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幽冥通宝-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纪大了,可陈大棒一般情况下不敢惹他。”

    “你这烟味道还挺醇的,就是劲大了点,”李淮山评价了一下手里的烟,然后又说:“陈大棒是干什么的呀,村里人怎么这么怕他”

    黄老板撇了撇嘴:“这我就不清楚了,陈老汉也没说过。不过我见过这个陈大棒,这人不怎么爱干净,但身上的衣服一看就不便宜,似乎经济条件还不错,哦,对了,他还有辆面包车,陈老汉不回来的时候,那就是村里唯一的一辆车。平时村里要是有人要去城里或者外头打工的人回来,都是坐他的车。”

    他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陈大棒,不就是去银川接我和李淮山的汉子么。

    这时候黄老板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话锋一转:“对了,你们两个是怎么来的开车,还是坐别人的车”

    坐别人的车,坐谁的车除了陈大棒还能有谁

    刚开始和黄老板接触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个对生人完全没有戒心的人,但聊了一阵子才发现,他在有些时候似乎会变得很敏感,但你又很难说清楚他为什么会突然敏感起来。

    黄老板话音刚落,李淮山似乎连想都不用想就开口回应道:“司机送我们过来的。嗨,本来我还琢磨着,这地方面积不小,整个考察下来,怎么不也得两三天啊,正好我们的车也快没油了,我就让司机先回去加油。我们先围着山区考察了一下,直到进了村子才发现,我们两个竟然找不到住的地方了,正好又看到你的车是外地牌照,就想过来问问你什么时候走,能不能捎我们一程。”

    说真的,当时我就想给李淮山一个惊叹的眼神。

    这番话简直说得简直编得天衣无缝啊。

    黄老板也频频点头:“也是,村里人不敢招待外地人,你们今天晚上啊,可能还真没住的地方。要不今天晚上,你们跟着我在陈老汉家将就一下吧。”

    李淮山没直接接话,而是问了句:“你打算在这待几天啊”

    黄老板变得有些无奈:“这可就不好说喽,要是陈老汉家的那头老牛一直不死,我还指不定要待到什么时候呢。”

    李淮山用力点了一下,像是做出了很大的决心似地说:“那我们也多待两天,回头我给司机说一声,让他晚点来接我们。”

    黄老板纳闷道:“你们待在这儿干什么啊,继续考察”

    李淮山做出一副很为难的表情:“下车的时候,我还跟我司机说,出差在外,适应能力很重要,别看这地方穷一些,破一些,只要有毅力,一样能扎下根来做工作。说实话我也没想到找不到住的地方啊,刚才我还想呢,要是我们俩就这么回去,弄不好得被底下的人笑话。现在好了,我们俩傍上你了,你要是不嫌麻烦,我们哥俩就先赖在你那儿。多在这待两天嘛,也算是给底下人做做表率,嘿嘿。”

    听李淮山这么一说,黄老板也笑着点了点头:“那行吧,唉,你们这些当领导的也不容易啊。”

    不久前我还在想,怎么才能在这个村子里待下来呢。在看到村里的情况以后,我以为这简直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没想到李淮山三言两语就把问题解决了。

第276章 黄老板

    

我是很想去陈老汉家看看的,可黄老板显然不打算这么早回去,就靠在车门前,和李淮山侃起了大山。

    他向李淮山询问厉鬼索命的事,李淮山就将昆明城中村的案子半真半假地说了一遍,这里面毕竟是带着亲身经历的,由李淮山的嘴说出来就显得格外生动,把黄老板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李淮山也没有把心思全都放在讲故事上,他时不时会转移一下话题,向黄老板打听一下村子里的情况。

    我真是开了眼界了,原来李淮山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么强,我明明知道他是有意在打听情况,可每当他问出“这地方有多少户人”、“这附近有没有比较有特点的建筑”之类的话时,却又一点都不觉得突兀,因为他总能在问出这些问题之前铺好伏笔。

    就我个人的道德观而言,我其实很讨厌爱说谎的人,但抛开这一点来看,李淮山隐藏多年的这份表达能力,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李淮山看似随意的提问中,黄老板将村子周边的大环境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在村子的西边是个死人坡,什么叫死人坡,顾名思义,就是埋死人的地方,村子里的人在这块看上去十分贫瘠的土地上繁衍了一代又一代,总归要有人老去,总归有人要离开这个世界,而死人坡,就是逝者最后的归宿。

    当然,死人坡这个名字是黄老板给起的,对于当地人来说,那个不算太高的小山坡承载了太多祖先的记忆,是个十分值得纪念的地方,但仅仅是在心里纪念一下,除去老人的祭日和清明节,没人愿意去那个地方。

    用黄老板的话说,那地方很邪性,很多走夜路路过那里的村民都曾撞到过不干净的东西。更怪异的是,每天太阳偏西以后,阳光顺着死人坡的顶端照进村子中段,那光线好像受到了阴气的影响一样,变得灰蒙蒙的。

    我不知道夜经死人坡的村民有没有碰到过鬼物,但之前我路过村子中段的时候,确实感觉那里的阳光有些发暗,很不正常。

    说完了东边说西边,在村子向东五百米左右的地方是一片农田,过了农田再向东走三公里,则是一座建于黄土坡顶端的堡音“补”子,和死人坡的坡顶遥遥相望。

    黄老板曾问过陈老汉堡子的事,陈老汉告诉他,那地方在建国之前曾是地主老财住的地方,由于当年西海固那边闹匪患,地主家常常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而地主家的院墙也修成了土寨墙,墙垛上有架枪用的垛口,在围墙的四个角落上,过去还设有木头搭建的塔楼。

    由于年久的缘故,木头搭的塔楼早就找不到影子了,只有那些和黄土坡一样颜色的寨墙屹立不倒。

    后来我查过资料,在西海固一带,确实有很多类似的堡子,但能一直留到今天,却非常稀少,但凡是能留下来的,工程质量都可以算得上出类拔萃了,由此也能看出住在这些堡子里的人财力雄厚。

    黄老板告诉我们,当地人有一句老话,叫做“夜不走西,晨不走东,一年四季不靠北。”。

    西边的死人坡闹鬼,这一点之前已经提到过了。

    晨不走东,意思是清晨的时候不要去东边的堡子,村里人传言,在几年前曾有几个阳气很重的汉子在天还没大亮的时候进了堡子,结果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出来过,甚至村里人进去找,也没有找到这几个人的踪影。

    至于这几个汉子为什么要趁着天色未亮去堡子,黄老板说不清楚,他只是说,陈老汉好像很忌讳谈及当年的事,他每次发问,陈老汉要么转移话题,要么就当作没听见。

    而一年四季不靠北,就是说村子北面那片地任何时候都不要过去。

    可是黄老板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不能去村北,因为陈老汉没有告诉他。

    其实看一看黄老板说得这些话,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他说了和没说一样,但至少他让我们明白了一件事,这个村子确实有问题。

    按照盖栋的说法,在办案子之前,应该先找知情人问问情况,黄老板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知情人,但他已经告诉我们真正的知情人是谁了。

    在李淮山结束了自己的一长串发言之后,我开口问黄老板:“照这么说,这样的村子好像不适合活人居住吧,那当地人为什么不搬走呢”

    黄老板的回答很简单。

    因为穷。

    他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有一个是一个,全都出去打工了,有些人混得好一点了,就把家里的老人和女人都接出来,可大部分人依然没有能力在外面挣出一个安定的安身之地,只能一个人出去打工,将老人和孩子,以及自己的老婆留下。

    这就是为什么我和李淮山在村里转了这么久,却极少见到年轻男性。

    黄老板还说,按照当地人的习俗,家里的女人是不能经常外出见人的,所以大多数时候只有男人出去打工,女人留在家里带孩子,偶尔有比较独立的年轻女性外出打工,当她们回到家乡的时候,还会被村里的老人视为异类,其待遇就跟我们这些外来者差不多。

    换句话说,只要村子里的女人离家务工,这个遍地黄土的小乡村就不再是她们的故乡了。

    对于当地的怪异风俗,我没有资格妄自议论,但我知道,那些本不该存在的东西,早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消亡在风沙之中。

    也许在五年或者十年之后,这个承载者上百座村宅的黄土坡,将只剩下一片黄土。

    黄老板的一番话让我对陈老汉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既然混的比较好的人都携家带口地离开了,他为什么还在这里

    眼看时间不早了,黄老板说自己有些饿,问我们要不要先去陈老汉家吃饭,我很想尽快见到陈老汉,就很干脆地说我也饿了。

    黄老板先行一步,我和李淮山拖着行李箱,跟在他身后一路走,穿过大半个村子,来到了整个村庄的最东头。

    一路上,我一直在留意周围的情况,走到村子中段的时候,阳光明显变得有些发灰,黄老板似乎很讨厌这样的阳光,在穿过村子中段的时候猛然加快了步伐。

    黄老板既然要到陈老汉家买牛尸,为什么不把车停在村东

    在这里我不得不简要说明一下村子里的路况,与昆明的城中村相比,这里的路要稍微宽一点点,但地面全都是天然的黄土层,大概是因为多年无人修整这些路面,以至于路上坑坑洼洼,非常难走,虽说当地阴天下雨的时候应该不多,但万一赶上了雨天,把车子随便停在一个地方,地上的黄土受潮以后变成泥,车轱辘说不定会陷进去。

    万一真的出现了这种事,黄老板还要找村民帮他推车,可村民是绝对不会施以援手的,到时候要么弃车,要么给城里的拖车公司打电话,等拖车公司来到这,说不定陈老汉家的牛尸已经臭了。

    所以黄老板才不得已将车停在了村西,那里有全村唯一的一条石板路,虽说也不怎么好走,最起码不用担心自己的车子在雨天阵亡。

    以上内容不是我的推测和猜想,而是在前往陈老汉家的路上,黄老板从心里倒出来的苦水。

    我能感觉出来,黄老板千里迢迢跑到这么一个地方来买死牛,确实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同时我也很疑惑,陈大棒将他的车停在了哪里。

    来到陈老汉的家门口时,门正好被推开。

    黄老板一看到门动,立即扬了扬手,示意我和李淮山停下。

    我们立即停下脚步,就见一个毛茸茸的脑袋从门缝里挤了出来。

    那是一头非常健壮的老黄牛,我站在不远的地方看着它,它也停下脚步,眨着眼睛,用很温和的眼神看着我。

    在牛身后还跟着一个精神稍显萎靡的老汉,他见自家的牛停下,顿时皱了皱眉头,随后就抬起头来,目光同样落在了我的身上。

    当时我只是转了转眼珠,朝着老汉快速看了一眼,随后又将视线挪到了牛身上。

    就在刚刚,我和老牛四目相对的那一刹,我就感觉到它身上好像有一些不一样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