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罪恶调查局-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了包间,又是张湘渝和他的一帮伙计们,身边依偎着黑胖的女朋友,经过这一次并肩作战,大家对卢振宇感觉还不错,坐下来开吃开喝,酒过三巡之后,就开始各喝各的,卢振宇趁机提问当年旧事。
“都是过去的事儿了,没什么好说的。”张湘渝眯缝着眼睛,端着一杯啤酒说,“小老弟,你真想知道,就陪我这个妹子喝好。”
妹子叫迷迷,是张湘渝的正牌女友,看起来二十来岁,两人年龄差距起码三十岁,这老少配到底是怎么回事卢振宇也搞不懂,按说张队这个岁数,应该有家有口才是,怎么找了个这么小的女友,而且长相也不太好恭维。
“老弟,喝啤酒喝不醉,咱换白的。”迷迷倒是个豪爽的女汉子,直接去柜台拿了两瓶二锅头来,倒在两个啤酒杯里,冲卢振宇举了举,一仰头咣咣咣喝了下去。
卢振宇没办法,只好舍命陪君子,这一杯二锅头下肚差点当场喷出来,强行憋着深吸气往下压,迷迷又把剩下的倒满了杯子,再次举起:“再走一个。”
“干!”卢振宇分两口气将这杯酒喝下去,胃里翻江倒海,喝了两口茶往下压了压,迷迷还要开酒,被张湘渝按住了:“差不多,是个意思就行,小老弟是个讲究人。”
但张湘渝却不提当年和张洪祥的龃龉,而是说起了案子。
“那个吴思思不简单,我怀疑她装病。”张湘渝弹了弹烟灰,神色冷峻,“这案子水非常深,一竿子捣不到底。”
老刑警和分析和资深罪犯的判断如出一辙,卢振宇不由得愣了,吴思思看起来很单纯的一个女生,怎么看也不像是犯罪分子啊。
“那个劫匪,完全查不出身份,用他的DNA和数据库里的存档进行比对,完全对不上,这个人好像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他的通话记录里,最近的一个记录也查不到线索,我估计用网络软件打的。”
“你怀疑什么?”卢振宇问。
“我现在不好说什么,等等看吧,会有水落石出的时候的。”张湘渝眼神深邃,深不可测。
正当卢振宇觉得自己一斤白酒白喝了的时候,张湘渝又说:“还是唠唠当年的事儿吧,你师父是不是说我是个吸毒的?”
“我知道肯定有内情……”
“对,我染上毒瘾是因为在贩毒团伙卧底,我扮演的是一个有毒瘾的买家,当时不吸就得暴露,不但要吸,还要多吸,狠狠的吸!”张湘渝激动中带着悲凉,显然这件往事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伤痕。
“后来,案子破了,破获五十公斤海洛因,那时候还不太流行冰毒,还都是金三角过来的四号,枪毙了五个,死缓两个,无期一个,我,染上了毒瘾,强制戒毒,没戒掉,复吸,市局詹树森局长给我特批的四号,詹局是好警察,他要是不当局长,一直干刑侦就不会出事,也怪他儿子,坑爹啊,不过我和子羽玩的也挺好……”
“后来?”
“后来,呵呵,詹局落马,子羽潜逃海外,我被边缘化,有人为了向新领导表功就把我弄进去了,干这一行,找点罪名实在太容易了……好在我命好,当年搞我的人进去了,案子又翻转过来,复职、恢复待遇,可是老婆孩子都离我而去,也没人愿意跟我搭档了,除了这帮伙计,还有迷迷。”
迷迷揽住张湘渝的脖子,给他喂了一口虾仁。
张湘渝拿出钱包,亮出里面的照片给卢振宇看,照片上是一个身材窈窕的大美女。
“认出这是谁了么?”
“是……迷迷?”卢振宇看了看五大三粗的迷迷,不可置信。
“迷迷是战友的遗孀,战友为了掩护我牺牲,我得管迷迷一辈子。”张湘渝指了指迷迷,“她以前不是这样,她有病,常年打激素才这样。”
卢振宇看看迷迷,再看看那帮不是警察却干着警察一样工作的“赏金猎人”们,暗道每个人都是故事啊。
第十二章 售楼先生
这一场大酒,卢振宇喝得昏天黑地,晚上回到住处吐了一夜,还不敢告诉文讷,早上八点钟还在沉睡中就被电话吵醒,居然是吴学峰打来的,他告诉卢记者,女儿吴思思已经痊愈,今天就可以出院了。
卢振宇顿时睡意全无,一骨碌爬起来说几点钟,我开车去接。
吴家人并没有推辞,这是因为卢振宇说过想拿独家新闻,所以吴学峰才会第一个通知他,再说精神病院距离市区挺远的,没车还真不方便。
八点四十,卢振宇和文讷准时来到城中村,接了吴学峰夫妇一起前往精神病院,一路上老吴神情亢奋,李娥絮絮叨叨,没什么比亲人失而复得更让人开心的了,吴学峰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女儿今后的道路一定很顺。
文讷说:“思思确实有运气,她被劫持的时候,正好有一组巡逻的特警经过,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卢振宇说:“不光是运气,个人的反应能力也很关键,如果是别的女孩可能就吓懵了,思思还能呼救,这很不简单。”
李娥说:“我们家思思从小就机灵,她七岁的时候差点被人拐走,把我们都快吓死了,结果可好,她在路上见到一个穿警服的就跑过去叫人家爸爸,把人贩子给吓跑了。”
吴学峰纠正说:“不是穿警服的,是个工商局的干部。”
李娥说:“反正是穿制服戴大檐帽的,思思知道戴大檐帽的都是好人。”
文讷丢给卢振宇一个眼神,这个吴思思果然从小就不简单。
卢振宇忽然想起化机厂的改制案,就问他们两口子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杀千刀的贪官不得好死!”李娥忽然变了面孔,咬牙切齿,声泪俱下,“要不是她贪了我们的安置款,思思她外公就不会死。”
原来当年江北有个负责企业改制的副市长叫张卫红,她曾经担任过江岸区的区长,深谙土地财政的奥秘,于是借用手中职权和在化工局的老关系,用狸猫换太子的手段将合同偷梁换柱,悄没声息的就把化机厂的土地使用权给搞到手,因为合同签完她当场带走没留下存档的,所以当时无人知晓,直到土地被偷偷卖掉工人们才发觉不妙,但是张卫红已经车祸身亡,三个亿征地款下落不明,安置款至今也有一千多万没能讨回。
“那么这块土地到底归谁所有?”卢振宇还是没搞明白。
“当然是归我们全厂职工所有。”吴学峰义正言辞道,“我们的青春都献给单位了,到头来像丧家犬一样被扫地出门不说,厂子连同宿舍的地都给我们卖了,让我们无家可归,要是国家收走修公路建公园,咱没二话,毕竟那是国家的地,咱是党员,服从国家安排,可是那地不是她张卫红和魏国仁的啊,张卫红仗着自的副市长身份,左手买,右手卖,把国家的三亿征地款划给了魏国仁小舅子开的公司,这钱转手就进了她的腰包,给她孩子在国外念书买房子买车用了,老天开眼,她是没能享受到,一场车祸烧死她了,死无全尸,活该!”
之后的事情卢振宇看到张洪祥做的详细报道,后来这块地被本市房地产企业大开发购得,但是这个开发商本身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企业破产拆分重组,地块一直转来转去的,搁置了好多年都荒芜了,最后这一棒被金天鹅接了,明知道是烫手山芋还接,说明陆刚已经有了妥善的解决方案,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工人围堵的情况呢。
也许和新换了市委书记有关。
李娥的父亲是化机厂老职工,当年患病在床,医药费没法报销,冬天一家人挤在平房里瑟瑟发抖,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老人家患上肺炎去世了,至今想起来李娥都悲痛万分。
“现在政府有什么说法么?”卢振宇问道,“你们知道那块地方现在正在盖商品房么?”
吴学峰说:“知道,厂里同事建了个群,我在群里,本来我是打算回去参与的,但是家里出了事就没去,大家的意见很明确,在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前,谁也不能在那块地上盖楼。”
精神病院到了,卢振宇陪着吴学峰两口子去给吴思思办了出院手续,杨院长亲自接待他们,说病人现在情绪稳定,我给她开了一些药,按时服药就行,记住千万别刺激她就行。
李娥千恩万谢的,吴学峰眼巴巴的看着走廊尽头,已经换了衣服的女儿走过来,一家人终于团圆,哽咽失声,经历过生离死别更珍惜亲人的存在,感人至深的场景连卢振宇和文讷都红了眼圈。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很默契的没有提到案子的事情,吴思思心情很好,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捕食者。”
“思思回来就好,我明天去一趟江北,这事儿咱家不参与不合适。”吴学峰说。
……
与此同时,江北市天鹅苑售楼处外,静坐队伍在雨中岿然不动,但是这场暴雨来的滂沱无比,打伞根本没用,瞬间衣服就被淋湿,狂风席卷,几把单薄的雨伞被吹向空中。
远处,一辆不起眼的别克君越停在路边,后座上是金天鹅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陆刚,他冷眼看着这些和自己作梗的退休工人,一言不发。
坐在旁边的是陆刚的好友周正义律师,他是陪陆总来解决这个难题的,恰逢暴雨来临,他们就想看看这帮人的成色,结果并不令人愉快,这帮退休工人就像士兵一样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别说下雨,下刀子都不会撤。
忽然从售楼处里出来一顶大黑伞,打伞的是个穿黑西装的年轻人,他走到那群工人中说了些什么,工人们居然跟着他进了售楼处避雨,转眼间外面就一个人不剩了。
“吃里扒外的叛徒。”陆刚的司机小李鄙夷道,“在咱们售楼处闹事的人,淋死他们都活该,还请进去避雨,要我就直接炒了他。”
陆刚不动声色,他倒是觉得这个售楼员很有心计,这帮静坐的老阿姨老大爷,你越是和他们对着干,他们越是起劲,就得以柔克刚。
“走,看看去。”陆刚对周正义说。
两人故意没打伞,将小手包顶在脑袋上,一路冒雨冲过去,到售楼处的时候已经成了落汤鸡,他俩站到了檐下避雨,没人注意这两个穿着Polo衫的富态中年商贾,大厅里老头老太太们人声鼎沸,那个热心售楼员正帮工人们接水,这帮退休人员自带干粮饮水,天热水下的快,茶杯早就空了,又不舍得买冷饮,就干耗着。
“他倒是挺大方,借花献佛。”周正义揶揄道,看一眼陆刚,又点头道:“不过挺有爱心的,朴实善良,品质不错。”
茶杯太多,纯净水桶很快就空了,那售楼员看外面雨势太大,简直要倒灌进来了,于是披了雨衣,拿了把铁锨去外面挖了条浅浅的排水沟,把雨水引往下水道方向,解除了危机,回来的时候他的裤脚和皮鞋全湿透了,脱下雨衣的时候,陆刚看到他胸牌上的名字:郑涛。
郑涛,这个名字陆刚有印象,那是三个月前的招聘会上,他亲自看的几分简历之一,小伙子虽然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但是履历很漂亮,有在万科实习的经验,而且眼里有活,应聘的间隙还帮综合部修了电脑。
录用郑涛是陆刚亲自批准的,而且把他派到江北的售楼处第一线工作,优秀的管理者总是从基层做起的,看起来自己的决定没错。
雨还在下,售楼处光洁的大理石地面被退休工人们踩得到处是泥浆,郑涛往地上撒了些锯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