,别人也拿不到代理权。
“下一批发往弯弯的货我会加上方便面的。”
卫东直接回到办公室,米晓舟把阮桃请了过来。
阮桃笑着问:“弯弯之行收获如何?”
卫东讪讪道:“桃子姐,公司有什么事情吗?”
其实刚才米晓舟已经说过了,只是卫东不想说弯弯之行罢了。
“饶你了,我是无所谓又不和你登记,那你要和阿珍登记吗?”
阮桃也当然知道卫东是去和秦家谈订婚的事情,看卫东满面春风的样子,这婚事也不会出什么意外,只是苦了阿珍,不知道卫东是不是给阿珍个名分。
如果连阿珍也没有,那米晓舟和维吉妮亚就更加没有了。
对于给不给阿珍名分,卫东还没有想好,给不给也要和阎解娣和秦夏月商量,卫东是觉得无所谓,是不会抛弃阿珍不管不顾的,更何况成立的公司都是叫做易珍公司,卫东又怎么会辜负阿珍呢。
阮桃也只是有些为阿珍着急,见卫东还没有决断,也就不再说这个了,先是把一些资料交给卫东,有实验室需要的设备清单,还需要卫东去复制,毕竟有些实验设备太贵,例如电脑,示波仪,一些频率发生器等电子设备等,买不如自己造。
又没有人来查为什么买了一台,实验室多出几台来。
卫东又看下一份资料,这是从盈特尔传来的电子表机芯的资料,一起过来的还有相关的多项专利文件。
卫东眼下同时进行了电子表,便携式计算器,洗衣机和收音机四个项目的研发,现在电子表机芯终于顺利拿到专利,可以开始出售电子表了。
卫东问:“之前生产库存大约能有多少?”
阮桃想一想道:“具体数量我也不知道,不过开始几个月的销售是不会缺货的。”
阮桃根据卫东的特点,在多地的工业大厦里有组装车间,最后送到不同的仓库储存,管理上也经常做一些改动,晏莉还抱怨过库存管理混乱,阮桃还依然我行我素。
偶尔就带着卫东去复制一些货存进去,一整套混乱管理下来,别人也不知道生产多少库存有多少了。
生产,仓储和销售是三家公司,也不需要和另外两家进行核对,这样卫东就可以进行各种补货操作了。
这就是阮桃给设计出来的最适合卫东的管理体系。
卫东说道:“那行吧,货有多少也无所谓,我们定价要卖多少?”
阮桃说道:“电子表价格你是要和石英电子表看齐还是要低一些?”
之前也计算过电子表的成本,不计算研发的费用,只计算物料和人工的成本大约是不到九港币,研发成本不到二十万港币,电子表一年可以有上亿只的销量,摊薄在每一只手表上连一分钱都没有。
卫东说道:“现在石英电子表价格最便宜的是六十多港币吧?”
阮桃道:“是的,在市场上精工企业没有竞争对手,每天的出货量极多,据说一些霓虹的,漂亮国的,手表企业已经有破产的了。”
买手表是为了看时间,有便宜的当然是选石英手表了,历史上石英手表可是把市面九成九的手表企业都熬死了,只剩号称是中立国的瑞士还剩几家公司,后来这几家把机械手表打造成成功男人的标志,高昂的奢饰品才重新焕发生机。
而市面上几乎都是电子表和石英表的天下,最先就是从精工企业研发出石英机械表开始的,也有指针表盘看上去和机械表没有什么两样,也不用每天上劲,一块电子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当然是受到所有人的喜欢。
卫东说道:“我们成本这么低,当然要比石英机械表便宜一些了,有没有计算过精工企业每个手表的成本?”
阮桃道:“这个只是推算,精工的成本大约是三十港元以下。”
精工企业只生产石英机芯,其余的配件都是在市场上采购,这些配件和机械表都是通用的,采购成本要高一些,所以整体价格要高不少,如果不是卫东推出电子表精工企业还是可以活的很滋润的,市场上60…90港币的手表都是精工的产品,还没有竞争对手。
霓虹为什么能在七八十年代快速地发展,主要就是研发了一系列的电子产品,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再加上当时劳动力成本不高,快速地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连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都被霓虹人买下来了,才有后来的广场协议的签署,从此一蹶不振,陷入二十年的经济倒退。
卫东说道:“那我们就把零售价格定在46港币以上,抢占精工石英手表的市场份额。”
阮桃道:“那我们批发的价格要在35元以上,一只手表赚25港元,这个确实是比圆珠笔和打火机赚钱。”
圆珠笔现在批发价格已经掉到一港币左右了,由于价格的降低市场上的销量更多了,利润总量上还保持差不多一致。
不过相比手表的利润,圆珠笔和打火机都不够看了,一年要是销售一亿只,到手的利润就要有25亿港币,这比五大洋行的总利润都多。
阮桃心中一算,这真是有些太多了,别说在香江了,就是放在日落国也能排在前列了。
“赚的是不是有些多了?”
阮桃是土生土长的香江人,当然知道那些马会和洋行是什么样的嘴脸,如果卫东是一个白人,早就可以成为马会董事了,或者立法会议员等职位,到现在港府就好像看不到易卫东似的,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即使秋雨集团每个月都捐款一百万港币,也还没有买来上面对卫东的认可。
这中间很多的捐款可都是流入了那些洋人的口袋里。
卫东也有些头疼,钱太多了也不是好事情,尤其是洋人统治的香江,要是换个地区发展也差不多,到弯弯去以后等李登灰上台,自己就会被标上卖国贼的标签,要是到漂亮国也还是强盗的后代统治的地盘,吃相也更加的难看,相比还是在香江好一些,至于这手表的销售赚的多了洋人会不会眼红,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卫东无奈道:“先发售试试看,我们成本可以设计的高一些嘛,多进口一些材料,买一些贵重的金属,推高手表成本。”
阮桃也是一时着急,对啊,别人不知道我们成本,把成本设计的高一些,赚的少了就不会招来别人的窥视了。
精工企业的机芯出售都要35港币左右,我们也可以说机芯成本高啊,这么赚的利润就少了。
卫东接着说:“原本我是不想交给五大洋行代理的,看样还是要和他们合作,让出一部分市场给他们,有他们做代理,也少了有人对付我们。”
肤色不一样,即使做不成盟友,也要是生意伙伴,最起码一般的洋人不会来找卫东的麻烦。
阮桃道:“我明白了,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
虽然圆珠笔和打火机收到五大洋行一年两个亿的代理费,可五大洋行自身赚的更多,一直也相安无事,埋头努力发展。
现在如果卫东撇开五大洋行,不给他们代理权了,五家洋行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想着花样找卫东的麻烦。
所以卫东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在一个生产商,依靠专利生产产品,避开贸易为主的洋行地盘,零售上也只是在偏僻的居民区开了一些百货商场,还没有进入中环,湾仔,铜锣湾和九龙等发达地区。
所有的策略就是避免和洋行正面竞争,再说做贸易哪有生产赚钱,一个电子表赚的就比怡和赚的多了。
卫东说道:“让销售部把电子手表上架,再派人给洋行送一批样品,这一次代理费用不能只是一个亿港币了。”
电子表赚的多,代理费当然也要涨,要不然不就是亏本了嘛。
阮桃问:“那要多少?”
卫东道:“先要三亿一年,我的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