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基建从远古开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的人说道:“神女说过要脱壳的!”
  “神女从天上带下来的粮食怎么这么麻烦,又要打谷、又要脱壳。还是豆子容易多了,剥开豆荚就行。”
  旁边的人翻了一个白眼:“多一样粮食还不好?神女用神鱼把你喂得太饱了。”
  族人嘿嘿笑了,的确,他以前绝对不会这样挑三拣四。想到今年能过一个不再挨饿的冬天,顿时不再抱怨稻谷太麻烦,更加用力地踩起了打谷机,忽略了腿上的酸痛。
  打好的谷子越堆越高,在旁边堆成了一座小山。
  “休息时间到!大家都来喝水!”
  姜花带着几个族人,每人手中都拎着两只水桶,里面盛满了凉白开。
  收稻子的忙碌时节,姜盈也不许大家直接喝井水。族人们出汗多喝水也多,姜花几个人从各家各户搜罗了许多陶器,烧上柴火不停地烧水,然后一桶桶地送到田边。
  “休息了——”
  “休息了!”
  族人们的声音在稻田上越传越远,大家纷纷收起青铜刀,缓缓直起僵硬的腰,走到田埂上。
  长长的田埂从这端到那端都放上了水桶,有人走到桶边用木碗喝水,有人顾不上喝水,直接躺在田边休息。
  “水怎么有一点咸味?”
  “真的是咸的……”
  姜花高声道:“村长在水里放了盐!”
  放了盐?族人们又惊又喜,正在喝水的人立刻多喝了一碗,躺着休息的人们也纷纷起身跑过来。
  人人都知道盐是好东西,不吃盐身体就没力气,头发会变白,时间长了甚至会死。
  姜姓部落自己不会产盐,部落里的盐都是走很远的路去换来的,每年都要用很多粮食和麻布换盐,盐是非常珍贵的物品。
  现在姜盈竟然在一桶桶的水里放了盐,族人们立刻在水桶前排成队。
  每个人都喝了个水饱,把所有桶里的水都喝光了,姜花和几个族人提着空桶回去。他们还要用这些桶回部落里盛满饭,再拎到田边来。
  收稻子的这几天,姜盈让不能下田的老弱病孕在部落里烧水、煮饭,然后由青壮年一桶桶地拎到田边。
  姜雾和姜犬虽然听不懂姜盈口中“分工提高效率”“以后试试大锅饭”“或者干脆开个食堂”之类的话,但也都觉得姜盈想了个好主意。省去青壮年从田边跑回家里喝水烧饭的时间,一天能多收获很多稻子。
  粘稠的豆饭和大块的煮鱼被姜花一行人拎到田边来,族人们纷纷跑过来吃饭。
  现在豆饭其实就是豆粥,把豆子放进水里煮很久,煮得半软不硬,就是族人们日常的主食了。
  豆子多放点,豆饭就粘稠,豆子少放点,就喝一个是水饱。
  姜花一行人拎来的豆饭格外粘稠,而且里面也放盐了!
  族人们大口大口地把豆饭吞下肚,在田间辛勤地劳作一整天,最幸福的就是一天两次吃饭的时候。
  吃完饭后,姜盈还不许他们立刻干活,全都要在树荫下休息片刻。
  族里的年轻人们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唱歌,年轻人总有用不完的力气,声音也更好听,上了年纪的族人们坐在旁边听年轻人唱。
  除了唱歌,有时候大家还数数,自从姜盈教大家数数后,现在部落里最厉害的能数到几百!更厉害的已经能背过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稻田一片片收割、稻谷一袋袋装满、秸秆也被一捆捆摞在一起,这是宝贵的燃料和肥料。有秸秆烧就能省一点砍柴的力气,烧完秸秆之后的草木灰再埋回田里,等下一场雨就能滋养田地。
  操场旁边又开辟了一大块晒谷场,平整的石板铺在晒谷场上,已经提前冲洗干净。
  早晨太阳升起,石板上的露水蒸干之后,将一袋袋的稻谷铺在晒谷场上,每晒一段时间就要翻一翻。
  晚上太阳落山再把稻谷收回去,每天这样周而复始。
  幸运的是最近都是大晴天,没有赶上阴雨。
  稻谷晒好后,一袋袋地在石碾上脱壳。族人们轮流推碾,沉重的石碾在稻谷上反复碾压,稻壳开裂脱下,露出里面洁白的大米。
  族人们看到如此纯净无暇的白色,心想神女从天上带下来的粮食果然不凡。
  以往姜盈展露“神迹”的时候,姜盈一脸淡然,族人们一脸震惊。
  这一次反了过来。族人们都很淡然,他们见过太多次的神迹,洁白的粮食已经不算什么。
  只有姜盈自己满脸狂喜——啊啊啊啊大米!香喷喷的大米!
  “扇子!给我一把扇子!”
  石碾上碾好的第一盘大米,姜盈迫不及待地用扇子扇风,把轻飘飘的稻壳吹走,白生生的大米留下来。
  剩下的一点稻壳,淘米的时候就淘掉了。
  姜盈在陶釜底放了厚厚一层大米,小火慢炖地煮粥。
  姜雾和姜犬从未见过姜盈如此惊喜的模样,不明白让她如此期待的粮食究竟是怎样的美味。
  两人站在灶台旁,米香从陶釜盖子的缝隙中飘出来的时候,两人同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是一种他们从来没有闻到过的香味,姜雾和姜犬深吸气、再吸气。
  “能吃了吗?”姜雾迫不及待地掀开盖子,看到在水中翻滚的大米。
  姜盈:“还早着呢。”
  “咕噜噜……”在诱人的香气中,姜犬的肚子叫得像青蛙。
  姜盈一直等到大米煮开花,煮成一锅软糯粘稠的大米粥,终于宣布煮好了。
  刚刚收获下来的新米格外香,陶釜从灶台上端下来片刻,大米粥上就结了一层厚厚的米油。
  对着这样一层光滑洁白的米油,姜雾不舍得下勺子。
  姜盈迫不及待地把勺子抢过去,把最上面的米油平均盛在三只碗里:“这是大米粥的精髓。”
  姜犬直接端起碗,伸长舌头去舔,舌尖把米油卷进嘴里,猛地瞪大了眼睛:“好吃!”
  姜盈也等不及了,她匆匆给自己和姜雾各盛了一勺粥,就把粥勺丢在陶釜里,自己端起碗喝了一口。
  热乎乎的大米粥香浓润滑、谷香浓郁,姜盈还没回过神来大米粥就沿着食道滑进了胃里,不过残留在唇齿间的米香依旧足够她细细品味。
  她等待了几个月,从稻种开始,终于吃到了亲手种出的大米。
  她终于不用吃嚼起来像橡皮泥的豆饭了!
  姜盈万分珍惜地小口小口喝着大米粥。
  姜盈吃了几个月豆饭,喝到大米粥时就如此激动。而姜雾和姜犬吃了十几年豆饭,这辈子第一次吃到大米,两人的激动可想而知。
  “呼噜噜……”姜犬的粥碗快贴到鼻尖了。
  姜雾也一样,匆匆吹两下就喝一大口,根本顾不上烫。
  部落里的石碾从早到晚一刻不停歇,推碾的人不停更换,筛掉稻壳,白花花的新米装满了一袋又一袋。
  姜雾和姜犬像两只忙碌的小蜜蜂,在部落里跑来跑去,叮嘱大家:“大米多煮一会儿更香!”
  “一定要煮久一点,煮得软软的。”
  “大米和豆子不一样,可以煮到特别软!”
  部落里一家又一家人喝上了香喷喷的大米粥,与此同时,姜盈的爱戴值飞涨。
  '爱戴值:7000'
  '爱戴值:7100'
  '爱戴值:7200'
  ……
  姜盈终于兑换了足够的臂张弩和踏张弩,给部落里选□□的弩手们人手一张。
  练习时可以排队轮流使用,上战场敌人可不会等着他们排队。
  姜姓部落终于有足够的武器了。
  “收稻子都辛苦了,大家休息几天。”
  “休息好之后,我们进行第一次军事演练。”
  ◎最新评论:
  【。。。这女主,心思太重了吧】
  【(???????)怎么还不更】
  【好想看个十万字TT】
  【加油加油加油】
  【要开始攻打姬姓部族了吗?】
  【我用尽一生一世将你供养,愿营养液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花花】
  【有没有尝试加更,乖巧等更】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完…


第15章 
  ◎军事演习有多必要◎
  稻谷晒干脱壳变成大米后,姜盈估算了一下大米的产量,亩产在五百斤左右。
  这样的亩产放在现代很低,但是在没有化肥的远古,五百斤的亩产足以被族人们认定为神迹。
  一万五千斤大米,装满几百个袋子,堆在晒谷场上,有的袋子还没来得及扎口,露出里面白生生的大米。
  部落里所有人都来了,排成整齐的队列,所有人都两眼放光地盯着大米,安静地等待姜盈分配。
  姜盈先拿出五千斤大米,放进部落里新建的粮仓,“作为我们部落的粮食储备。”
  以前部落里没有粮仓,姜盈在没人住的空屋子里找了一栋最好的,让族人们好好收拾了一下,作为粮仓最要紧的是不能漏雨。
  大家的目光一路追随着搬大米的族人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大米入粮仓。
  “什么是粮食储备?”
  “为什么要把这么多袋大米放进以前阿草家的房子里?”
  “不是阿草家的房子,那是我们部落的粮仓。”
  族人们难以理解粮食储备的概念——以前部落里根本没有粮食可以储备。
  “愿意向神女献粮!”
  “对!愿意向神女献粮!”
  “这些太少了,神女多拿点吧。”
  “神女想拿多少拿多少。”
  族人们纷纷高声喊道,显然大家都误会这五千斤粮食先被姜盈自己拿走了。
  姜盈打开系统面板,惊讶地发现爱戴值竟然一点都没有掉落,反而还在迅速增长。
  看来就算她真的提前分走五千斤粮食,族人们也都没有意见啊。
  姜盈目光横扫,锁定在第一个开口的人身上:“姜朱。”
  “粮仓里的粮食不是我的,是我们整个部落的。”
  “这些粮食我不会吃,平时族里所有人都不能吃。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比如说干旱、蝗灾、战争……粮仓里的储备粮在这个时候可以救所有人的命。”
  族人们都沉默了,部落里年龄大一点的族人都经历过天灾人祸没有粮食的日子,他们亲眼看到身边的人活活饿死。小孩子们也都听大人讲过。
  如果那时他们能有这样一个放满了粮食的粮仓……族人们不再去想以前的事情,重要的是以后,以后他们再也不会饿死了!
  “粮仓周围两百米,不许用火。”
  “粮仓不经我的允许,不许进入。”
  “粮仓里的粮食属于部落里所有人,请大家互相监督,如果有人违反规定……死刑。”
  族人们纷纷高声应答。
  然后姜盈把一袋袋的大米给族人们。青壮年和孕妇每人一百三十斤、老弱病残每人一百斤、五岁以下小孩每人五十斤。
  族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人凑近去闻,有人迫不及待地抓一小把生大米放进嘴里嚼,更多人把手伸进袋子里不停地抚摸。
  姜朱把手掌插进米袋里,惊喜地喊道:“好舒服啊!”
  大米凉凉的、滑滑的、手掌插进米里有种轻轻的压迫感,姜朱无法用语言形容,招呼阿鲤和阿鲢:“你们也试试。”
  姜盈笑了,看来喜欢把手掌插进大米里是人类的天性,和时代无关。她在现代的小时候也经常把手插进自己家的米缸里,逛超市时也偶尔能看到有人把手插进散装的大米或豆子里……姜盈因此从来不买散装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